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總有一天你會發現,越是賢惠的女人,越過得不快樂

2020-10-18 說愛情感

時隔多年,許久不見的老同學們聚在一起,開始侃侃而談。我們這群人,有著自己不同的職業,也有著不一樣的生活。

大多數的女人坐在一起,最愛談的就是家庭和孩子,東家長西家短,這樣一嘮就是幾個小時。

在我們這有個群體裡面,女人大體分兩種類型:一類是以自我為中心,快樂至上,一類是以別人為中心,也就是我們俗稱賢惠類型的女人。

前者她們活得很開心,並且大多也有自己的事業,經常不定期的出去旅旅遊。

所以當她們談起婚姻這個話題的時候,大家都比較輕鬆,而且覺得自己婚前婚後依舊是比較自在的,只不過身上多了些責任感。

而後者在外人看來她們比較賢惠懂事,懂得去體貼理解他人,可是她們並不看好婚姻,她們甚至覺得婚姻是一個囚困住自己的牢籠一般。

有的時候她會覺得如果不是因為婚姻,自己也不會這麼疲憊,所以這類女人她們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幸福。

大多數的男人在選擇另一半的時候,他們總是期盼著對方能夠十分的賢惠。

因為往往賢惠的女人能夠讓男人更加「省心」,但是殘酷的是賢惠的女人並不會得到她們想要的幸福,而他們的付出與收穫往往會是不對等的。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總有一天你會發現,越是賢惠的女人,她越容易過得身心疲憊,一點都不快樂。

一、生活模式:賢惠的女人喜歡壓抑自己內心的需求

經常會有一些女人,她們看似很溫柔,但是卻背地裡和鄰居或者朋友之類的人去抱怨,抱怨自己生活得有多麼疲憊和不幸福。

其實是因為在長時間裡,她們壓抑著自己潛在的內心需求,但是又不敢和自己的家人或者和丈夫講,所以就通過這樣外在一種方式排遣出來。

一個人只有卸下包袱才能夠輕鬆自在的生活,但是當一些女人被扣上了賢惠的帽子之後,她們就會有意識地去改變自己的行為。

有的時候,甚至故意去迎合別人的需求,但是卻忽視了自己真實的需要,這樣對女人來說是不公平的。

例如:女人以省吃儉用,不捨得穿,不捨得用的方式,以期望用省下來的錢,用於存款或者家庭開支等等。

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我們任何人都有情感、尊重、自我實現的需求,所以這樣以犧牲自我需求的方式,只會讓自我變得壓抑。

二、相處模式:男人往往習慣了女人的付出

如果一個女人在一個家庭之中特別的賢惠,無論什麼時候事情她都打理得井井有條,那麼男人往往習慣了女人的付出。

我們要知道在兩性關係中他們之間是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的,當一個女人付出太多了之後,男人就會變得越來越懶惰。

舉個例子來說,假如一個女人經常的去容忍別人,經常默默的付出著,那麼男人就會覺得這是女人理所應當去做的,並沒有什麼大驚小怪的,所以無論以後她做了什麼感人的事情,男人都會覺得她就應該這樣。

一個勤快的女人,通常會滋養出一個懶惰的男人,見過很多家庭女人喜歡大包大攬,帶孩子做家務,而丈夫呢?下班之後回家看電視,玩遊戲,從不會搭一把手,甚至都不知道把髒衣服放洗衣機裡。

相反,當一個女人什麼都不做的時候,偶然間她做了一件特別令人滿意滿意的事情,男人就會覺得這是非常令自己興奮的。

固然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相處模式,但是不幸福和不快樂的家庭,往往都有共性,對於女人來說,往往是因為責任分工的不明確造成的。

