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在愛情裡的"有所保留",都是性與自私的遮羞布

2020-10-03 森林有隻窩窩兔

說好永遠的,不知怎麼就散了。

最後自己想來想去,竟然也搞不清楚當初是什麼原因把彼此分開的。

然後,你忽然醒悟,感情原來是這麼脆弱的。

經得起風雨,卻經不起平凡——張愛玲。

張愛玲的文字,總能一針見血地刻畫出男人在愛情裡的"有所保留"——在濃情蜜意時猛烈燃燒,在現實利益中失衡冷卻。

愛情是兩個人的事,冷暖自知,但張愛玲敢於曝光愛情的幽暗面,揭露男權主義下的婚戀矛盾和女性群像:

她們追求潮流衣著、洋學堂和新式交際,勇敢追求真愛,渴望人格獨立,可最終,還是被主流道德觀和價值觀破碎了美夢。

在那個充滿束縛的舊時代,婚姻是女人屈指可數的選擇之一。

就算所嫁非人,可為了一簷避風港,她們也不得不忍受別人的評頭論足,在有限的選擇裡,付出自己的後半生。

張愛玲筆下的故事,並不評判道德,只是始終圍繞男女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愛來展開,印證了「不好的愛情讓人變成瘋子」這個魔咒;然而無論最後愛或不愛,這些俗世男女在貪痴愛憎過後,都躲不開婚姻這個終點。

而男歡女愛的開始,除了合眼緣的外貌和契合的利益,更離不開致命的性吸引——這是張愛玲最敢描畫的情慾底色。

《紅玫瑰與白玫瑰》

"他喜歡熱的女人,放浪一點的,娶不得的女人。這已經做了太太而且是朋友的太太,至少沒有危險。"

小說最出彩、最誘人的情慾描寫,都集中在王嬌蕊身上:眉目傳情的暗示,曲線豐腴的誘惑,肢體放縱的挑逗,曖昧語言的撩撥;

豐富又細膩的文字如同畫面,勾勒出一個躍於紙上、風情萬種的王嬌蕊。

佟振保會被她的魅力徵服,這是意料之中的事。

在他們第一次接吻時,張愛玲不忘諷刺一把佟振保的自私自我:"振保發狠地把她壓到琴鍵上……這至少和別人給她的吻有點兩樣罷?"

他知道王嬌蕊還有別的情人,雖不至於嫉妒,但與她發生關係時,他卻會在暗自與別人較勁,這般充滿雄性佔有欲的心思只有一個目的——要王嬌蕊只記得他的吻。

有「柳下惠」之稱並引以為豪的佟振保,他之所以安心與王嬌蕊偷歡,除了性吸引使然,更因為她是有顧慮的"有夫之婦",方便他享受溫柔激情,卻不用負擔實際責任。

只是他萬萬沒想到,王嬌蕊會愛上自己,甚至孤注一擲地要改嫁於他。

結果可想而知,佟振保感受到名譽地位受"威脅"了,而且他認為放浪形骸的王嬌蕊只適合做情人,不是賢妻良母的料子,於是讓母親出面打發了王嬌蕊。

"你要是愛我,就不能不替我著想。我不能叫我母親傷心……社會上絕不肯原諒我的——士洪到底是我的朋友。我們的愛只能是朋友的愛。"

"反省"後的佟振保,站在道德高點上,虛偽地勸退了王嬌蕊。

終於,揮別了熱情似火的紅玫瑰,又迎來了內向嫻靜的白玫瑰。

他和孟煙鸝的結合,表面上看是父母之命,可實際上,卻是佟振保為了自身利益的一次「投資」,但結果是投資失敗了。

他們的婚姻生活乏味如水——她不喜歡"最好的戶內運動",逐漸地,也令他對她的身體沒了興趣。

於是,無性婚姻的壓抑,成為他嫖娼的最佳藉口;

甚至逐漸發展成他厭惡妻子的理由,他惡劣的態度和語言,不僅刺痛傷害了孟煙鸝,還間接成為她出軌的推手。

他在人生不同的階段,分別擁有過紅玫瑰和白玫瑰;

然而花開雖美,但不懂惜花的他,親手摧殘了玫瑰。

男歡女愛看似公平,實際卻處處不公平,男人一旦認為自己的權威和利益被侵犯,那么女人就成為不二之選的犧牲品。

《連環套》

"從生物學家的觀點看來,賽姆生太太曾結婚多次,但從律師的觀點看來,她始終未曾出嫁。"

