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傷害她最深的從來都不是胡蘭成

2021-01-12 心安歷史說

在張愛玲生活在上海的時候,她已經在思考一個非常超前的問題——你是什麼垃圾?

幾乎所有同張愛玲交往過的人,都會受到張愛玲的攻擊。她不願意被這些所謂的愛和關心包圍,幾乎是以一種「條件反射」的姿態,抗拒隨時隨地都可能來到的背叛。

但是不自覺的,她又開始刻意去學習那些傷害她最深的人,比如她的母親黃逸梵。以近乎自虐一般,將自己變成曾經最討厭的模樣。

現在,人們喜好用「女神」、「奇女子」、「文壇奇才」來形容她,仿佛對於文字的駕馭和對人物感情的把控,是她與生俱來的才能。但幾乎她所有的經典之作都是在她最為痛苦、孤獨的時候完成,她以一個女人的天真、浪漫和明媚,換來了我們所看到的文壇財富。

有人說,和張愛玲生活在同一個時代是幸福的,因為可以看到張愛玲的書。

這句話張愛玲若是聽了,肯定會輕蔑一笑,然後將你拉入永遠的黑名單。

「去你的幸福吧。」她大概會這麼罵。

她不屑於任何人的追捧,她寫作就是為了出名趁早,為了早點有錢。

對於自己的才華和美貌,她在《紅樓夢魘·自序》之中說了這樣一段話:

上帝把美貌和矯情送給了女人,上帝把美貌和矯情送給了女人,她就得受情感的煎熬。而一個女人一旦擁有了過人的奇異的智慧,她一輩子就要飽嘗智慧的痛苦。

你如果認識從前的我,也許你會原諒現在的我。

如果你看過張愛玲,如果你愛張愛玲,如果你了解張愛玲的一生……你大約情願這世上沒有《傾城之戀》,沒有《半生緣》,沒有這些小資情調的男女愛情悲劇,只求將親情、愛情、友情、天真和熱情還給這個姑娘,讓她度過明媚的一生。

天才夢

張愛玲看不起冰心,她曾經在媒體上說過:「你們把我和冰心相提並論,我並不覺得高興。」

(張愛玲少女時期)

有人說張愛玲比冰心漂亮,比她有才華,她看不上很正常。

冰心家庭美滿,父母疼愛,和丈夫相親相愛。她的童年雖逢戰亂,但從未經歷過生離死別。她的文字處處散發著溫情和博愛,當她老了,小朋友們都喜歡叫她冰心奶奶。

張愛玲對冰心的文字,只用了一句話:「冰心的清婉往往流於做作,與其容貌極不相稱。」

她一生很少以容貌攻擊一個人,她這麼說,也是極其看不慣冰心那種「大團圓」的矯情。

(中間為張愛玲的繼母孫用蕃)

張愛玲4歲的時候父母離婚,她的父親是個儒雅的知識分子形象,但在家中對張愛玲動輒打罵,

在《私語》之中,張愛玲回憶自己的童年,如是寫道:「我父親揚言說要用手槍打死我。我暫時被監禁在空房裡,我生在裡面的這座房屋忽然變成生疏的了,像月光底下的,黑影中現出青白的粉牆,片面的,癲狂的。」

張愛玲的弟弟也曾經在回憶錄之中回憶張父對張愛玲的一次毒打。因為後母毆打張愛玲時張愛玲不服氣,結果張父跑下來又對張愛玲二次施暴。張愛玲被軟禁在空房間之中,不知為何得了痢疾,張父後母知曉之後並沒有給她請醫生。但張父生怕張愛玲死後他們背上虐童的罵名,就買了支抗生素,自己給張愛玲注射。

後來張愛玲擺脫了父親的暴力,早早成名。她愛上了胡蘭成,一個儒雅風流的知識分子,幾乎和張愛玲的父親一模一樣。也許她曾經幻想過很多次,父親對她說:「其實爸爸是愛你的。」

(張愛玲的文藝母親黃逸梵)

張愛玲的母親黃逸梵是個美麗而自私的女人,她自由奔放,做過老師,也從事過繪畫事業。她給張愛玲交學費,但告訴張愛玲,這些錢要還她。

在自傳小說《易經》之中,女主角琵琶得到了歷史老師800塊錢的資助,她拿給母親,母親用來當作賭資全部輸掉。後來,琵琶的母親認為,這800塊錢是琵琶用身體和老師交換的,還去檢查了琵琶的身體,讓琵琶感到無比羞恥。

張愛玲要還黃逸梵錢,她唯一一次在母親面前有了存在感,是她用稿費買了兩塊金條。

她對母親說:「花了你那麼多錢,我一直過意不去。」

有錢真好啊!錢可以填補虧欠,可以買來話語權,可以讓曾經把你當畜生一樣的人對你另眼相待。

(黃逸梵)

