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禮變遷史
農村生活四件大事,「婚喪嫁娶」,這個「婚」可是排在第一位啊。「結婚」是個人人生第一大事,同時也是一個家庭的大事。那「結婚」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彩禮啦。千百年來都是這個樣子,男方要拿出十分百分的誠意,這個彩禮就是你誠意的大小啦。
五六十年代普遍比較窮。農村人娶媳婦,媒婆說媒,雙方見面感覺差不多就成啦。扯幾尺花布,準備臉盆、暖壺、點把子(就是手電筒),百八十塊錢擺個酒席就完事了。當然了要有婚房了,也沒必要是新房子。
七十年代結婚需要「三轉一響多幾條腿兒」。三轉一響就是自行車、手錶、縫紉機,一響就是收音機。至於多幾條腿,就是家具儘量多,什麼衣櫃、桌子、床等,腿兒儘量多。這個標準在農村基本屬於高配了。至於房子當時也沒有太大要求。
八十年代就流行三大件了「電視、冰箱、洗衣機」,但當時的農村電視、洗衣機一般都會買,冰箱只有少數人家才會買的。這個三大件當時也屬高配哦。房子依舊沒太大要求。
九十年代畫風就有些變化啦,「三金一銀一冒煙兒,外加三間大瓦房」三金就是金項鍊、金戒指、金耳環,一銀就是銀手鐲,一冒煙兒就是摩託車,大瓦房其實就是要求要有新房子了。
進入新世紀,農村條件翻天覆地,彩禮也跟著與時俱進了。
「三斤一響」就是百元大鈔要三斤,一響就是小汽車嘍。
「六斤六兩」六斤六兩百元大鈔,「三斤一響」的升級版
「一動不動」就是轎車一輛,樓房一套要在城裡
還有各式各樣的比如萬裡挑一、萬紫千紅一片綠等等,真是百花齊放啊。
當下又流行起了「一高、一跑、一甩」,一高指的就是房子,要的是樓房、小別墅,總之是越大越豪華越好。一跑就是汽車,需要豪華車、高級車,越貴越好。「一甩」就更厲害了,就是結婚甩掉父母。
其實60年農村彩禮的變遷史也是60年農村經濟的變遷史,雖然生活條件好了,但是人的道德品質卻降低了。出現了更多的拜金女、拜金父母(女方)。結婚追求好條件本沒有錯,誰也不願意過貧苦生活,這很正常,但過分追求換不來婚後的幸福。特別是現下流行的這「一甩」甩掉了做人最起碼的道德品質。
朋友們你們那兒現在結婚流行什麼呢?不妨說來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