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婆不管孩子也不出錢,合情合理嗎?

2020-10-13 饒小帥弟

頭條上看到「公婆不管孩子也不出錢,合情合理嗎」的問題?結合身邊發生的事我想談談自己的看法。這個問題我在以前,我相信肯定有超過百分之八九十的公婆都願意幫忙帶孩子。

到現在,無論帶與不帶都是很平常的事。畢竟年代不同人,每個人的觀念都不停的發生在改變。尤其高知識分子,他們的觀念更是超乎平常。個人意識極強的他們,傳統觀念再也無法束縛。

眼前這個金錢至上,殘酷又現實的生活早就沒有了什麼理所應當,自私自利一點再正常不過了。

可不管怎樣,對待七零後的父母公婆輩,希望我輩能多體諒包容他們一點。在這個年代的家庭帶孩子關係中,公婆是最不容易的一代人。

因為過去封建社會的原因,七零後的父母輩結婚以後在家庭的地位很低,母親這個角色在家裡可以說,受盡了思想封閉的公婆百般刁難。

沒曾想,到了他們子女這一代,也就是我們八九零後娶的媳婦,時代再次搖身一變又變了。導致受盡刁難的七零後父母給兒子娶媳婦,像娶回家一個祖宗一樣供著。別說刁難了,就是忙前忙後的伺候也很難落得一聲好。

01

該用怎麼樣的心態才能正確看待公婆幫不幫忙帶孩子的問題?

按照我們國家的傳統,在婆媳關係正常和諧的情況下,相信沒有幾個公婆是不願意幫兒子兒媳婦帶孩子。如果,出現公婆不管孩子的情況,只能說明這個家庭關係相處得不融洽,公婆在兒子兒媳那裡沒有安全感。

關係沒有到這一種地步,大多數公婆是不會不管孩子的。怎麼說,孩子跟公婆的家庭有著同一個姓氏,公婆的潛意識裡還是很看重這個孩子。

哪怕家庭關係鬧得再僵,沒有走到破裂那一步,儘管公婆心裡怨聲載道對兒子兒媳充滿意見,可他們仍然會願意像履行責任一樣照顧好孩子。

當然,家庭當中有矛盾也純屬很正常。放眼全天下恐怕沒有一個家庭之間,不存在矛盾問題的,婆媳關係也是老來難的問題了。孰是孰非也誰也說不好。

面對公婆,作為兒子和兒媳應該多擔待多理解。尤其在現在養兒防老的傳統已經行不通,許許多多的老年人晚年生活吃盡苦頭情況下,作為子女的我們更應該多尊重父母的選擇,鼓勵他們活出自我。

他們幫忙照顧孩子,也不能一味視作理所應當不用感恩他們。要明白,父母也有屬於他們的人生路要走。他們要是能做到獨立自主,無形中也減輕了子女的負擔。

如果他們趁著身體硬朗攢下養老金,對他們的生活和子女的壓力都是一件好事。最起碼一家人不用再擔心為了公婆的養老錢影響親人之間的關係,兒子也不用夾在父母媳婦之間左右為難。

所以公婆幫不幫忙帶孩子,出不出錢這件事,他們願意是一家人之間的情分,他們不願意也是本分,根本沒有什麼是非對錯不合理之說。

做子女的,不要動不動就拿他們是父母公婆就理所應當要求幫助綁架他們。父母為了我們付出一輩子,現在到了我們為他們多考慮的時候了。

只要我們能做到無私對待公婆,還愁他們不用心待我們嗎?對別人我們可以說做不到將心比心難,對公婆絕不能說做不到。因為做不到的人他沒有資格要求別人為他做什麼。對誰都一樣。

試問你不拿真心對待公婆,他們又憑什麼對我們掏心掏肺,是不是這個道理?父母把我們養大成人他們的責任義務就已經結束了。

他們從沒有虧欠我們什麼,幫忙帶孩子也是他們體諒子女。我們必須端正心態,要懂得對他們的付出心存敬畏之心,絕不能一味地把他們的愛視作合乎情理。

只要兒子兒媳對公婆好給他們足夠的安全感,他們不僅會幫忙照看孩子,還會有多少錢都貼給孩子。這些都是為人父母對子孫的心情。

倘若有一天父母不願意幫子女忙了,只能說明子女有做得不好的地方,讓他們缺乏安全感在子女身上看不到希望才會狠心不管。

人老了圖什麼?不就是圖子女家庭和諧,事業有成孩子健康。只要多理解父母公婆的心情,無論再苦再累他們都會願意為子孫傾其所有。

父母有情緒也很正常,做子女的應該多包容。相處不好他們不幫忙帶孩子也不要埋怨他們,比起埋怨,反思彼此相處方式出現什麼問題更重要。

02

如何看待有的公婆很喜歡帶孩子,有的公婆不願意,帶與不帶到底合不合理?

