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關注我、我陪你愛
文丨萱小蕾、圖丨網絡
▼
01.
朋友小可是個善良溫和的女孩子,按理說,她這種可以稱得上是賢良淑德。她待人禮貌,有愛心,做事也很有原則。但這些都是生活中的表現,感覺理性又從容。
然而當她愛上一個男人後,卻突然展現出了狂熱深切的一面。
那個他對小可並不太在意,認識多年,也沒有任何情愛上小可的意願或發展意圖。小可信奉「要得到,就要先付出和給予」,因此不急不躁地對他好。
她想要在歲月流逝中慢慢打動他,讓他哪怕閱盡千帆,回頭時也能看到並接受自己的好和愛,從而回報相同的好和愛給自己。
這樣的想法,多半是要吃虧的。若是只付出不求回報,還要好一點。一旦想著回報,那麼就有點危險了,反正都是希望越大、後來達不到時的失望就越大。
小可跟那個他是同事,他家鄉較遠,父母不在,當地的親友甚少。小可便常常做了好吃的點心或菜拿給他,抑或是把當地好吃的東西帶來給他嘗。
他不拒絕也不回報,只當是同事的好心,接受並受用了。一定要說有回報的話,那就只是禮貌微笑和幾聲謝謝。
02.
小可也樂意幫他處理一些工作上的瑣碎事件,聽他訴一些思鄉情愁悲苦。甚至是他講前女友的事,講失戀心傷的事,小可也會默默聽著並安慰他。
從生活到心靈,小可在不斷向他贈予,而他總是心安理得接受。直到她開口說出自己的愛慕,他才沒辦法裝下去繼續利用這些好處,只能明確拒絕後停下來。
他對小可說:「我一直當你是好同事好朋友。對不起,我沒法把我的愛給你,因為我有愛的人了……」這一點,他可從來沒說過。
小可自然很難過了,她此前雖然從沒問過他是否有愛人,但是他對自己講過那麼多心事,為何單單這事沒有講呢?
就算如今,他身邊也沒有女友的痕跡,小可質疑時,他又解釋說在遠方在心裡。
他要小可原諒他的自私,因為身在他鄉,得到女性的關懷溫暖和照顧,誰會刻意去拒絕呢?
但是,雖然小可給他的愛很真誠很深情,他也只能回報一聲和再多一聲的謝謝。
03.
小可這樣的「給愛」,好在對方只是接受了「好」,沒有接受那份「愛」。沒有接受這份愛就停下來、已經算是人品不算極渣了。
若是選錯另一類人給愛,對方倒是接受了。看上去也像是回報愛給你了,但是那愛是真心的嗎?如果只是不主動不拒絕玩玩而已,不就更痛苦了嗎?
這樣的情況,當然也很多。有些姑娘給愛時,遇上一個浪子。對方不拒絕地接受了,看上去是在戀愛,人家卻並沒有付出真心,甚至連假意也懶得裝,對你不好,只是明目張胆地利用你帶給他的好處。
若有一天他有了更好的利用對象或真愛的人,就會馬上變臉完全不理人了。這可能也堅持不了多久,他就要抽身說分手,或是直接丟下你遠走天涯跟了別人。這樣的人,回報給你的是無情拋棄和辜負。
像是給一個惡人以愛,對方接受後,再回報你折磨,糾纏,控制或要挾。像一個泥潭一般,等你掉下去,就把你一點一點往下拉,往下拽。
給一個笨人以愛,對方接受後,可能還問你,那是愛嗎?我以為只是不要回報的好。你不光氣得半死,還得承受他接下來帶給你的麻煩和依賴。
04.
索達吉堪布說過:「你想得到什麼,就先把這個給別人。」
比如:想發財,就要先把錢財給別人,這是布施;想長壽,就要先把生命給別人,這是放生;想開智慧,就要先把智慧給別人,這是法施……
總之,不管你對別人做了什麼,這些最後都會回到你身上,這就是因果規律。
但是愛情世界裡好像不是這樣的,你給什麼,未必會得到什麼。當然,你若給對了人,也可能就會得到。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你在這裡給了愛,未必能在這裡得到,而最終從別的人那裡得到。也許,這樣也算是你給出了愛、愛最終又回到了你身上的說法。
付出了在一個地方,收穫在另一個地方自然也是好的。可那個你付出的人辜負你,傷害你,讓你失望。
其間的細微瑣碎過程也是痛苦折磨人的,而且那折磨可能還只能自己知道,是一種有苦說不出的狀況,俗稱啞巴虧,畢竟一開始就是你自己要給人家愛。
05.
因此,還是不要隨便對誰付出和給予吧,擦亮眼晴看一看那個人是否值得?
用心感受一下對方是否對你也有真心?或是直接開口確認一下你是否喜歡我?我們是否有發展的可能?我若愛你、你是不是也能也會愛我?
再或者,給對方一點時間來認識你,了解你,主動靠近你。不要一上來就先付出那麼多時間心思精力和實質的東西,以及歡笑和眼淚。
若只是花些時間倒也罷了,要是沒能區分出哪些是人、哪些是狼,付出的愛就不光得不到愛,還有可能讓自己走入「虎口」有了危險。
如果你一定有聖母心理和痴心情結、一定想要對人好、一定要去喜歡或愛那個人,那就不要想著收穫。那樣將來收不到回報,至少也不會太難過。
也可能在付出時更輕鬆快樂,因為不想收穫,所以對方也沒有負擔,那麼或許在付出的過程中,你反倒會看到一個全新的自己,一個進退自如的自己。
抑或是為了想展示給對方一個更好的自己、從而而付出了許多時間去努力學習和提升,這樣的付出收穫是無形的,這樣的收穫,也跟付出不在同一個地方,但至少不是白費了。
總之,一意孤行的付出,常常只會收穫失望。那麼你最好不計當下的收穫,或是等著從別的地方去收穫。無論如何,這個付出的過程中,記得別太委屈自己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