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異性關係中,這三種表現都不是「真愛」,知道了要警惕

2021-01-09 夏小採

隨著熱播劇《三十而已》的播出,劇中背叛了妻子的許幻山和他的婚外」真愛「林有有被網友們罵得體無完膚。

不過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觀眾們儘管再義憤填膺,也改變不了許幻山一而再再而三的執迷不悟。

但錯真的只在林有有太主動嗎?

當然不是。許幻山和顧佳的婚姻在林有有出現之前就多多少少有點問題了。

男人寧願去冒險嘗試婚姻之外的愛情,無非就是在婚姻裡沒有得到充分的滿足。

所以說白了,林有有只是顧佳和許幻山」婚姻「的一塊試金石。

而現實婚姻中,」試金石「遠遠不止婚外」心動「這一種。

兩人之間的感情不夠深厚,彼此沒有真愛對方,就算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也會讓看起來完美的婚姻立刻土崩瓦解,更別說第三個人的出現了。

其實在早期兩人相處細節中,只要」擦亮「眼睛,就能判斷出關係是否真的在往健康的方向走。能避免很多婚姻中的問題。

所以,一定要學會選擇那個真正值得結婚的人,而不是憑一時衝動結了婚,之後才追悔莫及。

畢竟連卡耐基都說過:這世上憑感覺做的事情,往往都不怎麼靠譜。

那麼,在異性關係中,哪些人是披著「愛情」的外殼迷惑了你的眼睛,卻並不是你的「真愛」呢?根據心理學家M·斯科特·派克總結,大致可以分為三種:

過於依賴你的人

男人往往很喜歡伴侶依賴自己,這能讓他們充分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和存在感。

很多女人也會在愛情中因為感受到對方的依賴,而充滿了安全感,覺得對方離不開自己。

但實際上,依賴並不一定就是愛的表現。

可能只是因為他們長期缺愛,無法忍受寂寞,所以「病急亂投醫」。過度依賴的人是「病態」的,他們根本不在乎自己依賴的人是誰,只要有人依賴就可以。

《三十而已》中的林有有算一個。她雖然看起來深情,但這種深情來得毫無理由。無非是許幻山功成名就,在情感和物質上都能完美滿足她的需求,所以她才一而再再而三地緊追不捨。

病態依賴的人,往往在交往初期像藤蔓一樣喜歡和你糾纏在一起。但其實,交往初期兩人彼此都不夠了解,並不會達到如膠似漆的程度。

所以如果你發現感情進展太快,也許正是對方過度依賴的結果。這時候不要顧著高興,而是應該停下來好好審視其中的緣由。

病態依賴的人,通常更換伴侶的速度也非常快。因為他們的依賴往往不符合常理,會讓伴侶感到被束縛甚至窒息,所以總是更快結束異性關係。

他們往往也不會長時間沉迷在一段關係中,為了能夠儘快滿足自己的空虛感,他們更願意趕緊找到下一個人去依賴。

所以在感情中,如果發現對方常常讓你有被控制或者窒息感,就要小心了。伴侶過去的情史過於豐富的話,也要特別注意一下,是不是對方在戀愛心態上存在問題。

真愛中的依賴應該是適度的,能夠留給彼此獨立的空間。甚至在必要的時候,兩個人可以不用彼此依賴,互相遠離。

然後在彼此需要的時候,再一次靠近。

最舒服的異性關係,是你在或者不在都隨你心,但我們都知道彼此相愛,就可以。

總是"自我犧牲"的人

另一種病態的愛,是「自我犧牲」式的愛。

這種愛其實更常見在親子關係中,比如很多父母都會以一種「我放棄一切就是為了你」這種心態來培養自己的孩子。殊不知這樣只會將孩子養育成成年「巨嬰」,根本就無法適應社會的正常秩序,成長過程中也會背上沉重的心理負擔。

在愛情中也會出現自我犧牲式的愛。這種愛人在異性關係中特別享受「付出」的快樂。他們一手包辦對方的日常生活,甚至有的到了給對方洗腳、早餐端到床邊這樣的服務。

但是這種自我犧牲最終得到的也只是自我感動,當對方對你的付出習以為常時,就會變得麻木不仁。比如在很多婚姻中,妻子總會抱怨自己的丈夫什麼事情都不做,又懶又髒。

但實際上,丈夫們沒有良好的習慣,往往是妻子們一手培養起來的。

你做飯、洗碗、洗衣服、拖地,什麼都一手包辦。他早已習慣你去為他做一切事情,覺得什麼都有你做,那他自然就什麼都不用做了,更會把一切都當作理所當然。但說不定他過去還是個廚藝高手或者整理達人呢!