正如網友所言:公婆不給帶孩子,沒有什麼不合理的。孩子是自己的,自己生的要自己養,公婆只有撫養他們自己生的孩子的責任和義務,沒有給兒子兒媳帶孩子的責任和義務。

既然自己生了孩子,那就想清楚怎麼帶,提前想好再生。至少,夫妻之間得有一個人暫時放棄工作在家照看孩子。

公婆老了退休了,他們就該為自己活一回。即便他們手裡有幾萬塊,那也得讓他們自己留著,以防突然遇到大病小痛的不時之需。屆時他們也不需要向子女伸手要,也是減輕子女的負擔。

那些不願意幫忙帶孩子的公婆是出於什麼心理?就我們家庭情況來說,我的媽媽就特別地喜歡小孩子。她身上留有一股喜歡跟孩子鬧的孩子氣,小孩子也都很喜歡跟她玩。

哥哥結婚以前,每次媽媽遇到表兄妹家的孩子,她總能樂此不彼跟他們玩到一起鬧一會。記得那時我們哥倆曾開玩笑說,看著媽媽這麼喜歡帶孩子的份上,我們也一定要爭取早點結婚,心疼媽媽喜歡孩子也一定要給她生一個孫子帶。

媽媽喜歡孩子的那股勁,真捨不得看著她期盼孫子的願望落空。後來哥哥爭氣的結了婚,沒過多久他們就有了孩子;一起都像預想的那樣進展,自打孩子出生以後,媽媽的心思就一直放在她孫子地身上。

孩子剛出生那幾個月媽媽就天天圍繞著他轉,不管多麼地累,只要看到孫子媽媽就能很幸福!到孩子一歲多,媽媽除了去地裡幹活忙不在家陪著孫子,忙了一天回家媽媽的眼裡頓時都是她的孫子最重要,作為兒子的我們有時都忍不住吃醋。

媽媽身上表現出的這種心情,在農村百分之九十的父母都會有。農民父母的一生都在圍繞孩子傾盡全力,子女到了結婚年齡,他們就迫不及待希望子女能早點結婚,趁著他們身體硬朗多幫子女帶帶孩子,一代傳一代就這樣傳承了下來。

我的外婆和媽媽一樣很喜歡帶孩子。記得我們表兄弟姐妹12個,小時候都或多或少在外婆身邊呆過一陣子感受過她帶給我們的愛。

到了我們表兄弟姐妹結婚有了孩子以後,六十多歲的外婆,仍然能在我們特別忙時幫忙照看曾孫,她也一直熱衷於此。只要我們需要幫忙,每次她都是有求必應,而且外婆帶過我們到曾孫很多人都從未出現一次披露。

所以不了解家庭矛盾情況下,真的很難理解有些公婆不願意幫兒子兒媳帶孩子出於什麼心理。結合我的外婆和媽媽喜愛孩子的心情,那些公婆要麼特別自私,要麼在兒媳那裡受了不小的委屈。

03

只要帶著感恩的心面對公婆,相信每一個有能力的老人都願意給子女帶孩子

如網友所言:公婆的兒子已經是成年人,並與同樣成年人的女孩結婚生子,你們是自己孩子的父母,你們是孩子的法定監護人,對孩子有撫養教育的義務。

而公公婆婆是沒有這個義務的。大家人海茫茫能走到一起都是緣分。雙方都要懂得珍惜緣分,不把彼此的付出視作理所應當,看待生活常懷感恩之心才不會被生活虧待。

首先我們要做好自己,不埋怨別人,明白公婆幫是情分,不幫是本分。用這種心態面對他們,對他們的幫忙心存感激,他們自然覺得幫帶孩子是值得的,心裡就能產生安全感,更願意一門心思把精力放在照看孩子身上。

當然,現代社會大環境確實有很多老人都會願意幫帶孩子,因為子女的生活壓力確實很大,尤其是經濟壓力。很多老人不但幫帶孩子,還會傾其所有倒貼給孩子出錢。

還有重要的一點,無論跟公婆感情關係怎樣,對他們都要尊重客氣一點。像城市裡請保姆帶孩子都家庭,他們不但需要支付一大筆開支,而且對保姆的態度必須客客氣氣。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你們對一個出錢請來的保姆都能做到客氣這一點,為什麼對無償幫忙還倒貼錢的公婆就做不到互相理解客客氣氣呢?

