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聯合國點名表揚四川「雨衣妹妹」:在武漢送飯39天,鼓舞很多人!
近日,聯合國秘書長青年特使辦公室在聯合國網站推薦了全球10位年輕人參與抗疫的故事,中國的「雨衣妹妹」劉仙也在其中。
疫情期間的武漢,前線醫務人員難以吃上溫熱的飯菜。這位24歲的中國女孩,不顧自身危險,寫下遺書,帶著團隊從四川成都駕車趕到武漢,每天奔走於各家醫院,免費為醫務人員送上熱乎乎的盒飯。
因為她當時沒有防護服,常穿一件雨衣,所以大家親切地叫她「雨衣妹妹」。
劉仙大學畢業後,在成都做起了團餐生意,在全國開了100多家分店。劉仙說:「特殊時期,食堂面臨的需求超出了承載能力。有的醫生為保證患者吃上熱飯熱菜,經常連吃幾天方便麵……」
2月初,對接過武漢的醫院、遞交了支援申請書後,她帶著志願者團隊和食材,駕車10餘個小時,抵達位於武漢光谷的門店。
2月初,劉仙了解到武漢許多醫護人員吃不上熱飯,便決定帶隊趕到武漢為醫護人員做飯。
5個人的團隊,平均每天要為一線醫護人員做出五六百份盒飯,至少需要200多斤肉。在短短40天的時間裡,她製作了超過20000份盒飯,幾乎每天就要做400份。
「醫護人員要吃肉,才更有營養和體力。」
武漢市內交通一度暫緩,劉仙還要駕車奔走各家醫院,為醫務人員送上熱乎的盒飯。因為她常穿一件雨衣,醫務人員親切地叫她「雨衣妹妹」。
她的行為也感動了許多當地市民。司機們在街上遇到她時會豎起大拇指,還有人在社交媒體上給她發信息,「你太棒了!我們支持你!」
劉仙一往無前,哪怕去「疫」線,她也無所畏懼。但說起父母,這個24歲的女孩瞬間淚目。來武漢前,她甚至寫好了遺書。「我發了一份給我閨蜜,原件在我法人代表那裡。如果我真的回不去了,讓他們幫我轉交。」
劉仙堅信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我想告訴我的父母,我在這裡很安全,我會保護自己。」
除了為醫護人員製作免費盒飯外,劉仙還為有關部門籌集醫護物資,她的快餐點也成了「愛心中轉站」,累計募集發放近350萬元的醫療物資和生活用品。
近日,返回成都進行隔離醫學觀察的劉仙,在微信朋友圈裡開啟了「打廣告帶貨」的新業務。「武漢有熱乾麵、潛江有小龍蝦……白衣天使為湖北拼過命,咱們也能為湖北『拼個單』,請大家多支持湖北同胞的農副產品。我們拉上一把,湖北很快就歸隊了!」
「我做這些、說這些,就是期待能讓世界更美好。」劉仙說,她從小在父母的陪伴中幸福長大,她便希望世界上處處都充滿著溫暖,她想和大家共築美好世界。
我們武漢的閨女-雨衣妹妹(視頻來源:湖北經視)
她首先要從自身做起,在自己的盒飯事業上,「不欺、不騙、不套路,全身心做好產品」,還要在公益事業上規範化、系統化,她提出她做公益「不和錢扯上關係,不要捐贈,就解決問題,辦實事」。
劉仙將把在武漢用過的大鐵鍋、鍋鏟、菜刀、砧板、「千家衣」以及她的雨衣等物品帶回成都,在門店建了一個「紀念館」。她說,隔離期後她出來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回「紀念館」看一下。
「做一次好事容易,難的是一直做好事。」劉仙說,「我想以此督促自己。」
來源:PeopleDaily 中國婦女報
配樂:方志四川
方志四川部分圖片、音視頻來自網際網路,僅為傳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圖片、音視頻版權歸原作者或媒體所有。
溫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