人都是有惰性的。異性關係中尤其要注意彼此配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幫助你並不是我該做的,你也需要為我付出」,抱著這種心態,異性關係會和諧很多。

只在嘴上說「愛」的人

看過《人性的弱點》的朋友一定知道一個反常識的事情,就算是殺人犯都會覺得自己是「無辜」的。

在他們的邏輯裡,自己做的一切事情都是合理的,就算是犯罪也是被迫的。

可見,人性本身就是非常認可自己,善於為自己催眠的人。

所以殺人犯尚且如此,更別說那些在婚姻中實施冷暴力、肢體暴力或者語言暴力的人了。

也許你見到的伴侶是個不關心你、不關心孩子,只關心自己的人。但是在你的伴侶眼裡,他深愛著自己的家庭,他為這個家庭付出了很多。

但實際上,他們只是在嘴上說「愛」,行動上卻永遠是背離的。

很多人,尤其是女性,面對家暴、冷暴力或者丈夫的漠不關心,都會有「聖母情節」。當他們在口頭懺悔或者承諾、保證時,女人們往往會生出憐憫之心,認為自己只要努力,總有一天能改變他們。

但實際上,在這些人眼裡,他們自認為已經做得足夠好了。

人性是不可改變的。

遠離那些在嘴上說「愛」,卻從來不去行動的人。記住你永遠不可能改變他們。

那麼,什麼才是真正的「愛」呢?

心理學家M·斯科特·派克認為,所謂愛,是為了促進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斷拓展自我界限,實現自我完善的一種意願。

乍一聽,會覺得很抽象。其實用通俗的話解釋就是,真正的愛應該是能讓你自己和對方都變得越來越好的情感。

如果你發現自己在愛中迷失了自己,出現自卑甚至仇恨等情緒時,那麼你感受到的就一定不是真正的愛情。

真正的愛,不是一見鍾情、不是一眼萬年、不是第一次見到那個人就認為他是「對的人」。

真正的愛,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和勇氣去成就。這世界上沒有兩個一模一樣的人,也沒有天生就懂你的人,更沒有生來就與你互補的人。

所有美好的愛情,能夠相伴一生、相愛到老的愛情,都經歷過磨合、磨合再磨合。

當你了解了對方的缺點,對方也知道了你的不足,但是依然可以學會去接受對方和包容對方;

即使面對婚姻之外的誘惑,你們也能夠憑藉責任心去抵抗;

