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呵護你
孕如意
婚姻是人類關係中除去父母子女之外,人一生當中最重要的一種強關係了。
但現代人的婚姻,大多數不幸福。
而「幸福」,是我們一輩子都在追求的感受,因此,幸福對我們來說,太重要了。
如何能在最重要的關係中一直存有幸福的感受,恐怕是我們需要不斷學習和探索的一個話題了。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能讓婚姻幸福的一個基礎:夫妻溝通。
我們只知道,幸福的婚姻都一樣。
但我們可能不知道,看似雲淡風輕的「幸福」,背後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
人跟人是不同的。
人是有個性的。
人性是自私的。
沒有一個人能完全包容另外一個人,除了在「陷入情網」的時候。
一旦這種由荷爾蒙引起的愛情消退,對方的「毛病」就會一一展現。
而想要對方在一段關係中持續感覺「幸福」,此時你就必須犧牲自己的一部分個性,迎合他,讓他有安全感,讓他覺得是他在掌握這段關係。
所以,一段能讓兩個人都感覺愉悅的關係,需要這兩個人都有很高的情商。
在需要傾聽的時候傾聽,在需要反饋的時候給出反饋,在需要閉嘴的時候閉嘴。
1
沒有回應,等同絕境
曾經我也以為,有問題說出來,這就是「溝通」。
所以,在上一段不成熟的婚姻當中,我每天晚上都會在睡覺之前,躺在床上跟他把一天當中我產生了情緒的事情說出來。
我管這叫「復盤」。
其實這叫「吐槽」。
剛開始他還會插兩句嘴,評論一下,後來發現說了也沒用,我還是可以氣呼呼的說上半天,甚至跟他頂嘴,再次激發起情緒。
漸漸的,他就不怎麼發表意見了。有時候我說了十幾分鐘,等停下來問他意見的時候,發現他已經睡著了。
後來,我也什麼都不說了。
在這種婚姻的相處模式裡,兩個人都有著錯誤的溝通方式。
很多人誤以為婚姻當中出現觀點不一致的問題時,如果我說服不了你,我就只能「忍」,不然就會面臨爭吵。
久而久之,就不願意再花力氣溝通了,溝通的渠道被我們自己關閉了。
↑冷暴力其實也是家庭暴力的一種, 傷害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種夫妻相處,就像一個人掉進了冰窟,四周只有冷冰冰的牆,對著牆喊話,尚且還有回音,但是對著那個最熟悉的人說話,卻比陌生人還要陌生,仿若只有空氣。
這樣的氣氛,無異於絕境,想逃逃不出。
其實冷暴力不是不愛了,而是我們不會愛了,不知道如何溝通和解決問題,才會採取這種沒有辦法的「辦法」。
冷暴力的出現,肯定不是某一方的問題,所以,我們要做的,便是重啟溝通的渠道。
溝通,既需要我們準確的表達出自己的想法,也需要給對方說的內容以正確的反饋。
而想要達到效果,溝通的方式方法真的太重要了。
第一步,便需要我們學會「傾聽」。
只有聽懂了對方要表達的是什麼,你才能夠做出正確的反應和判斷,並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傾聽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因為需要你投入百分百的精力和努力。
往往你以為你在傾聽,其實並沒有。
有時候你在對方傾訴的時候,會把溝通的主題轉移到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上,或者把談話重點轉回到自己身上。
在對方說了一句之後,你便開始滔滔不絕的表達自己的情緒和看法,這會讓對方感到自己沒被尊重,進而可能更加破壞雙方的關係。
這不是真正的「傾聽」。
有個閨蜜最近跟我說,有個男人在追求她,她明明不喜歡,但是因為對方很殷勤,每天不是打電話就是發微信,對她極盡讚美之詞,自己有點抵擋不住,不過有時候又總覺得哪裡不太舒服。
我問她,是哪裡不舒服呢?
她想了想,說,就是有時候我感覺很低落,沒有熱情沒有能量,或者不喜歡自己的時候,他從來都只會說,你很棒,你是最好的,你要相信你自己。而這些話,除了第一次讓我開心了一下,之後我都沒有感覺了。
我說,你的感覺是對的。因為他其實並沒有認真在聽你說話。他只是在跟你講那些他認為你想聽的話。她恍然大悟。
一個沉浸在自己情感當中的人,聽不到別人的聲音。一旦對你的「激情」消退之後,你們的溝通就可能出現問題。
那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傾聽」呢?