三、角色扮演模式:賢惠的女人往往容易被忽視

賢惠的女人由於她們壓抑了潛在內心的需求,所以她們往往容易被別人忽視。

很多時候,無論是丈夫還是家人,都不太會尊重她們的想法,她們在整個家庭中扮演的是一個默默付出的背著的角色。

我自己身邊就有這樣的女人,她是一個全職太太,家裡人口中的賢妻良母,每天早上起床一大早就去菜場買菜準備好中午和晚上的飯菜。

她買孩子愛吃的,買丈夫和公婆愛吃的,唯獨沒有自己愛吃的,因為她的口味和家裡人有區別,她喜歡吃的,家裡人從來都不碰。

因為冬天冷,飯菜涼的快,家裡人都坐上了桌子,等著她一道菜一道菜炒好了端上來,然後家裡人吃完了,各自忙自己的事情了,而她正好可以上桌吃剩飯生菜了,然後刷鍋洗碗,打掃衛生等等。

賢惠的女人,其實是在一味地討好他人,但是卻忘記了討好自己,所以她們又會覺得十分的委屈,因為這個她和我聊天的時候,也會抱怨說是家裡人連個幫忙搭把手,心疼她的人都沒有。

我說你願意嗎?她回我說,不願意又能怎麼辦呢,然後說是公婆年紀大了,丈夫上班忙,孩子要讀書等等一堆的理由就出來了。

是啊,賢惠的女人就用這樣的方式,被忽視了。

總之,在感情裡女人的確要學著去包容他人,理解他人,懂得自己的責任,但是要始終堅持一個原則,那就是我們應當始終以自我為中心的基礎之上的。

無論是從人性還是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先滿足自我的正當需求,才能夠在給予他人需求的時候,這樣才能讓自己變得快樂,也你能讓別人過的快樂。

