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痴呆了,餓的時候還想著兒沒吃飯,最後卻是兒媳養老

2020-08-26 萌娃and牛娃

計劃生育前,國家都是提倡生孩子多多益善,那個年代七八個是常事,十幾個也不稀罕。孩子多了,做父母的不免就會偏心。在偏心的時候,父母總想著,我對這個孩子更盡心,他更有本事,將來養老就指望他了。可實際情況呢?

楊老太前幾年走的,她有六個孩子,三男三女。打孩子小時候起,楊老太跟她老頭就偏愛老二。偏愛的緣由是,老二更機靈,要是將來會有什麼大作為可以光宗耀祖,那也只有可能是老二了。父母偏愛起來,有時候會讓人覺得很不可思議,從行動到語言上,都是向著老二,其他人都是陪襯,甚至能說出,你連老二的手指頭都不如的話。

楊老太的子女前前後後結婚生子了,女兒嫁出去了對娘家管的也就少了。子女們成家立業後,跟父母也就分開住了。儘管如此,楊老太在子女結婚後,在經濟上也是幫老二多一些,孫子小時候也是幫老二帶孩子到入學。後來楊老頭突發疾病病逝了,剩下楊老太了。

楊老太就跟著小兒子生活,主要是小兒子還未婚。生活了幾年,小兒子想出去打工掙錢,幾個兄弟姐妹一起商量著養母親的事。老二家境更好,原以為老二願意養母親,結果老二愣是一句話都不說,最後把母親送到了小女兒家。

在小女兒家生活了一年,女婿有些不滿。主要在農村,所有的財產都是留給兒子的,女兒是一個字兒都沒有得到。於是就又商量養母親的事。大家都商量讓老二養一年,老二就只好答應了。

可半年不到,楊老太就給小兒子打電話,要小兒子回來,說不跟老二住。回來一問,楊老太只說住的不舒心,吃不飽飯,想吃零食還被老二罵。最後楊老太只跟老二住了半年,就跟小兒子住回了老宅。



可不巧的是,楊老太患上了老年痴呆症,生活自理能力越來越差。為表孝心,老二有時候也會回家看望楊老太,說是看望母親,其實連話都不怎麼跟母親說。到飯點了,小兒子做了飯,楊老太雖然痴呆了,可是心裡卻想著老二,在門口喊老二吃飯,可她不知道的是老二已經在飯桌上吃了。

照顧一個痴呆的病人是很艱難的,小兒子跟老大都住老宅,就輪流照顧楊老太。大概是楊老太年紀大了,雖痴呆卻不會出走,都是在家坐著打盹。可即便如此,她連洗臉洗澡大小便都不會,小兒子沒有結婚,這麼活就只能是大兒媳做了。

