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強大的人,只用3個字心法:靜下來

2020-09-25 易瑾還

人這一生,起起伏伏,磕磕絆絆,時好時壞,不由自己。有的人奮起,有的人忍耐,有的人茫然,只有強大的人,才能自如地應對生活的一切。

人不是天生強大,也不是天性軟弱,只要心醒,別人點撥一下,內心自然明了。

真正強大的人,只用3個字心法:靜下來。

1、靜則明

不要去追求高深的東西,最高深的東西,其實最簡單。大道至簡,萬變不離其宗,宗就是根,歸根曰靜。

《道德經》老子說:「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

當一個人感到煩惱,困擾和迷茫,是因為無明。內心就像一碗不停搖晃的泥巴水,越動越渾濁,看不清方向和未來。

人的內心躁動不安,無處安放,缺乏安全感,所以人們追求物質,渴望被愛,以此得到安全感。向外抓取的安全感,都是短暫的,物質的滿足帶給人的喜悅和幸福感,很難持久。而渴望被愛,又容易讓人失去自我,變得患得患失。

一切煩惱,皆因無明。

解決的心法,只需3個字:靜下來。

致虛極,守靜篤。不要以為「靜下來」很簡單。有幾人能做到?

躁則無明,靜則知常,知常則明。明,就是內心開悟,明了。一點通,則萬事通。一心明,則一切明。

2、靜則定

生活中,人們不給自己靜下來的機會。

他們找各種事情,填補清靜的空間。一個人的時候,不讓自己清靜一下,而是看電視,玩手機,找人聊天,甚至跑步也不讓自己清靜,打開音樂充塞自己的大腦。睡覺的時候,也胡思亂想,失眠成為很多人的常態。

現代社會,絕大多數人,都體驗不到清靜的可貴,所以他們活得庸庸碌碌。也許能賺取很多錢財和功名,可終其一生,都是無明的。

諸葛亮一生大智大慧,他留給兒子的告誡,只是幾個字:寧靜致遠,淡泊明志

因為,一切的大智大慧,都是從靜中而來。

王陽明說得沒錯:「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一個人只要靜下來,靜到一定程度,一切的心緒煩惱,都可以得到定。如同塵埃落定,一切都安靜了,內心自然明了。

為什麼人們總是靜不下來,因為慾念幹擾。

《清靜經》說:「人神好靜,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

欲,不在於控,而在於順其自然。簡單地說,物來則應,過往不念。

3、靜則吉

人在順風順水的階段,春風得意馬蹄疾,幹什麼都順,做什麼都吉。可是,人的一生,有高峰,也有低谷,風水輪流轉。

在低谷的時候,日子就變得很艱難,人的內心也變得煎熬。艱難的日子,什麼時候是個頭?

《尚書》說:「龜筮共違於人,用靜吉,用作兇。」

當外部環境、形勢不利於自己時,要靜下來,不妄作,才能得到吉祥。

比方說:

