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和沒錢的老人,晚年生活有什麼不同?3位老人說大實話

2020-10-20 蟬吟槐蕊

前言:

人到老年,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積蓄,有的老年人積蓄比較多,有的老年人積蓄不多甚至沒有積蓄。那麼,他們的晚年生活,究竟會有什麼不同?聽聽3位老人說大實話。

賀爺爺:

我和老伴每個月的退休金不高,兩個人加起來也就五、六千的樣子。我們有一兒一女,兒子結婚的時候,我們借了很多錢,直到現在都還沒有還完。

女兒讀大學要花錢,那時候我們手頭緊,也沒有給她太多錢,所以女兒一直都是靠自己勤工儉學,來支撐著讀大學的費用。

我知道女兒對我有怨言,覺得我重男輕女。但是我也有苦衷,兒子天生愚笨,好不容易有個女人願意嫁給他,我怎麼可能不支持?

雖然直到現在,我還在還著兒子結婚時的欠款,但是看著兒子過著有妻有子的生活,我感到很欣慰。

只是,天有不測風雲。老伴最近檢查出得了胃癌,治病需要很多錢,兒子沒錢,我只有找女兒要。

女兒不缺錢,她自己的工資很高,嫁的老公也很有錢。但是當我開口找她要錢的時候,她也只是象徵性的給了我一點錢,起不了很大的作用。

她說我當初情願欠債,也要給兒子買房結婚,卻連她的學業都是自己解決資金問題。所以這麼多年,她一直都覺得我們虧欠她,即使她有錢,那也是自己努力的結果,和我們無關,讓我們去找兒子要錢。

聽到女兒這樣說,我很傷心,從此再也沒有去找過女兒。妻子聽說後,也不讓我再去為她借錢治病,她怕我最後落得個人財兩空,說她不忍心看著我晚年生活拮据。

在她的一再堅持下,老伴最終由於缺醫少藥,而失去了生命。我發現,人到老年,錢就是救命的資本。因為缺錢,我過早的失去了老伴。如果我有錢,給她好的治療,她還可以多陪我幾年。

石奶奶:

我和老伴每個月退休金有一萬多,自己有一套房子,兒子的婚房,也是我我們全款給他買的。兒子結婚時,我在房產證上加上了兒媳的名字,所以兒媳一直很感激我,對我特別好。

我和老伴都比較愛玩,更愛旅遊。在孫子出生前,我就和兒媳商量好,請月嫂的費用我們給出,孫子出生後,他們如果願意請保姆,保姆費我們全權負責。

兒媳對我的安排非常滿意,只不過她不信任保姆,就把親家母請過來帶孩子,我對親家母深表感激,當然不會虧待了她,所以大紅包必不可少。

我認為,人到老年,沒什麼也不能沒錢,有錢才能被後輩人尊敬,有錢能夠解決很多問題。

只有足夠的錢,才能夠支撐我和老伴安享晚年;只有足夠的錢,才能夠讓我們在有生之年,走遍祖國大江南北。

郝爺爺:

我和老伴都是農民,以前一直都在外打工,忙忙碌碌了一輩子,總算是存下了一筆養老錢。

現在我和老伴都老了,體力跟不上,所以就再也沒有出去打工。即使是這樣,我們也沒有動用養老積蓄,而是在家裡種菜,餵養雞鴨,貼補家用。

每次兒女過來看我們,我們還會給孫子孫女拿點錢,讓他們自己去小賣部買點好吃的。雖然錢不多,但也是我們作為長輩的心意,更加贏得晚輩的愛戴。

我們現在雖然老了,失去了勞動能力,但是更需要自立自強,絕不給兒女增添麻煩。畢竟他們的壓力也很大,不僅要謀生,還要撫養子女。

雖然我們不是大富大貴人家,但是我們對現在的生活很滿足。因為我們年輕時存下的積蓄,讓我們得以在年老時,能夠從容的安排老年生活。

結語:

錢是什麼?錢是老年人晚年生活尊嚴的保障;錢決定了老年人晚年生活質量高低;錢更是老年人延續生命的資本。

有錢的老年人,說話更有底氣,對自己的晚年生活更加有選擇權和決定權。

沒錢的老年人,晚年生活會非常被動,不能夠按照自己的意志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會特別缺乏安全感。

