在農村,什麼樣的人會被說命好?我二舅就是

2020-08-04 林玲玲姑娘

在朋友圈刷到一條好消息,我二表哥發的,文字內容是:「新店開業,歡迎光臨!」配圖是店子的照片,看上去還挺漂亮的,最下面還有地址,是在長沙的某個地方。

看到以後我就馬上告訴我媽:「XX(二表哥的名字)的店子開起來啦!」

我媽拿我手機過去看,臉上笑容綻放,嘴上誇獎不停:「哎呀,我這侄子真有本事,這麼快就開起來了,你二舅真是命好!」

我二舅命好這句話我從我媽嘴裡聽過無數次了,而且每次都能聽得出來,那是真心實意地羨慕啊。依我看,要是能互換人生的話,我媽肯定首先選擇跟她的二哥換。我二舅到底怎麼命好呢?可不止小兒子開店那麼簡單,據我媽說,他從小就日子過得比別人舒服。

我媽媽他們兄妹四個,在那時候來講,並不算太多。但那是個缺衣少食的年代啊,但是我媽媽說,她們家糧食一直是足夠的,從來沒有挨過餓。主要因為每個孩子之間剛好相差了四歲,我小姨還要抱在手裡的時候我大舅就開始跟著我外公幹活賺公分了。我二舅雖然只比我大舅小四歲,但是他從小不用幹活,家裡家外的體力活有我外公和大舅做就行了。我媽媽和小姨雖然年紀更小,但是是女孩,而且都讀不進去書,勉強上完小學,就跟我外婆承擔了所有家務事,有時也能出去幹農活。所以家裡家外所有的事情都不用我二舅操心,因為他學習成績好,就專心讀書,一直讀到了二十來歲。

雖然也只是上完高中,但是在當時、當地也算是文化高的了,畢業以後很快就找了個工作。儘管也沒有走出農村,但是做的事比別人就輕鬆多了,肩不用挑,手不用提,就是拿筆寫寫字、算算數。我媽媽也說不清那是什麼工作名,我想大概就是文書之類的。但是也只做了十多年,算是為此付出了最美好的青壯年華,到現在已經很多年沒有再從事那個行業了。前些年辦了個小工廠,做鞭炮生意,他自己當老闆,請了幾個工人,雖然也只是小打小鬧,但是也算是實現了創業夢,並且也賺了些錢,主要用來養家養孩子,並建好了房子。十年前開始鞭炮行業不景氣,慢慢地就不做了,也沒再另謀出路,就在家種種水稻、蔬菜,當農民,種得少,就自己家人吃,不拿去賣錢,花存款,所以並沒有讓自己很辛苦。一直到三年前長孫降臨,現在專職帶他。

說完了工作事業,再來說婚姻家庭。在我二舅二十多歲的時候,因為有份正經工作,加上人長得高大英俊,我外公的一個朋友,經常去他們家玩,很早就看中了,我舅舅在家的時候就經常帶他十八九歲的女兒一塊來。沒多久,兩個年輕人就看對眼了,準備結婚。但是因為當時我大舅還沒有成家,外公說不合規矩,讓他們等,結果女孩的父親非常強硬,就是要趕快把女兒嫁給他,我外公也鬆口了,讓他們先結婚。

婚後第一年我大表哥出生,一舉得男讓全家人都非常高興;兩年後我大表姐出生,兒女雙全又讓全家人非常開心;又兩年後我二表哥也出生了,多子多福更讓全家人興奮。

很多做父母的都因為子女的學習成績不夠好而頭疼是不是?但是也別太責怪孩子,可能不是他的主要原因,因為我相信這個也是有基因遺傳的,比如我大表哥就跟我二舅一樣,從小會讀書,他一路讀到了碩士。升學酒那天,親朋好友都來舉杯祝賀,說我大表哥有出息,也說我二舅好命。可能有人會說,光會讀書也沒什麼用,確實,還得順利進入社會,找個好工作。我大表哥也做到了,畢業那年,參加我們縣XX局的招聘考試,以第一名的成績順利通過,隨後正式在那裡工作到如今。雖然工資待遇不見得很高,但是穩定是真穩定,如果能一直做下去,生活水平中上我相信還是沒有問題的。他三年前在快滿三十歲的時候結婚了,娶了小師妹,也已經生了孩子,周末沒事就開車回來跟我舅舅舅媽團圓,祖孫三代,在一起其樂融融。

