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是有概率的,無論你做什麼產品,哪怕你的產品很爛,請放心總有人會選擇你,所以做銷售第一步就是要搞清楚你的客戶在哪裡?怎麼讓客戶越來越多?因此我總結了以下幾個渠道:
1,緣故客戶:你的親朋好友、姻親、同鄉、同學、同事、某協會、某團體的人,跟你熟悉,對你比較信任,成交起來相對容易,不過小心80、90後,因為他們是網際網路的原住居民,什麼事都願意百度一下,別騙他,因為很容易被揭穿,這撥人多數寧願去BAT也不願意找熟人買東西,他們不迷信品牌,喜歡討論性價比,60/70後的人比較信任熟悉的人,相信品牌。
2,陌生客戶:本來不認識,在機緣巧合或者某種場景中相識的人,互相不熟悉,沒有信任度,這個先互相留個好印象,留個聯繫方式,不要急著成交,然後先從噓寒問暖的問候開始,記住,別群發,太沒誠意,也不要隱藏自己的銷售身份,成年人不要玩小孩子那一套,要專屬性問候,真誠是最重要的,先互動—再內容影響—擇機拜訪。
3、渠道客戶:
你的產品需要通過專業渠道客戶銷售出去的話,到一個區域後先用百度地圖或者高德地圖搜一下,比如「北京汽車銷售」就會顯示所有北京地區的汽車銷售商戶,這個能大大提高你的工作效率,然後根據提示到實地去拜訪,如果規模小的客戶可以直接上門接觸負責人,規模大的客戶先做外圍了解,比如用天眼查查詢一下公司的基本信息,然後可以通過網絡了解經營狀況、信譽、負債等信息,當然這些個信息未必能真實地反映企業的情況,可以找圈內的朋友打聽一下,最好找一下這個企業的採購員、保安、司機、前臺了解一下,不要小看這些基層的工作人員,他們往往掌握著很重要的信息,問一下當前的供應商、採購流程、誰能決策拍板?總之得知道要不要跟對方合作,找誰談最有效。
4,轉介紹客戶:你的緣故客戶或者老客戶出於對你的信任和認可,把他們的緣故推薦給你,向你夠買商品,本來不認識,但是由於你的緣故在介紹時做了某種程度上的信任背書,因此,這類客戶信任感高於陌生客戶,容易成交。
5,網際網路客戶:
沒見過面,通過網絡了解到你的品牌和產品,超越空間和地域的限制,數量龐大,潛力無限,特點是不認識,也談不上信任。
【1】電商
就是開個網店,淘寶、京東、蘇寧、拼多多啥的,製造爆款產品推廣自己,先吸引流量,然後再買貨,當然這個領域目前也是被頭部企業掌控,沒有流量也沒有銷量。
【2】自媒體推廣
頭條、公眾號、知乎、百家號、企鵝號、大魚號,短視頻類的比較火,先養號再宣傳造勢,這個對內容要求比較高,爆款文章+乾貨先引流,培養粉絲,再通過社交軟體引流,促成溝通成交。
【3】直播帶貨
當前比較盛行,各個視頻平臺都有,帶貨能力很強,當然也要看產品,比較適合一些生活日用品、新奇特商品、禮品、圖書、家居、服裝、食品類的銷售。
【4】精準投放廣告
現在傳統的廣告投放已經轉移到網際網路,為什麼自媒體會給一些爆款圖文/視頻內容的作者獎勵?當然是有廣告商出錢了,這就叫精準投放,還有什麼百度推廣、抖音推廣,頭條推廣,讓客戶主動找到你,你也掌握了主動權。當然這個是要花錢的,還是要看你的企業有沒有錢支持去做。
【5】社交軟體
有些社交軟體自帶人脈推薦功能,比如說脈脈,QQ等可以解鎖朋友或者客戶的人脈圈,通過朋友、客戶的關係和影響力先做網絡拜訪,亮明身份,然後聊聊你們共同認識的人,擇機叫上你的朋友一起坐下來聊聊,然後完成轉介紹。如果沒有目標,先找QQ群,比如你想賣嬰幼兒用品,就搜辣媽群,賣汽車用品就搜車友會群,進群後不要急於發廣告,否則會被踢,先和群主談合作,如果群主不配合,也不要緊,千萬別在群裡發硬廣,經常發個紅包互動一下,正能量句子+發軟文+廣告不留痕跡,感興趣的可以加個好友聊,微信群少可以跟朋友換,互相拉群,資源共享。
網際網路的興起讓人和人的距離越來越近,溝通越來越方便,所以獲客的渠道和方式也是越來越多,但是人和人的信任感卻並沒有因此而改善,所以,你要想辦法激發出他的需求並且用證據證明你可以幫助他解決問題才能獲得信任,並且建立用老客戶的推薦機制去獲客,這樣的成交率和效率才會更高,更大,這個時候你做銷售才會輕鬆了。如果喜歡,建議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