總而言之就是:有錢的老年人,生活質量高;沒錢的老年人,日子難熬。

所以,未雨綢繆,在年輕的時候多掙錢、多存錢,才是明智之舉。

關注我,讓我們一起讀懂男人,解語女人,共同開啟人生幸福密碼,每日更新。

相關焦點

  • 晚年有錢和沒錢的老人,生活有啥不同?3位70歲老人的話,很現實
    文丨素心箋言(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養兒防老」一直是中國老人信奉的傳統觀念,可現實生活是,有錢在手晚年生活才有底氣,才能過得幸福。雖說「錢不是萬能的」,可老了「沒錢是萬萬不能的」。
  • 有錢和沒錢的老人,晚年生活有啥不同?3個80歲老人說出實話
    上了年紀的老人都覺得現在的社會就應該是養兒防老,可這樣的養老生活是真的有底氣嗎?老了之後,自己有錢才是幸福的額,這樣才能享受生活。那麼有錢和沒錢的老人,在晚年的時候,他們有什麼不同呢?來看看3個老人的經歷吧。
  • 老人「有錢」和「沒錢」,晚年生活差別大嗎?幾位老人說出實情
    文|暖時光(此文為原創,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不得不說,人上了歲數後,在做很多事情的時候都會顯得力不從心。可對擁有不同條件的老人來說,他們的晚年生活差別也是很大的。類似如,有的老人年紀很大了,身體也不太好,卻還要為了生計而奔波。
  • 有錢和沒錢的老人,晚年生活有何不同?三位68歲老人的話,很現實
    對於老人來說,同樣如此。雖說養兒防老,可人到晚年,兒女成了家裡的頂梁柱,他們也面臨很大的生活壓力,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負擔。做父母的,多半不會願意看著孩子過得太辛苦。從另一方面說,人老了沒了賺錢的能力,突然從自己賺錢自己花變成伸手向兒女要錢過日子,心情難免會失落。
  • 有錢和沒錢的老人,晚年生活有啥區別?這2個75歲老人說了心裡話
    看人間疾苦關注情感酵母我們的故事就開始了都說養兒防老,可如今的社會現狀是自己手中有糧,心中才能不慌。錢是一個人晚年生活的底氣。雖然說金錢解決不了所有問題,但是沒有錢你任何問題都解決不了。老年人能夠抓住並且靠得住的東西實在是太少了,手裡沒錢朋友會離你而去,親人有時也會嫌棄自己,兒女也會因為忙於自己的家庭根本無法照應。
  • 有錢和沒錢的老人,晚年生活差多遠?兩位老人說出實情
    但有錢和沒錢的老人,晚年生活會差多遠呢?有兩位老人說出了實情,一起來看看吧。晚年手裡有錢是最大的底氣姚大爺晚年和老伴兩個人獨自生活,閒來無事的時候,兩人就會相約著一起去旅遊,看看外面的風景,一個月他們基本上都會外出旅遊至少一次。
  • 每月有退休金的老人,晚年會幸福嗎?3位老人說心裡話,很現實
    可是在現實生活中並非是這樣的!一提到老人有不少人便是各種惡言惡語,同樣部分父母對長大的子女也是抱怨不少。那麼對於每月都有退休金的老人,他們的晚年生活又是怎樣的呢?會幸福嗎?我們來聽聽這幾位退休老人是怎麼說的?
  • 再婚老人到了最後怕的是什麼?3位70歲的老人說了內心實話
    現實生活裡有很多再婚老人,在老伴過世後,被老伴的子女掃地出門,自己當時一心跟著老伴,自己的兒女也不怎麼待見自己。到這個時候,才是老人最苦的時候,老伴走了,自己有無依無靠,不知道往後餘生該如何度過。老年人的再婚到了最後最怕是什麼呢?下面3位70多歲的老人說了內心的實話。
  • 存款10萬,卻沒錢給老伴看病?3位老人說出真相,令人唏噓
    有人說,晚年如果沒有錢,就沒有生活底氣,會討子女嫌,活得沒有尊嚴。也有人說,晚年只要有錢,除去自己花銷外還可以幫襯子女,當然就會其樂融融,皆大歡喜了。事實果真如此嗎?來聽聽這3位老人怎麼說: 71歲的張先生:我有退休金,給兒子也是錯,不給更不對。
  • 人到晚年,有兒子和沒兒子有什麼不同?3位過來人說出實話
    年輕時可能覺得有兒子和沒兒子沒什麼區別,但是老了以後,才漸漸感受到這種差異。那麼人到晚年,有兒子和沒兒子的區別是什麼呢?3位過來人說出了實話。每當別人說羨慕他有兩個兒子的時候,他卻說&34;&34;那天和朋友去吃飯,正好聽見兩個老人在討論自己的孩子。一個老人說,自己有兩個兒子,如今到了晚年也不用擔心什麼,有兒子會養自己,可以享受很多的快樂。
  • 70歲老人的哭訴:活了大半輩子才明白,原來晚年「沒錢」最好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如果人到晚年,老人的手裡面要是「沒錢」的話,那麼老人就不僅僅只是物質生活方面會過得很差,而且就是老人萬一有什麼急事需要用錢的話,那麼老人多半就都會陷於尷尬和兩難的地步。由此可見,人到晚年,我們老人的手裡面是斷然不能沒有錢的,可是有的時候,在我們有的老人看來,晚年「有錢」不一定就是幸福,反倒更多的就是晚年「沒錢」最好,那麼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我們就一起去看看吧!