楊老太患痴呆五六年,都是小兒子、老大在照顧,老二平日都不出面,只有緊急情況下才會回來看一下,盡一下孝心。最後,楊老太病逝了。


這不免讓人疑惑:為何被父母偏愛的那個,最後都不願給父母養老,反倒是平日被父母冷落的給父母養老呢?原因如下

一:從小被父母偏愛,覺得父母為自己付出都是理所當然的,心理並不會感激,父母在他們面前也是卑微討好的態度。

二:被父母冷落的,總想用實際行動得到父母的重視,彌補兒時的缺憾。這種類型在電視劇中也常有體現,比如《都挺好》的蘇明玉。

做父母是一場修行,現在放開了二胎,更應該做到一視同仁,不偏心。

相關焦點

  • 給兒子買房還房貸,去養老卻被兒媳拒絕,父母選擇收回房子
    面對父母給兒子買房還房貸,晚年了想去兒子家養老,卻被兒媳婦拒絕。這是作為父母的悲哀。養兒防老,可到最後卻是養兒防兒媳。父母人老年邁,想去兒子家安享晚年,這原本就是無可厚非的事情。兒媳婦既沒有招呼劉大媽他們進來,也沒過問劉大媽他們吃沒吃飯,只是自顧自端起碗在吃飯。兒媳婦的父母,有些不好意思,就主動把劉大媽讓進門裡。看著親家像當家人一樣請他們進門,劉大媽心裡很不是滋味,這可是自己出首付買的房子,也是自己拿退休金還房貸的房子。
  • 婆婆不是媽,喪偶兒媳該給婆婆養老嗎?兒媳:她又沒幫我帶過娃
    有人給出主意:當婆婆把兒媳當親閨女,兒媳把婆婆當親媽,才能化幹戈為玉帛。這事兒真的靠譜嗎?喪偶兒媳不給婆婆養老小區王姐和婆婆的關係就不太好,根本上是因為王姐生孩子的時候,婆婆老家的房子太老舊,賣掉了之後搬過來和兩口子一起住。
  • 給兒子買房還房貸,父母想住兒子家兒媳阻攔:我父母要住進來養老
    面對父母給兒子買房還房貸,晚年了想去兒子家養老,卻被兒媳婦拒絕。這是作為父母的悲哀。養兒防老,可到最後卻是養兒防兒媳。父母人老年邁,想去兒子家安享晚年,這原本就是無可厚非的事情。兒媳婦既沒有招呼劉大媽他們進來,也沒過問劉大媽他們吃沒吃飯,只是自顧自端起碗在吃飯。兒媳婦的父母,有些不好意思,就主動把劉大媽讓進門裡。看著親家像當家人一樣請他們進門,劉大媽心裡很不是滋味,這可是自己出首付買的房子,也是自己拿退休金還房貸的房子。
  • 婆婆偏愛女兒揚言不要兒媳養老,如今卻被女兒趕出去,網友:報應
    所以,儘管兒媳是應該給婆婆養老的,但也還是存在一個值不值得的問題。可讓他們兩個人沒想到的是,婆婆居然說:「我不要你養老,也不會幫你帶孩子。」婆婆的這一番話,周茹敏倒是忍得住,而李亮斌忍不住了,氣憤地對著母親說:「媽,這也是您的孫女,您居然就可以這樣不管不顧的!好,你可以只幫你女兒帶,以後你老了也讓你女兒養。」李亮斌這些話把婆婆也嚇得夠嗆,婆婆連忙說:「兒子,我不是那個意思,我是在說周茹敏。她生的,她自己管,我怎麼可能說你呢?」
  • 「兒媳,你為什麼不給我養老?」兒媳怒懟一句話,婆婆無言以對
    記得剛懷上孩子的時候,婆婆就整天念叨著「生個男娃」,玲玲對婆婆的表現哭笑不得,每次都說現在都什麼年代了,生男生女都是一樣好的。但是,當婆婆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她的臉色瞬間就變得很難看,玲玲沒在意婆婆的表現,依舊大大咧咧的和婆婆相處。等到生孩子那天的時候,婆婆看到玲玲生的是個女兒,沒等玲玲出來就離開了醫院,這一點讓玲玲感到很心寒。
  • 故事:兒媳,我沒義務幫你帶孩子,但我養老你有責任
    兒媳,我沒義務幫你帶孩子,但我養老你有責任!自己的孩子自己照顧!這女人一結婚,就有面對婆媳關係如何相處,那麼我們的問題就來了,兒媳忙於掙錢養家,這孩子該由誰照顧呢?婆婆有義務照顧孩子麼?下面這個故事就是有關婆媳在帶孩子問題上引起的婆媳矛盾,這事大家如何看待?
  • 兒子全盤接受母親的養老,兒媳應該承擔家裡開支嗎?
    03當母親提供兒子所有的經濟時,兒子都會全盤接受,因為他覺得這是理所當然要是父母退休了,兒媳剛生了一個孫子。做婆婆都都會喜歡的沒有尺度,這個孫子是每個婆婆的期盼,這時婆婆要是開心了,會盡所能給兒媳或孫子好的一切。承擔家裡所有的家務和開支。也許兒媳會感激你,看到你為她付出的一切。也許一聲媽叫的你都心裡樂開了花,可是做為婆婆有沒有想過,人都是會改變的,如果有一天,因為生活習慣的不同,而有了矛盾,會是怎麼樣的後果呢?
  • 「我兒子沒義務給嶽父母養老」,兒媳的回懟,婆婆啞口無言
    每天都回家做營養可口的飯菜帶去醫院給婆婆吃,周圍床的阿姨特別羨慕婆婆有一個這麼好的兒媳,感嘆到,"我的女兒整日忙工作,就連我這個媽生病了都沒能親自來看望我,哎,有時候哇,一個親閨女都比不上一個好兒媳。
  • 「你憑什麼不養老?」兒媳說了三句話,丈夫、婆婆無言以對
    對於有兒子的家庭來說,老人如果在年輕的時候能拎得清,那麼以後就可以有好的歸宿,可以安度晚年,但是有一些老人就是因為年輕的時候,苛刻地對待兒媳,老的時候想指望她們養老的時候,卻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矛盾。最後他們結婚的時候,只有有恆媽一個人不樂意、不開心。芃芃就是因為當初嫁過來的時候,婆婆的態度不是很好,在婚後也是儘可能討婆婆的歡心。每次回老家,她都會買一堆的營養品和各種好吃的,但是婆婆並不領情,甚至有幾次因為買的不合心意,在家裡破口大罵還說:「花著我兒子的錢,還給我買了不如意的東西,純心不讓我好過!」