首先,確認自己在傾聽的時候是不受任何幹擾的,並讓自己有意識的平靜下來,集中所有的心思,完全投入到談話中去。在這個過程中,絕不打斷對方。
當對方說完之後,不要急著給自己的想法,給自己一點時間琢磨一下剛才聽到的那些話。
如果有不明確的地方,向對方提問,直到你確認對方已經把心裡想說的話全都說出來了,並且確定自己沒有誤解對方的意思,這個時候,再給出自己經過深思熟慮的想法。
只有先學會了「傾聽」,你才會知道如何給對方一個正確的回應。
2
床上無話,床下隨便
龍應臺說過一句話:「當你用對待親人的方式去對待愛人,看似波瀾不驚的婚姻,實則早已暗流湧動。」
papi醬,第一代超級大網紅,她的老公顯得沒用而無趣,他不分場合時間,都在關心國家大事,送禮物也是盡顯「土味奇葩」。
如果換一個人,可能早就嫌棄這樣的老公了。而papi醬卻能夠欣賞他老公獨特的「幽默」,在錄視頻時笑得一臉燦爛。
後來papi醬透露,她跟老公維持愛情穩定的紐帶,就是不管工作多忙,睡覺前都要等對方回家,兩個人一定要聊至少半個小時的日常。
而另一位知名自媒體女王咪蒙,在離婚之前,她的老公被她描述成一個寵妻狂魔:偶爾做頓飯老公便感激涕零,家裡做家務的從來不是她,每天去她的辦公室給她倒水喝只因為她懶。
有這麼好的老公,怎麼還要離婚呢?原來是嫌棄老公不上進,「我老公配不上我了」。
據知情人透露,原來夫妻兩人因為彼此工作忙,已經很久沒有過溝通了,甚至連對方生病都「沒時間」去關心。
認識17年,早已把對方當成了親人,認為對方的存在是天經地義,於是就「忘記」讚美對方,「忘記」經營自己,也「忘記」懷抱一顆感恩的心。
把愛人當親人,只不過是懶得經營愛情罷了。
愛情需要形式感。試想,如果我們在炒著菜,做著家務,或者玩著手機,跟對方聊天,想讓對方理解我們,這樣的溝通氛圍,你認為會達到你想要的效果嗎?
所以,夫妻間的溝通,請不要隨意,營造一個安全、良好的溝通氛圍,才是尊重對方的表現,對方也會更願意傾聽你。
3
溝通中警惕你的情緒
除了學會傾聽,營造良好的溝通氛圍,夫妻間的溝通,我們也要特別注意自己的遣詞造句,即便是批評,也要傳達出你對對方的尊重。
在傾聽和反饋的過程中,我們需要保持「覺知」。
覺察自己的情緒,防止在溝通中被情緒帶跑。
覺察自己的語言,不會偏頗,不帶有主觀色彩,不去評判,放下傾向性。
「共情式傾聽」的要訣在於能夠在傾聽的過程中與他人的情緒產生連接,但又不會被它們帶走,能先走進去,再退出來。
在給出反饋的時候,如果你帶上了自己的情緒,給了對方一個封閉式(常常是帶有攻擊性的)答案或問題,比如「你是不是對我不滿?這段時間總在我面前接二連三的抽菸,你明明知道我很討厭抽菸」,在這裡,你預設了對方就是對你「不滿」,因此你想引導對方承認這一點,那就只有三種可能的結果:
第一種是他會給出順從性的答覆,例如「好吧,你說得對,我知道我不應該在你面前抽菸」;
第二種是他會充滿戰鬥性的答覆你:我就是喜歡抽菸,我受不了你居高臨下的指揮我應該怎麼做;
第三種就是滿心不爽,拒絕繼續溝通。
無論是哪種回答,結果都是一個人贏,另一個人輸。
但事實上,兩個人都輸了,因為溝通會就此擱淺,相互間的理解也不會有進一步的進展。
因此,我們要警惕自己的情緒和語言,不要在溝通中注入私人情緒,試圖去引導對方同意自己的觀點,而是要給出開放式的問題,比如「我注意到你最近在我面前抽菸比較多,而我想你也是知道我不喜歡煙味的,是不是我們還有什麼沒探討過的東西呢?」
「保持覺知」是一種很高級的能力,也許我們無法在短時間內做到,但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在覺察到情緒被帶跑的時候及時收回來,刻意的反覆的訓練自己,直到能夠完完全全、時時刻刻的保持覺知。
這種覺知,對於你所有的人際關係都能有實實在在的幫助。
在婚姻這種親密關係裡,我們最需要的,是對方跟我說:
你能做到。我就在你身邊,我不會讓你摔倒。
如果你跌倒了,我會幫你重新站穩,跟你一起攀越高山。
關注我,孕產不焦慮
做孕產家庭的守護者
讓每個生命幸福相遇
謝謝你的「點讚」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