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感的標誌之一就是手機有電,那手機沒電了用英語怎麼說?
女孩子的安全感有三:卡裡有錢,手機有電,車裡有油。這就是妥妥的安全感,自己給自己的。那手機沒電,怎麼辦?心慌慌啊。沒有手機可玩,這無處安放的孤獨,該如何宣洩?肯定是在還未關機時,趕緊找地方充電,或者借用充電寶。這才安心。
-
家有老人(18)父親失眠了(19)母親的早餐
2020年8月9日周日家有老人(18)父親失眠了(19)母(18)父親失眠了 周五早上大雨還在下,整個路都積滿了水。到單位安排結束後,在單位吃的中午餐,回到父母家已經中午二三點了。阿姨周五下午五點下班,周日下午五點接班,阿姨在家,我每天上午回家,下午與阿姨一起推著母親 帶著父親去附近廣場散散心。父母親開始習慣與接受我的值班方式,只是我的班到15日 就結束了,父親開始擔心,老二的班如何值。 周五夜裡,母親每次小解後,我去倒便盆,發現父親燈一直在亮,問他為啥不休息,他說白天睡多了。
-
家有老人(25)父親聽不得與母親高聲說話
2020年8月25日家有老人(25)父親聽不得與母親高聲說話從6月27日小妹交班,安排保姆與老二對接,到今還差二天不到二個月。從7月7出院,至今還差二天不到50天。保姆在家,我幫忙,保姆請假我頂班。這期間很累很疲憊。保姆餵飯,與父母溝通,只要大聲,父親就極其不舒服,如果我在家,我去化解,只要我不在家,父親立即電話呼喚我回家。
-
父親的北大荒(七):從山東到北大荒,父親見證了兩地的巨大變化
晨起,父親溜達出門,買回他仍鍾愛的老家的飲食,豆面粥、煎包或者燒餅、羊雜湯,吃飽喝足後帶母親去公園轉一圈,健健身,或者去老朋友那裡下一盤象棋。糧囤還居住著四五家當年的老人,明傑大爺的大兒子做了村裡的會計,同時經管著四五百畝田地。「現在大豆需求量高,國家鼓勵種黃豆,一垧地光豆補就4800元,還有糧補油補各種補貼,不算地裡的收入,一年光補貼就十多萬。」父親說。還有養蜂的,一年也能收入四五萬塊錢。近幾年,國家提倡退耕還林,早就不種木耳了。
-
家有老人(20)幸福是生活瑣事中的無奈
2020年8月10日周一家有老人(20)幸福是瑣事堆砌的無奈周六中午午飯後,把來不及做的雞分了兩份,其中一份用小火燉上。老人吃不多,需要頓頓香香的,阿姨也需要營養。小火燉了二三個小時,肉燉的爛爛的,連肉帶湯聞起來都噴香噴香的。
-
家有老人(8)因為保姆
家有老人(8)2020年7月25日周六這一周特別累,周一因為上一周的事,愛人酒後吐真言,讓我特別傷心,打算爭口氣,父母家裡的事再也不讓外人操半點心。周二與母親洗澡,周四到養老服務中心考察給父親洗澡,考察結果服務中心沒有澡盆,還是決定在家給父親洗,周五上午服務幫助服務中心排來的人員 給父親洗好澡,又把父親一周的衣服髒衣服洗洗,整理一下父親的房間雜物。
-
我與父親母親 (上)
我一直認為,家有高齡的父母是一種福氣,一種驕傲。有父母在,覺得自己永遠年輕,不會老;沒了父母,一下子就覺得自己老了。有父母在,就覺得心中有種依靠,就像一個人在屋子裡,抬頭看,上有屋頂,離天還高著呢;像一個人在路上走,前程還有很多驛站,離終點還遠著呢,可以儘管從容放心的往前走。沒了父母,一下子覺得終點的距離拉近了,像是中間的驛站突然間全撤掉了,走路時自己得提防點什麼。
-
老人是寶(8.23)
人常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我對此語一直體會不深,但前天上延安去同學家玩,才感悟到此語的真諦。同學有姊妹三個,他有兩個姐姐,是家中的唯一男孩。他父親今年已經七十八歲了,聽說直到去年仍在一條街上擺攤修自行車。同學家住房較緊張,因此他結婚後,父親就搬到半山的一間瓦房中居住。
-
我的回憶—憶父親(一)
父親說,亮亮還不知道?你們比我還糊塗!我問,你說的亮亮是哪的啊?是穆家的嗎(父親的家鄉)?父親說不是。我又問,是瀋陽的嗎(伯父和堂哥堂姐他們在瀋陽)?父親點頭說,嗯,在瀋陽。見我們還不明所以然,父親又問,陳淑鳳知道不(老鄰居家的大女兒)?我說,知道啊,你是不是要問陳淑鳳的妹妹陳淑芬啊?父親搖頭。我又問,那你是不是要問陳淑鳳的弟弟陳力啊?父親又搖頭,這時,我忽然恍然大悟!