  • 「兒媳,我沒義務伺候你坐月子,但你有義務為我養老」「妄想」
    導讀:「兒媳,我沒義務伺候你坐月子,但你有義務為我養老」「妄想」文|小申談情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情感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兒媳,我沒義務伺候你坐月子,但你有義務為我養老」「妄想」!
  • 「你不給我錢就不給你養老」老人立遺囑這樣分財產,兒媳不高興了
    今天堂堂要給大家分享的是,你不給我錢,我就不給你養老。老人立遺囑這樣分財產,兒媳不高興了。養老問題一直是每個家庭中最大的難題之一。如今網上曝出一張遺囑照,也被網友稱為反而習正因此而行需不需要養老的問題再次成為熱議話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分析一下兒媳到底有沒有養老義務。昨天晚上,正想試一下一位朋友給我發消息說,你知不知道。上個月,杭州第一批老人拿到了一組。
  • 兒媳接親媽養老,婆婆也要擠過來住,直接被兒媳趕走
    兒媳接親媽養老,婆婆也要擠過來住,直接被兒媳趕走張芳和老公結婚了有一年多了,可是兩人卻一直在外面租房子住。因為張芳的老公還有兩個哥哥,所以公婆家庭條件也不是很好,也買不起三套房子。可是偏心哪一個,其他兩個兄弟都不樂意,所以張芳的婆婆就想了一個法子,那就是從大到小。
  • 婆婆養老金有一萬,兒媳為何不肯為婆婆養老?這個兒媳說出了答案
    我和丈夫結婚的時候,花去了不少錢,可以說是身無分文了。只能先暫時和婆婆住一起,和婆婆一起共同生活,但是婆婆總是挑我們夫妻倆的毛病,說我們住她那裡影響她休息,還叫我們趕緊離開她家,不要我們夫妻倆影響她正常的生活。
  • 「為啥不給親媽養老,反倒去給嶽母養老?」兒子的話讓母親慚愧
    但是,有一回到他家玩,遇到他媽找上門,大哭大鬧罵他不養老,我們才發現他原來是個「不孝子」。而且,他媽還哭著問他:「為啥不給親媽養老,反倒去給嶽母養老?」後來,我這個朋友說了一番話,讓他母親的很慚愧。他說:「我當初買房結婚,你不管,我首付差一點,問你跟我爸借錢,你也阻止我爸借給我。
  • 婆婆搬到我家住,吃飯的時候總說不餓,我夜裡看到婆婆後淚目了
    當我婆婆來時,她高興地對我說:「我的兒媳是最棒的。我兒子沒想到會接我。」聽完後我們笑了。自從我婆婆來後,她一直在幫助我們打掃房子。我正忙著和我丈夫一起工作。在我婆婆沒來之前,我們經常買快餐。但是自從我婆婆來,每次我們回家,她都做熱騰騰的食物。
  • 婆婆毆打兒媳,丈夫回家後還指責妻子,妻子最後離婚並淨身出戶
    婆婆毆打兒媳,丈夫回家後還指責妻子,妻子最後離婚並淨身出戶兩個人已經歷了七年之癢的婚姻,他們都快43歲了,說白了他們的生命已經過了大半輩子,然而在這種和平的情況下,妻子毅然離婚,甚至連孩子都不要了,她的態度相當堅決,其實這件事的起因就是因他的母親,那天他妻子下班回家很晚,接孩子時,大家都餓了,她妻子剛剛好當天來親戚了她感覺身體很累了
  • 你憑什麼不養老?兒媳說了三句話,丈夫、婆婆無言以對
    對於有兒子的家庭來說,老人如果在年輕的時候能拎得清,那麼以後就可以有好的歸宿,可以安度晚年,但是有一些老人就是因為年輕的時候,苛刻地對待兒媳,老的時候想指望她們養老的時候,卻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矛盾。最後他們結婚的時候,只有有恆媽一個人不樂意、不開心。芃芃就是因為當初嫁過來的時候,婆婆的態度不是很好,在婚後也是儘可能討婆婆的歡心。
  • 「婆婆,我沒義務給你養老」,兒媳一番話道出了多數女人的心聲
    不僅如此,她還帶了很多禮物,從衣服、鞋子、發卡到書包、文具、芭比娃娃,多得令人目不暇接。或許,這一幕在外人看來,就是慈祥的奶奶寵愛小孫女,然而,只有葉子心裡清楚,婆婆的真正「目的」。對了,婆婆,當初您給我說您沒義務幫我帶孩子,那麼現在,我也告訴您,我沒有義務給您養老。我有工作,且特別忙,抽不出時間。」或許,是葉子表述的太過直接;或許,是她的態度刺痛了婆婆,聽到她的話,婆婆頓時情緒激動了起來。「你這個女人,怎麼那麼能記仇!我不就是沒有幫你帶孩子嗎?我現在都老了,也想著去彌補了,你還在小心眼兒的揪著不放!難道非要讓我跪下來懺悔著求你嗎?
  • 婆婆找兒媳養老被拒,放狠話要去告,兒媳:你去吧,大不了我離婚
    ,於情於理都說的過去,但是如果老人家自己作,導致兒子尤其是兒媳對她意見很大,那麼這種情況下,老人想要跟著來養老,那就難了。好處想著自己女兒,養老卻要兒媳來,像這種偏心的老人,想要晚年好過也難,將心比心,你沒對對方好,憑什麼要求她對你好?昨晚,哥們周同找我訴苦,說他媽和媳婦最近頻頻吵架,理由是他媽想跟著他們有養老,但是妻子田藍卻不同意。
  • 婆婆剛去世公公再婚,還幫後老伴養女兒,年老求養老兒媳:沒義務
    反倒還出錢出力討好後老伴的兒女,這樣的做法,無疑是得不償失的。你年輕時,腿腳還靈活,還能賺錢養家時,後老伴和她的兒女願意討好你。可一旦你年老體弱,需要對方去養老時,你會發現,自己能指望的也只不過是親生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