當你和你的伴侶,都在這份情感中變得越來越成熟、並且互相更加欣賞彼此,那麼你們擁有的才是永恆的真愛了。

相關焦點

  • 異性關係中,這三種表現都不是「真愛」,知道了要警惕
    畢竟連卡耐基都說過:這世上憑感覺做的事情,往往都不怎麼靠譜。那麼,在異性關係中,哪些人是披著「愛情」的外殼迷惑了你的眼睛,卻並不是你的「真愛」呢?根據心理學家M·斯科特·派克總結,大致可以分為三種:過於依賴你的人男人往往很喜歡伴侶依賴自己,這能讓他們充分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和存在感。
  • 這三種異性關係很微妙,不注意分寸遲早出事
    小鳳姑娘導讀:這三種異性關係很微妙,不注意分寸遲早出事心理學家說男女之間沒有純潔的友誼,因為人來到世上總會有七情六慾,有多少人以朋友的名義陪伴著對方愛著對方,只是沒有說破罷了。下面這三種異性關係很微妙,不注意分寸遲早出事。第一:異性朋友上面說過了好朋友能走到一起成為朋友,肯定是彼此相互吸引著,性格相投才願意做朋友,這樣好的關係也有著潛在的危險。比如你們肯定對彼此了解很多,經常一起吃飯聊天,時間久了必然會彼此形成依賴也建立了一定的感情, 稍微不注意就會繁衍曖昧,萬一哪天遇到個合適的機會兩人共處很容易就出事了。
  • 已婚的要警惕:這3種異性關係最容易日久生情並發生婚外情
    作為已婚人士,我們要聽的不是八卦,更不是要去婚外情。而是要搞清楚,為什麼會發生婚外情的原因是什麼,怎麼就會在無意之間就喜歡上別人,就衝動和別人發生了關係。只有搞清楚這背後的原理,我們才能夠在異性關係中警惕,有意識的知道兩性之間的底線在哪裡,知道什麼時候應該迴避,這樣才能夠避免因日久生情而出軌,避免衝動而出軌。
  • 男人背叛你時,往往會有這三種反常表現,女人一定要提高警惕
    男人背叛你時,往往會有這三種反常表現,女人一定要提高警惕!我是蘇黎,你有故事,就來找我。點擊上方『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導語人們常說由儉入奢難,由奢入儉易,這在我們生活中其實就猶如我們一個好習慣的形成需要21天,但是一個不好習慣的形成可能只需要一天一樣。
  • 異性之間一旦有這三種行為,關係就已經不再「正經」,值得警惕
    然而有很多人卻不知,以朋友的身份繼續深入交流,做著根本就不是朋友應該做的事情,其實這個時候異性關係早已超越友誼。異性之間一旦有這三種行為,關係就已經不再正經,值得警惕。甚至到了後來,聊天內容越來越大膽,白天絕不會說的話,午夜之後卻都能說出來,曖昧的氣氛不斷,似乎午夜真的能讓人做出不可思議的事情。可是現實生活中兩人都有各自的男女朋友,所以即使聊天也以為只是個人的事情,別人不會知道,直到有一天另一位同事問起張帆:「你是和小玉談戀愛嗎?」
  • 檢驗一個男人對你是不是真愛,主要看這3件事情,女人要警惕了
    她的任何事情我都放在心裡了,連她生理期,我都記得清清楚楚,我真的很喜歡她,也很關心她。聽完他的話,我反而覺得這個女生離開他是對的。檢驗真愛的標準就是去做,除了實際行動,所有空口白牙的喜歡和想念,都是假的。別跟沒聽過情話一樣,說一句喜歡就被騙走,是那個女生錯了嗎?
  • 如果愛情中男人有這三種表現,女人要儘快清醒,一定要遠離
    有些女人一旦陷入愛情中,就無法自拔,會蒙蔽自己的雙眼,看不清或是不願意看清愛情中存在的問題,但是這樣會傷害到自己的,並且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幸福的,很多男人也會利用這一點,欺騙女人,如果男人有這三種表現,女人一定要注意了。
  • 女人叫男人哥,其實都逃不過這三種暗示
    如今的異性關係是越來越不純潔了一個女人叫男人哥,往往都逃不過這三種暗示。因此女人叫你哥哥,實際上也是想跟你發展關係的想法,只是一開始不能表現的太明顯,更不能直接表白,所以用哥哥的稱呼做過渡。有的女人就靠這一招,讓男人就範,當男人做自己的男友之後,就會把他當做工具人提款機,不斷地壓榨,這樣的女人,值得男人警惕。
  • 「他就是我想找的那個人」:警惕補償性的愛,因為那不是真愛
    文/學乃身之寶在談戀愛這件事情上,有人覺得互補型比較好,有人覺得相似型也不錯,其實沒有絕對的「正確」答案,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但對於互補型戀人,我們要警惕那種補償性的愛,因為那很可能不是真愛。就像日本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她遇到的「男朋友們」,給予她的愛,對於她來說就是在補償童年缺少的父愛,所以她會在經歷一次次失敗的戀情後,迅速進入另一段戀情,而這就是她極度渴望被愛的表現。