霓喜的美貌是底層社會中的一抹亮色,但她沒有父母呵護,而是在養母的棍棒下成長,於是她被教養得潑辣、計較和有心機。

但她有的只是小聰明,缺乏素養、見識和自知之明,註定她會在男女關係裡吃虧。

而且生活的壓迫造就她輕浮庸俗、目光短淺、可憐又可恨的個性。致使活在男權文化和貧富差距之下的她,很渴望男人給的名分——這是她追求的社會認同和自我價值的體現。

所以當雅赫雅相中她的美貌,並買了她後,"老闆娘"這名分便成為她一心追求的東西。

但兩人本就感情淺薄,隨著她出格的行為和壞脾氣,令雅赫雅覺得"投資失敗"了,只當養著個夥計,對外稱呼她為"二姑"或"樓上"的。

於是,在這"有實無名"的男女關係裡,她拙劣地做了很多適得其反的事——若受了他的氣,她就與別的男人公開調情,以此來維護自尊,同時也有威脅他給名分的意味。

殊不知她自毀聲譽的招蜂引蝶,反而讓雅赫雅抓住了把柄,不僅順理成章地趕走她,還找來新的女人取代她。

從那一刻起,霓喜不僅徹底敗壞了自己的名聲,甚至長遠地影響了自己後半生。

生活無依託,於是心思活泛又頑強掙扎的她,開始了幾段露水姻緣。

只可惜,她把男人當對象,男人只把她當過客。

"裡面有她的丈夫們的單人像,可是他們從未與她合拍過一張,想是怕她敲詐。"

她想要的名分和依靠,一直遙遙無期。

竇堯芳死後,沒有名分的她被竇家人趕走了;投入湯姆的懷抱,也只作了個被豢養的情婦。

每次費盡心機得來的棲身之所,最後都成為棄置她的簡陋囚籠。

《傾城之戀》

「我犯不著花錢娶一個對我毫無感情的人來管束我,那太不公平了。對你也不公平。噢,也許你不在乎。」

白流蘇和範柳原的緣分和愛情,真要感謝老天爺這神助攻。

在我看來,他們最後能結為夫婦,恰是張愛玲最諷刺的一筆——看似患難見真情的曠世絕戀,但本質上,不過是在危牆之下抱團取暖。

白流蘇願意被範柳原的魅力徵服,卻痛恨被迫自貶身價,帶著家庭和經濟的壓力向他屈服。

可當她第二次去香港與範柳原相聚時,她已在「逼婚」這個戰局裡落敗了。

白流蘇格外看重自己的「淑女」身份,這是她逼婚的唯一籌碼,但在範柳原眼裡根本不值一提,馴服她反而更有趣,於是陪她玩了一場欲擒故縱的遊戲。

範柳原這情場老手,早已看透白流蘇的窘境、欲望和心計,只須小施恩惠,不僅能引誘她主動靠過來,就連她身邊的人都樂於推波助瀾。

果然,得到白流蘇後,範柳原瀟灑地抽身離去,曾經的一句「我愛你」,當時有多真摯,如今就有多廉價。

「沒有婚姻的保障而要長期抓住一個男人,是一件艱難的、痛苦的事,幾乎是不可能的。」

於是白流蘇開始思考自己的價值。她的出身和學識,是足夠做一個賢惠太太和母親的,但成為情婦後,她的本領便無用武之地。

在時代的桎梏和社會的壓迫下,太多女子如白流蘇,不得不依附男人而活,她們卑微的人生價值只能與婚姻掛鈎——而白流蘇的價值,被範柳原親手粉碎了。

到最後,大概連張愛玲都不忍心,只好用「傾城」的末日悲壯,來成全這對不完美的男女。

讓白流蘇如願成為範太太,絕對是範柳原深思熟慮後的結果。

大概有三分衝動,三分真情和四分渴望抱團取暖的末日感慨。

但結婚不代表他會對白流蘇全心全意,而是變得"他不再跟她鬧著玩了,他把俏皮話省下來說給旁的女人聽"。

所以,他們的情愛和婚姻,只是看上去美好而已。

小結:

他們的「愛情」來得有多快,消散時就有多快,轉過身去,背影就是大寫的決絕。

在愛情裡有所保留的男人都很會尋藉口,說得好聽是緣聚緣散,但究其本質,是不夠深愛,怕麻煩、缺乏耐性和不想費心思了解女人。

就像張愛玲對佟振保的評價:"他整個地是這樣一個最合理想的中國現代人物,縱然他遇到的事不是盡合理想的,給他心問口,口問心,幾下子一調理,也就變得仿佛理想化了,萬物各得其所。"

