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打拼:沒錢,沒房,沒車,回不去的老家,融不進萬家燈火

2020-11-08 女人私房話

來源:文鳳凰

01

2020年還剩56天。

城市打工人,又開始在朋友圈在微信群在各路媒體一次次看到這個句式,次次又雙叒叕被扎到心。

特別是今年,你忽然發現自己從來沒有這麼無力過,2020似乎一無所獲,這麼快就到了送別的時刻麼。

前天半夜,我正趴在電腦前整理一個課題材料,電腦微信上忽然跳出很長一段文字消息,我一看,是我一個年輕的老讀者——阿朱發來的,我以前曾經寫過她的故事。

阿朱說:

姐姐,我想和你談談心。

我爸爸現在,還在外面有情人,從沒往回拿過一分錢,卻半點沒有愧疚之情,對我媽媽也一直頤指氣使的。欠了信用卡還不上,仍然時不時找我墊錢填窟窿,卻從來沒有還過我。

我媽媽身體不好,她不識字,只會不停做農活,唯我爸爸命是從。我奶奶八十多歲了,腿腳不便,她有三個孩子,卻只是我媽一個人在照顧,其他人能躲就躲。

我老公沒什麼文化,初中沒畢業,一個月才能賺三千來塊。婆家也是一窮二白。我只是大專畢業,整天工作12個小時,甚至要上夜班,工資才能勉強八千多。

我們結婚六年了,有一個女兒,今年三歲,眼看到了該上幼兒園的時候。

現在我們手裡存款還不到10萬,在天津這樣的大城市,沒有車,沒有房,不敢吃好的,不敢穿好的,仍然感覺舉步維艱。

馬上又到年關了,再次面臨做出「回不回老家、告不告別這個城市」的決定……

我很彷徨,真的不知道路在哪裡,該怎麼辦,我覺得我快堅持不下去了,前進後退,似乎都沒有路。

02

一眼看去,阿朱的狀態,和當下很多人到中年的打工人狀態一致。

我回復她:

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困境,你現在都存在:不能辭職,因為責任太重。不想離婚,因為孩子太小。不敢逃離,因為家鄉沒有用武之地。

又遇上2020大疫之年,那就只能咬牙忍著,誰又不是這樣咬牙忍過來的呢!

微信裡,阿朱似乎在自說自話,繼續源源不斷發來文字消息,印證著我上面的話:

如果回老家,沒有工作,只有自己創業,可是我們一沒本錢,二沒經驗,失敗不起,消耗不起。老家的教育質量堪憂,對孩子未來會造成怎樣的影響,我心裡也很擔心。所以回老家我心裡其實很害怕,怕自己消耗在柴米油鹽裡,怕自己失去了賺錢的能力,怕影響孩子的前途,老公掙錢又少,遠遠不夠開銷,想想回老家以後的生活,我都會有強烈的窒息感。

我以前不這樣的,我自己去東營上班,去上海上班,老闆不乖我就離職,同事不乖我就懟回去,我從來都是酷帥瀟灑。可是結婚後,我以為我有了靠山,現實卻更像被砍了雙腳。領導的不合理安排不敢出聲,怕失了工作。同事的刁難一味忍讓,只想和為貴。老公不求上進我也只能隨他去,畢竟孩子還小,還能離婚咋地。

在這個城市,我跟老公的工資勉強維持生活,房租、水電、交通、吃飯穿衣,就花去一大半,供不供得起孩子在這裡上幼兒園,將來還有小學中學,能不能走得通走得遠,生活水平又會成啥樣,我現在心裡完全沒底。

打工每天時間都被排滿,老公不僅不給力,反而就像我兒子一樣,上班回來就是打遊戲睡覺,和他商量啥都是你決定就好了,讓他去做兼職也不去,說上班太累下班還不讓他休息,我對改變他已經沒有了信心…雙方老人也各有各的問題,不可能來天津幫我看孩子。

走投無路。

為什麼人到中年,路卻越走越窄?

