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應該都聽過這樣一句話:不要做小三,代價太大了。
換言之,女人要正兒八經地戀愛,要做就做明明白白的原配。這樣的立場是正確的,健康的。
原配和小三,一直是對立的兩種生物。做小三的代價的確很大,那與原配相比,哪種身份的風險更高呢?
以前把小三和原配相比較,這是大多女性不能容忍的。小三這兩個字兒,生來不光鮮。原配則符合情理與法律,正統怎能與邪道相提並論?
可我願意相信各位都是有獨立思維的女性,能夠客觀而成熟地接受這兩種身份所對應的不同效應。
這篇文章源於一個讀者留言諮詢的問題,她在懵懵懂懂的時候做了小三,隨著年份越長,她越想坐到正室的位置。理由是,小三沒名沒分,風險和代價太大了。只有原配的位置,才能讓她高枕無憂。
很想寫一寫小三和原配。先說兩個真實故事——
小麗在大四時因為實習原因,認識了一位較為成功的男人,大自己十歲。他成熟、穩重、為人卻很幽默。
在沒見過什麼世面的小麗眼裡,他懂很多。他會帶小麗去她根本消費不起的高檔會所,一邊為她倒著紅酒,一邊告訴她什麼叫人生理想,什麼又是人生現實……
在極具設計感與舒適度的會所裡,小麗坐在柔軟的沙發上,感受著工作人員們貴賓式的服務,聽著面前這個不算老卻在她看來閱歷豐富的男人的侃侃而談,她沉淪了。
一切水到渠成,小麗跟男人成了地下情人的關係。四年後,她還在這個男人身邊。從不要求,到一點點要求,再到強烈要求,她要跟他結婚。
中年男人的愛情屬於鏡中花水中月,看著無限美麗,可一旦想要摘下花撈出月時,才發現都是白費勁兒。
又糾纏了兩年,小麗累了,不想再苟且於這一段關係。果斷選擇離開時,本以為男人多少會挽留,殊不知他只是大鬆了一口氣。
六年青春餵了狗,小麗痛苦極了。而且不知風聲是什麼傳出去的,有一些同事和同學都知道她做過小三。
名譽受到損害,愛情也是一場空。這六年,沉迷婚外情的她事業也沒發展好,算是一個現階段的人生輸家。
Part.2
再說第二個故事——
小雅跟公司裡的男同事看對眼了,年輕男女電光火石,很快就墜入了愛河。外加彼此工作、學歷、家庭背景也相當。戀愛兩年後,自然而然地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婚後一年內,兩人的感情挺好的。可婚姻生活是吃喝拉睡都在一起,小雅越發覺得老公這個人很媽寶。倒不是網上說的那樣,什麼都問他媽媽,聽他媽媽的。
而是婆婆曾經過於包攬他的生活,導致他毫無生活能力。婚後婆婆倒是體面退出,結果就是小雅充當起了母親的角色。
熱戀期裡,為男朋友做碗面,替他收拾房間,還能嚼出點甜蜜感。可婚後,用妻子的身份老做這些事,似乎味道又不太一樣了。
做得越多,小雅心裡的火越大。兩人爭吵時,老公再次印證了他是一個巨嬰。而巨嬰是不具備情緒控制能力的,他動手打了小雅。
他事後不斷懺悔,婆婆一家也出面譴責老公,毫無偏袒。小雅在眾人求情的情況下,也就勉強原諒了。
那次家暴後,哪怕兩人吵得再厲害,老公還真沒再動過手。但他變得越來越渣,有問題不解決,冷暴力。
起初每月還把工資拿出來,現在他賺的每一分錢,小雅都用不了。小雅一個人的收入支撐了一段家庭開支,也越發不平衡。索性,兩人直接AA。
男人不會做飯,洗衣服,做家務,基本不會回家吃飯,衣服都送乾洗店,家務則是二人請家政人員解決。
這個家越來越不像家了。看著才幾歲的兒子,小雅每次萌芽的離婚念頭,又軟了下來。
直到她發現,老公不給家用就算了,還把她信用卡裡的錢都套了出來,足足十萬,短短三天就消費完了。這一次,徹底離婚。
婚後,也有人給小雅介紹對象。整體來說,條件都不好。她也逐漸意識到,一個離婚帶娃的女人的行情,在大眾眼裡,很低了。
不排除也有離婚後越來越成功的女性,可從數據來講,大多女性雖然都懷著要爭氣的心思,但哪怕很努力,也只是比曾經好一些,遠遠達不到成功的階段。
這就是一個原配的故事。
Part.3
陸拾一:
原配和小三的經歷,都不好。這不代表生活中沒有上位成功的小三,幸福美滿的原配。但今天的文章談代價和風險,自然不存在求仁得仁的例子。
做小三的代價,很高,大家都知道。那做原配的代價,就不高了嗎?