張愛玲用諷刺的文字,寫出男人的某些共同性——利己、懦弱或寡情,在故事裡折騰出一場場愛情悲劇和人生憾事。

相關焦點

  • 繼張愛玲後,最好的愛情裡一定有這個東西
    愛情就好像早日陽光遇到清晨的微風那種感覺,愜意,自然。你有你的光芒,我有我的溫暖。相遇便是晴天,分離各自安好。「如果你愛一個人從一開始就要有自己的原則無底限」 想必大家都知道張愛玲這個大才女吧!晚清名臣張佩倫的孫女。門庭之後,才華出眾。
  • 相親熱無非隨性婚戀觀的「遮羞布」
    相親熱無非隨性婚戀觀的「遮羞布」 無奈道理雖然簡單,卻無幾人實踐,終導致「高不成低不就」者越來越多,「剩男」「剩女」陷入一種「有價無市」的尷尬局面,挺得住的成了「聖鬥士」,挺不住的多以「湊合將就」結婚了事,如此這般隨性,也無怪相親熱下擇偶難了。  想找個合適的對象真就這麼難嗎?非也,關鍵要有準確的自我認知,明確自己喜歡什麼性格、特長、興趣、價值觀等方面的異性,而後精準擇偶。誠如求職招聘,越對口成功率越高。
  • 做人,最好的方式就是有所保留
    因為區分別人是不是真心待你,都需要一個過程,要是自己輕信他人,反而會受到另有所圖之人的傷害,所以,當不了解對方為人的情況下,有所保留是對自己最好的保護。《菜根譚》:「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此戒疏於慮也。」
  • 對於婚姻來說是否要進行「有所保留」呢
    他對自己說:原來有所保留有利於安定團結。他同時發現,這個時候的自己仿佛成熟了很多。然而,夫妻之間的安定團結與社會上的一般標準是不一樣的,自從實行某些方面的「有所保留」之後,他覺得「無所保留」四個字的內在意義越來越模糊,甚至在慢慢的被吞噬。夫妻之間仿佛出現了一條暗溝。
  • 由張愛玲胡蘭成的愛情說起
    外國人還有個上帝可以信仰,人人心中有上帝,人人都是自己的領路人。但是有時候,當自己出現了問題,上帝被蒙蔽,魔鬼就會出現,上帝變魔鬼,這種情況很可怕! 曾經問過自己,為什麼那麼不喜歡自己,一定要執著的改變自己?!一直不知道該怎麼回答這麼問題,直到我看到了一種愛情,我才明白,其實愛情就是人生的寫照,人生如戲,不過是一場場愛意的表達。
  • 不是我有所保留,而是說了你也不懂
    雖然我的業務做得不算好,但好歹也在一個行業裡浸泡多年,沒有成功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帶一個人入行問題不大。可是第二天老羅卻給我發信息,說他朋友認為我教的東西有所保留,不想告訴他太多。我說肯定有一定保留的,不可能一兩個小時就把自己懂的全部說給他聽,再說進入一個新行業不是聽別人說幾句話就夠的,我故意有選擇地說一些簡單易懂的,若有必要以後再繼續交流。
  • 「半糖主義」讓你在愛一個人的時候,也學會有所保留
    有些人的愛是很極端的,也是很自私的,對於他們來說,愛一個人就是毫無保留把自己全部都給那一個人,也不管對方是不是真的需要,也不管對方是否會有壓力,這一切他們都並不是很在乎,他們所在乎的就是把自己能給的全部都給到對方。
  • 歌詞裡的張愛玲——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由此可見,在張愛玲身上,她既熱烈大膽的追求愛情,又優雅而敏感的堅守婚姻。  紅玫瑰和白玫瑰,這兩種風情,都曾是她的照影。  林憶蓮——《玫瑰香》  1994年關錦鵬導演把張愛玲的《紅玫瑰與白玫瑰》搬上銀幕, 林憶蓮唱的這首《玫瑰香》作為電影主題曲,收錄在原聲大碟中。
  • 各有所圖的婚姻裡依然有愛情
    她打心底裡的是「感謝」,有沒有愛呢?她沒有提 我也不敢猜。不過這倒是讓我想起了張愛玲的那篇小說其實,各有所圖的婚姻也會有愛情。只是「生在這世上,沒有一種感情不是千瘡百孔的。」
  • 張愛玲:最好的愛情,是成全自己
    在一起的時候兩個人總有說不完的情話,張愛玲不顧忌胡蘭成已經有妻室,全身心地把自己投入到這場愛情之中。只是在一段愛情裡,這樣盲目的決定是真的對嗎?在我們現在的生活裡,很多人都說結婚以後遇見更喜歡的人,會怎樣去做呢?⒊看透真相態度決然真正地愛慕一個人會怎樣,真正地牽掛一個人會怎樣。
  • 關係再好也要有所保留,關係再差也要有所顧惜
    人與人之間再好也要有所保留,再差也要有所顧惜。
  • 張愛玲:在任何感情裡,我都是一個「狠」角色