03

豈止和阿朱一樣漂泊城市的打工人,其實大多中年人,都有這麼一刻會感覺道路在變窄,而且還似乎越走越窄。

逃離北上廣深的口號曾經多麼響亮,打工人告別城市回去老家的念頭就多麼迫切。

回老家的念頭多麼迫切,留在城市的理智就有多麼強烈。

人生永遠都是在矛盾中拉鋸,撕扯。

阿朱說:

我感覺老家就像黑洞,會吞噬我的一切,要去還爸爸三五不時出現的信用卡帳單,爸爸媽媽的醫療費,奶奶日積月累的照顧,我還有個孩子…

不寒而慄。

在我內心,從親情講,我願意陪著奶奶安度晚年,給奶奶煮飯,陪她遛彎,我願意爸爸媽媽生病時我堅定地說用最好的藥,可是我沒錢…

現在是我回去不回去呢?真的是想不通!我覺得這兩種生活我都擔負不起!

孩子已經三歲了,我自己也是留守兒童,我真的不忍孩子再承受我的痛。

我媽現在腰傷著了不能幹活了,但我爸不管農活,不管餵雞餵豬照顧奶奶,外面掛著情人還指揮我媽幹這幹那。

我也想著讓我媽來我這邊,好養養身體。我爸在老家一個月也賺七千多塊,完全可以僱個保姆白天照顧我奶奶,他晚上回家看看我奶奶,可我爸他不按孝子套路出牌……姐姐,我自己總是想好多,就是不知道是對是錯。

阿朱那個爹,讓人好氣!我毫不留情,回復她說:

甩掉你父親,除非他老的不能動的時候,否則不要管他。不然你飛不動!你人生的排序,小家庭永遠是第一位的,永遠是第一位的!首先要把你的小家庭經營上正軌,再有餘力才兼顧其他。

照顧你奶奶,本來就是你爸的責任。你爸欺負你媽欺負成習慣了!你媽跟著你是最好的,你們相互照顧。不要對你爸心軟,善良沒有鋒芒等於愚蠢,愚蠢是最沒救的。愚孝也一樣。

你掙八九千,老公三四千,合在一起一萬二三,孩子接來,就上一兩千的幼兒園,現在很多民辦普惠性質的幼兒園也都不貴,鄭州這邊一個月一千一二的幼兒園比比皆是,即使在天津,你了解之後會發現,很多幼兒園你們上得起。

女兒來了讓你老公負責接送,給他壓力擔責任。可以暫時住得差一點,吃得簡單點,穿得儉樸點,試著節流,慢慢開源,一定會越來越好的。

天津多好的城市啊,生活步入正軌之後,你們再攢攢錢,供個小房子,孩子將來考大學享受的是全國人民都享受不到的高考紅利。

每個人的人生都很難,咬牙堅持吧,別後退,後退更難。

04

阿朱回復了一串笑臉,說:

好,我聽姐姐的。我先把孩子接過來試試,萬一成了呢。

我說:不是萬一成,而是一定要成。

阿朱說:好!一定要成!謝謝姐姐!一下子把思路幫我理清了。

我也笑了,說:

2020年,很多人和你一樣,總結一個字,其實就是缺錢。錢,似乎能解決遇到的所有難題。

其實不止2020,錢本位的時代,人對金錢永遠饑渴,永遠不夠,哪一年你不缺錢呢?

大城市打拼多年,沒錢,沒房,沒車,回不去的老家,融不進這萬家燈火。歸根結底,還是一個字,缺錢。

年年如是。

人生的艱難,就在掙錢和吃屎之間,彷徨抉擇,前進很難,後退就是吃屎,就看你吃不吃得下去。之所以痛苦還在於,錢難掙,屎更難吃。

一個月拿著近兩萬塊工資的我妹妹,曾經向我抱過工作太累,忙起來毫無體面,幹著窩心時刻想逃離,我只是問她一句:錢難掙,屎難吃,你選擇上班還是吃屎?

