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百善孝為先!養恩與親恩也一直是個爭議的話題,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什麼才是最值得珍惜和守護的,是陪伴還是什麼。
來分享一則民間的情感例子!
郭大娘生於60年代,一生大半時間都在農村生活,之前嫁個負心漢離婚後就一直一個人生活,那年郭大娘才32歲,母親還在世的時候一直勸她再嫁人,可上一段婚姻的失敗和家暴讓郭大娘有些心灰意冷,後來也習慣了一個人生活。
郭大娘在35歲那年在垃圾堆旁撿到了一個呱呱墜地的嬰兒,如果不是郭大娘平時會在空閒時間來撿廢品,這個孩子可能都被野狗給叼走了。
郭大娘撿到這個可憐的孩子,去了醫院檢查後知道孩子健康,可不知道為何會被遺棄,也許是親父母的無情吧。
郭大娘收養這個孩子,郭大娘沒有什麼文化和能力,但她還是可以一個人撫養個孩子,孩子的上學和生活一樣都沒有落下,郭大娘視如己出,沒有偏見的待這個孩子。
養子很平凡,但小時候也調皮,但郭大娘不怎麼會教導孩子,往往和其他村婦一樣,孩子不聽話就拿小棍子打他,直到孩子上了中學才開始些收了性子。
可是養子知道郭大娘不是他的親生母親,所以在他的願望裡,一直想去尋找親生的父母,加上郭大娘的家境也不怎麼樣,撿廢品的身份讓養子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似的。後來,郭大娘很少出現在養子同學和朋友面前。
郭大娘的養子在高考那年暑假,他去尋找親生父母去了,郭大娘也知道孩子想尋找親父母的心願,就一直隨他去,可是途中養子不幸落入傳銷,被救出來時已經欠下了一身債,大學也被耽擱了。
養子回到家,在夢裡一直說著夢話,「我想上大學,我想改變人生...」,第二天,郭大娘對兒子說,錢不用擔心,她想辦法,郭大娘把畢生的積蓄去給養子還了債,還有些尾數是郭大娘去賣血換回來償還的。
養子那一年復讀,一天幾乎只睡四個小時,最後也不負眾望考上了名牌大學,面臨著大學的學費,郭大娘再次為此操心,仿佛一夜白了頭,第二天她又偷偷去賣血,又一次在人生路上給養子保駕護航。
郭大娘對養子說:「兒啊,媽這輩子沒什麼本事,給到你的也不多,希望以後你可以有出息,媽就安心了」,養子見到憔悴的養母,終於忍不住流下了眼淚跪在母親面前:「媽,這輩子就你一個媽,過去不懂事讓你擔心,以後我會照顧你...」母子擁抱著,這一刻的家庭很幸福。
以上的例子精簡卻包含大道,生恩於養恩,相信很多人都有所衡量,生而不養和陌生人也沒什麼區別,唯一的就是血緣這層無法改變的事實。而養恩更是需要精心和付出去形成的,此恩才是值得孩子一生去感謝的。
父母對孩子永遠都是無償的單向付出,而孩子更多的是考慮到了自己,只有自己當了父母才會感同身受,老話說「父母輪流做」,意思是正常人幾乎都會有這個經歷,我們是父母的孩子,也將是自己孩子的父母,只有那時,我們才知道父母的不容易。
兒時的不懂事往往會傷害過很多次父母,哪怕是無意的抱怨,這些都是對父母無形的傷害,就曾有孩子對父母的抱怨,抱怨自己為什麼不是富二代而是農民工的孩子,似乎自己受到了不公平,好像父母帶他來到這個世界就是在害他,可誰又懂得,生而養已經是不容易了。
成年後,人生才開始,何必抱怨上一輩的不公呢!生而養已經是最大的恩惠了!
我是子魚,分享人世間情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