張愛玲以為只要有錢,還了債,就可以和父母斷絕一切關係。

但實際上,她身上已經深深烙下了母親的印記,她極度自私冷血,以母親對她態度對待老年的母親。

她曾經為這段母女之情努力過,為了討好母親,她學習母親喜歡的鋼琴,希望成為畫家,因為母親喜歡油畫。

她的第一本書,封面用的母親最愛的顏色。

但一切無用,不如心冷。

在《天才夢》裡,她寫道:「在沒有人與人交接的場合,我充滿了生命的歡悅。」

傾城之戀

和胡蘭成的傾城之戀,大概是張愛玲最不清醒的一次。

(張愛玲在上世紀40年代的住所——上海常德公寓的客廳)

很多年前看見有人在網上發起一個投票,問大家最喜歡的張愛玲筆下的男主角是誰,排名第一的是範柳原,人們常說,這位風流才子就是賈寶玉的還魂,而我說,她是張愛玲理想中的胡蘭成。《傾城之戀》的結局是男女主角兩人盛大的婚禮,女主角白流蘇說:

我和柳原的姻緣是因為整個城市的傾覆而獲得的,我們在苦難中相知、相攜,更相愛。我希望戰爭永遠消亡,我希望我和柳原的愛情就像這個城市一樣,永不摧毀!

(張愛玲和胡蘭成)

大約張愛玲和胡蘭成結婚之時,也是這麼想的。

胡蘭成愛張愛玲的時候,他說:「世上但凡有一句話、一件事,關於張愛玲的,便皆成為好的。」在結婚的時候,他也對張愛玲說過:「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他和張愛玲婚後兩年後離婚,他婚內出軌。胡蘭成在自己的回憶錄中,譏諷張愛玲的吃醋。他給了張愛玲愛情中所有的「不好」和「不安穩」,他甚至和她的閨蜜蘇青曖昧不清,搞出一出狗血的三角戀。

