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去的的二舅,我揮灑不去的情感追憶

2020-08-14 鬱青陽光



在母親的哥哥姐姐中,二舅排行老三,在三個舅舅裡面排行老二。

或許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的緣故吧,二舅自小就非常聽話懂事,年齡不大的他早早就和大舅一道跟著外公下田幹活,從不言苦不言累。更不爭外公外婆不讓他上學的理。二舅後來自己給家人寫信,那還是在部隊學的。

雖然一家人受苦受累,但是,在當時「瓜菜代」的歲月,一家人省吃儉用依然吃不飽,更不用說吃好了,很多時候所謂的飯就是從樹上捋的樹葉和著玉米面摻著吃。就是過年也僅僅是少許白面和著玉面摻合著吃頓餃子,而且量也沒有多少,那還是一家人最幸福的時候。要說肉在當時更是可想而不可及的奢侈品。



二舅後來也是為了緩解家庭的困難狀況,自己偷偷報名參軍入伍了。為此,還狠狠挨了外公外婆一頓訓斥。二舅後來說,少一個人吃飯就多給一家人減輕點兒負擔。二舅很爭氣,因為在部隊工作踏實、表現突出還破格提了幹。

二舅所在的部隊離老家雖說並不太遠,也有百餘裡。每次探家二舅總捨不得坐車,一直是步行回家,到家就把自己省下的津貼費全部交給外婆。

母親在舅和姨中排行最小,那時的母親自然是最希望二舅從部隊探家了。因為,二舅回來的時候就是全家「打牙祭」的日子。要知道,兒時二舅為三舅、母親蒙受了不少「不白冤屈」,但二舅始終不申辯,寧肯挨外婆打也不說明真相。直到後來外婆才知道自己冤枉二舅了。



二舅從部隊轉業到保定剛剛安頓好自己小家不久,三舅也從部隊轉業來到了保定。在人生地不熟的偌大保定,在那個房子少、家家住房都緊張的年月,二舅為了給三舅租個房租既便宜又像樣的房子四處奔波,多方打聽、費盡口舌真是歷盡辛苦。

每逢周末休息,只要沒有極特殊事,二舅總會騎著他的破舊自行車帶著城裡能夠買到的經濟實用的東西,一一帶回老家。二舅母為此沒少埋怨他。其實可以理解啊,當時誰家日子也不好過,二舅也是拉家帶口的啊。可是二舅總是安慰二舅母說,「咱家現在比較起農村來已經不錯了,咱爹、咱媽還有大哥、姐姐、妹妹在農村日子可是難過啊。」



二舅當時在市裡一國營企業負責物資材料分配。在別人眼裡,那可是一項肥差。但是,二舅在「公家」這個原則問題上,從來是乾乾淨淨。二舅為人謙和,待人實在,工作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從而也贏得了上至單位領導下至普通員工充分好評。

那天晚上我在單位加班回來已經很晚了,發現父母沒在家,妻子獨自坐在沙發上暗自垂淚。原來二舅去世了。二舅是在退休後為別人牽線搭橋聯繫介紹對象的時候突發心臟病倒下的。這就是辛苦操勞一輩子,至去世還不是為自己,依然為他人奔波著想的二舅啊。我聞聽此噩耗,如雷轟頂,一頭扎在床上痛哭起來。

