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父過世,繼子要服喪嗎?

2020-10-08 沱湖岸邊009



母親改嫁,子女隨母生活,母親新嫁丈夫就是繼父。

繼父與繼子之間關係的核心是養育關係,沒有養育關係的不是繼父。就是說,如果母親改嫁,自己不隨母親一起生活,或者自己已經成年單獨生活,那個母親新嫁的丈夫就不是繼父。

對於繼父來說,養育關係是一種責任;對於繼子來說,養育關係是一種恩情。這一點古今一致,都是承認的。繼父有養育和管教繼子的責任,繼子有贍養和扶助繼父的義務。現行《婚姻法》第二十七條規定:「繼父或繼母和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間的權利和義務,適用本法對父母子女關係的有關規定。」就是說,繼父母應當像對待親生子女一樣對待繼子女,繼子女應當像對待親生父母一樣對待繼父母。

喪禮循古法。繼父去世,繼子需要服喪嗎?喪禮的規範文本《儀禮--喪服》在喪服齊衰一年的服喪範圍中有:「繼父同居者。 」「繼父不同居者」,齊衰三月。就是說,如果達到「繼父同居」的標準,繼子就為繼父服喪一年,如果達不到「繼父同居」的標準,繼子就為繼父服喪三月。

啥叫「繼父同居」呢?根據《儀禮》的傳和註疏,繼父同時達到三條要求的,為「繼父同居」,規定是:「所適者,亦無大功之親,所適者以其貨財為之築宮廟,歲時使之祀焉,妻不敢與焉。」具體來說,一是繼父家裡沒有「大功」以上的親人,包括父母、子女、兄弟、侄等。二是繼父為繼子築宮廟,即繼子有祭祀活動的場所。三是繼父要帶著繼子按規定時間從事祭祀活動,因為繼子未成年。而且,繼子舉行祭祀活動,已改嫁的母親不得參加。三條有一條不符合要求的,即為「繼父不同居者。」繼父同居的情況很難實現,應該是特例。

總的來說,按古法喪禮,繼父過世,繼子應當服喪,是「五服」當中的最短喪期,居喪期三月。算是繼子報答繼父的養育之恩。

養育之恩應該是重大恩情,作為繼子應當知恩。舉個例子。範仲淹,不到兩歲,父親去世,母親謝氏抱兒改嫁朱姓人家,為兒取名朱說。範仲淹十二歲知道自己身世,離家出走求學,後考中進士,官至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範仲淹不忘繼父養育之恩,考進士用名就是朱說,一直到母親去世,才改為範仲淹之名。但母親已經改嫁,永遠回不到範家。史料沒有記載範仲淹是否為繼父服喪,但《儀禮》是科舉考試的規範文本,指定教材,想來範仲淹不會違背的。

