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怪象:家裡越孝順的孩子,往往最不受父母待見,究竟是為什麼

2021-01-12 萌孩控

曾幾何時,多子多福是家庭最幸福的象徵,可現如今敢生二胎或多胎的父母卻越來越少!究其原因,除了擔心巨額的經濟壓力外,家長還擔心對孩子做不到一碗水端平,所以寧願生一個把所有的愛都交給孩子。

一、家裡越孝順的孩子,往往最不受父母待見

霜霜是家裡的老大,下面還有一個弟弟和妹妹。在她很小的時候,她就明顯感覺出父母對她和弟弟妹妹的不同,但凡家裡有一個蘋果,最後吃到嘴的從來都不是她,哪怕一小口也沒有她的份。

所以,霜霜從小就明白一個道理,要想過上好日子只有好好讀書。可命運就是這麼的不公平,哪怕霜霜每學期考試都是班上的第一名,可媽媽還是勸她不要讀書,讓她把讀書的機會讓給弟弟。

看著皺紋叢生的媽媽,霜霜心軟了,她跟同村的人一起去東莞打工,在外面省吃儉用攢點錢就會寄一半工資回家,剩下的錢自己攢著。就這樣從18歲開始工作,到現在28歲,霜霜寄回家的錢不僅工弟弟妹妹讀大學,還幫著家裡蓋了新房子。

可是她對家裡的付出,爸爸媽媽就像帶了濾鏡般完全感受不到。去年底,霜霜帶著男朋友回家商量婚事,媽媽開口的第一句話就是要20萬彩禮,將來要留著給弟弟娶媳婦。當時,男朋友的臉瞬間變黑,而霜霜的心也被徹底傷完。

當時,她拉著男朋友連夜出村,父母還罵她「白眼狼和沒良心」。霜霜不懂,為什麼自己為家裡辛辛苦苦賺錢十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到底父母是怎麼說出她沒良心的話。而且相比弟弟妹妹,她應該是這家裡最孝順的人,可到頭來得到的結婚卻最慘。

難道,真的驗證了那句「會哭的孩子才有糖吃」嗎?其實,在很多農村家庭都存在這樣的怪象,很多父母對老大非打即罵,而對於老卻是寵愛有加。到底同是親生孩子,差別怎麼就這麼大呢?

二、孩子生太多的家庭,這3種現狀現實又扎心

1、吃虧不討好的永遠是老大

「長兄如父」很多家庭對長子的責任和要求都是很重的,尤其是在孩子多的家庭。長子往往要起到一個帶頭作用,承擔比其他孩子更多的要求。如果孩子們之間發生矛盾或摩擦的話,家長第一個批評和責怪的都是老大。

中國式家長的偏心就是這樣,「大的永遠要讓著小的」「弟弟妹妹不懂事,你這麼大了也不懂事嗎?」被要求著長大和懂事的永遠是老大。

2、被家長寵壞的永遠是老二

家中的弟弟妹妹往往是很受父母寵愛的,而在老二在一出生時,就有了老大這個競爭對手在爭寵。在這樣的競爭環境中,老二更多地學會了自我保護和競爭意識。

也很會表現得特別乖巧、聽話來討父母的開心、很懂得看眼色。所以自然而然,家長很多的注意力和寵愛都集中在了老二的身上了。

3、父母最寵愛但最不成器的永遠是老三

最小的那一個總是被寵上天的,所有好吃的、好玩的東西都是有優先享有權的。包括家裡的哥哥姐姐也要時時刻刻地讓著弟弟/妹妹,但是過度的寵愛之後,帶來的結果往往是適得其反的。