我知道,至親的二舅去了,永遠不會回來了。留給家人的、留給親人的只能是永遠的懷念了。


相關焦點

  • 散文:二舅
    文|伊姐說情感01二舅是我媽媽的二哥,家裡的第二個兒子。我外公外婆生了4個兒子,3個女兒,分別是大舅,二舅,大姨,三舅,四舅,我媽和小姨。我外婆生了眾多子女,卻也掏空了她的身子,我小姨剛生下來不久,我媽也才4歲左右,她就因病去世。靠外公一個人工作來養活這麼多張嘴,太難。
  • 大舅賭二舅病三舅殘疾:誰懂外婆心裡的苦?
    二舅從小就患有羊羔瘋的病。為把兒子養大,外婆吃了不少苦,到了二舅成家的年齡可就愁壞了外婆。外婆求東家求西家求爺爺告奶奶想給二舅成個家,看到外婆家一貧如洗,有誰願意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二舅呢?恰巧有個雲南姑娘逃荒來到這裡,不嫌外婆家窮,只求有一口飯吃,於是雲南姑娘就成了我的二妗子。
  • 故事:我的二舅,是個沒用的男人
    1996年,二舅的兒子考上了大學,他按照自己媽媽的意思,報考了廣州那邊的學校,就這樣,兒子也到了他媽媽身邊,二舅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後來,我去看望姥姥和大舅他們,也沒有見過二舅,他們都說,也不知道他躲到哪裡去了,只要二舅一回家,要帳的人,就會蜂擁而至。
  • 故事:鄉間生活之我二舅
    在所有的親戚中,我最佩服的就是我二舅.我小姨騎摩託車送我表弟去上學,路上不小刮到了人,被攔,第一次經歷這事,嚇得手足無措。其實被刮的人沒什麼事,她就是不知道怎麼處理。小姨夫又去了西安打工。她第一個想起來打電話求助的就是我二舅。一個電話撥過去,二舅半個小時就到。車子停下,從跨下摩託車到小姨走,不到五分鐘,事情解決了。
  • 二舅的酒話
    11月8日 陰轉晴前天老爸生日,我安排了一場家庭生日聚會。席間我和老爸今天都不能喝酒,但因為是壽星原因,我還是給老爸倒了一點表示個意思。一會兒我也跟了老爸一個貼,因為喝酒的人實在是太少了,就我老丈人、二舅兩人喝酒,我和老爸不喝好像不對。不一會兒,一瓶白酒差不多喝掉8兩多,各自家屬開始勸不要再喝了。這也是現在人們對健康飲酒的一種意識的上升和成熟。
  • 散文:二舅回鄉
    自十九歲參軍並落腳他鄉,二舅在故鄉早已沒了自己的家,這次回來就寄居在五舅寬敞洋氣的別墅裡。二舅姊妹七個,除了去世的大姐即我的母親和在煤礦下井不能倒休的五舅缺席外,其他人都趕了回來。潔淨明亮的屋裡歡聲笑語,親人們圍攏一起享受著難得的團聚,談論著彼此關心的話題,幸福和感慨油然而生。我記事時,大舅結婚單過二舅出門當兵,外爺家每天還有六張吃飯的嘴。
  • 二舅媽毀了二舅的人生,自私的女人是一個婚姻的蛀蟲
    我有三個舅舅,但是最喜歡二舅。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二舅特別孝順姥姥,也總是去看望姥姥,照顧她的時間最多,給姥姥買好吃的東西也最多。所以我和他接觸的時間多了,覺得他的為人特別正直,對小輩也特別的好。大舅和二舅都結婚比較早,結婚的時候下面還有弟妹四個孩子,一大家子都生活在一起。後來大舅蓋了房子出去單過,剩下二舅和姥姥姥爺住在一起。
  • 我二舅跟二舅媽一生的愛情悲劇,都始於一場精心安排的騙局。
    多年以前,我二舅剛從學校畢業,年輕帥氣。他有個在學校談了多年的女朋友,女孩子畢業以後做了舞蹈老師。即使是那個年代,能做舞蹈老師的也都是端莊大方的,二舅喜歡她喜歡的不行。於是就把在城裡上學的二舅叫了回來,事情一說,二舅當然不同意了,換誰也不同意啊,一邊是美麗端莊的有文化,一邊膀大腰圓大字不識,只要眼沒瞎都知道選哪一個,姥姥說不行,禮金都收了,不樂意得雙倍退還,二舅說,雙倍就雙倍,等我工作了以後慢慢還就是了,說要甩門走了,姥爺一看就說,不行就退了吧,你看把孩子氣的。
  • 我二舅就是
    我二舅命好這句話我從我媽嘴裡聽過無數次了,而且每次都能聽得出來,那是真心實意地羨慕啊。依我看,要是能互換人生的話,我媽肯定首先選擇跟她的二哥換。我二舅到底怎麼命好呢?可不止小兒子開店那麼簡單,據我媽說,他從小就日子過得比別人舒服。我媽媽他們兄妹四個,在那時候來講,並不算太多。但那是個缺衣少食的年代啊,但是我媽媽說,她們家糧食一直是足夠的,從來沒有挨過餓。
  • 跟舅家不好,他們死了要求我做外甥的去,我該不該去?
    二是「跟舅家不好」,是多大的恩怨?三是以後這門親戚是不是準備永遠斷了來往?的猜想)死了,應該去。按中國習慣,舅舅舅媽是你的至親、長輩,他們去世,做外甥的必須去,而且必須去「重禮」祭奠。自古有「娘親舅大」之說,家裡有紅白喜事,舅舅要坐「頭席」,要派酒量好、口才好、懂「規矩」的人去陪酒。酒席中,舅舅發話後,才能開席。現在雖然規矩沒那麼講究了,但舅舅舅媽依然是至親、長輩,去世時,做外甥的不去,屬於「不懂道理」。
  • 遠深親情散文:舅老爺升堂
