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類型的父母最讓孩子討厭,有人還未察覺,誤以為自己是好爸媽

2021-01-09 小屁孩兒

文|文兒

曾聽說過一句話,寫的是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愛。「父母對孩子的愛,如流淌的小溪,涓涓不絕;而孩子對父母的愛,就是被風過的大樹,一吹才一動」。我覺得這句話很寫實,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深沉,源源不斷的,但是孩子對父母的愛卻很有限,隨時可能會中斷。

事實也證明,如果父母認為,孩子在任何時候都會愛著自己,恐怕是要失望了。北京市抽樣調查過3千多名中學生的心理狀況,在「對父母態度」這一欄中,有56.28%的孩子,都表示極度反感或痛恨父母。有人可能會感覺到不可思議,父母是孩子的血親,對孩子有撫養、教導的恩德,怎麼會有這麼多的孩子討厭父母,究竟什麼樣的父母最讓孩子討厭?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在一項調研裡找到答案。

調研發現,孩子討厭的父母有明確類型

早前,杭州九連小學校長將曉發現學校不少孩子似乎對父母有很多不滿,每學期的學期中、期末,學校給孩子們發下的《爸爸媽媽成績單》中,填寫「你最想對爸媽說的話」的結果就能體現。其中,最讓孩子嫌棄的父母有三類。如果父母中了,可以對應更改一下,別讓孩子和自己的關係越走越遠。

愛「催」的父母

孩子不喜歡的父母類型,第一個就是愛「催」的父母。愛「催」的父母,掛在嘴邊的口頭禪就是「快一點」,「快一點吃飯」、「快一點起床」、「快一點做作業」......或許家長認為,自己這樣做是在監督孩子,提高效率,但是對孩子來說,父母越催,他就越煩,越討厭父母。

其實,孩子的生活節奏和生理狀態,本來就和父母有差異。他們慢,也不是刻意的,家長不要對孩子要求太苛刻,適當地允許孩子慢下來,才能成為孩子喜歡的父母。

「話多」的父母

父母話太多,孩子也不喜歡。「話多」的父母,用孩子的話來說,就像是一樣,囉囉嗦嗦、沒完沒了,一句話要反反覆覆說好幾遍,孩子都能背下來了。父母話多,目的雖然是出於關心和督促,但是孩子聽多了,就感覺父母的話是噪音,無法忍受。

所以,父母說話,一定要謹記,同樣的話不要反覆說、每次表達力圖簡潔。同時,多給孩子機會,讓孩子展現自己的進步,父母不要對孩子關心過度了,孩子才願意聽父母的話,願意接受父母傳達的信息。

會「打」、「吼」孩子的父母

父母在教導孩子的過程中,少不了有言行失控的情況發生。比如,動不動就吼孩子、一不高興就打罵孩子。吼叫、打罵這些單純發洩情緒的行為,父母教訓孩子一時爽,但是於孩子而言,會深深地傷害到他。有孩子評價情緒失控的父母,像是一頭髮瘋的獅子,讓人感到恐懼。

父母平時在教育孩子時,首先要穩定自己的情緒,並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著想,不要對孩子動輒打罵。不然結果可能會適得其反,還會成為孩子討厭的父母。