過度溺愛會讓孩子習慣了依賴別人,在事業上毫無上進心和進取心,長大後不會有很大的作為。

三、為什麼越孝順的孩子,越不受父母喜歡

1、太憨厚老實不懂討好父母

父母不是不喜歡孝順的孩子,而是喜歡乖巧機靈又孝順的孩子。其實,父母也是需要孩子哄得,適時地說一些好聽的話、撒撒嬌,會讓父母的心情大好,也會更受父母的寵愛。

孩子太過憨厚老實、古板的話,不懂得隨機應變,你再孝順父母,父母對你的態度總歸是還差一點。

2、老人固有的「愛幼」思想

傳統的思想在作祟,「愛幼」的思想決定了老么註定是長輩們的寶貝。不管大孩子多懂事和聽話,父母都認為是理所應當的。俗話說:「會哭的孩子有糖吃」,這話並不是沒有道理的,當你變得懂事優秀的時候,父母的注意力就會不在你的身上;而往往年紀最小的孩子越任性,父母關注的也就越多。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家裡越孝順的孩子,反而越不受父母待見?真相很戳心
    最後,父親老了之後,三個兒女,可以說明玉是最孝順的一個,但是也是父母最不待見的一個。雖然這只是一部電視劇,但是現實生活中,又何嘗不是這樣呢?張霞是家裡的二女兒,老大是姐姐,張霞還有一個弟弟,按理說,張霞上有姐下有弟,日子也會過得很幸福,但是卻是父母最不受待見的一個。
  • 越是不被父母待見的孩子,長大後越孝順,也最有能力
    序閨蜜是家中最不受待見的孩子,卻是最孝順的孩子,尤其是母親患上老年痴呆後,生意不做,專門照顧母親。然而,為母親做的越多,錯就越多,越發不被母親認可,閨蜜提起,有些心酸。儘管不被父母疼愛,但是閨蜜是姐弟六人中最孝順父母的,而且還是最有本事的那個。想想身邊的人,再看看電視劇,發現一個十分有趣的規律,越是在小時候不被父母疼愛的孩子,長大後就最孝順,還是混的最好的那個孩子。一,為什麼越是不受父母待見的孩子,越孝順渴望親情,渴望被父母認可。
  • 子女越孝順,父母越不待見,到底是為什麼?3個老人說了實話
    在平時人們的思想觀念當中,如果家裡的子女越孝順,他們的父母越會對這樣的子女更加的喜愛。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會這樣,事實上,有很多家庭,有很多作為父母的,並不待見那些孝順的子女,可能這會讓很多人都會覺得很有疑惑。
  • 為啥越孝順的兒女,越不受老人待見?過來人說出原因,句句戳心
    都說"百善孝為先",相信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之後能夠孝順自己。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子女孝順有時候並不能換來父母的待見,反倒會常常被挑毛病,這是為什麼呢?我們不妨看看黃小姐的經歷。黃小姐的父母一共生育兩個孩子,除了黃小姐以外還有一個弟弟。黃小姐父母是地地道道的農村人,因此重男輕女思想十分嚴重。
  • 為什麼越孝順的兒女,越不受老人待見?2個老人說出了大實話
    小時候,父母看著我們長大;等我們長大後,卻看著父母老去。作為兒女,總是希望能竭盡所能孝順父母,在他們老年的時候多陪陪他們,可有些老人卻不接受,兒女越孝順,越不待見他們,這是為什麼呢?兩位老人說出了大實話。
  • 為什麼越懂事孝順的孩子,父母越不待見?過來人講出實情,很戳心
    文|文兒中國是一個非常講究孝道的民族大國,也有很多孩子對待自己父母孝順到人人稱讚,是街坊鄰居都想要的懂事孩子。但是有些家庭的父母,卻對懂事孝順的孩子視而不見,偏偏寵愛囂張跋扈的孩子,還覺得他們可愛。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張姨說,平時也知道大兒子更貼心,但自己就更疼愛小兒子,覺得小兒子的性格很可愛。很多人說,張姨的做法確實有點寒了孩子的心。明明有個懂事的孩子不待見,非要覺得那個調皮搗蛋的孩子是好的。我覺得這大概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會哭的孩子有糖吃吧。大概是大兒子太懂事,沒操過什麼心,張姨反而覺得大兒子不需要她,小兒子更需要她的緣故吧。
  • 子女越孝順,父母越不待見,到底因為什麼?3個老人說了實話
    在平時人們的思想觀念當中,如果家裡的子女越孝順,他們的父母越會對這樣的子女更加的喜愛。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會這樣,事實上,有很多家庭,有很多作為父母的,並不待見那些孝順的子女,可能這會讓很多人都會覺得很有疑惑。
  • 為什麼兒女越孝順,老人越不待見?三個老人說出了答案
    導語常常會有一種現象,老人們在對待在身邊的孝順的兒女,總是不待見,而總是偏心那些遠在外面的兒女們,不管那些遠在外面的兒女是否孝順,都讓他們牽腸掛肚。為什麼兒女越是孝順,老人越是不愛他們呢?聽聽這三位老人怎麼說.
  • 為什么女兒越孝順,父母越不待見,2位70歲老人道大實話
    導語:正常的來說人都會喜歡孝順的兒女的,人之常情。但現實生活中為什麼那些女兒越是孝順老人越不待見呢?2位70歲的老人道出大實話。分享人1龍大爺73歲我雖然73歲了,但我身體還是很好,耳不聾眼不花。那個兒女真心對我好,我還是一清二楚的。我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
  • 為什麼越是孝順的子女,越是不招父母待見!3位老人說出心裡話