黃臉婆式的賢妻良母,只會讓自己變成一個大家口中的「怨婦」,希望看到此文的你會懂。

相關焦點

  • 心理學:總有一天你會發現,性格越是內向的女人,越迷人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心理學告訴我們,性格內向的人同樣擁有著外向人所不具有的寶貴的人格品質。而相比於大膽主動的外向型女孩,性格越是內向的女人,越是厲害,表現在感情方面就是——越善於抓住男人的心。那是一個靦腆內向的女孩,開始阿詹身邊的朋友都不看好他們這一對,覺得阿詹應該找一個活潑開朗、陽光自信的女孩,這樣才能有利於治癒他曾經的心傷。然而,恰恰就是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內向的女人,徹底拯救了阿詹。兩人相處過程中,情感上,她總能敏銳地察覺到阿詹細微的情緒變化,並及時給他最溫柔細膩的開導和安慰;生活中更是面面俱到,將阿詹照顧得無微不至。
  • 心理學:總有一天你會發現,性格越是「不合群」的女人,越厲害
    但總有一天你會發現,那些性格越是"不合群"的女人,反而越是厲害,我們往往低估了獨處的力量。而反觀那些不合群喜歡獨處的女人,她們才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因為她們懂得利用獨處的時間最大化自我的價值。一個不合群的女人首先是她們不需要通過他人來實現自我的安全感,因為自己就成為了自己的靠山。而反觀那些合群的人,其實不過是在群體中找尋依賴感,長此以往反而會失去自己對生活的判斷和主見。這個世界上很多人贏在了不像別人,卻輸在了不像自己,有時候人在隨波逐流之中就徹底失去了自我獨立的人格。
  • 心理學家:總有一天你會發現,性格越是「不合群」的女人,越厲害
    本文是《女性課堂:自我發展心理學》專欄,通過學習,你可以獲得更多的思維模式和認知。解決自我發展中遇到的困擾,無論是生活還是職場。讓你更懂女性心理,尋找到屬於你的人生真諦和感悟。專欄講師:說愛,1000+情感案例研究者,知名心理學博主,專注研究女性心理學很多人存在一種思維,就是對"不合群"過份的排斥和貶低,人是群居動物,也正因為很多人習慣了合群的生活,對於那些不合群的人就視作特殊。其實合群與否都是我們人對自己一生的選擇,本質上沒有對錯與否,但是這一個選擇卻可以決定我們的一生。
  • 總有一天你會發現,性格越是「不合群」的女人,越厲害
    ,他們也只是喜歡跟著人云亦云,讓自己表現得更為合群。為什麼說性格越是不合群的女人越厲害,實際上就是在"溫水煮青蛙"和"群體逆向的特立獨行"中選擇了後者。網上有句話說的很好"人就是要有獨立的能力,和不合群的勇氣",獨來獨往的人把人生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上,他們不謀求在群體裡的依賴情感,而是選擇了更為自由的人生。
  • 總有一天你會發現,最後嫁得好的,都是有所圖的女人
    導讀:總有一天你會發現,最後嫁得好的,都是有所圖的女人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情感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心理學:總有一天你會發現,最後嫁得好的,都是有所圖的女人!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心理學:總有一天你會明白,越是得寸進尺的女人,越受到男性歡迎
    在和男人交往的過程中,女人往往會擔心自己的需求太多懂事是一個好的標籤,但是它的存在需要一個度,太過懂事,什麼都不要,只會讓對方覺得你是一個不需要付出的愛情勞動力,進而逐漸地覺得你廉價。因此,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那些越是得寸進尺的女人,越容易受到男人的歡迎。
  • 心理學:總有一天你會發現,對愛你的男人冷一冷,是一種智慧
    如果說在這之前,他們會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女人身上,那麼在這之後,他就會將所有的重心都放在如何提高兩個人的生活質量上。有很大一部分男性,他會變得越來越穩重,並且越來越努力,是因為他想為兩個人謀求更長遠的發展。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當他把精力轉移到生活中的時候,那麼必然對於女人的關心就會大大的減少。
  • 總有一天你能發現,女人越是「無情」,男人愛你越深
    後來他甚至會對我大吵大鬧,也會一連半個月不回家,每次都說出差了特別忙,其實是心早已走遠了。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我們始終都認為,在兩性關係中女人越是「無情」,男人反而越會愛你。但是需要明白的是,這裡的「無情」,並非是指冷漠的態度和表達方式,而是一種恰當的距離,合理的愛人方式。
  • 心理學:總有一天你會發現,女人四十歲以後,可以不需要朋友
    當你足夠強大,獨自一人便可抵擋千軍萬馬。對你來說,外人的幫助,也並不是必要的東西。總有一天你會發現,女人四十歲以後,可以不需要朋友。承受孤獨,才能變得強大,因為只有在一個人的時候,你內在的潛能才得以激發。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你不會做飯,不會幹家務。但當有一天你獨自生活,你會發現這些問題其實都能可以獨自解決。人一旦有了依靠,便會失去獨立的意識。學會一個人獨處,提高自身的能力 。女子本弱,為母則剛,孤獨使人強大。在《天賦異稟》中,北極星被關進監獄,她原本不想惹事,安然度過,可現實不允許她軟弱。
