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付出這麼多你為什麼不愛我?放棄自我感動式的付出,才能收穫愛

2020-10-21 一葉倁秋

為什麼越付出,越不快樂?

「你看看她的照片」。Jerry眼中的她說的是婚姻中的第三者。照片上的女性看上去四十多歲,耳朵脖子手上的首飾一樣也沒有缺,畫著淡妝,雖然長相併不是那麼突出,但因為打扮得體,人顯得很精緻。

「我就不明白了,她哪點比我好?」Jerry的確比第三者年輕,學歷也更高。但是因為多年心思主要在家裡,疏於自我形象管理,人比實際年紀顯老。還不止於此,因為她看不上丈夫幹活,大小事情都包了。但因為長期的過度勞累和透支,丈夫回家也得不到什麼好臉色。


Jerry的故事幾乎遍地都是。妻子為一家人操碎了心,但是男人貌似不是那麼領情,反而和家外面那個「自私自利」的女人好了。

就拿這個第三者來說,社交圈廣泛,有空就去跳舞,Jerry的丈夫不僅經常陪她玩,還給了她十萬塊錢。而Jerry為了給孩子省學費,不僅沒向老公要錢,還讓自己的爸媽在貼。知道了這些,我們就能理解Jerry的苦瓜臉和怨氣從哪裡來。

「我寧願不要你做我媽媽!」孩子在前幾天一次衝突中說出這種話的時候,Jerry幾近崩潰。她覺得這些年為這個家的付出都失去了意義。

Jerry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好妻子,為這個家庭也付出了很多,但是很遺憾,不僅老公不領情,連孩子們都很叛逆。

她所處的狀態,我們都很熟悉:

—— 「如果不是你,我怎麼可能在這種鬼地方來生活?」

——「你就不會給媽媽省省心嗎?你看看媽媽這麼辛苦為了啥?」

——「狼心狗肺的東西,都只顧自己……」

一個人為家庭去付出難道也有錯嗎?當然沒錯,任何家庭的良性運轉,都是需要用心經營的。但區別在於,你是否因此心生太多怨氣。

我們鼓勵那些愉快幫助他人的人,但如果你為他人付出很多,卻覺得心有不甘和很多怨氣,扎心的真相常常在於:你以為的付出,往往是你的自我表演。

你的付出,真的是對方需要的嗎?

這種喜歡付出,但得不到期待性回報就容易心生怨言的人比較符合心理學上的九型人格中的2號型人格。這類型人的共同特點:

·否認自己的需要;

·渴望被愛,渴望他人對自己有所回應;

·通過幫助他人而得到讚賞,希望自己對別人產生很大影響,進而控制他人。

2號人格人表明上是奉獻愛,但實際上是在尋找愛。而這種類型的人,常常以討好和控制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常見之討好——

《半生緣》裡的曼璐,父親去世後,為了養活一家老小,她推掉與心愛男子張豫瑾的婚約,去當舞女,照顧一家人。這意味著這個女人一生都要承受別人的輕視和白眼,還很難嫁一個好人家。曼璐用瘦弱的肩膀拼命地為家人扛起了一片天空,顧奶奶和顧母早已習慣了她的付出,一邊惺惺作態地覺得對不起她,一邊又毫不猶豫地收下她的錢,沒有真正地關心過她。

她一方面在通過這種單向付出證明自己的價值,討好家人,另一方面她也很享受這種被需要的感覺,這讓她覺得自己很重要。但是,當妹妹出來工作,自己未婚夫又開始喜歡上妹妹的時候,她的心態發生了巨大的轉變,這才有了後面她把妹妹拖進她命運深淵之事,讓妹妹為自己的丈夫生孩子試圖留住丈夫。


曼璐這種類型的人內心是缺愛的。他們總是善於忽視自身的需求,而把他人利益置於自己利益之上。但長此以往,其心態會失衡,充滿抱怨和不甘心。但如果你真的讓這些充滿抱怨的人停止付出,ta會十分惶恐不安,並且不高興,覺得你不再需要ta了。