她嘿嘿一笑,瞬間釋然。

所以,和阿朱一樣的城市打工人,咬牙堅持吧,別回老家!回去了你會更多失望,而城裡的一切都不會等著你。學會狠心,不要被不該你負責的人和事拖累;學會取捨,你心之所向就是你的優選項。

每到夜幕,請你偶爾駐足看一看,你拼命的這座城市那麼美,窗子一格一格被點亮,這萬家燈火,總有那麼一天,有一盞燈,它會屬於你。

加油。

相關焦點

  • 留不下的大城市,回不去的小城市,困在大城市裡的小城中青年們
    畢竟這些富裕家庭這麼多年的人脈耕耘,老家的圈子就那麼大,他們回去後,可以說各方面都會有照應。而且他們的父母一般也早在幾年前就準備好房產,可以說只要回去,房和車是瞬間就有了;另一類大多是農村貧困家庭出身,對定居大城市不抱任何希望,把目標降低到實現從農村到縣城跨越的那類人(其實這撥人真的挺不容易的)。
  • 比融不進上海回不去故鄉的王漫妮更可憐的是等不回兒女的父母
    然而,她在享受著她所離不開的上海的種種好時,卻也因沒有房子、沒有可以走動的親人融不進這座繁華的城。成為又一個融不進城市回不去故鄉的異鄉漂泊者。可就業環境並不樂觀,因經濟不景氣,好多奢侈品牌都經營困難,維持下來或實現盈利的門店位置較高的崗位早已飽和,且她已經奔三,要在奢侈品牌圈裡再找個跟上家一樣待遇的太難了,能找到的是只有七八千塊的初級銷售職位,而這點錢只勉強夠她一個月的房租。於是窘迫的王漫妮不得不收拾行李回老家,打算回鄉發展。
  • 回不去的老家、留不住的城市、住不了的房子
    自己身邊也很多朋友、甚至是親戚回到了老家。這些年又陸陸續續回來「北上廣深」了,有些人做生意,老家水土不服失敗了,有些人在老家一直吃老本也沒正經的工作,有些人覺的老家太安逸了,不適合年輕人生活。在外漂泊的人,誰會不想回老家!其實都想,但不現實。都想在大城市賺到錢了,回老家蓋棟別墅,挖口魚塘種點菜,養點無公害的雞鴨。可現實是,理想很美好,現實太殘酷。
  • 三十不立:請溫柔以待那些沒房沒車沒有家的90後
    李想三十歲了,過年的時候不願意回鄉下的老家,名牌大學畢業了七八年,在南京沒房沒車,一年十五六萬,混的不如老家初中畢業的同學。其實,李想挺努力的,沒有上過補習班,沒有求過什麼關係,就一路從土房子的村裡小學讀到了鎮上的初中、市裡的高中、大城市的985高校,即使現實是他的父母供不起他上補習班,也沒有關係可以託。
  • 繼續留在大城市打拼,還是回老家結婚?這次,他們給出了最佳答案
    而對于堅守在大城市打工的異鄉人來說,回老家結婚還是繼續留在大城市打拼,終究是個不小的難題。/ 本 期 案 例 /回老家結婚還是留在大城市打拼男主人小菲來自江蘇江陰,女主人蘇沐則是江蘇靖江人,都來自於小城市,然後在上海讀書學習,大學畢業後繼續選擇留在大城市工作。他們也曾面臨著「回家結婚or大城市打拼」的難題?幸運的是,與其他小年輕不同,他們最先找到了答案,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 在廈門闖蕩五年,無房無車無存款,要不要回老家結婚生子
    說出來自己都覺得可笑,從大學畢業到現在,五年時間,無房無車無存款。有時候想想,我為什麼還要待在城市裡?年近三十,工作上,沒有做到管理層,仍然是公司最底下的打工仔,工資也只供自己生存,生活質量也沒有得到什麼實質性的提高。我一直在猶豫,在搖擺,是不是自己不屬於城市?前天晚上,一位同在廈門打拼的朋友,也是我的高中同學,突然在微信上問我有沒有想過回老家。