時機不利於投機,就不要動。你不動,不妄作,還不會虧本。你不靜,用作,可能會虧損。

我遇到一個人,她就後悔開了一家咖啡店。本以為可以過上小資的生活,結果辛辛苦苦幹了一年,沒賺到錢,最後還虧了20多萬。

我們做任何事之前,要懂得看時機。不是每個機會,都適合自己。不適合自己,則要靜,不作,萬萬不可出手。

當趨勢不利時,不動,不作。不虧就是賺。這就是「用靜吉」。

人的內心要強大,先要靜。不管你有什麼煩心事,靜下來,一切可解。



相關焦點

  • 內心強大心法:強弱是一體的,真正內心強大的人,懂得充分示弱
    文/唐若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很多人都很害怕暴露自己內心的脆弱,事實上,一個內心強大的人深刻懂得,強弱是一體的,如果我們想要變得內心強大,很重要的一個心法是學會示弱。學會示弱不是說明自己真正的弱小,學會示弱是一種很好適應環境的生存方式,更是一種保護自己的方式。
  • 《靜能量》:靜下來,遇見最美的自己!
    《靜能量》一書中寫道:「靜下來,才能看到真正的自己。」很多時候,我們不缺頭腦,也不缺智慧,缺的僅僅是一顆安靜的心。心靜了,心就淨了。就像一泓清泉,能照見天地,照見萬物,更能照見最美的自己。能讓自己內心真正安靜下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為什麼呢?紅塵裡的牽牽絆絆,想著房子車子票子孩子,想著生活收入利害關係,想著七情六慾,想著前途未來。左思右想,心猿意馬,怎麼能安住一顆心呢?心都安不住,靜下來,那就是天方夜譚。電影《道士下山》裡,郭富城為什麼能練就絕世神功?有人說,那源自於他的開悟。
  • 靜下來,才能看到真正的自己
    所謂的心無掛礙,就是一種靜下來的感知力,它很神奇,會推走一切無聊和煩惱。有人說:靜,是一種無聲而強大的力量。如果你能靜下來,你便能懷著一顆從容、自在、愉悅的心,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長、更遠、更好......
  • 一個人的心真正靜下來是什麼樣的感覺?
    有書君覺得一個人真正靜下來,心無雜念,不再計較那些曾經的愛恨情仇,不再計較恩恩怨怨,不會再心生怨氣,因為心不靜,從自己得失考慮問題時人容易動怒,而心靜得下來的人才會多從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與人的關係相處得更融洽,做事成功的機會更大,生活狀態會更好。靜下來的感覺如此美妙。靜下來,你會忽視身邊不愉快的人和事,你會聽到內心深處的聲音,能夠輕鬆完成自己想要做的事,做到心想事成。
  • 內心強大心法:從不畏懼別人的看法,而是懂得定義自我,你會嗎?
    前言,這是《內心強大心法》系列文章,在內心強大心法文章,我們將重點探討如何活出自己想要人生,如何讓自己內心變得更為強大。歡迎讀者閱讀與訂閱,共同成為內心強大的自己,迎接生活的風風雨雨。文/唐若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真正內心強大的人,其實很少畏懼別人的看法。他們之所以強大,最根本的在於定義自我。敢於定義自我,我們才能成就自己的人生。定義自己告訴我們,人生是可以重塑的,只要你願意相信, 我們要學會用自己內心的潛意識讓自己變得強大,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 曾國藩:真正內心強大的人,往往有這3個特徵,佔一個都不簡單!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人這一生就是一個自我磨練的過程,但對於弱者來說,一次次的打擊之後,難免會一蹶不振,所以我們要學著做一個內心強大的人。那麼,如何做一個內心強大的人呢?我們不妨牢記曾國藩的這3句箴言,如果能悟透,我們也能讓內心強大!
  • 內心強大心法:真正內心強大的人,不是無所不能,而是無愧於心
    事實上,真正內心強大的人,一定不是所有能做,這只會讓我們陷入到焦慮的情緒中去,更是對內心強大的人最大的誤會。真正內心強大的人,往往是內心有強的良知能力,這種良知能力會帶領我們走得更遠。毛主席曾說過一句話,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 真正厲害的女人,活得很「靜」
    喋喋不休,反覆炫耀之人,扒開其內心深處,其實什麼都沒有。因為無聊,所以聒噪;因為無知,所以賣弄。這是低層次之人,常有的表現。照著此種方式經營人生,不光一輩子都活不明白,更加免不了會淪為別人的笑談。生而為人,當你漸漸變得成熟,就應該學著往回收。亦舒說:做人凡事要靜,靜靜地來,靜靜地去,靜靜努力,靜靜收穫,切忌喧譁。
  • 修心,才能真正強大
    我們都要努力修心,把心修好,唯有如此,我們才能變得真正強大。做人要明白,這個世界上,真正強大的人,往往都有一顆強大的內心,只不過,這顆強大的內心,不是天生的,而是靠自己後天努力修煉出來的。如果,你也想修煉出一顆強大的內心,變得真正強大起來,你就要學會如何修心,畢竟,只有修心,才能真正強大。至於如何修心,我覺得,我們需要從以下這三方面著手。
  • 真正內心強大的人,把世間當修行的道場,持續修煉自我的三個行為