在我的個人認知裡,做原配的代價比小三更高。這不是鼓動大家去做小三,而非原配。只是希望每一個想要走入婚姻的姑娘,都有足夠成熟的心態與認知。
部分女性知道婚姻不是一勞永逸,可還有一部分女性,並不知道。她們仍然覺得婚姻是女性最安全的形式,起碼比戀愛和婚外情要安全。
僅從風險和代價來分析,這種想法並不成立。
先說小三——
小三的代價是什麼?求感情的,被始亂終棄。求錢的,倒貼一筆。沒有正大光明的戀愛體驗,還弄得名譽掃地。如果碰上很蠢的,可能還會附帶流產的經歷。
感情、金錢、人……統統落空。代價大嗎?的確大。可這種代價是無法逆轉的嗎?不見得。
名譽掃地,換個城市就能重新開始。感情落空,好歹還是單身,起碼能再尋覓。
只要過去洗得乾淨,你就是一個不為人知的未婚女性。至於被倒貼出去的錢,以及可能流產的經歷,足以判斷這類小三屬於愚昧中的愚昧。
恕我直言,就算不是做小三,正大光明的跟一個男人談戀愛,也不見得可以擺脫她不被騙錢和意外懷孕的可能性。
做小三的確不道德,但道德是道德,代價是代價,不要混為一談。
Part.4
又說原配——
認真地開始一段戀愛,乾淨,光明,純潔。結果嫁了一個不好的男人,耗盡心神,搖身一變換來一個離異的身份,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一個在現目前環境中,婚戀行情不高的待遇。
孩子不能再塞回去,檔案裡的離異狀態無法更改。她就算換個地方,這些東西都去不掉。
原配很道德,老公既不是搶的,也不是偷的,而是認認真真談戀愛得來的。所以,道德和代價真的不是一回事兒。
我們常常都期望好人有好報,惡人有惡報,可這樣的希冀並不一定能應驗。
事實無數次在證明,不會因為你不道德,就一定會付出代價。也不一定因為你道德,就可以避免代價。
那為什麼我們還要遵守道德?禮貌、尊重、環境的規範性……都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文明的饋贈。
我們想要這些文明的前提,必然是大數據上都堅守道德的理念。從而文明得以保留,饋贈則隨之而來。這是因果關係。
不可能全民化都是道德系,但從整體來講,只要大多數人心中有道德的概念,那麼文明就不會崩塌。身處文明中的人,都容易受益。
從作用性來講,道德屬於管理性質的工具。它主要特點是:影響力。
我不喜歡用道德說事,不是我覺得道德很空洞,很反人性。相反,我很尊重它。不談是因為道德的作用只是「影響」而已,沒有被它影響的人,你口水都說幹了,也沒用。
我不道德綁架任何人,綁不住的都是對道德沒概念的,綁得住都是道德品行高的。綁前者,白費勁。綁後者,就有點欺負老實人了。
而且,道德的標準是隨著事實而千變萬化的。一個女孩不認親生父母,這不道德。可親生父母自她出生就直接扔掉,養父母撿起來心肝寶貝的疼愛著。
這裡面的道德標準在不斷發生變化,而外人又無法徹底了解全部事實,此刻拿道德說事,顯得極其愚昧可笑。
Part.5
再說道德的另一個作用:修身養性。
人區別於禽獸,就在於智慧和道德。道德這種東西,無色無形無味,但它就是能滋養你的精神面貌。
人心大多渾濁,這也沒什麼值得詬病的。但若渾濁中還留有一絲清流,又能讓你多一筆畫龍點睛。
內心裡的美好,說起來挺矯情也挺雞湯。但內心裡的東西,往往能決定一個人的質感。
若人的心裡,全是齷蹉、算計、陰險、毒辣、狡詐——其實這並不符合人性。
與此同時,若人的心裡全是美好、善良、奉獻、無私——這同樣不符合人性。
在我們看不見的精神世界裡,這兩種人性一直在相互制衡。而人,不能缺失這種制衡。否則,你會成為極端意義上的壞人,或者好人。
亦或者,不是人。要麼鬼,要麼神。
關於被背叛,我看到那些痛苦又悲傷的原配們,真的很想把我心裏面的東西挖出來放到她心裡。
你被出軌,全世界就你在傷心。人人都說上帝憐憫世人,可在上帝的視角裡,人類偶爾的越軌與頑皮,都是正常的。
你的悲傷,好微不足道。精神力的強大總能讓人在一念之間調整視覺,就那一下想通了,好像沒什麼大不了了。
男人和女人,本就不應該同生共死。我們只是在人生旅途上做個伴,我挺討厭一切要將男女融為一體永不分離的情詩,哪怕男人願意,我都不一定願意。
人一死,黃土一抔。這短短一生,我們要糾結到什麼時候?糾結紅塵,糾結愛戀,糾結背叛與忠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