  • 回不去的娘家,融不進的婆家
    妯娌今天下午帶孩子回她上班的城市了,她在服裝批發市場上班,半年放一次為期半個月的長假,上周她沒打招呼突然回來,我以為是她娘家有什麼事,但是她回來後去他老公老家農村轉了一圈又來到我們居住的城市待了兩天就走了,這次居然沒回娘家,我感覺有點不可思議。
  • 從大城市回老家發展,對還是錯?
    想想回老家快三年了,日子雖然過的有些平淡,但也是我家人最幸福的時光。媳婦去當地公立學校代課,我做的是印刷包裝的業務,我們工作都不累,也比較穩定。大女兒進入了當地最好的小學。最高興的,小女兒去年也出生了,現在有兩個小公主,真是高興的不要不要的!接住大女兒,她想吃竹筒粽,就騎車過去了。好多孩子都在排隊購買,老奶奶生意很不錯。
  • 父母不在:我有一個回不去的老家,甚是想念卻又無可奈何
    曾經無數次夢裡歸去,父母兄弟姐妹均在,一家人其樂融融,醒來竟是一場空,淚流滿面。我有一個哥哥和弟弟,常年在外打工,老家沒人,我婆婆家距我娘家比較遠,開車的話也得4個小時。每一年都想著回老家,上墳掃墓,看看老房子,只是回去了沒地方坐,也沒地方進,只能作罷。
  • 回不去的家鄉融不進的城市
    我們小的時候不理解爸爸媽媽讓我們好好讀書的目的;也不理解媽媽每次看到期末考試成績那抓狂的表情;更不理解爸爸媽媽為什麼總說:只有好好讀書 沒關係的,就算你現在一事無成又如何,就算你沒能在城市裡紮根又怎樣,累了就停下腳步。故鄉永遠歡迎你,那裡才有你的靈魂,那裡才是你的歸宿。
  • 娘家人提醒:不想跳火坑,就別嫁「三無男」,不是沒房沒車沒錢的
    聽到準女婿不知所謂的發言後,王女士立刻要求女兒停止與對方來往,無論他是否在開玩笑,作為娘家,她都不允許子女跟「三無男」有任何牽扯。畢竟關心過婚嫁市場行情的父母都清楚,比起沒房沒車沒錢,「三無男」的性質可要惡劣得多。看到王女士如此緊張,我很好奇她口中的「三無男」到底是指什麼?
  • 男人單身的原因,不只是沒房、沒車、沒錢,最根本的是這個
    在古代,人們的戀愛方式基本就是相親,講究的是媒妁之言,可能到結婚前一刻連對方面都沒見到過。而在現代,人們崇尚自由戀愛,享受追求與被追求的感覺。但現代男人的單身數量卻異常的多,有一些30多歲,都沒談過戀愛,這是為什麼呢?有一些人認為是女人的問題,其實歸根到底還是男人自己本身。
  • 男人沒房沒車也沒錢,聽說會被99%的女人拒絕?
    現代社會對於男人來說,沒錢是一種致命打擊。中國13億人口,大半是男人,要想每個男人都有錢,那怎麼可能做得到。有人天生愚鈍,有人生來家世平凡,有人專注了學業而不擅職場,有人命中事業不順求之而不得,總之聰明有才幹,在職場上混得風生水起,能掙到大錢的男人也只是極少數。
  • 你有多久沒回老家了?
    因為她的那條朋友圈,在老家的爸媽一直都沒睡著,生怕她出了什麼事。有時候會覺得這樣的關心很煩,要問東問西,要各種猜疑,但其實也挺理解父母這種心情的,想要觸碰,卻不敢伸出手。因為看過大世界的人,是沒辦法坦然坍縮回小世界的。我經常會在深夜下班的時候,感慨呆在城市裡也太好了,有24小時營業的便利店,有運行到11:30的地鐵,有永遠都不熄滅的霓虹燈,也有時刻都保持煙火氣的大街小巷。
  • 即將30的單身女生,是繼續在大城市闖蕩,還是回老家相親結婚?