有時候我們都意想不到,自己對身邊的親人包容退讓一點有多麼地值錢。包容他們既節省了錢的同時,還能把一家人的關係維護得和和美美,這不是穩賺不賠嘛!

這就是殘酷的現實生活!不要用西方國家發達國家的思維和生活方式,衡量我國現有的生活方式。一邊要著西方國家的自由,一邊要求公婆父母以中國傳統觀念遷就。

我們也不要對要求公婆帶孩子的子女另眼看待,試想一下,如果沒有公婆的無私資助,有多少子女能買得起房,結得起婚?

所以公婆不願意管孩子也不想出錢,雖然合情合理也合法,但年輕人肯定會有別的想法的。我們也不要急於抨擊年輕人的想法很自私 。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換做是我們,難道就沒有一點點的抱怨嗎?

寫在最後:

關於現在越來越多的公婆,不願意再幫子女帶孩子的原因;可能跟與時俱進現實的生活節奏息息相關。好比你改變了我若不跟著一起變豈不是要吃大虧。

因為人和人之間講感情不再是基礎,取而代之的都是講金錢和現實,這直接導致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感情被物質價值代替。

大家都深刻明白,手裡沒有金錢在家裡就沒有地位可言的道理!所以為了追求價值,每個人都變得很自私,寧可相信錢也不願意再相信感情靠得住。久而久之看利益甚至重於親人之間的感情!

說到底這也不能怪誰太現實,因為大家皆如此。在現實的生活裡,是沒有人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對親人但凡我們能多講理解和愛,少講現實和埋怨也不會出現那麼多的隔閡,到頭來弄得誰也不愉快!

大家說,是不是這個理?