因為他們不敢心安理得地享受他人的愛和關心,只有通過付出來交換,才可能讓其心安。但他們當然是有被愛的需求的,只是因為一直粉飾自己的真正需求,不敢表達,總是採取為對方過度付出,討好等方法迂迴和傳達模糊的信息,使得他們經常得不到真正需要的反饋和關心。


常見之控制——

美劇《絕望主婦》裡的Bree,是一個追求完美的女性。舉止優雅得體,受人愛戴。飲食考究,家裡任何時候都是纖塵不染。正值仗義,危難時刻總能出手幫助朋友。她的魅力真的很強。但很遺憾,她的家庭關係整體比較糟糕。

她為自己的兒女和老公準備精美的飲食,如果他們表現出不愛吃或者不按照規定去做,她就會介意,不接受他們「只需要簡單晚餐」的需求。兒子撞車逃逸,她想盡辦法去替他開脫,卻發現兒子絲毫無悔改之意。她花大量精力來盯女兒的人際,女兒卻未婚先孕。丈夫受不了她在家裡制定的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規矩,覺得喘不過氣來,提出了離婚。


雖然Bree是一個優秀的家庭主婦,獨自承受了很多重擔,但是,她的家人們仿佛商量好了一般,一起來反對這種「控制」,紛紛展現出決裂感。

很多家庭中也或多或少存在這種情況。控制的一方有過多的幹預、介入、操控他人的行為,常常表現出佔有欲和入侵性。

妻子常常通過「安排」或決定孩子和丈夫的大小事務,來找到存在感,同時,實現「按照其自我意願運行」的目的,其不良影響就是,對方在甘於聽從安排的時候,一切相安無事,一旦對方覺得不再甘心,或者這種「安排」非對方所需,衝突就會產生。

付出的人常常落得「費力不討好」之現狀。同時,因為這種隱含的不信任,對方的力量會被削弱。被操控的一方會顯得越來越「無用」。比方說過於不獨立的孩子,對家庭事務甩手的丈夫。


假如人們對這種付出和需求不回應,那一般狀態下付出者總覺得「別人虧欠自己很多」而且他們的怨恨也會積壓的變多。

出於愛和需要,去做你願意做的事

對於很多付出型人格的人來說,首要的是把目光回到自己身上來,照顧自己的需求。我們沒有必要在生活當中去扮演一個完美的角色,更沒必要託起他人的責任。

1.以主人翁的姿態照顧好自己的需求;

無論處於什麼境地裡,我們是自己身體和情緒的第一責任人,有必要先照顧自己的基本需求。在讓自己開心的基礎上去做事。

新手媽媽們,出於對孩子的愛,經常睡不好吃不好,特別容易希望給孩子們最好的,一旦其他家人做不到全心全意的時候,就很容易指責對方。但其實如果我們一直讓自己處於疲憊不堪的狀態,自己的心情不會好,而對家人的怨言和指責也容易產生矛盾。

累的時候給孩子叫外賣不會影響孩子成長,反而會讓孩子開心;讓笨手笨腳的丈夫來幫助做家務,也可以讓他慢慢長大。捨得放手的媽媽容易培養出獨立自信的孩子,偶爾「偷懶」的妻子也更容易得到丈夫的疼愛。


2.在尊重對方意願的基礎上,去為對方做事;

是否要替對方做事,有兩個評判維度,一是對方真正需要的,二是有利於對方找到自身力量。符合這些意義的,可以放心大膽做。

在家人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不一定要充當蜘蛛俠馬上就衝上去幫助,哪怕這個事情我們非常擅長。我們需要在關心對方狀態的情況下,稍微緩一緩,選擇信賴對方是有力量解決的。如果對方實在是解決不好,請等待對方尋求幫助的時候再出手。