現時生活中,繼父去世,繼父的子女主辦喪事,作為繼子,應當積極參與,自己雖然是繼父家的外人,但繼父畢竟是自己的恩人,有養育之情。主家怎麼安排,都要沉心接受。

相關焦點

  • 父母離異,父親過世,不隨父生活的子女要服喪嗎?
    喪事遵循古法,所以,如何奔喪服喪,要從古法喪禮找依據。古法社會條件,以父權家長制為基本規範,以男性血緣為傳承脈絡,所以在家庭中,父權是至高無上的。按《儀禮--喪服》的設定,任何一個生活在特定家庭的人,父親只有一個,母親可以有許多,即父親的位份與生父是一體的,而佔據母親的位份的人,可以是生母,可以是嫡母,可以是繼母,可以是慈母。所以,父親過世,子女不管隨誰生活,都應當奔喪服喪。
  • 他是一個繼父,癱瘓繼子妻離女散,他信守對亡妻承諾照顧繼子7年
    他也承認,自己很累,有時候也想一走了之,但想想自己走了繼子就只能等死,他不能這樣做!他叫郝三鐵,1956年7月生於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河北鎮,今年64歲。35歲那年,他經人介紹,來到十裡之外的蟒河鎮寺溝村上門。妻子原先的丈夫因車禍去世,留下一個11歲的女兒和8歲的兒子。都說繼父難當,倒插門的繼父其實更加難當!婚後,他就感受到了繼女繼子對他的提防和敵意!
  • 繼父與繼母,傳統文化中完全不同的父子關係和母子關係
    父親再娶的妻子就是繼母,母親再嫁的丈夫就是繼父,這樣說對嗎?繼父繼母與繼子首先是家庭生活關係,即必須在同一家庭共同生活,才能形成繼子女與繼父母的關係。父母過世或離異,原有的婚姻關係中斷或中止,這時候,子女隨父生活還是隨母生活非常關鍵,有三種情況:一是隨父生活。父親再娶的人,是隨父生活原子女的繼母,與隨母生活的原子女沒有關係。二是隨母生活。母親再嫁的人,是隨母生活原子女的繼父,與隨父生活的原子女沒有關係。
  • 繼父把房產給了繼子,如果他媽和我離婚了,可以收回嗎?
    您的問題是:繼父把房產給了繼子,如果他媽和我離婚了,可以收回嗎?非常理解您的心情,也明白您遇到了難處,但是人生沒有後悔藥,即使您後悔自己當初所做的決定,這個後悔也是只是讓自己難受而已。結婚時繼子有多大,在一起共同生活嗎?他媽為什麼和您離婚,原因是什麼?您有沒有過錯?最關鍵的是,您要收回房子,是因為離婚了,還是因為其他原因?
  • 親生兒子坐牢,繼子考上了博士,臨終時只有一個人陪在身邊
    網友二:我親戚喪偶再婚,自己兒子坐牢 ,繼子讀書很好很斯文 ,所以很喜歡繼子。 真是父慈子孝 ,培養上大學到博士 ,花了很多錢。後親戚離婚生重病 ,是那個坐牢的兒子花錢看病照顧他。其他親戚找到繼子 ,繼子連醫院都沒去。 親戚過世前 ,繼子一眼都沒去看過。
  • 故事:我要結婚,繼父給我30萬買房,半年後後我跪在繼父面前痛哭
    我要結婚,繼父給我30萬買房,半年後後我跪在繼父面前痛哭人家常說父愛如山,許多父親一生都為了子女去打拼。他們寧可自己過苦日子,也要,把子女培養成才,讓他們過上幸福的生活。可能有人會說,如果是繼父,他們往往有私心,不會真心實意的對待繼子,可我想說的是:有些繼父把繼子當親兒子看待,在他身上付出的父愛不比親生兒子少。
  • 婆婆過世五年,小姑子說要嫁給繼父,並向我丈夫跪下求成全
    婆婆過世五年,小姑子說要嫁給繼父,並向我丈夫跪下求成全世界這麼大,什麼奇怪事情都可能發生,什麼奇怪的東西和人也都有,平時道聽途說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大家都是樂呵樂呵就過去了,沒人能相信那些東西是真的發生過。
  • 「繼承系列」繼父與親生母親離婚以後,兒子還能繼承繼父的遺產嗎?
    在考慮到自己的錢財應該傳給誰的時候,更是毫不猶豫地決定要傳給子女們。一方面,無數人腦海中的印象已經根深蒂固,錢財等東西傳給子女是正確的。另一方面,這種想法,也得到了法律的支持。然而,現實中的情況要比簡單的模型或者看似複雜的法律條文規定更加複雜。有關繼承這一方面,很複雜的一個情況就是,不少家庭在結婚生孩子之後,還會出現離婚等變化。
  • 34歲繼子啃老65歲繼父:敗光半生積累40萬,只為打賞女主播
    又不是我自己要來這個世界的,你生我你就要負責到底。」這樣的邏輯,叫康德再生也不知道怎麼破。那些埋怨父母有錢也不給自己買房,不給自己錢結婚的人,你是無法用邏輯去反駁的。但你可以鄙視。那麼,對於沒生他,卻養恩大於天的繼父,卻還是啃的理直氣壯,天經地義,這樣的啃老族更加厚顏無恥。
  • 繼子不懂事偷錢離家出走,繼母要他下跪道歉,他:我只跪死人