    遠深親情散文|舅老爺「升堂」|《追憶父親的一生》之十八01姑姑回娘家搬兵不是因為姑爺欺負她。小時候,我跟弟妹都喜歡去姑爺家,哪怕要走二十多裡路。姑爺總是想方設法給我們弄好吃的,一天到晚笑眯眯。姑姑比我父親大十幾歲,姑姑出嫁時我父親還是個幾歲的小毛孩,他隨奶奶去去了姑爺家,做小生意賣甘蔗的姑爺不僅叫父親放開肚子吃,還叫他只管選大的吃。&34;母親一直記得奶奶模仿姑爺的方言說這句話的樣子。古話說,愛屋及烏;姑爺要是不愛姑姑,不可能對我父親以及我們這些晚輩那麼好。
  • 紀念我的小舅
    因為小舅是磚瓦窯廠的職工,每天可以免費洗澡,但小舅是電工基本每周才洗澡一次。而當時北方的冬天,農村的孩子一年可能洗一次澡都成了奢望。我們因為小舅在這個磚瓦廠當工人,有些用不完的洗澡票。他總是攢下來送給我們,每當一個季度或者一段時間,我們總是拿著小舅給我們的票據去洗澡!我們一泡都是一個下午,大多是周末的時候,換上新的內衣,那心情和精神是別人都沒有的。非常不一樣!
  • 二舅說「兒子婚後是皇上,兒媳是娘娘,公公是管家,婆婆是丫鬟」
    二舅昨天來看我媽,因為心情好,喝了不少酒。酒過三巡的二舅問我和公公婆婆的關係好不好,小不孝順公婆。我答;我們家庭和睦,不在一塊住沒有矛盾。二舅又問;以後公婆老了,會不會像親爹親媽一樣伺候。我答;不能保證像對親爹親媽一樣對待公婆,但能保證會給公婆一個幸福的晚年。二舅說;社會變了,人倫顛倒了,以前是強勢的婆婆,受氣的小媳婦。
  • 追憶外祖母
    對於我那離逝多年的外祖母,我就會常常痴痴地沉浸在追憶之中。說來慚愧啊,從咿呀學步到不惑之年,即便我時常多次與外婆朝夕相處,但她姓甚名誰,竟是渾然不知,印象中也從未聽人喊過她的姓氏和名字,直至現今,才知她姓韓,名蘭芳。
  • 懷念我的舅爺爺
    直到六十年代初,糧食困難時期,舅爺爺想著城裡都定量供應,而且還要配給很多雜糧,他就想法設法在老家換點糧票,再挑著糧食等農副產品,走路,坐車,乘船,趕到我們家,進門對著我爸媽就「伢兒,伢兒」喊,爸媽感動的不知道如何是好,就這樣,基本每年都要來一次,走的時候,媽媽給他買一身新衣,第二年來,又是破爛的衣服,原來他回去就把衣服給了那邊的孩子,然後再買,年復一年,現在想想,他是疼不過來了,心疼城裡的孩子沒得吃
  • 揮一揮衣袖,依舊告別不了過去
    菜頭隨筆煙雨樓閣度浮生關注15二月星期五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宜獨酌執念忌揮一揮衣袖,依舊告別不了過去一場陰差陽錯半生滄海浮沉徐志摩說:「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然而,希望始終是希望,關於那些事那些人那些過去的記憶會淡,但卻抹不去。軟文中總說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可又有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過往寫在臉上,表情堅定而滄桑。閱歷藏在話裡,不再銳不可當,有堅持,有無奈,也有妥協。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 34歲表姐被二舅棒打逼婚:你不想結婚,已經成為父母心上的傷
    表姐系大連理工大學畢業,畢業後在二舅和舅媽決定下,回了故鄉小城,在一家國企工作。說實在的,表姐這個人智商高,但情商一般,也不善於交際。二舅並沒有擔心。他想對於女孩子,有個穩穩的工作,也就罷了。野心素與實力關聯。最讓二舅焦慮的是表姐的婚事。隨光陰荏苒,別人家已經懷抱孫孫,頤養天年。
  • 祭我的三舅——一個農民工的倔強和死亡
    偶爾也能去三舅家玩,但我卻不怎麼去他家吃飯和睡覺了,因為畢竟算不上親戚。正好那時我去紹興,便去看望她,她明顯比以前瘦多了,但臉上仍然是友善的笑容。受傷後,老闆便不要她了,她和三舅一起去工地上幹活了。 網上有人說,建築工人的工資很高。沒錯,三舅就是其中之一,運氣好的一個月可能掙一萬。但重點是,這個錢不是一般的人能掙的,尤其是沒幹過體力活的鍵盤俠們。
  • 故事:二舅家孫子過生日,我媽隨禮一千,姑媽家女兒出嫁,父親隨禮五百
    二舅家孫子過生日,我媽隨禮一千,姑媽家女兒出嫁,父親隨禮五百人生在世幾十年,少不了一些人情往來。日常生活中,表現的最為最為明顯的無外乎是親戚朋友之間的隨禮。都說禮輕情意重,隨禮不在多少,而在乎情意,雖然話說如此,可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非常在意隨禮的多少,導致有些人在隨禮上一味的攀比。隨禮少了,遭人嫌棄;隨禮多了,人家百般熱情。
  • 很多農民擔心養老,文化少又老實的四舅卻不愁,他怎麼就能做到
    四舅家的日子過得好,就是因為四舅,舅媽勤勞肯幹,又有農民的聰明勁。四舅沒有文化,小學還沒畢業。可是沒文化不代表沒有頭腦,念書不行,可是學起農活來卻不比別人差,而且知道鑽研。幹好農活是從實際中來的,汗珠灑下得到的不但是秋天沉甸甸的收成,還有積攢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