    無論面對親情、友情、愛情,兩顆心一旦疏離、有了裂縫,與其死纏爛打,不如好自為之。 民國才女張愛玲,對待感情世界裡的任何傷害,她都絕不心軟、毫不留情,每一次,她都大步掉頭、轉身就走。 敗給誤會的何止友情,愛情不也照樣,俯首稱臣? 03胡蘭成和張愛玲,一個下筆如刀劍,一個無情冷如霜。 他們因為小說《封鎖》而結緣,熾熱的愛戀,哪裡經得住時間的考驗,一見鍾情的他們攜手走進了婚禮的殿堂。
  • 張愛玲:遇見的是愛情,害她一生的也是愛情!
    張愛玲寫作,他陪坐在其身後看書;二人交談,他適時拋出蘇軾的兩句詞「誰見幽人獨來往,飄渺孤鴻影」,那份理解與懂得,那種無言默契的呵護與疼惜,沒有哪個女子不會被打動,何況一個從小就缺少家庭關愛的人?又怎能不使才女張愛玲低到塵埃裡,並開出花來呢?因為這份懂得,影響了她一輩子的幸福,正如有人說:「在我們一生中,遇到愛,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 關於愛情,張愛玲說了這9段名言
    有人說:年少不懂張愛玲,讀懂已是不惑年。張愛玲把男女心思看得太透徹了,對於愛情,她總有獨到而深刻的見解。下面9段愛情名言,你能讀懂張愛玲筆下的愛情嗎?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裡開出花來。——張愛玲致胡蘭成【感悟】有的愛情,是卑微的。即使他不愛你,你依然不離不棄,願意犧牲。就像《飛狐外傳》裡的程靈素為了救胡斐,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世鈞,我們回不去了。
  • 張愛玲:傷害她最深的從來都不是胡蘭成
    如果你看過張愛玲,如果你愛張愛玲,如果你了解張愛玲的一生……你大約情願這世上沒有《傾城之戀》,沒有《半生緣》,沒有這些小資情調的男女愛情悲劇,只求將親情、愛情、友情、天真和熱情還給這個姑娘,讓她度過明媚的一生。天才夢張愛玲看不起冰心,她曾經在媒體上說過:「你們把我和冰心相提並論,我並不覺得高興。」
  • 其實愛情剛開始他就很自私了,愛到最後你才發現而已
    僅僅享受單方面愛情的感覺,這個行為我們可以稱作「性單戀」。「性單戀」享受的僅僅是自己喜歡另一個人的感覺並不希望另一個人有所回應。往往大部分人並不存在這樣的心理特徵,我們回到問題的本身,渴望對方有所回應往往出自我們單方面的心理,仔細想想僅僅是單方面的訴求同自私確實沒有區別。
  • 李碧華:張愛玲是一口井 古井無波,越淘越有
    在張愛玲去世的幾十年間,文壇和坊間掀起了一股又一股的「張愛玲熱」,拍電影、拍電視劇、寫小說。李碧華說:「我覺得『張愛玲』是一口井——不但是井,且是一口任由各界人士、四方君子盡情來淘的古井。大方得很,又放心得很。古井無波,越淘越有。於她又有什麼損失?」
  • 張愛玲的這4句道盡愛情的話,女人們都要知道
    矛盾的世界裡,願我們都隨性隨心活得自然而灑脫,喜歡我,歡迎點擊右上方「關注」,與我一起感悟人生喜樂。文/雪姐說情原創作品:抄襲必究張愛玲作為民國才女,可謂是寫盡了世間情感,她的文字細膩觸人,總是能輕易地調動起人們的情感。張愛玲作為女人來說,她更是了解女人的,不管是在單身時的所思所想,還是結婚後的所煩所憂。她都是觀察得那麼細緻入微。
  • 張愛玲十大經典愛情語錄,每一句都觸動人心
    張愛玲是中國現代著名的女作家,擅長寫男女間的情愛故事,而她自己的感情,也是一波三折。不管是胡蘭成還是桑弧和賴雅,最終都沒能給這位深情才女想要的幸福。最後,張愛玲在美國孤獨悲傷地度過晚年,讓很多人都在哀嘆:為何才女的感情路如此不順。但這就是真實的人生吧,不管你多麼強大,多麼優秀,也不可能擁有完美的一生,就像張愛玲,始終愛而不得,卻能夠寫出最美、最通透的文字。
  • 張愛玲自我反省的語錄,揭露了世人都有一個共同點,安慰人心!
    我們不妨讀一下張愛玲自我反省的語錄,揭露了世人都有一個共同點,安慰人心!文字如下:時代的車轟轟地往前開,我們坐在車上,經過的也許不過是幾條熟悉的街衢,可在漫天的火光中也自驚心動魄。可惜我們只顧忙著在一瞥即逝的店鋪櫥窗裡,找尋我們自己的影子——我們只看見自己的臉蒼白渺小,我們的自私與空虛,我們恬不知恥的愚蠢。誰都一樣,我們每個人都是孤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