-
憶父親(父愛)
小的時候總覺得父親很兇,很嚴厲,怕他,卻忘記了他每次出門總會帶回好吃的給我們5個孩子,每人還都有禮物,那個年代,能吃飽尚不錯了,還能吃好穿好……小的時候總覺得父親不夠好,很少陪伴我們,他似乎像個陀螺,沒停下來的時候,卻不清楚要養育5個孩子的男人怎麼可能停歇下腳步。直到有一天我只為撫養一個孩子都感到不濟的時候,我明白了……還記得父親畫的大雁圖嗎?
-
我的爸爸(一)
吃完午飯,因為老二在幼兒園,老大午休,我收拾碗筷,老人就收拾自己背包,水杯,出門,有時候去圖書館有時候去博物館等等周邊溜達,等到4點左右回家,燒下午的湯,準備下午的菜,然後5點前出門去接二寶,然後接出來在小區或者周邊玩耍,大約6點多回家,我基本做完飯了,然後一起吃飯,飯後老人家就回家了,現在天黑的早,經常走的時候就已經黑天了,我心裡總是很心疼的。
-
父親的愛(散文)
你們都住在街上,客廳裡都沒有哪個裝神龕,把你媽一個人撂在老屋的神龕裡,要多孤單有多孤單,我去享福不忍心,我要陪著她。直到有一天我兩眼一閉,兩腿一撐,我就不管了。我們真拿他沒辦法,這老屋是他的念想與安慰,隨他唄!據說隨老人的心願也是一種孝順。每年兒女們接他過年,他說,我要與你媽過完早年,再去你們這些人家裡。
-
微信女生說手機沒電了怎麼回?教你如何幽默回復
在微信上聊天時,女生說自己手機沒電了,雖然說女生手機有沒有電,跟我們關係不大,但是還是需要回她一句,要是想繼續和她聊,那麼回復女生時還需要對你的話感興趣,下面小編就教大家如何幽默回復。3、如果是和女生聊的好好的突然就不回覆你,在過了很久之後才告訴你說自己手機沒電了,那麼面對這種情況,不管女生是真的沒電還是不想和聊天,一定不要質問或者表現不滿,可以表現出自己的大度甚至對女生的關心,這樣回復女生:「看你這麼久沒回還以為你怎麼了,害我這麼擔心你,你說那麼賠償我吧」這裡可以用這種略帶責備的話語,如果你和女生的關係一般,則可以這樣回覆:「看你沒回還以為你睡著了,下次記得告訴我哦
-
我與父親母親 (下)
父親脾氣大,愛吵。我們姊妹四人除了姐姐挨吵好像少一點(和姐姐年齡懸殊較大,我十來歲時她便出嫁,所以知道的情況少一點),餘下我和哥哥妹妹都挨了不少的吵,尤其是我(因為哥哥年輕時在外幹了不少年的木工,妹妹是女孩到年齡便出嫁了,只有我和父親相處的時間最長)。當然挨吵大多是因為農活。現在想起來,父親吵得也許大部分有道理,但起碼有一部分是吵錯了的,還有一部分是可以不吵的。
-
疫情傳播者稱之「尹老太」,其行為稱之「溜達雞」是對其不尊重嗎
將「尹老太」回國後四處奔走的行為比喻為「溜達雞」式行為是對其的不尊重嗎? (詳情請見連結「某老太」染毒之警鐘:小心新冠病毒的另類入境VIP通道!) 到1月3日止,短短12天,瀋陽已報告感染者28人(確診病例27人,無症狀感染者1人),新增的27人均為首例確診病例「尹老太」的關聯病例或密切接觸者。請看下圖,真是觸目驚心!