二表姐沒有遺傳到太多她爸爸的基因,更像媽媽,學習成績一般,但是長得漂亮。十五六歲初中畢業以後就不讀書了,跟我們這兒當時幾乎所有的女孩子一樣,出去打工。但是她只做了半年就回來了,不去了,說是工作太累,她受不了。於是她爸爸在我們縣裡一個職業技術學院給她辦了入學,在那裡讀了兩年,拿了個中專文憑,然後去了長沙工作,當計算機文員。還沒有滿二十歲的時候就回來跟她媽媽說她懷孕了,要結婚,順便把未來姑爺也帶回來了。男孩也是我們這裡的,表示了會負起責任,以後好好待她們娘倆,就只好同意她們結婚了。小夫妻都很努力,前兩年拿自己賺的錢在長沙買了房子,戶口也遷了過去,她成為了我們眾兄弟姐妹中頭一個成功進城的。

二表哥從小學習成績也是不錯的,但是調皮,可能也是志不在此,更喜歡挑戰,也是讀完初中就不讀了,畢業以後直接去了長沙。我有個堂舅是當廚師的,自己也經營一家餐館好多年了,二表哥就拜了他為師。畢竟是自己親侄子,師父對徒弟難免會多關照一些,這些年來,不僅教會了他做菜的本領,還把生意上的門道也傳授了不少給他。應該是學得差不多了吧,所以現在就自己開起店來了。做的是粉、面、飯這些,顧客如果不願意自己下廚房,一天三餐都可以在他那裡吃,不想來還可以下單叫外賣給他送過去。我首先肯定是恭喜他的,年紀輕輕就成功當上老闆也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但是在祝賀之餘也不禁為他捏了一把汗,大家都知道的,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餐飲業大受打擊,生意不好做,我希望他能夠成為那個逆流而上、在千帆競技中拔得頭籌的人。

我二舅六二年出生的,已經走過了大半的人生旅程,期間大坎沒有,小坎不多,生病受傷都幾乎沒有。如今子女們都還算是發展得不錯,不需要他操太多的心,同時還能夠享受一把他們帶來的榮耀,惹得親朋好友們都羨慕不已。這在農村人中是不多的、求之不得的,所以真是幸運!

我希望他的「好命」能夠繼續下去,不說子孫們的成就能夠有多大,至少讓他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地安享往後餘生,成為真正一生幸福的人!