【話題討論:小的時候,你最討厭什麼樣的父母?】

相關焦點

  • 「新型啃老」正在蔓延,很多父母都還未察覺,誤以為自家孩子孝順
    父母養育自己的孩子長大成人後,等到自己進入晚年。然而,有一類群體卻偏偏相反,明明成年後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掙錢養活自己,卻還是要依賴自己的父母養活。成年人依靠自己的能力和收入養活自己是最起碼的一件事,要是自己都養不活,還要依靠父母的幫襯
  • 新型「啃老」悄然問世,大多數父母還未察覺,反倒覺得子女很孝順
    只是如今的啃老和以前不同,那些不勞而獲的年輕人變換著不同的方式去剝奪父母的金錢、時間和精力,心安理得的享受著父母的饋贈。01新型啃老問世,大多數老人還未察覺,反而覺得子女很孝順小剛夫妻是一對年輕的九零後父母,兩人在沒有孩子之前,每天都是各種吃喝玩樂,哪怕是逢年過節,父母想要看他們一眼都難,更不要提平時了。
  • 終身未嫁是什麼樣的感受?父母帶著遺憾去世,卻還以為自己是孩子
    現在很多大齡剩女都想找一個心中的理想情人,不願意將就,但是想像中的人完美無缺,現實中不可能有,挑來挑去,最後把自己的時間都給耽擱了,於是就會終身未嫁。現在有很多女孩想有一段轟轟烈烈的愛情。然而,由於種種原因,他們無法實現自己的願望。有些人願意為愛付出一切,但最終他們能做什麼呢?
  • 這幾種孩子,很讓人討厭,父母卻還引以為傲,覺得自家孩子聰明
    對於熊孩子很多人都十分討厭 ,因為他們不懂得自己的行為會讓身邊人不高興。然而這些孩子的父母根本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甚至有些父母還樂在其中。這也就難怪大人們討厭熊孩子,不知道你有沒有遇到這些熊孩子呢?
  • 父母討厭自己的孩子,正常嗎?
    01 在強烈的情感裡面,愛和恨都是正常存在的 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情感,是世界上最親密並強烈的情感之一,另外就是和伴侶的關係。在這樣強烈情感下,裡面包含了父母對自己的期待,對孩子的期待。而有期待就自然會有落空,所以情感就會相對複雜一些。
  • 最讓人討厭的3種孩子,可悲的是很多父母還以此為傲
    我們都知道「熊孩子」這個概念,而「熊孩子」背後一定有個「熊家長」,但是「熊家長」為何不管教自己的孩子呢?那就是每個父母看自己的孩子都很可愛,又怎麼能看到孩子哪裡不好呢?那些別人看到非常討厭的行為,在家長看來也是小孩調皮的天性,從而造成「他還只是個孩子啊」的梗。
  • 【守護親情 | 討厭自己的父母,我是不是沒良心?】
    不知道小夥伴們,有沒有討厭過自己的父母呢?但阿拯發現:討厭爸媽的孩子,真的很多,也許不會一直討厭,但真的會討厭父母,也討厭過父母。>,有資格討厭自己的孩子嗎?阿拯跟爸媽吵架時,就是這樣,總覺得自己委屈,越想越委屈,腦子裡都是 「爸媽 對我不好的事」,不去想「爸媽 對我好的事」。
  • 10個女生9個最討厭的男生類型,你是否又躺槍了
    相信很多男生都有一個困惑:為什麼不知不覺間就被女生討厭了?那麼,今天就來科普一下,女生最討厭的幾種男生類型。,自以為邏輯嚴謹,說起大道理是頭頭是道。 哇真的好性感,有機會出來吃飯嗎?(猥瑣男)2. 你怎麼穿這麼少?你爸媽知道嗎?(雙標男)如果,女生沒有罵你一頓,只是拉黑就該謝天謝地了。
  • 30歲還未嫁的女生,大多是這3種類型,而這類女生可愛又可憐
    而男人到了三十歲還不算太晚。好像大齡剩女這個稱號對女生來說是滿滿的惡意,但我們仔細想想,什麼樣的女生,到了30歲還未嫁呢?其實30歲想嫁還未嫁的女人,大多是這三種類型:01渣女變老了渣女在年輕的時候風光無限,天性貪玩,內心虛榮,喜歡刺激的生活,春風拂柳不肯回頭,男朋友換了一個又一個,感覺自己一直都年輕有活力
  • 三種類型的母親最容易讓孩子變得討厭,看看有你嗎?
    三種類型的母親最容易讓孩子變得討厭,看看有你嗎?母親和孩子,應該是世界上最親密的人。但是為什麼有些家庭的孩子會把母親視為仇人呢?很有可能,是養育孩子的方法出了問題。這三種性格的母親,最容易養育不懂事的孩子。一、性情暴躁的母親俗話說做父母是一種修行,最考驗人的脾氣。
  • 到了晚年,以下類型父母容易讓兒女躲著走,可不是沒錢的