這樣做的好處是,我們給予了對方探索自身力量的可能性,並且更容易提供對方真正需要的幫助。

比方說新手爸爸給孩子洗澡手忙腳亂,最忌諱的就是一邊批評他一邊幫助他,比較合適的態度就是一邊鼓勵他,一邊選擇信任他能做好,並在他提出需求的時候給予建議和幫助。


3.帶著愛去表演吧;

有的人或許會說,怎麼辦,我就是喜歡為別人做事。其實這沒有太大的關係,關鍵點在於我們懷著怎樣的心情為他人做事。

如果你真的在內心認為自己是一個甘於付出、很有愛的人,並常常為自己的這種無私感到感動,只要你不是充滿著不切實際的期待,或者懷有強烈的目的心,就盡情表演吧。

在公益事業當中,真正收穫最大的人,反而是那些甘心付出的人,因為能付出、樂於付出的人,是精神極度富足的人,而他們在付出的同時,體驗到了愛本身。

當你帶著愛為對方做事的時候,是感受不到「付出」的,「施即是受」,真正受益的是自己,如果你快樂而輕鬆,接受你饋贈和服務的人也會愉快。帶著愛為他人做事是一種十分愉悅的體驗。

相關焦點

  • 我付出這麼多你為什麼不愛我?放棄自我感動式付出,才能收穫愛
    照片上的女性看上去四十多歲,耳朵脖子手上的首飾一樣也沒有缺,畫著淡妝,雖然長相併不是那麼突出,但因為打扮得體,人顯得很精緻。「我就不明白了,她哪點比我好?」Jerry的確比第三者年輕,學歷也更高。但是因為多年心思主要在家裡,疏於自我形象管理,人比實際年紀顯老。還不止於此,因為她看不上丈夫幹活,大小事情都包了。但因為長期的過度勞累和透支,丈夫回家也得不到什麼好臉色。
  • 「我付出這麼多你為什麼不愛我?」:放棄「自我感動」式的付出,才能收穫愛
    「你看看她的照片」。Jerry眼中的她說的是婚姻中的第三者。照片上的女性看上去四十多歲,耳朵脖子手上的首飾一樣也沒有缺,畫著淡妝,雖然長相併不是那麼突出,但因為打扮得體,人顯得很精緻。「我就不明白了,她哪點比我好?」Jerry的確比第三者年輕,學歷也更高。但是因為多年心思主要在家裡,疏於自我形象管理,人比實際年紀顯老。
  • 「我付出這麼多你為什麼不愛我?」:放棄「自我感動」式的付出,才能...
    照片上的女性看上去四十多歲,耳朵脖子手上的首飾一樣也沒有缺,畫著淡妝,雖然長相併不是那麼突出,但因為打扮得體,人顯得很精緻。 「我就不明白了,她哪點比我好?」Jerry的確比第三者年輕,學歷也更高。但是因為多年心思主要在家裡,疏於自我形象管理,人比實際年紀顯老。還不止於此,因為她看不上丈夫幹活,大小事情都包了。
  • 「我付出這麼多你為什麼不愛我?」:放棄「自我感動」式的付出吧
    這叫「自我感動」式的付出,所以你才付出的如此辛苦,你才會累,你才會得不到回應,因為你只是感動了自己,卻沒有感到對方。「你看看她的照片」。Jerry眼中的她說的是婚姻中的第三者。照片上的女性看上去四十多歲,耳朵脖子手上的首飾一樣也沒有缺,畫著淡妝,雖然長相併不是那麼突出,但因為打扮得體,人顯得很精緻。「我就不明白了,她哪點比我好?」Jerry的確比第三者年輕,學歷也更高。
  • 「我要不斷的付出,才能得到愛」,缺愛的女孩,愛的有多卑微
    後來發現,她每次一談戀愛,就會開啟「照顧者」模式:「禮物太貴了,不要買了」,「家務我來就好,你不用管」,「只是一點點不舒服,沒關係的不用麻煩你」一方面照顧對方,同時也在不斷打壓對方的付出。久而久之,男友們都習慣了依賴她。然後她開始覺得不舒服了,於是,分手。
  • 你對男人的付出與愛,為什麼總是適得其反?