相關焦點

  • 散文:二舅
    家裡窮得揭不開鍋,外公就把年幼的二舅過繼給了別人。從此二舅成了別人家的孩子,從小到大都養在農村,與他的兄弟姐妹骨肉分離,斷了聯繫,來往甚少。我對二舅的記憶很少,只記得他住在農村,是個老實本份的農村人。記憶最深的一次,是我外公去世後埋在老家璧山,我們一家子人傾巢出去,去給過世的外公上墳。而二舅的家離外公的墳不遠,故一大早二舅就守在路邊,迎接遠到的貴客。
  • 故事:鄉間生活之我二舅
    在所有的親戚中,我最佩服的就是我二舅.我小姨騎摩託車送我表弟去上學,路上不小刮到了人,被攔,第一次經歷這事,嚇得手足無措。其實被刮的人沒什麼事,她就是不知道怎麼處理。小姨夫又去了西安打工。她第一個想起來打電話求助的就是我二舅。一個電話撥過去,二舅半個小時就到。車子停下,從跨下摩託車到小姨走,不到五分鐘,事情解決了。
  • 遠去的的二舅,我揮灑不去的情感追憶
    或許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的緣故吧,二舅自小就非常聽話懂事,年齡不大的他早早就和大舅一道跟著外公下田幹活,從不言苦不言累。更不爭外公外婆不讓他上學的理。二舅後來自己給家人寫信,那還是在部隊學的。雖然一家人受苦受累,但是,在當時「瓜菜代」的歲月,一家人省吃儉用依然吃不飽,更不用說吃好了,很多時候所謂的飯就是從樹上捋的樹葉和著玉米面摻著吃。
  • 故事:我的二舅,是個沒用的男人
    母親每次回娘家,來時都會說,你二舅太不像話了,每天穿的衣帽整齊,平時油瓶倒了都不扶,懶得出奇,家裡的啥活都是你二舅媽一個人幹,天長日久,肯定會出問題。母親、大舅和小姨也多次規勸二舅,要好好過日子,但二舅依然沉浸在自我的世界裡,誰說都沒用。
  • 二舅的酒話
    11月8日 陰轉晴前天老爸生日,我安排了一場家庭生日聚會。席間我和老爸今天都不能喝酒,但因為是壽星原因,我還是給老爸倒了一點表示個意思。一會兒我也跟了老爸一個貼,因為喝酒的人實在是太少了,就我老丈人、二舅兩人喝酒,我和老爸不喝好像不對。不一會兒,一瓶白酒差不多喝掉8兩多,各自家屬開始勸不要再喝了。這也是現在人們對健康飲酒的一種意識的上升和成熟。
  • 我二舅跟二舅媽一生的愛情悲劇,都始於一場精心安排的騙局。
    於是就把在城裡上學的二舅叫了回來,事情一說,二舅當然不同意了,換誰也不同意啊,一邊是美麗端莊的有文化,一邊膀大腰圓大字不識,只要眼沒瞎都知道選哪一個,姥姥說不行,禮金都收了,不樂意得雙倍退還,二舅說,雙倍就雙倍,等我工作了以後慢慢還就是了,說要甩門走了,姥爺一看就說,不行就退了吧,你看把孩子氣的。
  • 散文:二舅回鄉
    自十九歲參軍並落腳他鄉,二舅在故鄉早已沒了自己的家,這次回來就寄居在五舅寬敞洋氣的別墅裡。二舅姊妹七個,除了去世的大姐即我的母親和在煤礦下井不能倒休的五舅缺席外,其他人都趕了回來。潔淨明亮的屋裡歡聲笑語,親人們圍攏一起享受著難得的團聚,談論著彼此關心的話題,幸福和感慨油然而生。我記事時,大舅結婚單過二舅出門當兵,外爺家每天還有六張吃飯的嘴。
  • 二舅說「兒子婚後是皇上,兒媳是娘娘,公公是管家,婆婆是丫鬟」
    二舅昨天來看我媽,因為心情好,喝了不少酒。酒過三巡的二舅問我和公公婆婆的關係好不好,小不孝順公婆。我答;我們家庭和睦,不在一塊住沒有矛盾。二舅又問;以後公婆老了,會不會像親爹親媽一樣伺候。我答;不能保證像對親爹親媽一樣對待公婆,但能保證會給公婆一個幸福的晚年。二舅說;社會變了,人倫顛倒了,以前是強勢的婆婆,受氣的小媳婦。
  • 二舅媽毀了二舅的人生,自私的女人是一個婚姻的蛀蟲
    我有三個舅舅,但是最喜歡二舅。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二舅特別孝順姥姥,也總是去看望姥姥,照顧她的時間最多,給姥姥買好吃的東西也最多。所以我和他接觸的時間多了,覺得他的為人特別正直,對小輩也特別的好。大舅和二舅都結婚比較早,結婚的時候下面還有弟妹四個孩子,一大家子都生活在一起。後來大舅蓋了房子出去單過,剩下二舅和姥姥姥爺住在一起。
  • 懷念我的舅爺爺
    前面我寫到我的父親是遺腹子,舊社會,寡婦帶一遺腹子,可想而知的艱難,家族裡竟然還有人動心思把祖母賣了,祖母娘家得知消息連夜把祖母接回,就是父親的舅舅,我稱作舅爺爺,一頭挑著父親一頭挑著僅有的一點家當,回到了娘家。