    在內心強大的這個專欄裡,重點和大家分享的是如何讓自己內心強大的心法,包括思維,習慣,以及自我認知。當我們懂得從這三個方面去訓練自己的時候,往往我們會對自己了解越深刻,也會讓我們變得更為強大。歡迎更多讀者訂閱與閱讀。
  • 心理學:人到中年,如何活出最好的自己,請學會四個心法重塑自我
    這是日本心理學家心屋仁之助寫的一本書《中年的活法》在這本書中,作者分享了我們應該如何活出最好自己的諸多個心法。她每次都非常渴望想要讓自己安靜下來,但是她都忍受了,不過後來作者建議她大聲表達出來,她發現自己表達出來後,家裡就安靜許多。更多關於自我成長與自我精進的文章,可以關注我的專欄,從心態,思維,習慣,人際關係,認知等多個維度助力你在複雜的叢林世界中重建內心強大的自我。
  • 內心安靜的人,才是真正的強大!
    文/飛魚在生活中最常見的那種總愛向人八卦的人,逢人就愛吐槽,這樣的人,不厲害,而真正強大的人,都是那種話少的,默默做事的,內心安靜的人。有一種人,平時看他們很少說話,但一遇到事情的時候,他們就能夠馬上處理好,快速給出解決方案,並且處理地和漂亮,這樣的人,在無動於色中瞬間取得別人的好感,才是真正的高手。而有一種人,他們在你身上嘰嘰喳喳,廢話連篇,只不過是話嘮一個,沒什麼本事,真正遇到事情的時候,他們都是躲在別人後面的,一看就是膽小怕事的人。
  • 2020版心想事成七大心法
    因為這樣一個發自內心的意念,才能具備強大的力量,喚起第八識的共鳴!有許多的人,他的願望想法不能實現,就在於他的內心是矛盾的,不統一的。有時越是善良的人,越是如此,因為他的顧慮很多,不能一心去做事,所以往往影響到自己的命運,坎坎坷坷。相反有些人,倒是心念專一,內心沒有矛盾,所以反一帆風順帆風順一帆風順,事事如意!
  • 人為什麼靜下來就害怕面對自己?
    因為一般人是怕無聊,怕寂寞,不斷的、拼命的往外抓取。努力的忙碌,讓自己忙的忘了煩惱;讓自己忙的沒時間可以面對自己,也怕安靜下來。常讓自己忙得沒時間,自認為過得很充實。一般人不是忙碌就是厭世,避世,消極悲觀。都沒能讓自己靜下來,讓心靈成長。要學到智慧:能靜,能動。
  • 也談談心法
    人的心法也應當簡潔明了,不應有太多的條文。因為求全、貪多,而無法實踐的情況,最終會回到防禦/攻擊兩種最原始的狀態。2、《中庸》強調一個「誠」字。金誠所至、金石為開。3、「心法」一說,雖然顯得「唯心主義」,但我們的「心」:意志力、信念、激情,同我們如影相隨,無法逃避,無法消解,卻只能遵從和引導。4、如何避免走入「心魔」而無力自拔呢?想想「熵增定律」。
  • 自律和懶惰,都是一種慣性,破解它,可釋放人的強大力量
    今天,我突然發現一條規律:自律和懶惰,都是一種慣性,破解它,可釋放人的強大力量。分享給大家。我放下手中的活,找筆和紙記錄下來。吃飽飯,無事可幹,習慣性地坐下來,打開電腦寫文章。 我突然意識到,原來自律是一種慣性。本來打算休息兩天,慣性的力量仍然讓我坐下來,完成每日寫一篇文章的任務。
  • 靜下來,回到內心的故鄉
    啟明心語第176章靜下來,回到內心的故鄉當你靜下來,心才會歸位,靈才會通透。當你靜下來,傾聽內心的聲音,才能明了自己今生要成為怎樣的一個人,要成就怎樣的一番事業。當你靜下來,才會明白你真正需要的東西其實很少,甚至都已經擁有。當你靜下來,才會遠離顛倒夢想,不被欲望捆綁。如何才能靜下來呢?其實,這並不困難,不需要你遠離鬧市,不需要你歸隱山林。不爭,則為靜。在家,不爭理;在公司,不爭功勞;在社會,不爭名利。不爭,無人能與之爭。不爭,才可以看透表象,直達本質。
  • 靜下來,是治癒一切的良藥
    文/墨然《誡子書》中有云: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有道德修養的人,依靠內心安靜來修養身心,以儉樸節約財物來培養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恬靜寡慾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幹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學習必須靜心專一,而才幹來自勤奮學習。
  • 內心強大心法:學會擁抱內在的無助,你才會看到生命的無限恩典
    文/唐若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每個人都會有無助的時候,在無助的時候,許多人都會越來越沉淪,這種沉淪是對人性的失望,甚至會讓我們不斷產生消極的想法,直至我們沉淪下去。如果我們想要走出人生的低谷,我們還需要學會一個成長的心法,那就是去學會擁抱自己的無助。當你懂得擁抱自己的無助時候,你才能真正走出人生的低谷,學會變得內心強大。
  • 堅固的感情都經不起暴力溝通,何況不堅固的丨3大心法提高溝通術
    我理解的內容是你真正想要表達的嗎?……我們身邊有很多人是看不到自己的,因為他們從來沒想過先愛自己。我們是否看到自己內心的感受,而不是忽視他們?我們是否看到自己的需要,而不是從來沒想過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我們是否能看到自己成長所發生的變化,而不是一次又一次對自己評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