相關焦點

  • 公婆若既不帶孫也不出錢,合理嗎?合情嗎?
    比如有這樣一個提問:公婆不看孫子也不出錢,這樣做合情合理嗎?因為孩子是你的,撫養教育孩子是父母法定的義務,與公婆並不存在義務關係。試問:法律規定孫子必須贍養爺爺奶奶了嗎?而你公婆的錢顯然又是你公婆的法定財產,他們有權支配,比如消費、贈予等。但無論他們怎樣支配,也都與你沒有關係。試問:你的錢財是否屬於你的公婆?再說為什麼合情。中國人做事歷來講究人情,而且人情的豐富從來都是法律框架所不能涵蓋的。
  • 小兩口買房,公婆該不該出錢?
    對這個問題,我可以做出最簡單的回答,小兩口自己有經濟能力就自己買房,沒本事就不要指望公婆該不該出錢?小兩口買房,對於公婆來說是沒有義務的,小兩口買房確實有經濟上的困難,只要公婆經濟來源寬裕,能支援你們,這是公婆的情願,不支援你們也是公婆的本分。要買房,你們就會問公婆該不該出錢?公婆到你們家來住,許多媳婦都是不接受的那種,這又是為何問題呢?
  • 婆婆不給看孩子,就讓她出錢,憑啥不出力,也不出錢的
    婆婆不給看孩子,就讓她出錢,憑啥不出力,也不出錢的!Q:你們大家怎麼看?,孩子身上直長痱子眼角眼屎多,我就私自做主把襖換下秋衣褲,這下了不得,婆婆在我面前甩臉子,也不知在村裡咋說的,一會一個鄰居,一會一個鄰居,短短幾個小時五六個鄰居來說是看孩子,但最後都加一句,大冬天咋不給孩子穿個棉襖,我才覺出來指定是聽婆婆說的,因為婆婆這人家裡不管啥事都往外說,這都沒啥,其中一個在我解釋後說
  • 公婆對兩個兒子不公平,老公糊塗,公婆養老兒媳該負責嗎?
    這是網友的親身經歷,不知道大家有什麼看法?一個大兒子離的遠,在其他城市,這些年什麼都不管,不出力,不出錢,一個小兒子因為離的近,每年看幾次病都跑到小兒子家,要跑醫院10多次,小病輸液都要接送輸液個把星期,平時出錢出力,帶旅遊,給父母紅包都是小兒子,其實兩個兒子經濟情況相當。
  • 「我生孩子公婆沒出一分錢,現在他們病了,我能不管嗎?」
    婚後跟公婆擠在一個兩居室裡,平時的生活開銷,都是她跟老公出。後來,她懷孕了,因為妊娠反應大,就辭職了。沒工作,也就沒收入,孕期吃飯、買東西處處都要問老公要錢,公婆也動不動給她臉色。她生孩子時,老公單位受疫情衝擊發不下來工資。他們小兩口手裡沒有,她就問公婆借,可是公婆一句「沒錢」就把她打發了。最後,還是她娘家哥哥給她打的錢生了孩子。
  • 公婆出奶粉錢不應該嗎?這樣的公婆合格嗎?
    傾訴者:匿名網友老公獨生子,婚後公婆經濟上基本沒幫我們,當時娘家爸託人幫我們物色一輛二手校車,錢是公公貸款出的,因為我和老公工作都忙但是工資比較低,所以車一直都是我娘家爸幫忙打理,貸款我們自己還。有了孩子後,公婆除了給孩子偶爾買點尿不溼、衣服之外經濟上沒幫我們,孩子也是幫我看半天,因為婆婆半天班,但是大部分時間是我看。
  • 公婆不幫帶孩子,老了就不伺候嗎?
    公婆生養了您的愛人,這個恩情怎麼能回報得了?且「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鄰居的孤寡老人我們都不能漠視,何況是於您有恩的公婆呢?如果不幫,也屬正常。他們沒有義務幫您養孩子,您的孩子需要自己撫養。 他們已經把您的愛人養大成人,盡了自己的責任和義務。
  • 婚前共同買房只寫兒媳名,公婆出錢出力帶孫還被嫌棄:好婆婆難當
    不是他們不反抗,而是他們不願意自己的兒子為難。雖然他們竭力想當好父母,做好公公婆婆的本分,可這也看兒媳是否能領情和感恩。畢竟很多時候,公婆的付出,並不一定能換得兒媳的體諒和尊重。相反兒媳還會覺得公婆做得不夠好,不夠多。身為父母,就應該為兒女付出得更多,才算是合情合理。
  • 怎麼看父母不出錢不出力,還嫌兒子兒媳婦不孝順?
    年輕的公婆不幫忙帶孩子,不出錢也不出力,不叫本事,等你老了,不要兒媳婦伺候才叫真本事。 這就是新時代的新問題,男人養不起家了,婆家不出錢不出力,女人要自己養自己還要養孩子,託兒所幼兒園都是靠錢多支撐,國家完全開放二胎三胎市場開始出現混亂,女人結婚生孩子在職場上就會存在失去工作的危機。而且現在公婆都普遍很年輕。
  • 婚後公婆來我家住,孩子出生後公婆裝修臥室,隔天我把他們趕回家
    婚後我便商量老公把公婆接到我家去住,畢竟房子挺大的,恰好我懷孕,公婆好來照顧我,也算是個兩全其美的事。婆婆生了三個兒子,大兒子在外省,有套房,但「遠水解不了近渴」。小叔子剛畢業,還在工作中,我和老公照顧公婆也合情合理。
  • 有人說:公婆不幫著帶孫子女,就得出錢。不然不給養老!
    就衝著這說,就知道,這公婆為什麼不問孩子,這媳婦是什麼樣的一種人。這樣的媳婦,公婆還是照顧好自己吧!首先必須明白,孩子是你自己的。你和你的丈夫應盡撫養義務。其他任何人出資出力都是幫助你們。公婆為什麼不幫你們,你是不是也要反省一下你自己呢?作為媳婦的,進入家門後,你是如何對待公婆的呢?你為他們做了什麼?