  • 大舅賭二舅病三舅殘疾:誰懂外婆心裡的苦?
    二舅常常犯病,犯病的時候樣子很嚇人,外婆東挪西借籌錢給二舅治病,可在那個年代二舅的病始終沒有治好。二舅犯病的時候常常咬二妗子,咬的她身上時常青一塊紫一塊的,二妗子忍受不了這種折磨,狠心丟下三歲的兒子上吊自殺了。二舅從此瘋瘋癲癲。這一下可苦了外婆,她又當奶又當媽,一把屎一把尿拉扯著幾個孫子孫女。
  • 今年回村,我還想看看你們。他大姨,他二舅都好嗎?
    也許自己真的老了,隨著年齡的增長,更是忘不掉小時候農村的童年時光。那裡的山美,那裡的水清,那裡的人更親。我的家在一個小的可伶的農村。全村就六十多戶人家。也就二百多人口。整個村子順著山坳不規則的排列著。再普通不過的一個小山村,我的家鄉。那裡有我親近的親人。我的童年。
  • 紀念我的小舅
    都是鹹面膜做成的,當時吃得好香好吃。因為小舅是磚瓦窯廠的職工,每天可以免費洗澡,但小舅是電工基本每周才洗澡一次。而當時北方的冬天,農村的孩子一年可能洗一次澡都成了奢望。我們因為小舅在這個磚瓦廠當工人,有些用不完的洗澡票。他總是攢下來送給我們,每當一個季度或者一段時間,我們總是拿著小舅給我們的票據去洗澡!我們一泡都是一個下午,大多是周末的時候,換上新的內衣,那心情和精神是別人都沒有的。
  • 在農村,你認為是舅親還是叔親?
    父母從潛意識為我們樹立起這個親人的良好形象,教導我們要念親人的好,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第一印象。反之跟父母哪些親人鬧得不愉快的,父母從小就會不由自主在我們面前批評親人的不好,給我們營造這個親人是壞人的印記!
  • 農村俗語:「舅家風,三代傳」,有道理嗎?
    這句話其實還是很有道理的,因為我們都曉得通常在一個家族裡面的話,外甥與舅舅的關係都是比較好的,因為正如我們平時所說的「正月剃頭死舅」,或許這句話有一點粗鄙,但是從這句話去理解的話就不難看出來外甥跟舅舅關係都是比較好的,舅舅是媽媽的哥哥或者是弟弟,因此在農村對於舅舅還有個說法就是「親娘舅」,意思也就是說舅舅通常都是最親的人了,所以對於這裡的「舅家風,三代傳」講的就是外甥被舅舅所影響
  • 祭我的三舅——一個農民工的倔強和死亡
    1、我的三舅,我的村 我來自重慶的一個小山村,那裡沒什麼特色,就是有些窮。兒時的記憶是土牆房、土路、割草、逗螞蟻、小夥伴們一起在山裡打鬧、上學要走一個小時山路……但沒人認為自己窮,大家都一樣。 三舅,不是我的親三舅,只是因為他和我媽媽同姓,又同輩分。
  • 娘親舅大.大嗎?
    我,在這物質飛躍的時代裡,不定期的要溫習一下這些習俗,為我授課的是我舅。在農村,我們常常聽到老人講過去農村的事,其中讓我記憶猶新的是這麼一句俗語,「天上有雷公,地上有舅公」,舅公在人們心中地位真的這麼大嗎?「天上有雷公,地上有舅公」,這句俗語的含義老農是這麼說的,「如果子女不孝,那麼會遭雷打;在親戚中舅舅會第一個去指責教訓!」
  • 農村都說「老墳」好不好?看下一代人就知道,這種說法你認可嗎?
    我老家是四川的農村的,父母也都還健在,膝下有三個兒女都已成家,各自有各自的生活,偶爾也回去看看父母!可最近在我們農村人們都議論著一件事情,就是我母親娘家的「老墳」有問題,舅舅們準備遷墳,這是為什麼呢?母親有姐弟五個,有大舅,二舅,么舅,還有兩個姨娘。他們那一代人都很健康,身體沒什麼缺陷。可下一代人就不一樣了!
  • 小舅的的獨居生活
    文/零度xiaoai原創小舅今年76歲了,,小舅媽過世20多年了,小舅一直一個人生活,本以為獨居老人生活會很孤獨,可我小舅一個人生活卻有滋有味。小舅用的東西,差不多都是兒女們不用的舊東西。小舅平時會把他們不用你東西收集到一塊。小到充電器,大到鍋碗瓢盆。簡陋的廚房,東西擺放一目了然。
  • 跟舅家不好,他們死了要求我做外甥的去,我該不該去?
    二是「跟舅家不好」,是多大的恩怨?三是以後這門親戚是不是準備永遠斷了來往?下面回答題主的問題:一、從人情、道理的角度來說,舅舅、舅媽(這是我對題目中的「他們」自古有「娘親舅大」之說,家裡有紅白喜事,舅舅要坐「頭席」,要派酒量好、口才好、懂「規矩」的人去陪酒。酒席中,舅舅發話後,才能開席。現在雖然規矩沒那麼講究了,但舅舅舅媽依然是至親、長輩,去世時,做外甥的不去,屬於「不懂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