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要貪多,太多的訓誡和教條,無法一一執行。需要像計算機那般,只有「0和1」兩個邏輯開關,建造起了當今這個發達而通常的網絡和信息世界。人的心法也應當簡潔明了,不應有太多的條文。因為求全、貪多,而無法實踐的情況,最終會回到防禦/攻擊兩種最原始的狀態。
2、《中庸》強調一個「誠」字。金誠所至、金石為開。
3、「心法」一說,雖然顯得「唯心主義」,但我們的「心」:意志力、信念、激情,同我們如影相隨,無法逃避,無法消解,卻只能遵從和引導。
4、如何避免走入「心魔」而無力自拔呢?想想「熵增定律」。對我們每個個體來說,既可以充分自信,又可以不落入自我封閉的魔圈,辦法是不斷地接受新信息,保持開放性。不是試圖去尋找證據證明「我是對的」,而是不斷地輸入信息,彌補我所不知道的和欠缺的。
5、禪者的初心:初學者的心態,對一切保持開放的態度。
6、初心:每時每刻都意識到自己的目標:我為什麼在這裡,我為什麼要這麼做?初心能讓我們在複雜的局面,和過載的信息中,保持清醒的頭腦,不會偏離目標。
7、永遠知道我想要什麼,是「心定」。心中有定數,所以才不慌不忙,在眾口鑠金中,保持冷靜和淡然的姿態。
8、試錯以及挽回局面。如果不知道怎麼做,就在可承受的範圍內,大膽試錯。這麼做,是否妥當?這麼說,是否妥當?不要有這些顧慮,只管去說,只管去做就是了。追求絕對正確的人,不大可能一直進步。唯有放下人設和心中的顧慮,才能呈現出個體的活力。
總結上述論點:
(1)以誠待人,用心做事。想著如何去做成一件事,而不是去想有什麼困難擋在面前,所以「恐怕」做不成。
(2)初學者的心態,對一切保持開放的態度,不以個人喜好來評判任何一個人。
(3)心志堅定,目標明確,態度溫和,自信悠閒。
(4)試探,一直試探。永遠想著宏大的目標,給自我解綁,釋放天性和潛能。
(5)呵護熱情,立即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