-
我的父親(三)_我童年的回憶中父親的形象
年輕的父親早早扛起家裡重擔。大學畢業既參加了工作。我出生兩年後文化大革命爆發,我印象裡有幾個片段比較深刻,我家應該處於兩派鬥爭的前沿,聽到激烈的槍聲,然後有人背著槍和奶奶要被子用。應該裹屍體,後來又還了一床新被。當時我們睡覺不敢在炕上,怕子彈飛進來。全部睡著地下。小孩不懂得害怕的。我現在的感觸就是,出生牛犢不怕虎完全是因為沒見過虎。小孩也不知道苦。可能唯一怕的就是餓。
-
家有九十歲長壽老人,是福還是禍?誰經歷誰知道
喜歡情感話題,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導語:平常在祝福老人的時候,經常會說「壽比南山」「長命百歲」。可當家裡真有長壽老人時,就真的是福氣嗎?可能也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為了方便陳述,採用第一人稱)我老公兄妹三個,他是長子,所以公公去世以後,婆婆一直是跟我們一起生活的。但是就因為家裡有個這麼大歲數的婆婆,都弄得我們身心疲憊。婆婆腦子還很靈光,就是走路不太利索。她有時候要在客廳裡溜達,你起來慢一步攙扶,她就說你不願意伺候她。你要是起來快了,她就說你對她有情緒。當然她也這麼挑剔我老公,不過對我就是更挑剔而已。
-
我的父親(二)
在我們的心中:父親永遠是一座厚重的山,只要我們碰到什麼問題了,第一個想到的電話號碼,一定是父親的,往父親這座山上一靠,什麼問題都解決了,父親是我們的精神領導者,什麼事情都喜歡徵詢父親的看法,包括現在他的孫輩們,碰到問題,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快快告訴老爺。我從來沒想過父親這座山也會老!重來沒想過父親這座橋也會垮掉! 第一次心痛的感到父親老了!
-
我的父親(下)
我們怕父親做在輪椅上,時間長太累。匆匆吃了點,就趕快要回去。臨走時父親環視了大姐的房子,嘆息了一聲。我知道父親是心疼大姐住的條件差。(大姐兩個兒子,在農村蓋了兩幢小樓,自己沒有地基,只有在離村子很遠,自家農田裡蓋了四間房。)回到家時,二姐已經提前到了。我們先讓父親到房間休息,母親陪著父親。晚上弟媳從浙江打電話說,侄子上學,校車不接送了,要家長自己送。
-
父親(一)
父親被李家爺爺用繩子捆在了樹邊,為了防止他出去偷人家的東西被人家傷害不得不這麼做,畢竟那個年代誰家都不富裕,誰家缺的就是吃的!但是我父親倒好,為了填飽肚子,把繩子解了捆了一隻抱雞母(不下蛋的母雞或者是現在帶小雞的母雞)在繩子上,等我李家爺爺幹活回來,去拉繩子,人沒在上面,上面卻是一隻母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