後來張愛玲知曉胡蘭成沒錢用了,她親自去找了胡蘭成。帶著《新不了情》和《太太萬歲》的所有稿費,全部捐給了他,和對自己的母親一樣,她用錢來結束不可挽救的人際關係。

胡蘭成那時候已經換了好幾個女人了,張愛玲只是他的上上上上一任。張愛玲絕對沒有想到,這個男人即便這麼窮困潦倒,還有女人死心塌地跟著她。

她死心得徹底。

沾到人就是髒

張愛玲說這句話的時候,是非常鄙夷的。當然,這裡面的「人」也包括她自己。

在她的想法之中,人的關係是金錢決定的。親密的關係在金錢下瓦解,當然金錢可以穩定人際關係,催動人情往來。

張愛玲寫小說的時候,有一種特別的冷靜,這是絕大多數作者所沒有的。即便是她筆下造出的悲情主角,她往往都不會帶有同情。

相關焦點

  • 「給你30萬,以後別再糾纏」胡蘭成求復婚,張愛玲的態度很解氣
    張愛玲想要的,是一生一世一雙人,胡蘭成想要的,是萬花叢紅過,絲毫不沾身。這樣的兩個人,哪怕在最開始是真正地相愛,最終也會註定分開。在胡蘭成逃亡的時候,不惜代價地去尋找他,她想的是,要在他最難的時候陪在他身邊,殊不知,這個浪子的身邊,從未缺少過女人,張愛玲,不過是其中之一罷了。
  • 由張愛玲胡蘭成的愛情說起
    但偏偏就是一個人的時候,卻是他最具創造力,最有能力的時候,因為他在不能追隨別人的時候,才開始追隨自己!外國人還有個上帝可以信仰,人人心中有上帝,人人都是自己的領路人。但是有時候,當自己出現了問題,上帝被蒙蔽,魔鬼就會出現,上帝變魔鬼,這種情況很可怕! 曾經問過自己,為什麼那麼不喜歡自己,一定要執著的改變自己?!
  • 為何張愛玲會被漢奸才子胡蘭成迷住?香港學者一語道破真相
    如果可以,張愛玲應當是希望一生一世一雙人的,只可惜,在她遇見那個人之前,她出色的文筆讓她先一步遇到了胡蘭成,那個後來給她帶來許多痛苦和汙名的男人。張愛玲與胡蘭成的開始,像極了她在《封鎖》裡描寫的愛情的模樣。在文中,張愛玲寫地陷入愛情的男人「向來是喜歡說」的,而陷入愛情的女人則是喜歡傾聽。
  • 張愛玲低到塵埃裡的愛,與漢奸胡蘭成的傾城虐戀,開啟了亂世悲情
    胡蘭成到底是何許人也,如此深得張愛玲之心呢?胡蘭成,1906年生,浙江紹興人,比張愛玲大14歲。他寫信給張愛玲時,他已結了三次婚,而且那時候他還沒有離婚。他甚至在自傳裡寫:她早知道我有老婆的,她不在乎不介意,以後亦不會介意!
  • 當24歲的張愛玲遇上38歲的胡蘭成,一向孤傲的她,卑微到了塵埃裡
    張愛玲本人與胡蘭成心目中想像的形象有些不同,一是沒想到她竟有這麼高(1米68),二是她竟如此嬌柔可憐,一副女學生的模樣;至於胡蘭成的形象,正符合了張愛玲對異性的幻想——這個38歲的男人氣質瀟灑、風流韻致、侃侃而談,更重要的是,此人所言總能觸動她的內心深處。就這樣,一見如故的兩人在主人的客廳內一聊就是五個小時,張愛玲臨走時,他們已親切到連客套話都省了。
  • 胡蘭成為什麼會放棄張愛玲,和17歲的周訓德走到一起?
    一個女人內心最安定的時刻,就是心中摯愛的人,一直陪在身邊,愛能長長久久相隨。才子胡蘭成,給予太多女人愛的期望,每個女人都給予他自己的愛,奉獻了自己的年華。可是,這個男人並沒有把她們任何一個人放在心上,從來都不知道專情為何物。胡蘭成和張愛玲相愛,曾經的他,其實心動過。胡蘭成初次看到張愛玲的文章,他就為之心動不已。
  • 八個女人中,胡蘭成對張愛玲、小周和範秀美到底哪一個是真愛
    在胡蘭成心裡,他覺得跟張愛玲之間談任何俗事雜念都是多餘的。所以,一直猜想,他更多的是把張愛玲當作靈魂伴侶的,只是為了讓一切該發生的事都發生一遍,所以才有了相愛與傷害吧。胡蘭成對小周是一種憐愛,是我見猶憐,是想呵護。是個男人都喜歡小周這樣的女子,所以胡蘭成在決定去溫州逃難的時候會把身外之物都留給小周。並對小周說一旦時局允許他會去接她。那時候胡蘭成是真心的。他向小周說起張愛玲的事,小周眼裡滿滿的是崇拜。後來胡蘭成在去溫州逃難的日子裡又與富家姨太太範秀梅發生了愛戀。
  • 為什麼與胡蘭成分手後,張愛玲會愛上比自己大29歲窮困的賴雅?
    1955年,張愛玲踏上美國之路。這一年,張愛玲與胡蘭成已離婚9年,她與青年導演弧桑的一段錯愛也分崩離惜。落難的張愛玲,在麥克道威爾文藝營得到了救助,也遇到了同在救助營的賴雅。賴雅也是當地頗有名氣的作家和劇作家,身邊從來不缺情人,可是當時的年齡著實比張愛玲大29歲。
  • 讀《張愛玲:在最深的紅塵遇見你》有感‖文/蹇文茜
    讀《張愛玲:在最深的紅塵遇見你》有感> 近日,我讀完了朱悅然寫的《張愛玲:在最深的紅塵遇見你》。
  • 張愛玲提醒女人:一個女人的底氣,往往源於三點