  • 總有一天你能發現,女人越是「無情」,男人愛你越真心
    後來他甚至會對我大吵大鬧,也會一連半個月不回家,每次都說出差了特別忙,其實是心早已走遠了。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我們始終都認為,在兩性關係中女人越是「無情」,男人反而越會愛你。 但是需要明白的是,這裡的「無情」,並非是指冷漠的態度和表達方式,而是一種恰當的距離,合理的愛人方式。
  • 總有一天你會領悟:中年女人的悽涼,都是從「大度」開始的
    別把他人看得太重,你最該善待的是自己。做一個自私,冷漠,小氣的女人沒什麼不好。因為,有時候你太過大度和心軟,只會讓別人拿你當軟柿子捏,得寸進尺地傷害你。遇上不懂感你的人,你的一腔熱情反而會變成傷害自己的利器。
  • 總有一天你會發現,不夠自私是導致你不快樂的根本原因
    即使是他發布了完整的信息,可就是有人不看完信息,然後再去問他,他也耐心的為所有人解答,所有人都可以讓他幫忙辦事並且不給任何回報。可是當大家討論起他時,問女生們願不願意讓他做男朋友,大家的回答紛紛都是,算了吧,他太中央空調了。不禁讓人感慨,原來好人對於平常人來說吸引度並不高。那麼這位教務代表平時這麼樂於助人,他快樂嗎?
  • 有這三大特徵的女人,往往會越過越幸福!看看你有嗎?
    走出失戀陰影的她,開始自信滿懷的擁抱性生活,用心經營著自己智慧俏皮的小女人形象,貴氣又可愛,性感更純潔。沒錯,她就是這樣一個矛盾體,如果你愛上她的個性氣息,那麼就讓我們來學習一下她的著裝秘訣,做一個自信的小女人。每次看到小S的報導,你都會發現和羨慕:她如此幸福。可知,真正幸福的女人不是最美麗、最有錢的。
  • 心理學:總有一天你會發現,你一切的焦慮都源自一個問題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生活中很多人都處於焦慮之中,有些人臉上掛著焦慮,茶不思飯不香,有些人表面很快樂,但內心其實非常不安。但總有一天你會發現,你一切的焦慮,都源於一個問題,那就是欲望。從我們出生開始,我們就有飲食、排洩、睡眠等的欲望,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希望有朋友陪自己一起玩,我們要求父母給我們買這樣那樣的東西,我們追求各種娛樂活動......
  • 總有一天你會發現,讓男人愛之如命的女人,都有這些「共性」
    總有一天你會發現,讓男人愛之如命的女人,都有這些「共性」,別不信。女人一句溫柔的話語,一個溫柔的舉動,一個溫柔的眼神,都足以融化男人的心。總有一天你會發現,讓男人愛之如命的女人,都有這個共性。這類女人,能夠替男人著想,不作不鬧,不矯情,能夠顧全大局,為男人分憂。男人會從心裡感動,會死心塌地愛著這樣的女人。你可以長得不漂亮,但你的性格一定要好。
  • 總有一天你會發現,中年女人,根本不需要愛情
    人越是沒有什麼的時候越是願意去炫耀什麼,同樣,人越是沒有什麼東西的時候越是想要,當自己真正有了這個東西之後,就不再會感覺美好,沒有那麼珍惜了。這也許就是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的原因吧。女人到了中年之後,根本不在需要愛情了,整天被茶米油鹽醬醋茶充斥著滿滿的日子,沒有時間和精力再去想愛情了。
  • 總有一天你會明白,越是親近的人,越見不得你好
    也許有人會說,嫉妒你的人,往往都是平時和你關係不好,或者對你有怨言的人。其實你卻不知道,生活中那些看似和你親密之人,越喜歡在背後中傷你,甚至是做一些不利於你的事。等你經歷的多了,慢慢變成熟了,你會發現,人情涼薄,沒有人真正盼著你好。
  • 心理學:總有一天你會懂,女人晚年的悽涼,都是從「大度」開始的
    一個高情商的女人最懂得就是人際交往的分寸感,不只是和同事之間的相處,在戀愛關係中她們也會保持適當的分寸。對女人來說,溫柔善良並不一定是優點,因為總是會有些有心計的人拿捏住你心軟的特點佔你的小便宜。聰明的女人會讓周圍的人覺得她和善但是也不好招惹,這樣的人際交往方式既能夠維持周圍關係的和睦,又不會給自己找上麻煩。
  • 總有一天你會懂,女人越懂事,男人越容易變心
    愛情關係裡總是折射著人性的弱點,女人也永遠猜不透男人的心?那些懂事的女人,總以為自己很了解男人,處處為他著想,甚至犧牲自己的欲望來滿足於對方,可是男人真的不會感激你。男人希望自己的妻子是端莊的優雅的,但是那些出軌的男性往往會選擇一個隨性放縱的女人作為情人。因此就會有女性說,「無論我怎麼改變都沒有用,因為你永遠不知道男人口味一直在改變。」男人最愛做的事就是「心口不一」,有些自私的男人花言巧語,一個人周圍包繞著很多的女性,在情場裡可謂是「運籌帷幄」,但卻始終做不到「善始善終」。
  • 心理學:總有一天你會懂,無論多麼恩愛的夫妻,都會變得「冷淡」
    我們兩個人結婚九年了,日子還不錯,壓力相對來說不那麼大。我們每天重複著相同的事,各自忙碌,然後回家後輔導完孩子就早點休息了。可是不知道為什麼我總是有點失落,我覺得我們的婚姻太過於平淡,就好像死水一般。現在的我總是會回憶戀愛時的甜蜜,卻發現很多東西莫名其妙的變了。我始終不知道究竟錯在哪裡,是什麼東西偷走了曾經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