    人們通常都認為,愛一個人就要為他付出,甚至是「犧牲」。好像只要在婚姻中付出得多就可以收穫一個幸福美滿的婚姻,但現實有時候恰恰相反。前兩天大學舍友阿楠給我打電話,說她要離婚了,原因就是她在婚姻裡付出的太多。阿楠是我大學的舍友,善良、貼心又會照顧人。讀書的時候我們都一致認為她將來會是一個賢妻良母。
  • 當舔狗這麼久,還要我怎樣?|任何關係,都不需要自我犧牲
    這種關係付出模式,我稱之為:自我感動式付出。 這就是「自我感動式付出」和「付出型愛情」的不同。黃品源在熒幕上嘶吼:最愛你的人是我,你怎麼捨得我難過,對你付出了這麼多,你卻沒有感動過......初聽到這些歌曲的我,覺得很有道理,是啊,為你付出這麼多,你還要我怎樣呢? 後來我才發現,這個邏輯不對。
  • 給女生的情感建議:少聽「心靈雞湯」,只有付出愛才能收穫愛
    在男女感情的世界裡,只有付出愛才能夠收穫愛,這就像一架天平一樣,只有在兩邊放入同等的感情才能夠保持平衡,這是男女感情的一個精髓,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都應該盡力去做到。
  • 給出愛,未必就能收穫愛,但付出卻都有收穫
    他對小可說:「我一直當你是好同事好朋友。對不起,我沒法把我的愛給你,因為我有愛的人了……」這一點,他可從來沒說過。小可自然很難過了,她此前雖然從沒問過他是否有愛人,但是他對自己講過那麼多心事,為何單單這事沒有講呢?
  • 我付出了這麼多,為什麼她還是拒絕了我?
    我送了她那麼多東西,她怎麼好像對我還是沒什麼興趣,我不找她聊天她就不找我聊天怎麼辦?我付出了這麼多,她還是拒絕我,為什麼如果把感情比作一架天平,一開始,你們的位置是平等的,誰也不比誰重要,這時女生也會用正常的眼光去看待你。但是隨著你的不斷付出,在天平上你的東西就越來越多,而女生如果沒有付出,那麼她在天平上的東西就沒多少,天平也就會慢慢傾斜。
  • 嫁給他後,我四年沒有添新衣服了:婚姻裡,自我感動式的犧牲沒用
    愛你的人沒有那麼愛你,沒有那麼關心你,早晚有一天,你們之間會出現更多的問題。在婚姻裡面,必要的付出是理所當然的,只是我們在作出任何一個行動之前,都要讓對方知道自己將會犧牲多少,也要讓他們擁有感恩之心。有些時候恰到好處的「自私」一點,不必去過多地顧慮他人的想法和在乎他人的心情,反而也會使我們獲得最大的快樂。
  • 我對她付出了全部,她一定很愛我吧?
    ,發現無論自己怎麼付出,對方始終不被自己所打動,就認為是自己的追求手段不對、不該這麼做的,後悔自己之前的某些行為,但這並非是事實的全部,只是你一個人片面的想法。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想法,導致很多人即使在追求成功以後,也會一直處於戀愛關係的底層,愛的十分卑微。在一段感情中,有一種付出叫:自作多情。自己內心在想:我為她付出了全部,她一定很愛我吧?事實上,一廂情願的付出,很難換回對方的真心,百般討好,換來的不是真正的愛情,而是毫無理由的遠離。
  • 要付出多少,才能算真正的愛一個人
    只是結果仍舊讓他承受不了。我問他,既然對方都已經這麼明確地表達了拒絕,為什麼還要這麼執著下去?他回答,我也知道拒絕,但也不想放棄。但是他們忽略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情:你對別人的好,別人是完全有理由拒絕的。在愛情中付出與收穫不會成正比,甚至付出巨大,沒有收穫。
  • 早安|要付出多少,才能算真正的愛一個人
