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實戰家庭教育】智慧經營親子婚姻關係
至近至遠東西,至深至淺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李治
最近杭州殺妻案刷屏,女方死無全屍,只能從化糞池進行人體組織打撈。男方在案件初期,淡定自若的報案,一本正經的講述妻子離奇失蹤的故事。案件偵破以後,留下11歲的女兒獨自面對大眾輿論,圍觀的網友紛紛表示,別結婚了,自己一人瞎過吧,起碼還能壽終正寢。
夫妻關係沒有父母兒女那樣血肉相連的骨肉親情,本質上是兩個陌生人,基於尊重,信任,忠誠和愛,共同承擔人生中不可抗的風險,並且相互分享彼此生命中快樂的時光。
概括起來就是八個字:共擔風險,共享喜悅。
首先,夫妻關係中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夫妻的起點是陌生人,這是這個關係中導致所有不確定性的最核心的原因。
兩個陌生人基於「情」,走到了一起。無論是真摯的感情,難以違背的父母情,亦或是迫於現實的難為情,最終他們結合成了一個新的社會單位——家庭。
親情,是人的本能,這是刻在人類基因中的情感傳承。子女尊重父母,父母養育子女,這是全社會,哪怕是最禽獸不如的人,都會默認執行的倫理。
可是夫妻始於陌生人,陌生人之間的關係缺乏自覺的倫理約束,需要後天去磨合建立。
親密關係中的很多紅線,是沒有辦法依靠法律進行詳細界定的。法律講的是理,而夫妻關係講的是情。雖說「情理」,但總是「情」在前,「理」在後。「理」摻和的太多,「情」就變味兒了。
但是「情」的模糊性、主觀性和時效性,又為夫妻關係的穩定性提出了人性的挑戰。
所以從陌生人到夫妻,從毫無交集到建立「夫妻倫理」,本質上是兩人人性地磨合。
假如一個人可以活100歲,那麼他人生的前五分之一,也就是他在懵懂階段形成情感依賴的過程裡,並沒有配偶的參與。但是他人生之後近五分之四的時間,都要脫離初始建立的情感依賴,而和一個陌生人從0開始。
這個階段,雙方作為成年人都已經有了獨立的價值衡量標準和保留的情感隱私,所以很難坦誠達成「夫妻倫理關係」的統一標準,更多的情況下是一種隱晦的默認,避開絕對紅線,等到初始激情退去後,你進一點,我退一點,到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
在前幾十年,如果生活不出什麼意外,那麼這種含糊的夫妻關係可以維持兩人共同生活。問題在於,生活總是充滿了意外,尤其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自由和平等的追求,伴隨著個性解放愈發強烈。
此時,夫妻作為基於婚姻契約基礎上的共同體,向內面對個人多元的物質情感需求,向外面對信息爆炸時代各種各樣的誘惑,能否守住本心完全取決於雙方能否就「夫妻倫理關係」達成一個明確而坦誠的共識。
這是一個家庭的價值觀,也是夫妻間處理矛盾的標準。尤其一段婚姻的初始,雙方各懷目的而走到一起的話,通過磨合建立起雙方都可接受的倫理底線作為處理矛盾的溝通原則,至關重要。
當兩個陌生人在相處中,決定攜手相伴一生時,連接他們之後人生的紐帶無非就三個:利益,孩子和性。
婚姻初始連接的紐帶是性。基於情感的性也好,基於新鮮感的性也罷,此時的紐帶十分簡單,並且也是一種原始的情感交流方式。這一階段,情感,無論是哪種情感,在婚姻中起到主要的粘合作用。
初始的激情結束後,將夫妻雙方捆綁在一起的因素,情感佔小部分,利益和孩子佔大部分。
情感紐帶很脆弱,情感的主觀性和時效性註定了大部分婚姻無法依靠彼此的感情度過漫長的幾十年,尤其人性就是喜新厭舊。
此時,孩子作為唯一一個與夫妻雙方都有深刻聯繫的個體,就可以很好地起到感情聯結和潤滑效果,這是夫妻關係裡最大的交集產物。
財產甚至都可以婚前公證,婚後AA,但是孩子是實打實的夫妻雙方共有。在養兒防老日漸證明是個悖論的背景下,孩子作為夫妻感情的紐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法律都明白,能強制規定的只有財產,情感沒有辦法具象化去衡量。有多少家庭因為夫妻共同財產劃分困難或者因為孩子,兩個人貌合神離地繼續一起生活。
紐帶的意義在於給溝通提供了一個引子,往往只要這三個紐帶形式還存在一個,那麼婚姻就有理由繼續進行下去,夫妻之間就不會到撕破臉的地步。
所以經營婚姻的實質是,經營好這些紐帶,紐帶不斷,婚姻不敗。
之前有一個中年男人來找我做諮詢,大意是,他和老婆是自由戀愛認識的,然後一路走到了婚姻的殿堂,迄今已經結婚快20年了。「平靜到乏味」是他對自己婚姻的評價,孩子現在剛上大學,家裡就他們兩口子,每天都是按部就班的日子,牽老婆的手就像自己的左手拉著右手一樣毫無感覺。
我聽完以後,只問了他一個問題:「你牽著老婆的手像是自己的左手拉右手,那你有沒有想過,你能砍掉你的左手,或者右手嗎?」
他沉默了一下,結果我就匆匆離開了。
是的,這才是夫妻關係走到最後的結局:不是親人,勝似親人,彼此成為了對方的習慣。
激情來自於不熟悉的神秘感,當一起生活了很久後,彼此之間再無神秘感可言,就進入了所謂的婚姻「倦怠期」。其實這個階段是夫妻雙方真正的融合階段,在瑣碎而公開的日常中,交匯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生軌跡。
失去神秘感進入細水長流的慢生活,彼此極度熟悉後心照不宣的一起生活。
當你擁有這種狀態時,並不會覺得有什麼波瀾,就像左手和右手,毫不新鮮,可是如若為了新的激情而放棄了這種平靜,剛開始會找到久違的心跳,可是短暫的心跳結束後,就會陷入無限的空虛。
就像鈍刀割肉,一開始不會感到疼痛,痛苦勁兒都在後面呢。這種痛苦叫做斷臂之痛,切膚之苦,因為你活生生的把自己從熟悉的過去中剝離出來,你捨棄掉的不止是配偶,更是一個親人,一個與你的磁場融合了數十年的生活環境。
夫妻關係的盡頭是親人,這是毋庸置疑的,(領取《20位優秀家長成功教子經驗精品分享》請點擊下方【了解更多】,聽聽過來人的育兒經!)人們需要正視的現實是:婚姻不可能永遠充滿激情,激情註定了是短暫的。接受平靜是一種態度,享受平靜是一種能力。
最後,夫妻關係這種後天形成的情感關係,正因為存在初始的不確定性,中途的各種風險,所以需要夫妻雙方共同經營和配合,尋找雙方都可接受的平衡點。畢竟相遇就是緣分,能走到一起不容易,彼此珍惜,各自保重,攜手一生,皆大歡喜。
教子問題答疑解惑,立即點擊下方【了解更多】↓↓↓
本文由實戰家庭教育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