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誠偽」

2020-09-18 別人都叫我星哥

當今的社會職場往來最注重的就是「關係」,「關係」的遠近與多少決定了你會走多遠,能走多遠。而「關係」的試金石就是「誠偽」,誠偽是一種品性,又是一種態度。

古人論誠偽,大都以品性論。至誠之心為君子之德,不誠便是虛偽小人。品性一半是自然而成(母胎隨之),一半是後天的教養。品性是自然流露而出,談一個人的是君子或者小人,以他的行為蹤跡概之。君子大概總是君子,小人大概總是小人,或許有例外,但均為特例。

而當今社會,這種天然的君子或小人並不見多,諸般常人均著於兩者之間。此類人多不能把握住自己,不免會有虛偽的時候,但這也自然不過,或此類人對事對人稍許加減了誠意,去適應形勢,這就是態度。態度未必能反映出品性,一個至誠的朋友萬不得已之時也會撒謊,這也許就稱為「人情世故」吧。

當今的年輕人多為「憤青」,這是自然不過的事情,在他們心中,不至誠或是虛偽的人太多,甚至除了他們自己外基本都是虛偽之人。這即是年輕人對品性抱太多的「天真」。

從「禮」上看誠偽。禮分兩種,一種是禮品的誠意,一種是請客吃飯的攀談的心意。送「禮」自古有之,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便是如此。當你用人之時或者被用之時,你便會送禮或收禮,至誠之人自然會回禮,禮不在重而在於情;弱你無用之時,那人再不與你往來便偏向於小人,你只是過客而已,不必惱之困之。弱你送禮之人無用之時,你不再禮之,你便也是小人,以此概之。

請客吃飯,也大概似之。凡席間高談闊論,誓言一切之事盡在心中,不必再提,如翌日後再無言語往來者大概均是小人;而態度溫和為表達至誠之心者,均會留有一定餘地,不幾日便會言語告知所託之事,成與不成另當別說,但態度端正,此類人多可深交。

現在人常以「我很誠懇的告訴你」「我是很有誠意的」之類的話語標榜自己,這類人多是「老王賣瓜」,至誠之人大概不會如此。

人為自己活著,也是為別人活著。在不損害自己身份的前提下顧全別人的情感或所託,盡力施辦,都算的上誠懇有誠意,這樣寬大的看法會讓人活得更有趣些。人在世,不就一直在識人、辨事的過程中嗎?