    只是結果仍舊讓他承受不了。我問他,既然對方都已經這麼明確的表達了拒絕,為什麼還要這麼執著下去?他回答,我也知道拒絕,但也不想放棄。其實很多人都在抱怨,自己的情路坎坷,就如上面這位朋友一樣,喜歡著一個不喜歡自己的人,傾其所有的付出換來的是一個紅色感嘆號。別人沒有感動,卻先把自己給感動了。
  • 為什麼你拼命付出,還是沒人愛?
    付出是美好的事情,關係需要付出。你想得到愛,通過付出,也是最好的方式之一。雖然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有收穫,但付出就是會比不付出更大概率有收穫。但付出感就不一定了。健康的付出會,不健康的付出只能增加自己的付出感。如果一個人堅信「付出才能得到愛」的邏輯,他可能並不僅僅是想增加自己的實際付出。畢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總是做實際的付出虧得慌。這時候人就會無意識地想盡辦法提升自己的付出感,讓對方知道「我為你付出了很多」,企圖以此激活對方的內疚,以此換來我想要的回報。
  • 為什麼你越付出,TA越想逃離?
    事實上,他們付出的背後有著隱藏的期待:「我付出了這麼多,你應該覺得我是對你最好的,最值得你愛的。」「我這麼毫無保留地對你,你也應該用同樣的方式愛我。」長年累月的婚姻中,類似的話你一定不陌生:「這麼多活都等著我來幹。」「我為這個家付出了這麼多,你為什麼不知道感恩?」
  • 親密關係:有一種愛叫做放手,錯了!你和前任為什麼分手?
    所以有了無賤不愛、愛你會無底線的妥協的說法。只是這種「自我感動式犧牲」,感動了自己感動了天地,卻不一定會讓任何人領情。否則你的一味付出只會讓對方覺得理所當然,你被分手後只能一遍一遍地問自己,你已經什麼事都讓著對方,很聽對方的話。他說什麼你就做什麼,在平常相處中溫柔對待他,憑什麼他一句分手就把你們分開了。這一切,到頭來只是一場自我感動的執念。愛情是自私的,除非不愛了,放手不是不愛的藉口,牽手才是天荒地老的永久。
  • 愛上不愛的人,付出多了,傷的就是自己
    你傻傻的以為,只要你努力,只要你付出,就一定可以感動他,而套路他的心,讓他深愛上你。可你錯了,愛從不是用付出換來的,對你愛不起來的人,你付出再多,他也依然愛不上你,他的情不會為你而燃燒,他的心不會為你而跳動。經常能聽到一些人的委屈:「我對你那麼好,你怎麼就不愛我呢?」其實,好與愛,一點關係都沒有。
  • 「撞見他出軌那天,我正給他媽買禮物」:單方面付出的愛有多辛苦
    「你想讓我說些什麼?大家工作不都是這樣的嗎,我一天天工作也累,回來就只想放鬆一下,誰不累,誰沒受過氣,至於嗎。」我覺得他完全不在乎我,但也沒有精力繼續無意義的爭吵,離開客廳,自己去到臥室,哭了一會兒,就去洗漱睡了。第二天起來,我們沒有說話,吃完飯收拾完,就各自去上班了。冷戰一直持續了一周。
  • 人生百悟——愛是付出
    每天都很忙但很充實,能夠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所在,看到自己的努力變成一個個肉眼可見的成果,也因此收穫了很多很多,那一刻,我似乎明白了事業是什麼,而工作又是什麼。後來的我,因為換了工作和崗位,忽然就失去了那種狀態,變得渾渾噩噩,直到有一天突然醒悟,所謂事業,也是從敬業愛業開始的,愛是付出呀,只有愛了才會真心付出,真心付出了,怎麼可能會一直得不到好的結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