    開場蔡先生直言,妻子給他出的這道選擇題太難,這時周女士說,她也不是有意要為難帳,實在是繼子太頑劣,丈夫又總是一味的縱容,讓她再也無法接納。隨即周女士舉了一個例子,在一年多前,自己和前夫所生的女兒從外地過來投奔她,當時她原本心情不錯。
  • 為什麼重組家庭繼父比繼母更可怕?
    哦,因為繼父會在我剛剛發育什麼都不懂的時候把他的手伸進我的衣服裡,以為我還睡著呢,其實我醒了,只是沒睜開眼女的找到比前任好的概率可能低一些,而且容易被愛情衝昏頭腦因為有些人渣繼父在覬覦繼女的身體,女性與男性性心理的差別就在於女人通常先有愛後有性,對於女性而言陪伴大於性,所以繼母覬覦繼子的比較少,而且女性在體魄和力量上多少處於弱勢,想霸王硬上弓個大老爺們都推不倒他。
  • 老人再婚30年,帶大繼子帶孫子,老伴去世繼子換鎖趕人
    很多老人,在再婚老伴過世後,被繼子繼女視為包袱,受盡白眼。當女人老無所依的時候,晚景會非常悽涼。聽著繼子稚聲稚氣叫媽媽,段婆婆的心都要被暖化了,她把全部愛心都奉獻給了這個家,給了這個孩子。段婆婆不怕吃苦,經常去工地上給老孫打下手,夫妻倆齊心協力努力掙錢,供繼子讀書,給他買房。老孫知道段婆婆對這個家是真心的,從而心裡對她更加疼愛。結婚這些年,夫妻倆一直互敬互愛,從未紅過一次臉。
  • 丈夫逼繼子乾重活,妻子很是心疼,可他坦言:又不是親生的,不管
    而自己的兒子身體本就不好,可丈夫卻還老是逼他去搬,不搬就會吵架,這讓她很難受,有時候就是司機看見了,都忍不住吐槽:孩子腳都在打顫了,搬得動嗎?,對於繼子他只需要盡到責任和義務就足夠了,其他都不會去管。如果非要按照妻子所說,當親生兒子看待,他只有一句回答,那就是不可能。而且男孩子本就應該學會去自立,沒什麼好說的。
  • 繼父去世,給繼子一套房親兒子一張遺像,繼子淚崩,親兒笑了
    ,而我聽話,學習又好,繼父對我說話也從來都是和顏悅色。但是他和繼父的隔閡一直存在,其實,我對弟弟一直很愧疚,我一直覺得,我是分走了該屬於他的父愛。弟弟也會回來,但是他和繼父的交流很少,我一直在想,該如何消除他們之間的誤會。
  • 繼父過世前求她照顧弟弟,她拒絕了,我已還了你20萬的養育之恩
    接到媽媽的緊急電話,說繼父被車撞了躺在醫院,可能熬不過明天了。方穎聽了,心裡沒什麼情緒起伏,在她心裡,繼父和陌生人沒什麼區別。但是媽媽求著她回來,說繼父要見她最後一面。於是離開了六年的方穎,第一次回到這個家,在弟弟的陪同下趕往醫院見繼父最後一面。
  • 二婚老伴過世,六旬阿姨被繼子趕出家門,只因忽略這一步驟
    老伴癱瘓後,繼子和他媳婦都躲得遠遠的,從來沒有服侍過一天,照顧老伴的重擔都落在我一個人身上。老伴去世後過了一個月左右,繼子突然回到家裡找我,他要求我從這個家裡搬走,說這是他爸爸的房子,現在由他繼承了,他有權讓我走。我聽了一下子懵了:這是從何說起呀?我難道不是老伴的妻子嗎?繼子說:「你當然不是我爸的老婆,不然你拿出結婚證來給我看。」我語塞了,驀然想起自己和老伴一直沒有辦結婚證,從法律上說,我的確不是老伴的妻子。
  • 後媽與二十歲繼子的相處之道:一定先是朋友再是家人
    為了郭麒麟她一直沒有敢要自己的孩子,生怕委屈了郭麒麟。到郭麒麟18歲成人了,還是郭麒麟催促她給自己生個弟弟或者妹妹,她才要了老二郭汾陽。 郭麒麟在各種節目中說到自己的媽媽的時候,基本上指的都是王慧,而且是非常自然的那種,我媽怎麼樣?我媽怎麼樣?這足見二者的關係真的是特別的不錯。
  • 繼父去世後,我和哥哥宣布一件事,遭所有人反對辱罵
    我親爸過世有8年了,媽媽在第3年就嫁給了繼父,我是不太喜歡繼父的為人,但我十分喜歡他的兒子,也就是我的哥哥,為人老實,還懂得呵護我,每次我有啥問題
  • 她的故事:我差一點就成了她的繼子
    小時候看我愛我家,一家人也能和睦相處,不論繼父與繼子,還是繼母與繼子他到了爸爸家,主動管繼母叫媽,繼母挺開心,但繼母也生了孩子,雖然她對繼子還不賴,但她對自己孩子,與對別人的孩子(尤其是她奪走了人家的家庭),肯定還是有很大差距。
  • 老公過世我供繼子上學,他畢業後不認我,接到陌生電話我癱坐在地
    還記得當年我嫁給老公的時候,那個時候他是一個二婚的男人,帶著一個才五歲的兒子,在那個時候,我們兩個人是通過相親認識的,在相親那天,老公就帶著兒子,繼子是一個非常可愛的孩子,不過性格有些靦腆,當時他還天真的問我,是不是要做他的媽媽了,被他這樣一問,我反而覺得不好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