    縱觀她的情感歷程,不免讓人覺得有人唏噓。胡蘭成傷她最深,讓她的初戀變成了一場低到塵埃裡的笑話。桑孤做得最決絕,一轉眼就娶了別的女人,唯有年長她很多的賴雅,成為了生命裡的光。張愛玲的一腔真心,終究是餵了狗。所幸,張愛玲在沉溺於愛情的時候,從未放下自己喜歡的事情—寫作,經總結,在張愛玲畢生的寫作生涯裡,和胡蘭成在一起的她,寫出的文章最出彩。
  • 36歲的張愛玲,嫁給65歲的賴雅,是真愛嗎?繼女為何說她不可理喻
    她解釋過嗎?沒有!就連賴雅的女兒都說她:這個女人不可理喻!真的是這樣嗎?父親只知道抽大煙,從來沒有關心過她。從小缺失父愛的張愛玲,對年長的男人有著天然的依戀。這或許是她愛上胡蘭成的原因。她的一生,就是最好的寫作素材。張愛玲一生都描寫她的生活,如若不是生活在這樣的家庭中,她的成名或許會更晚一些。家庭環境雖然不好,但有書看,大量的閱讀以及她眼睛所及的事物,都成為她日後的寫作素材。
  • 張愛玲提醒女人:一個女人的底氣,往往源於三點,願你全佔
    縱觀她的情感歷程,不免讓人覺得有人唏噓。胡蘭成傷她最深,讓她的初戀變成了一場低到塵埃裡的笑話。桑孤做得最決絕,一轉眼就娶了別的女人,唯有年長她很多的賴雅,成為了生命裡的光。傷害、療愈、放下,是張愛玲生命的必修課,要不然,像她那樣執拗孤傲的性格,只怕會被困在過去,始終走不出。
  • 1945年,張愛玲向胡蘭成提出分手,寫給他一封信並附上30萬元稿費
    她期待著與母親將來的生活,憧憬著心中的美好生活,但是母親卻告訴她:跟你的父親子自然是有錢的,跟了我,可是一個錢都沒有。可能是因為出逃的興奮和自由的解脫,張愛玲表示不後悔,不久之後弟弟也來到了這裡,可惜的是母親卻讓弟弟離開,因為她只能負擔一名子女的費用。
  • 回顧張愛玲情史才明白,想徹底放下深愛過的人,要經歷3個過程
    民國才女張愛玲,永遠抬著高傲的頭的她,卻在胡蘭成的面前卑微到了塵埃裡。少女的愛戀,讓她滿心歡喜的像將一生交付於他;哪怕當時世道不太平,戰爭頻發。那是一場很簡單的婚禮,沒有儀式,沒有排場,只有幾個好友在場,連婚書都是兩人手繪的。與當時張愛玲的名氣和胡蘭成的地位極不相稱,但是為了愛情,有什麼關係呢。他們的婚書上寫著一行字:胡蘭成張愛玲籤訂終身,結為夫婦,願使歲月靜好,現世安穩。前半句是張愛玲所寫,後半句是胡蘭成加的。
  • 張愛玲的涼薄:初心易得,始終難守
    這是他親筆題在和張愛玲的結婚證上的誓詞。而諷刺的是,時間短短不過四年,就因為他的出軌而結束。那事情是怎麼回事的呢?1944年,胡蘭成無意中看到了小說《封鎖》,深深地被吸引,便四處打聽作者是誰,很快,他便從蘇青那裡知道了張愛玲以及她的住址。而這個蘇青也不是簡單的人,是胡蘭成的老相好,更是張愛玲的朋友。
  • 張愛玲:在任何感情裡,我都是一個「狠」角色
    民國才女張愛玲,對待感情世界裡的任何傷害,她都絕不心軟、毫不留情,每一次,她都大步掉頭、轉身就走。,爺爺是晚清重臣張佩綸,奶奶是李鴻章的長女,但是也沒能彌補原生家庭對她的傷害。 沒有大擺宴席,沒有正規儀式,張愛玲嫁給了胡蘭成,胡蘭成大筆一揮:「籤訂終身,結為夫婦。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 緣分盡了,感情再深也是陌路
    胡蘭成的愛情很多人都熟知,世人總是感嘆張愛玲的痴情,只是張愛玲的愛再深最後還是和胡蘭成成為了陌路。,胡蘭成也為她拋家棄子、傾盡所有。,就這樣消失在胡蘭成的生活裡,好像從來沒有認識過。,張愛玲的決絕讓人欽佩,她也因此遇到了真正愛自己的賴雅。
  • 張愛玲:遇見的是愛情,害她一生的也是愛情!
    而張愛玲則非常悲催的缺少,所以遇到話語投機,又對她貌似極為關切的胡蘭成時,哪管他有妻室,已經名震上海灘的女作家,文筆老辣、涉世不深的張愛玲,還是會致命地愛上了那個懂得女人心的胡蘭成。不只是張愛玲,想一想哪個女子能夠拒絕一份懂得和理解呢?
  • 張愛玲|卑微到沒有底線,換不來愛情
    世人皆知張愛玲的高冷,殊不知,她並非天生冷漠,而是曾因遭受過太多的拒絕,便用冷漠來保護自己。 傷害張愛玲最深的,其實,並不是辜負她的胡蘭成,而是將她遠遠拒之門外的幸福和親情。張愛玲的父親張志沂,雖出身名門,卻是典型的紈絝子弟,想要的是一個可以逆來順受、忍氣吞聲的妻子。
  • 張愛玲:最好的愛情,是成全自己
    23歲的張愛玲遇到了影響她一生的胡蘭成。無論是張愛玲的氣質還是文採,都是令胡蘭成驚豔的,盛讚她是民國臨水照花人,搖曳的姿態美得非常獨特。胡蘭成的家境貧寒,20歲來到北平闖蕩,在風雲亂世不斷地謀求著自我發展的機遇。來到北平不久後,娶了妻子全慧文。他的書法頗有造詣,遇到張愛玲時在上海任《中華日報》的總主筆。他看到了張愛玲的文章時,拍案叫絕甚為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