    但很殘酷的現實是,沒房,自己一個人當然能過,但結婚後沒房的話,以後有了孩子怎麼辦,沒房沒學區孩子怎麼上學?婚前自己過,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怎麼過都可以,但結婚後,還要不要過上正常的有尊嚴的城市生活?03在深圳這樣的城市,有太多和阿梅一樣在努力打拼的年輕人,特別是即將年滿30歲的女生,她們比其他人,承受了更多壓力,男生30歲單身,沒人說啥,女生30歲單身,就十惡不赦了。
  • 你沒錢,沒房,沒車,還敢談戀愛嗎?
    我有一個朋友小易,高中畢業就出去打工了,因為學歷低,能力有限,所以他打工這麼多年過得很拮据,收入也不高,除去自己的生活開支,每個月的錢也所剩無幾,到現在也沒攢下多少錢。現在也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了,家裡人不停的催促他,親戚們也為他著急。但是,他自己也知道,現在自己生活過得這麼差,好多同齡人都買房買車了,自己還一無所有,孤身在外漂泊。
  • 36歲剩女好後悔,被「沒房沒車的男人,千萬別嫁」毒雞湯耽誤了
    一旦錯過了,就不真的不再了。畢竟,誰的人生也不能重新來一次。我就是這麼反面例子,年輕的的時候,「沒房沒有車的男人,千萬別嫁」,「你值得更好的」,「你值得過上更好的生活」……聽了太多的毒雞湯,以至於挑肥揀瘦,今年都36歲了,至今還單身。成了別人眼裡的「怪物」。
  • 都三十歲了,如果在武漢混不下去了,那就回老家吧!
    上周蔡蔡來電,她在老家的工作敲定了,而且最近家裡給她介紹了一個不錯的相親對象,應該算是一件比較高興的事,但是她卻怎麼都高興不起來,因為她可能一輩子就這樣待在老家了,再也不能來武漢打拼了!彼時年近三十的她如同《三十而已》的王曼妮一樣,在北京沒錢沒房沒地位,除了一顆孤傲的心,一無所有。去年她逃離了北京,帶著夢想來到了武漢,本以為以自己在央企和北京電視做過編導的經驗在武漢找一個月薪8千的工作不是難事,但現實卻一次次打臉。
  • 年輕人不去大城市就沒出息嗎
    父母總是說年輕人應該到大城市闖一闖,認為只有在大城市才能實現價值,只有留在大城市才算有出息。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迷茫該去小城市還是去大城市。在大城市有最好的醫療條件,在你生病的時候能最快的享受最好的醫療設備,有最便利的交通你能在最快的時間去你想去的地方。大城市有最大的包容心,在這裡你30歲不結婚,也沒有人把你當成怪物。在這裡不用父母託關係,也能找到工作。我們去大城市留在大城市是因為,大城市給我一個充分自由的空間。
  • 年輕人不去大城市就沒出息嗎?
    今天我在微博熱議裡看到這樣一個話題「年輕人不去大城市就沒出息嗎?」我想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同時也分享一下我的內心想法。我剛看到這個話題時——一愣,隨後不經大腦思考的脫口:「這也需要熱議?怎麼會有這種想法?小城市怎麼了?小城市也有努力拼搏優秀的人啊?」但是當我看到微博朋友們眾說紛紜,討論的很熱鬧。自己再回頭想時,傻笑一番,笑自己太膚淺,不知人間世態,也不懂人心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