  • 結婚要伺候公婆、要做家務、要生娃,孩子還不跟我姓,值得嗎?
    不少美女在網上抨擊婚姻制度,一直說「男女平等」,可女人結婚就變成「黃臉婆」,要做家務伺候公婆,要冒著生命危險生娃,還導致身材變形,孩子還不跟她姓……各種認為不公平!說得百害而無一利,寧可不結婚!其實,這是把正常的家庭生活,一日三餐說得充滿怨氣。如果這麼容易心理不平衡,又處處尋求她以為的平衡,家裡不搞得雞飛狗跳才怪!
  • 如果兒媳全職帶孩子,不能幫忙帶孩子的公婆,會給兒媳發工資嗎?
    那麼,換做是你,兒媳婦全職帶孩子,你會給兒媳發工資嗎?,沒錢出力我和老伴身體都不好,我們結婚那會,不流行公婆帶孩子,孩子成家立業便開始孝順老人了。現在兒媳婦高興多了,有錢出錢,沒錢出力吧。我和老伴辛辛苦苦半輩子,拼了命地賺錢給三個兒子付房子首付,最後欠了15萬,三個兒子一點忙也不幫。最後錢雖還上了,我老伴也因勞累過度,去世了。老伴走後半年,小兒媳就開始嫌棄我這個老頭子了,另外兩個兒媳也不管我。養這麼多兒子有什麼用,白眼狼啊。現在他們都生了孩子了,沒人敢讓我幫忙照顧孩子,都避而遠之,嫌棄我,怕我賴上他們。
  • 公婆出錢買婚房,丈夫讓妻子出裝修費,妻子:房子只有公婆的名字
    >文|七夏01房子,不管是對未婚情侶,還是已婚夫妻來說,都是一個繞不開的坎。但如果房子是婆家的財產,是公婆的,與你丈夫無關,在這樣的情況下,作為媳婦的女人,又是否願意出錢裝修?這個問題,我想任何一個女人都無法爽快答應。畢竟房子是婆家的婚前財產,與自己無關。一旦婚後生活過得不好,那么女人就會處於特別被動的狀態。
  • 丈夫過世後,公婆跪求我生下遺腹子,說孩子他們養。生還是不生?
    口述:李棠 文:羅雅潔公婆已經連續三天跪在我家門口了,不管我怎麼勸,只要我在家,他們雷打不動一定來跪著,惹得左鄰右舍對我們家議論紛紛,我爸媽出門買菜都被人指指點點,我真的很苦惱。鬧成這樣,是因為我肚子裡的孩子。
  • 公婆帶三年孩子,要求兒媳賣房湊20萬辛苦費,兒子借錢斷絕關係
    兒女結婚後,在有能力又有體力的情況下,父母一般都會願意幫忙帶孩子。可是,有些老人喜歡帶孩子,把帶孩子當成了一種樂趣,自己晚年的寄託。但也有些老人,就是不喜歡帶孩子,活了一輩子辛苦了一輩子,後半輩子更想自由自在,不想被兒子孫子牽絆住。所以作為晚輩子女,老人沒有義務幫你帶孩子。他們願意帶,子女要感激,他們不願意帶,子女也不要埋怨。
  • 結婚以後,公婆該不該承擔兒子家的生活費?
    朋友文娟視頻說,她的婆婆不幫忙給帶孩子,也不給生活費,她很生氣。我說你們都結婚了,怎麼還想著讓公婆承擔生活費,不應該再啃老了吧。她說在老家村裡都這樣。尤其跟公婆住在一起,生活開支,買菜,水電煤氣費用都是公婆出。她說其他鄰居家都是這樣的,就她的公婆不給出,她覺得她在家帶孩子,她老公一個人掙錢,壓力有點大。
  • 「我們該不該讓公婆無償帶娃?」採訪3位寶媽,聽聽他們怎麼說
    你覺得的公婆有義務幫你帶孩子嗎?從法律上講,自己的孩子自己帶,因為他是你的孩子,你有養育他的責任。但幫帶孩子,其實幫的不只是兒媳婦,更多的是幫自己的兒子和兒媳兩口子,因為現在是他們倆共同遇到了困難,需要人過來幫忙一下。如果老人明明有空,身體條件也允許,但你卻不去幫忙,等於你自己親自把兒子兒媳的情分弄沒了,以後孩子會幫你養老嗎?
  • 女人給公婆要不出錢,把兒子打扮成女孩寒酸婆婆,她婆婆笑話她傻
    導讀:女人給公婆要不出錢,把兒子打扮成女孩寒磣婆婆,她婆婆笑話她傻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情感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女人給公婆要不出錢,把兒子打扮成女孩寒心婆婆,她婆婆笑話她傻!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公婆要求我們出錢買房,寫他們的名字,這樣可以嗎?
    我老公還有個妹妹,他家裡有一棟房子,三層樓,可能過幾年會拆遷,我婆婆就說拆遷要給小姑子一套,我並不是說不準他們給,他們的房子願意給誰就給誰,我沒有任何意見,只是最近說買房,讓我和老公出錢,然後寫公公婆婆名字,本來我們就還沒有孩子,我害怕出錢以後,沒有我名字,以後如果過不好,我連個落腳點都沒有,因為我在他家本來就沒有話語權,他媽媽太強勢了, 我結婚後,他媽還直接說過我在他家沒有任何資格對家裡的事指指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