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天杭州女童失蹤案始終牽著大家的心,這個案子有太多不確定的因素,但唯一能確定的是,孩子的父母平時對她關心太少,甚至已經達到了可憐的地步。
因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極端的會如這個失蹤的小女孩一樣,可能會有生命之虞。而在平常的生活中,父母更像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其對孩子的態度如何,折射給孩子的心理映照就是怎樣的。
父母對孩子如春風和煦,孩子的內心也是感恩和充盈的,父母對孩子惡語相向,經常流露出憤怒、打擊或者嘲諷的態度,則可能讓孩子一生活在不被最親近人喜愛的陰影裡,苦苦掙扎。如果你能幡然誤會,現在重修親子關係還為時不晚。
案例:愛裝病的孩子仍然「沒人疼」
蕾蕾是家中的獨女,本該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她卻仿佛被父母「遺忘」了一般。父母忙於工作,特別是父親,一直是廠子裡的先進工作者,總是工作很忙,很少能顧及家庭。一直寄宿在奶奶家的蕾蕾對父母之愛非常渴望,可是又愛而不得。
等到蕾蕾該上小學了,父母考慮到奶奶年歲大了,照顧她有些吃力,就將蕾蕾送入了寄宿制小學。小小年紀就住校的蕾蕾感到非常不適應,剛開學的時候還總是生病,父母不得不一次次把她接回家。
蕾蕾發現原來自己生病是可以引起父母注意的,所以在往後總是三天兩頭地喊疼,不是肚子疼,就是脖子疼。但是爸媽領她去檢查發現並沒有得病。後來蕾蕾自己承認是在「裝病」,這引起了爸媽極大的不滿。
媽媽指責她說「人不大就學會撒謊了,就應該早早地進入學校接受軍事化管理,好好的磨磨性子。」或許是受到了家長的訓斥,從那以後蕾蕾果然都不再生病了,身體好像一天就變得「強壯」起來了,不過她開始拒絕回自己家,即使是十一長假也要回奶奶家,這就是被父母的態度傷透了。
父母「嫌棄」的態度,至今讓網友心驚
「你的童年父母給你留下了陰影了嗎?為什麼?」在這個問題下,網友的回答可謂五花八門,但是大多指向一件事情,那就是父母「嫌棄」的態度對自己的影響。
打擊派:
我初三那年突然就醒悟了一樣,學習非常認真。可是我媽卻無端地打擊我,說什麼「以前都尋思啥去了,現在學哪還來的及」、「不是受啥刺激了吧,感覺像不正常」。最讓我難以接受的是,有天我媽突然說「你爺家那面就沒有大學生的料,快放棄吧,再累個好歹」。真是無語了。
讓她打擊的我逐漸鬆懈下來,後來成績平平,泯然眾人矣。我媽又得意了,說「你看我就說你不行吧,還不信!」真是我親媽啊!
嘲諷派:
我小時候挺愛唱歌的,可是我媽就說是公鴨嗓子,更過分的是有時候還和左鄰右舍一起圍攻我,諷刺我。然後就再也不敢在公眾面前唱歌了,直到大學有次晚會被大家推上去唱歌,反響意外地好。都是我媽當年誤我啊,要不然現在沒準都出道了!
嚇唬派:
我是家中的姐姐,下面還有個弟弟。每次我一做錯事或者淘氣,我爸媽就合起夥來嚇唬我,說「再不聽話就給你弟換媳婦」。那時候小,根本不知道這是玩笑話,然後就變得特別「乖」,爸媽還覺得是他們教育有方,卻不知道我心裡有多害怕。
父母的負面情緒,會給孩子造成哪些影響?
相信這世上所有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但是由於有的父母對孩子的態度不夠「端正」,總是以「嫌棄」的形式表現出來,等於給孩子發送的信號就是負面的,那孩子的成長肯定也避不開這樣的影響。
曼徹斯特大學心理學教授埃德·特洛尼克曾經做過一個非常有名的實驗——靜止臉實驗。他讓一個母親先和孩子互動,孩子非常開心,積極響應;然後讓母親再換成一個沒有表情的臉,無論孩子怎樣做,母親都一直面無表情。
實驗證明:在母親對孩子毫無反應的這段時間,他的心跳加速,體內壓力激素增加,如果持續下去,他大腦關鍵部位的細胞可能死亡。而當母親露出笑臉後,孩子就會不顧視覺懸崖,克服恐懼,朝著媽媽爬過去。
兩個結果,大相逕庭,可見父母對孩子的態度,對他的成長是有多麼大的影響。絕大部分人的傷痛都來自於在他們最需要父母的時候,父母沒有給他們正面的、積極的情緒,尤其是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更是如此。
如果家長常期對孩子的所思所想,甚至在孩子明確提出需要幫助時都未能積極回應,那麼孩子在父母這種負面情緒的裹挾下就容易變得鬱鬱寡歡,缺乏自信,還會嚴重影響親子關係。
試想一下,在孩子最需要得到你鼓勵的時候,你不假思索地兜頭給孩子潑了一盆涼水,那麼他還有積極性嗎?他還有進取心嗎?在孩子心情不悅,需要得到父母及時疏導的時候,你以工作忙或者小孩子事多為由,毫不猶豫地給他推到了一邊,這難道不是對娃心靈的二次傷害嗎?
當孩子由於弱小,一次次向你求助時,你卻打著「鍛鍊」、「為你好」的旗號,讓無助的孩子自己去承擔,你能想像得出孩子的孤單、寂寞、冷嗎?
父母本應該是孩子一生中最溫暖的港灣,但是一些父母的態度實在不敢恭維。如果這個世界上孩子最能信任的人都不能給予他安慰和幫助,就別怪孩子也會變成一個冷漠的人。
如果你愛孩子,就應該明確地讓Ta知道
父母對於孩子而言,是最熟悉的人,父母的一舉一動、一個表情對孩子的影響都是非常深刻的,家長到底該怎麼做才能給孩子一個正向反饋呢?
1、 給予孩子足夠的陪伴
現在都講究父母對孩子的高質量陪伴,但就像失蹤的杭州女童一樣,父母常年見不到孩子不說,連電話、視頻溝通都很少,這肯定會影響孩子的成長。所以各位家長無論多忙,也要抽出時間來專門陪下孩子,哪怕只是共讀一個故事,即使不能在一起也要保證聯繫和愛不中斷。
2、給予孩子溫暖的照顧
有很多寶貝陪爸媽加班,結果自己困了就睡在辦公桌腳下了。還有的外賣小哥會將孩子帶在身邊一起工作。如果是生活所迫,也希望你能多給孩子一些溫暖的照顧,在你的能力範圍內給孩子一個溫暖的家。
3、給予孩子充分的肯定
家長給孩子怎樣的態度,孩子往往就會按照這個方向去生長。整日在懷疑和否定中度日的孩子,父母毀掉的是他未來的前程。要以欣賞的眼光來看孩子,允許孩子試錯、犯錯,給予他自由成長的空間。多鼓勵,少嘲諷,多幫助,少打擊。
4、向孩子表達你的愛
東方的文化都是含蓄的、內斂的,對孩子的愛也是如此。其實很多父母不是不愛孩子,而是不太善於表達。如果你愛孩子就用言語表達出來,肢體語言和眼神鼓勵也是可以的,讓孩子能接受到你的愛和善意,他才能在愛的包圍下茁壯成長。
最後,不要以為孩子小就隨口否定孩子,給孩子一個正面的態度,積極的情緒,才是讓孩子健康成長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