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伊很焦慮地過來諮詢,我初次見她的時候,她的眉頭深鎖,說她太焦慮了,擔心老公會遇上比她更好的人,而且這種擔心已經嚴重影響到兩個人之間的關係。
我問她具體發生了什麼?
她說,她經常打電話發信息給她老公問他在幹嘛,但常常收穫的是老公的冷漠不接電話不回信息。
伊伊繼續說:「我知道他忙,後來也趁他休息的時間打電話給他,問他在做什麼,都是工作需要,他起初會解釋跟誰在一起,幹什麼事情,如果身邊有女的就特別緊張,後來我的情緒變得易暴易怒。」
老公經常出差,她擔心老公會出軌,擔心老公不愛她,之後兩人的關係也一度變得緊張,這讓伊伊陷入更加焦慮的境界,伊伊吃不好也睡不好。
我問伊伊為什麼會如此擔憂?
她說:「我老公是一個長得帥氣又優秀的男人,而我是一個家庭主婦,感覺自己非常差勁。「
伊伊是自卑的。
一系列的事實證明他老公並沒有出軌,這一切的擔心都是自己給自己的。
仔細了解她的成長經歷,她成長在單親家庭中,在她很小的時候,父親因為出軌和母親離婚了,帶大她的母親忙於生計。
伊伊從小就被人說是「沒人疼、沒人愛的孩子」。了解到這些之後,我就明白了他們婚姻中的癥結:
因為家庭的原因,伊伊有著深深的自卑感。因為自卑而敏感,因為敏感而容易沒有安全感。
她的安全感完全依附於丈夫,於是會通過各種方式方式,獲取丈夫的關愛,以達到內心的平靜,證明自己的存在。
但我們的安全感最終還是應該來源於自己,他人給予的只有有限的、暫時的溫暖,而別人同樣也渴望被溫暖。
她非常害怕失去丈夫,害怕失去對生活的掌控,也控制不了內心的不安,一次次向丈夫索要安全感,很少考慮生活更長遠的方向,不去理解丈夫的處境和動機。
墨菲定律告訴我們:越擔心失去,就越容易失去。
而擔心失去的原因,是因為內心深處的自卑,覺得自己不夠美好,也配不上得到美好。
有的人認為,自卑終究只是自己的自生自滅,不會傷及無辜。
但我們終究要與這個世界建立聯繫的,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人在悄悄地愛著你。
在感情中,我們的自卑並不會卑微到泥土裡,然後在開出花來,而是帶刺的。
自卑的尖刺倒長在心裡,就連擁抱都可能傷人傷己。
那些卑微的靈魂,潛藏在內心的某個角落裡,伺機而動。
悲劇的色彩,從某個微不足道的細節開始蔓延,將生活籠罩在淅瀝的冷雨中,浸染了平日和煦美好的一切。
很多人在短暫的一生,把大把的時間和精力,都耗費在了如何洗脫掉生身之地的印跡上。
富家子弟的張狂,貧寒出身的自卑,都要經過後天很大的努力,發展出強悍的理性,才能填平心口缺失的溝壑。
有關出身的「原罪」,並不應該被鄙視,那不是一種選擇,而是上天的分配,不論願不願意,只能接受。
我們雖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卻可以去把握好一段感情。
人是感情動物,沒有什麼比感情,更能摧毀或樹立一個人的自尊。
一份能夠直達內心的感情,是人性最好的雕刻師,甚至可以給人帶來第二次「投胎」後的新生。
婚姻中的我們,蛻變或是毀滅,就在於我們能否在沉浸這段感情,享受對方付出的同時,做到尊重對方,慢慢改變自己。
真實的生活中,家庭的悲劇日日上演,就是因為缺少了對彼此的尊重,讓婚姻如同煉獄。
阿德勒提出「自卑情節「,是指當個人面對一個他無法適當對付的問題時,他表示絕對無法解決這個問題,這時出現的就是自卑情結。
每個人都具有自卑情節。
在親密關係中,自卑都具有十足的破壞性。
如何超越自卑才是最重要的。
做到真正尊重自己,接納自己。
愛情的動機是看到更深處的自己,始終在愛中覺察著,目的是為了真正長大。
要弄清楚一個重要的概念,那就是什麼是我自己的事情?什麼是別人的事情?
自卑是我自己的問題,產生的情緒也是我自己的事情。
而不等同於:老公不愛我。
也不等同於:他必須對我的情緒負責,按照我不合理的信念行動。
這樣也就不至於將自己的問題強加於對方身上,混淆了概念。
而將自己的問題強加在對方之上,那就相當於自己沒有獨立的人格,等於依附於對方身上,這樣的關係是危險的。
人生難免遇到各種困局。在困頓無奈的日子裡,善待自己,欣賞自己所能做到的,接納自己還不能做到的,與自己握手言和,就是全新的突破。
當我們真正接納自己的出身,當我們不再拒絕自己的全部,讓陽光照進現實,我們就能看清自己、看透生活。
原本前行路上的層層阻礙,反而能成為我們成長的根基,讓我們準備好,遇見更好的自己。
我們的原生家庭,是這個社會和個人都無法迴避的現實,而願意為了擺脫這些所做出努力的人,都是生命的鬥士。
所有的付出和改變,都是成長的印記,人生的豐碑。
本期作者
↓↓↓
老師有話說:
歡迎大家在底部留言說出你的觀點參與互動。
如果你覺得文章對你有幫助,也歡迎分享給身邊的朋友,你的小小的善舉能夠幫助更多的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