    俗話說:子不嫌母醜,狗不嫌家窮。你養我小,我陪你老。作為父母,無論她曾養育孩子的初衷是什麼,但是當自己進入晚年時,每一個老人都希望有子女可以陪伴其左右,現實兒孫繞膝,其樂融融的晚年生活。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會我們會經常遇到這樣一種現象,越是孝順的子女,越是不被父母待見。
  • 不受父母待見的子女,之所以會孝順,是原生家庭培養了這3種特質
    導語:都說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無論孩子將來有沒有出息,在父母心中永遠佔有最重要的位置,雖然如此,但家中若是有幾個孩子,他們很難做到一碗水端平。有的孩子會哄人開心,父母自然會喜歡,而有些孩子老實憨厚,性格靦腆,也自然不受父母待見。
  • 在農村,為啥一些家裡很孝順的子女,卻是父母最不喜歡的呢?
    養育孩子防止老年,是絕大多數人的養老觀念,在農村還是城市,在人們的腦海裡,恐怕這還是主流,是絕大多數人的養老觀。在以前的農村,很多家庭為了生兒子,生孩子,再生一個,有「多子多福」這個詞。 以前的農民家庭孩子真多。 但是孩子多,真的能防止老年嗎?
  • 靠老大,疼老三,最不待見是老二,老二為什麼不受待見呢?
    看到一句話:「農村老人愛說:靠老大,疼老三,最不待見是老二,老二為什麼不受待見呢?」為什麼老二不受待見,這個問題我也一直想問問我媽。 我就是家裡的老二,上有大兩歲的姐姐,下有小一歲的弟弟,一看就是那種,為了生個兒子而把我生出來的農村家庭。據說,我小時候沒有喝過母乳,為了逃計劃生育罰款,我一出生就被藏在外婆那邊一個親戚家,到了四歲多才回到父母身邊。說是父母身邊,其實爸爸常年在外地,是回到媽媽身邊。
  • 父母為什麼不待見孝順孩子,反而偏心不孝順的?3個老人說真心話
    導語:那些不待見孝順孩子,反而偏心不孝順孩子的父母,他們都是什麼想法?林女士:我有兩個兒子,一大一小,生老大的時候,家裡的條件不是很好,所以我訓練老大成為一個能吃苦,少提要求的孩子。因為當時家裡條件不好,所以不能給老大太好的生活,所以就要求老大從小習慣過苦日子,要求孩子懂事一點。老大從小在苦水裡泡大,所以長大之後也很少提要求,非常的懂事貼心孝順。老大長到10歲時,我又生了老二。那時家裡的條件已經變得比較好了,老二出生之後,他想要什麼,我就給他什麼。
  • 父母為什麼不待見孝順孩子,反而偏心不孝順的?3個老人說出實情
    導語:那些不待見孝順孩子,反而偏心不孝順孩子的父母,他們都是什麼想法?林女士:我有兩個兒子,一大一小,生老大的時候,家裡的條件不是很好,所以我訓練老大成為一個能吃苦,少提要求的孩子。因為當時家裡條件不好,所以不能給老大太好的生活,所以就要求老大從小習慣過苦日子,要求孩子懂事一點。老大從小在苦水裡泡大,所以長大之後也很少提要求,非常的懂事貼心孝順。老大長到10歲時,我又生了老二。那時家裡的條件已經變得比較好了,老二出生之後,他想要什麼,我就給他什麼。
  • 父母為什麼不待見孝順孩子,反而偏心不孝順的?3個老人說大實話
    導語:有些子女對待父母確實非常孝順,但父母卻不待見他們。父母到底是怎麼想的?夏女士:我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是長子,從小就很乖巧懂事,一般都不會跟我提過分的要求,很溫順很聽話。我是和大兒子還有兒媳住在一起,住在一起,就難免會因為家庭瑣事引發爭吵,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老人和年輕的一輩住在一起,不可能沒有矛盾。
  • 為什麼越孝順的子女,越得不到父母的偏心
    一今天和老李聚餐的時候,他拋出了一個令我吃驚的觀點:越是孝順的子女,越得不到父母的偏心。看著我的表情,他似乎早有預料,接著講了幾個例子。例1:同事A家裡兩兄弟,他是老大,對父母很好,家務活全包,而老二好吃懶做,習慣動嘴不動手,但父母卻一直偏心老二,有什麼好東西都是先考慮他。
  • 為啥有些家庭,越孝順的孩子越不受父母喜歡,過來人講的話很戳心
    如果你們仔細觀察身邊的案例,就會發現:越孝順懂事的孩子,反而越不受父母喜歡,而那些被認為「不孝順」的孩子,卻備受父母的偏愛和照顧。 為什麼越是孝順的孩子越不受父母的待見呢?
  • 多子家庭,最後給老人養老的往往都是那些曾經不受老人待見的孩子
    關注半醉夜未央每天帶你走進人世間的七情六慾這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那些被父母偏愛的孩子在父母老了以後卻很難做到善待父母,這些「偏心」的父母到最後也只能指望那個曾經不受自己待見的孩子。這種事情我相信在每個人的身邊都隨處可見,也讓很多做子女的百思不得其解。
  • 農村婚姻怪象:沒有婆婆的不嫁,家裡獨生子的不嫁,啥原因呢?
    農村婚姻怪象:沒有婆婆的不嫁,家裡獨生子的不嫁,啥原因呢?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歡迎圍觀,農村婚禮怪象:沒有婆婆的不嫁,家裡是獨生子的不嫁,什麼原因?答案是,現在的人,對婚嫁考慮的因素更多了。農村父母覺得,要是男方的母親早逝,或是母親和父親離異,導致男方沒有母親,自己女兒要是嫁過去,就沒有婆婆,這種情況,不願意讓女兒嫁過去!一來,沒有婆婆的話,女兒嫁過去生孩子,坐月子的時候擔心沒有婆婆照顧,孩子出生了也沒有婆婆幫忙帶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