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點豹小編看來,每個人都是打工者!每個行業大家都可以看到成功者,而每個成功者所取得的,都是千千萬萬的打工者共同努力的結果,紅花還要綠葉配,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取得成功的。
這就好比上學,從小學到初中,從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學,大學畢業找工作,工作以後再取得一些業績。大家可以從自己的身邊的情況,仔細地想一想,有多少成功的案例,又有多少失敗的情況,也許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成功者少之又少,失敗者比比皆是!
不知道是什麼時候,打工和「死工資」,「發不了財」,「沒出息」掛上鉤了,似乎變成了一件丟人事,打工就是「打工仔」,自己做生意的才叫「老闆」,稱呼就能顯示出社會地位的差異,可實際上打工真的有這麼差,老闆真的有那麼好嗎?小編看未必!
老闆雖然能只給自己幹,不用給別人付出剩餘價值,但風險很高,賺錢的時候什麼都好說,賠錢的時候就只有哭的份了。前段時間地鐵上有創業者的扎心語錄,「把房子賣了,把工資發了」,「陪聊,陪酒,陪笑, 賠本」,「感覺自己能成功,這種感覺已經是第6次」,這些局外人看起來很搞笑的段子,卻是很多創業者的真實生活,試問這樣的風險你敢冒嗎?
那麼我們既然看到了很多的失敗者,但是我們為何還要努力呢?
這也好比是種田,我們不要期待今年的蔬菜價格有多高或者多低,先要做好種地的打算,種那些東西,做好各方面的預算,無論你計劃如何,如果你不能種出點東西來,一切還是空白,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你努力了不一定成功,你不努力一定不會成功!
打工不是沒出息,而是權衡之後的個人選擇,打工也未必賺的比老闆少,得看你所處的行業和個人水平。任澤平不含獎金的收入就1500萬,幾個老闆能賺過他?並不是簡單的選擇打工還是當老闆這麼簡單,得看你的個人喜好和生活水平。
有的人喜歡踏踏實實過小日子,不想承擔風險,這樣的人更適合打工,打工不代表賺得少,關鍵看在哪個行業打工,給誰打工。網際網路程式設計師也是打工的,年薪幾十萬很常見,機構基金經理也是打工的,年薪百萬不罕見。我們需要做的,是提高學歷,找對行業,提高自己能力,在求職市場上有更多的話語權,這樣打工賺得也不比老闆少,而且生活穩定,不用承擔風險。
如果沒有太多文化,打工賺錢太少,個人能力比較強,願意吃苦,也可以自己做點小生意,發大財不一定,維持基本生活還是沒問題的。無論是打工,還是自己創業,人都得腳踏實地,不能好高騖遠啊!
所以,打工有出路嗎?打一輩子工沒出路,也不可能。但是打工是比較容易切入的一個路徑,在打工過程中進行有效積累,後續就可能突破;但如果你渾渾噩噩在職場圈子裡混,一開始就註定了沒有未來。
打工的出路是由其天然的本質決定,但是打工者的未來則是由他們自己決定。所以,打工不要成為你的目的,要作為你的過程,有沒有出路還是看自己。
其次,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其規律性,打工者是有出路的,只要他們能夠克服自身的缺點和不足,發揮他們的長處,相信打工者必然會有取得成功的可能和機遇,小編記得剛參加工作時,一位前輩說過,努力+機遇=成功,不努力就是有機遇,你也不會成功,只有堅持不懈地努力,機遇來了,你一定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