  • 人到晚年,老伴和子女誰最靠得住?3位老人說大實話
    前言:都說「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這句話透露著老人們的萬般無奈。人到古稀,只要身體健康,生活幸福指數甚至比年輕人還要高。因為他們不會工作的壓力,養育孩子的艱辛。但是,老人一旦失去了健康,就必須依賴他人照顧。那麼,晚年失能的老人,究竟是老伴靠得住?還是子女靠得住?聽聽3個老年人的大實話。
  • 有錢和沒錢的老年生活,區別有多大?2個75歲老人說出真心話
    導語人老了之後,身體也會越來越差,而且也沒有能力再去賺錢,能待在家裡,有一些人退休後,不但沒錢用,也沒有退休金,但也有的老人退休後,有很高的退休金,那麼有錢和沒錢的老人,會有什麼區別?下面這兩個75歲的老人說出實情。
  • 人到晚年,有子女和老伴兒就能靠得住?太天真,三位老人說出實話
    既然不想讓外人介入自己的晚年生活,老人就會把目光放在老伴兒和子女身上,老人自信的認為,只要老伴兒和子女健康,自己的晚年生活多半也是幸福的。可事實真的如此嗎?俗話說天有不測風雲,我們誰也不能猜到下一刻會發生什麼,採訪了三位老人的親身經歷,看完他們的自述,也許你就能明白其中心酸和無奈了。
  • 女性老人再婚最怕是什麼?3位65歲老人說了實話,既無奈又心酸
    那麼,老年人再婚,他們內心最懼怕的是什麼呢?下面3位65歲的老人說出了實話,既無奈又心酸。去年和我一起跳舞的老張跟我說,他願意跟我一起過日子,他說他可以搭夥,也可以領證再婚,怎麼都行。我對他也沒有反感,我們就接觸了一段時間。我曾在兒子兒媳面前試探過他們什麼意見,兒子沒有說什麼,兒媳說,這麼大歲數,再婚好了可以有幸福的晚年生活,不好就是去人家做免費保姆,到最後再不被善待,還是要我們給你養老。
  • 人到晚年,身邊最親的人是誰?3位退休老人說出了實話
    奮鬥了大半輩子,到了晚年時期,退休老人都希望能夠陪陪自己的家人,安享晚年。有人說,當老人到了退休年齡後,子女也在為自己的家庭奔波操勞,很難陪伴在老人身邊,所以人到老年,與自己最親的人就只剩下老伴了,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有3位退休的老人說出了實話,一起來看看吧。
  • 3位老人坦言:晚年,老伴和子女最靠不住
    晚上公園散步,最喜歡去老人多的地方,因為老人往往談論的話題才是最真實的。昨晚,坐在幾位老人旁邊的長凳上,聽他們講述晚年誰最靠得住的話題。而這3位老人的自述讓我明白:晚年,老伴和子女居然是最靠不住的。老伴整天不顧家,不是去跳廣場舞就是和一幫老姐妹一出去就是一天,不知道到底忙什麼。每天,都是我一個人吃飯,一個人在家,沒有一個人陪我說說話,和她吵架,她還有理有據,罵我老古董,不懂給自己安排充實的生活,這個家,有她沒她都一個樣。兒女都在外地安家,只有逢年過節才回來。每年,我只能見到孫子一次,所謂的天倫之樂在我這都是空談。
  • 只有女兒沒有兒子的老人晚年能幸福嗎,3個65歲老人說了實話
    前言:中國人有很強烈的家族觀念,絕大部分夫妻最理想的家庭狀態就是兒女雙全,要是只能生一個孩子最好是兒子,如果只有一個女兒,大概率會被人勸說再生個兒子,因為「養兒防老,養兒才能延續血脈,而女兒長大了就是潑出去的水」。除了傳宗接代的給觀念,很多人對於兒子的執著是怕老年沒有依靠,只有女兒沒有兒子會感到很焦慮,很擔心以後的養老問題,覺得人到晚年,身邊沒有兒子會很悽涼。
  • 3個老人說大實話
    隨著體能的逐步退化,特別是一些因病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會需要來自外界的幫助,才能夠得以繼續生存。那麼,當人老了,最靠得住的是老伴?還是孩子?亦或是金錢?聽聽3個老人說大實話。這時候老伴才跟我說了實話:錢都讓寶貝兒子拿去了。兒子媳婦花錢大手大腳,根本就存不住錢。他們的房子和車子,絕大部分都是我老伴給的錢。為了給老伴治病,我哭著求兒子拿錢出來。可是,兒子支支吾吾的推說家裡沒錢,我說你不是有兩套房嗎?他說房不能賣,要留著給孩子娶媳婦。沒辦法,我只有賣了我們老倆口的養老房。現在,我和老伴住在租來的房子裡,用賣房子的錢維持著老伴的治療。
  • 人到晚年,特別是到了70歲後,最害怕什麼?3位老人說了實話
    俗語說「人到七十古來稀」,隨著人均壽命的增高,百歲老人都很常見。活到70歲也只是老年生活的開始,隨著身體機能的下降,老人也不再像以前那麼無所畏懼。那麼人到晚年,特別是70歲以後,最害怕的是什麼?聽聽下面3位老人是怎麼說的。王奶奶 我不怕死,就是害怕孤單,我怕有一天死在家裡也沒人知道72歲的王奶奶早年喪夫,靠著炸油條把4個兒女撫養成人,如今他們都有了自己的家庭,都不在本地居住。只能年節的時候來看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