    有人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不管是父母做過什麼事情,都要原諒自己的父母,畢竟是他們把我們養大的。」但是,現實生活中,卻有一些父母雖然給了孩子生命,但也足以成為孩子的「噩夢」,以至於等到老人老的時候,兒女們都想躲著走,可別怪兒女狠心。
  • 「爸媽,你討厭我的樣子真的很可怕」,請不要讓孩子這樣想你
    父母對孩子如春風和煦,孩子的內心也是感恩和充盈的,父母對孩子惡語相向,經常流露出憤怒、打擊或者嘲諷的態度,則可能讓孩子一生活在不被最親近人喜愛的陰影裡,苦苦掙扎。如果你能幡然誤會,現在重修親子關係還為時不晚。案例:愛裝病的孩子仍然「沒人疼」蕾蕾是家中的獨女,本該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她卻仿佛被父母「遺忘」了一般。
  • 千萬別把你最討厭父母做的事再延續到自己孩子的身上!
    小時候,我們覺得自己的父母很討厭,發誓絕不成為那種父母,可是等到這些討厭父母的孩子成了父母之後,卻又會不自覺地變成了讓自己孩子討厭的父母。小時候,你很討厭父母無時無刻地關注你的學習,詢問你的成績,但是等你孩子上了學後,你卻延續了父母的「光榮傳統」,每次都會關心孩子考試考了多少分,班上排第幾名,讓孩子不勝厭煩。
  • 女人最討厭的男人類型,媽寶男排第二,你同意嗎?
    因為這些男人的行為,可能剛好踩在了女生的雷區,在不經意中,讓自己成為她最討厭的男人類型之一。女人原本以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擁有一段堅不可摧的愛情。可你的出軌,直接打破了她的幸福,摧毀了她的信任。她發現所謂的愛情,不過是虛假的泡沫,一碰就碎。過往的甜蜜,都像玻璃渣,狠狠地傷透了女人的心。過往的甜言蜜語,就像一記響亮的耳光一樣,狠狠地打在女人的臉上。
  • 一個00後的無奈:等我有了孩子,不會做我爸媽這樣的父母
    關注微光,看盡人生百態引言:  看到有個熱門話題引發了眾多網友的討論——老一輩最糟糕的育兒建議是什麼?相較於育兒,下面點讚最高的幾條評論,無外乎說的都是父母那一代的教育方式。  看著他們的評論,很容易引發自己內心的共鳴,這種感同身受的體驗很多人都有,這就是典型的中國式家庭教育。當父母還覺得這樣是理所當然的時候,子女們已經慢慢察覺到了其中的缺憾。
  • 「人類的本質」:大多數父母都會變成自己曾經討厭的那個人!
    有天傍晚我健身完回家,出電梯開始摸鑰匙,聽到鈍物砸向地板的那種「哐「的巨響,一個女人撕心裂肺的喊叫聲從隔壁的窗裡傳出,我以為是夫妻吵架,八卦之魂開始燃燒,誰知道那女人又弄的「哐哐」作響,嘶吼道:「早上就開始背,為什麼到現在還只寫了一頁。」「你到底能不能聽話不要老想著耍啊。」家庭矛盾的重心估計已經從夫妻之間的忠誠與否變成了孩子聽話與否。
  • AB型女生最討厭的男友類型【血型密碼】
    血型不同的女孩各有所好,尋找另一半時,也是各有各的品位。
  • 6種最讓孩子討厭的父母,還好我不是!
    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孩子愛自己,而不是討厭自己。
  • 你最討厭什麼類型的綠茶婊
    這是我的理解昂~那麼~「綠茶婊」各式各樣~你有沒有最討厭的類型呢?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和自卑心理!但是眾多「綠茶婊」中~兔兔也有最討厭的一種~就是號稱自己「怕血」!這一點!兔兔真的特別討厭這種女孩子!好可怕呀!」
  • 這種類型的孩子,你們是憑實力單身的
    後來,心理學家布倫南將成年人依戀方式,通過兩個關鍵特徵——焦慮感與迴避性,分為了四個類型,也分別對應了最開始測試的那四種類型:A 安全型依戀;B 疏離型依戀;C 痴迷型依戀;D 恐懼型依戀。以上敘述都是比較明顯的「迴避依戀型人格」,還有一些是不那麼明顯,可能你不會一下就發現,甚至連他們自己本身都察覺不到,但是在交往過程中總覺得哪裡怪怪的。如果你在戀愛中感覺對方或者自己有以下兩種狀態,那就很有可能是「迴避型依戀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