  • 異性關係再好,也不要「共用」三種東西,用多了難免出事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身邊都有三兩個異性好友。這些好友雖不是男女朋友,可是在你心裡也有不可替代的位置。這些異性好友,在你難過的時候陪著你,在你有困難的時候施以援手。很多人都說異性之間沒有純友誼,所謂的友誼也是打著友情的幌子搞曖昧。不過,異性相處,還真要注意分寸,一不小心就會越界。
  • 婚姻中,男人如果有這三種表現,說明他真的很愛你
    都說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好的婚姻會讓女人後半生無憂,糟糕的婚姻則會讓女人的人生變得更加糟亂!在好的婚姻裡面,必定有真愛自己的另一半。如果男人愛女人,懂得疼女人,女人的婚姻十有八九是不錯的。那女人如果知道男人是不是真愛自己呢?婚姻中,男人如果有這三種表現,說明他真的很愛你!
  • 異性關係再親密,也別伸手要這三樣東西
    ,異性關係越親密,就越應該不分你我,自己想要的任何東西、生活都可以伸手去要。可在現實生活中,這顯然是一個錯誤的想法,其實這就是對感情的一種消耗,畢竟再親密的關係也有可能會隨著情感的消失而變質。所以說,異性關係再親密,也別伸手要這三樣東西,容易出事。
  • 心理學家:不懂得三個戀愛心理定律,很難獲得真愛
    異性效應定律異性效應(Heterosexual effect)是社會心理學中社會助長的一種現象,有他人在場的時候往往比沒有他人在場時更能提高活動效率。心理學家普利特就曾做著名的騎行實驗,證實了這種現象的存在。他讓被試者分別在三種情境下騎行25英裡的路程: 第一種情境是單獨騎行計時; 第二種情境是騎行時讓另外一個人跑步伴同; 第三種情境是與其他騎車人競賽。
  • 異性關係是否純潔,逃不過這3種表現,有沒有「越界」一目了然!
    異性之間的關係往往最難把握分寸與尺度的,畢竟兩人能夠做朋友本來就對彼此有一定的欣賞與好感,加上經常朝夕相處只隔了一層窗戶紙,難免會對彼此產生一些別樣的情愫,在這種情況下,兩人就更要學會好好處理這段關係,只有在一定距離外相處,才可能維持好這段關係的純潔,否則就很容易越界。
  • 親密關係中,這三種人要遠離
    在親密關係中,如果遇到以下三種人,一定要及時遠離。但不管是什麼原因,都要提醒自己:家暴,必須零容忍,因為長期的家暴,最終結果不是在精神上摧毀你,就是在身體上摧毀你。生命很長,世界很大,不要讓自己本可以很美好的人生白白送給傷害你的人。
  • 兩個人在一起,有這三種「感覺」,說明是「真愛」,遇到要珍惜
    跟初戀錯過,跟合適和真摯錯過,我們還可以遇到真愛嗎?其實可以。那今天就跟大家一起聊一聊,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如果有了下面這三種感覺,那麼說明你們就是真愛,遇到了一定要好好珍惜。,很信任對方,哪怕聊一些傷感的話題,你們之間的氛圍依舊很輕鬆,因為你知道,對方肯定會認真的有耐心的聆聽你的傾訴;這就是心與心之間的同步和共享。
  • 異性關係再鐵,也不能有這三種舉動,特別是已婚人士
    無論是愛情還是婚姻,最重要的就是愛的同時要忠於對方,不管是精神還是肉體上,都容不得背叛。劉萍人到中年,發現老公一把年紀了還在手機上叫另一個女人寶貝。她氣得跟他大鬧了一場,她老公說是無聊在網上逗悶,並沒有發生什麼,並保證以後不會了。這種搪塞的行為就想瞞過她,她又不是剛入社會的小姑娘,異性之間哪裡有什麼純友誼,一切不過是有意而為。
  • 異性關係再親密,也別伸手要這三樣東西,容易出事
    作者:壹號情感原創作品,抄襲必究大多數人都覺得,異性關係越親密,就越應該不分你我,自己想要的任何東西、生活都可以伸手去要。可在現實生活中,這顯然是一個錯誤的想法,其實這就是對感情的一種消耗,畢竟再親密的關係也有可能會隨著情感的消失而變質。
  • 談戀愛時,他有這三種表現就說明他很愛你,你遇到過嗎?
    愛情對很多人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可是對有的人來說卻很輕鬆,那麼,如何在談戀愛中尋找到真正的愛情呢?很多人遇到這個問題是很迷茫的,其實想知道對方愛不愛你也不是什麼難事,如果戀愛中他有這三種表現,那就說明他很愛你。
  • 異性關係不再純潔,會有這些明顯表現,「曖昧接觸」只是其中之一
    在大多人心中都認為 ,異性之間是沒有純潔的友誼存在的,有這樣的想法其實也不是沒有道理,畢竟兩人之所以能夠成為朋友,本身就是因為被對方身上某個魅力點所吸引,加上之後隔著一層窗戶紙相處,對彼此有一定的朦朧感與距離感,在朝夕相處中難免會對彼此產生一些好感,這個時候就更要好好把握兩人之間的距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