相關焦點

  • 拒絕「偽陪伴」
    可是,不知你發現沒有,很多陪伴都是「偽陪伴」。偽陪伴,就是僅僅是形式上的陪伴,對父母多是敷衍和漠然的態度。父母經常組織大家庭的聚會,我們姐弟帶著愛人和孩子,回老家陪他們吃頓飯。每次都是父親和母親張羅飯菜,他們樂此不疲。對他們來說,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就是最大的幸福。可最近幾年,因為手機的介入,家中聚會的氣氛越來越尷尬。
  • 待人接物以誠
    待人以誠(隨筆雜談)(七星橋上作品)心地善良,待人以誠,是人的最基本品格。溫良恭儉讓,仁義禮智信。此為為人處世之十美,其中一美一一信,便是誠。誠與信,姐妹花,組合,誠信。兵法有雲,兵不厭詐。那是戰爭,那是兵法。似不適合於為人處世,待人接物。待人,必須誠十誠,而非虛十虛。
  • 言不由衷的偽幸福
    於是,出現了一個新詞——「偽幸福」。「偽幸福」,從字面上理解,即為不夠幸福,類似於「亞健康」(介於健康與疾病中間的一種狀態)一說。亞健康者,他們總是感覺不舒服,但卻查不出任何器質性病變。而「偽幸福」則是介於幸福與不幸福中間的第三種狀態。看上去生活狀況不錯,但卻很少感到幸福,有可能就是「偽幸福」一族。
  • 偽單身正在欺騙年輕人的生活
    不過最近幾年,這種假借「單身」之名的「偽單身」們越來越猖獗了,欺騙了許許多多「以為找到真愛」的男女們。王漫妮是一個銷售精英,在公司的一次遊輪獎勵中遇見了「偽單身」的梁正賢,在對方的猛烈攻勢下陷入了愛情。
  • 女人,請遠離偽老實人
    「老實人」這個稱呼在感情色彩上含有褒義和貶義,也可以稱為真老實人和偽老實人。不管哪種老實人,看上去都是忠厚誠實,做事循規蹈矩,不與別人起紛爭,沒有自己的主見,一般情況都會服從別人的意見。偽老實人傷害了別人,發洩出心裡的怨氣,覺得整個人都舒服了很多,就可以「坦然」地面對任何人,也作好了迎接法律制裁的準備。
  • 被「偽親密」掏空的中年人
    被「偽親密」掏空的中年人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知己好友二三人足夠,這才是人生的常態。別高估你和任何人的關係,很多人都是這樣被「偽親密」掏空的。職場上哪有什麼真朋友,不過是大家不約而同地在利益面前低頭,這種看起來無話不談的「偽親密」,一點誘惑就足夠一拍兩散。
  • 不要讓偽精緻造成了真貧困
    偽精緻,作為一個網絡流行語,大體指的是一些人為了刻意去追求精緻生活而用超越自身能力範圍內的方式去過度消費。最直觀的特點大概就是,表象光鮮亮麗,可事實上卻是為了看著精緻而扮得精緻。說白了,偽精緻,其實就是一種假精緻!
  • 如何識別偽單身的女人?
    現在隱婚或者偽單身的女人越來越多,有些是僅僅是為了工作,而有些明顯圖謀不軌。
  • 以誠待人
    以誠待人「誠」有誠懇、誠信、誠實,誠心誠意,以誠待人就是要誠心誠意地對待人。
  • 誠以待人,不畏路遠
    01、誠,自有千鈞之力。誠,即不欺騙 ,不隱瞞,忠於事物本來的真實面目,問心無愧,坦蕩真實。誠實本身就是一種力量。它像一束光,總能照亮夜晚的黑暗,給別人帶去溫暖的同時,也能給自己帶來踏實。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孩子去飯館吃飯,離開後發現忘了結帳。匆忙趕回飯館,準備把飯錢結清。
  • 從網貸的洗腦廣告到上海的偽名媛群
    為什麼要「偽」,為什麼要而偽名媛為什麼要偽,因為她們沒有這個實力,需要去拼去偽,去拼去偽出來朝著的是另一個方向或者為了更大的利益。或許他們的職業需要去「偽」,只有「偽」才能達引起共鳴,搏取世人的眼光引起衝動……這衝動或許指富人對欲望的衝動,以青春搏金錢這衝動或許指不為人知的衝動,比如(欺詐、兼職、網賭、幣圈等割韭菜)其實工作久了,接觸的人多了慢慢就會發現,違背常理的光鮮背後絕對是一地雞毛
  • 誠者守心,信者去偽,誠信是立身之本,五點鍛鍊出優良品質-誠信
    誠信,分解開來:誠和信誠者,無欺也;信者,守諾也。誠者,不二之心;信者,不疑之志。誠者,五常(仁義禮智信)的基礎;信者,無偽也。誠以養德;信以立身。誠與信一般連貫出現,謂之為誠信。誠信是一種優良的品質,它主要有以下幾點作用:第一, 齊家之道家庭是指以血緣關係或收養關係為基礎產生的,親屬之間所構成的社會生活的最小單位。
  • 改變奮鬥中的偽努力
    偽努力,就是一個最大的陷阱。偽努力就好用盡辦法證明自己的艱難同時證明自己無比的努力和堅強。人生必然會遇到困境,無論多麼有背景,也無論多麼的有能力。那麼事情分兩面來看。而生活中的偽努力,其實也就是這樣。用大量的時間思考,但思考的部分有可能只包含一小部分實質解決方案,用大量時間去學習而不總結可行性,面對問題誇誇而談只為證明自己的目標有方向而並不是真的行動與執行。這種努力的方式往往給人的感覺非常的忙,非常的用心,而實質並列一物。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含義用現代的理解套用在本文其實也是這個意思。
  • 做人要以誠為本
    「以誠感人者,人亦誠而應」,「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誠,能化猜忌為理解,化隔閡為融合。
  • 你是「偽精緻」人群嗎?
    又是在網上搜索「如何暴富」的一天……暴富沒有找到,倒是看到了一個詞語「偽精緻」我想,精緻還能偽裝當然,要拒絕「偽精緻」,有十塊可以花五塊,有一百塊可以讓老闆再加個雞蛋。聽我一句勸,稍微有點姿色就行了,倒不必美的如此驚豔。做自己,就這麼簡單。
  • 別讓「偽集體活動」,成為人生毒瘤
    一場惡性的「奇葩處罰」,因為新聞媒體的曝光而被隨即推上了風口浪尖,其不僅暴露出了某些企業病態企業文化的洋相,還揭露出部分「偽集體活動」如何殘害年輕人的噁心場面,可以說是非常感人!而類似這種假借「集體主義精神」之名,行「PUA」型人格和潛規則之實的「偽集體活動」,恰恰是以潛規則代替規則,漠視個人成長的控制、愚昧和洗腦。
  • 如何識別偽單身?
    而且還找出來一堆莫名其妙的理由,「加班」「朋友聚會」等等…聯繫他他也不回你,或是只用文字回你而不打電話,這樣的情況,基本也可以確定是個偽單身了。不是他忙的顧不上接,而是他接了就會被旁邊的女人一頓訓。 假如他真的把你看得重要,為什麼不能大大方方帶你去看看周末所處的環境?一個男人想盡辦法拒絕和另一個喜歡他的女人聯繫,要麼是他心裡有鬼,要麼是他腦子有問題。
  • 比負能量更可怕的,是偽正能量
    經常把偽正能量發到朋友圈的,一般是這三類人:一、做傳銷的人很多做保健品傳銷的人,他們每天像打了雞血。看他們的朋友圈,哎呀,好特么正能量。他們有好多朋友呀,各種聚餐、各種旅遊,真羨慕。知道自己在散布偽正能量。這類人他自己是真不知道。他們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總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稀缺的那塊寶,自己發的朋友圈都是高大上,沒了她地球就不轉了[微笑]。然而,當你走近他們的生活,你會發現,原來一切的正能量不過是他們用作安慰自己碌碌無為的武裝文字罷了,打著為夢想奮鬥的幌子,每天招搖撞騙地過著逐漸墮落的頹廢日子。
  • 心理學:請遠離生活中那些,「偽自律」的成年人,他們最危險
    這就引發了一些人為了獲得別人的讚賞認可,而裝作很自律的樣子,也就是偽自律。偽自律的人其實內心沒有力量,他們無法自發在內裡形成驅動自己前進的力量,無法為了達成某項目的而持之以恆,卻又豔羨自律贏得的崇拜目光,且過分的追求儀式感和形式感。
  • 也談談心法
    2、《中庸》強調一個「誠」字。金誠所至、金石為開。3、「心法」一說,雖然顯得「唯心主義」,但我們的「心」:意志力、信念、激情,同我們如影相隨,無法逃避,無法消解,卻只能遵從和引導。4、如何避免走入「心魔」而無力自拔呢?想想「熵增定律」。對我們每個個體來說,既可以充分自信,又可以不落入自我封閉的魔圈,辦法是不斷地接受新信息,保持開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