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性之間真正熱烈的愛情未必是溫馨的。這裡無須舉出羅密歐與朱麗葉,奧涅金與達吉亞娜,賈寶玉與林黛玉。每一個經歷過熱戀的人都不妨自問,真愛是否只有甜蜜,沒有苦澀,只有和諧,沒有衝突,只有溫暖的春天,沒有炎夏和寒冬?我不否認愛情中也有溫馨的時刻,即兩情相悅、心滿意足的時刻,這樣的時刻自有其價值,可是,倘若把它樹為愛情的最高境界,就會扼殺一切深邃的愛情所固有的悲劇性因素,把愛情降為平庸的人間喜劇。
愛情的滋味最是一言難盡,它無比甜美,帶給人的卻常是無奈、惆悵、苦惱和憂傷。不過,這些痛苦的體驗又何嘗不是愛情的豐厚贈禮,一份首先屬於心靈、然後屬於藝術的寶貴財富,古今中外大詩人的作品就是證明。
幸福是難的。也許,潛藏在真正的愛情背後的是深沉的憂傷,潛藏在現代式的尋歡作樂背後的是空虛。兩相比較,前者無限高於後者。
對於靈魂的相知來說,最重要的是兩顆靈魂本身的豐富以及由此產生的互相吸引,而決非彼此的熟稔乃至明察秋毫。
愛情不論短暫或長久,都是美好的。甚至陌生異性之間毫無結果的好感,定睛的一瞥,朦朧的激動,莫名的惆悵,也是美好的。因為,能夠感受這一切的那顆心畢竟是年輕的。生活中若沒有邂逅以及對邂逅的期待,未免太乏味了。人生魅力的前提之一是,新的愛情的可能性始終向你敞開著,哪怕你並不去實現它們。如果愛情的天空註定不再有新的雲朵飄過,異性世界對你不再有任何新的誘惑,人生豈不太乏味了?
好的兩性關係有彈性,彼此既非僵硬地佔有,也非軟弱地依附。相愛的人給予對方的最好禮物是自由,兩個自由人之間的愛具有必要的張力,它牢固但不板結,纏綿但不粘滯。沒有縫隙的愛太可怕了,愛情在其中失去了呼吸的空間,遲早會窒息。
愛情是盲目的,只要情投意合,仿佛就一醜遮百醜。愛情是心明眼亮的,只要情深意真,確實就一醜遮百醜。
愛情是靈魂的化學反應。真正相愛的兩人之間有一種親和力,不斷地分解,化合,更新。親和力愈大,反應愈激烈持久,愛情就愈熱烈鞏固。
人不是木石,有一個血肉之軀,這個血肉之軀有欲望,需要得到滿足。人又不僅是動物,有一個靈魂,靈魂要求欲望在一種升華的形式中得到滿足,即具有美感,這差不多就是愛了,柏拉圖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把愛情定義為「在美中孕育」。
在精神的、形而上的層面上,愛情是為自己的孤獨尋找一個守護者。在世俗的、形而下的層面上,愛情又是由性慾發動的對異性的愛慕。現實中的愛情是這兩種衝動的混合,表現為在異性世界裡尋找那個守護者。在異性世界裡尋找是必然的,找到誰則是偶然的。當一個人不只是把另一個人作為一個異性來愛慕,而且認定她(他)就是那個守護者之時,這就已經是愛情而不僅僅是情慾了。愛情與情慾的區別就在於是否包含了這一至關重要的認定。
愛是一種了解的渴望,愛一個人,就會不由自主地想了解她(他)的一切,把她所經歷和感受的一切當作最珍貴的財富接受過來,精心保護。如果你和一個異性發生了很親密的關係,但你並沒有這種了解的渴望,那麼,我敢斷定你並不愛她,你們之間只是又一段風流因緣罷了。
不論男女,真愛的時候必定溫柔。愛一個人,就是疼她,憐她,寵她,所以有「疼愛」、「憐愛」、「寵愛」之說。疼她,因為她受苦。憐她,因為她弱小。寵她,因為她這麼信賴地把自己託付給你。女人對男人也一樣。再幸運的女人也有受苦的時候,再強大的男人也有弱小的時候,所以溫柔的呵護總有其理由和機會。
人們常說:愛與死。的確,相愛到死,乃至為愛而死,是美好的。但是,為了愛,首先應該活,活著才能愛。我不願把死浪漫化。使愛我的人感到輕鬆,更加戀生,這是我對愛的回贈。
好的愛情有韌性,拉得開,但又扯不斷。
相愛者互不束縛對方,是他們對愛情有信心的表現。誰也不限制誰,到頭來仍然是誰也離不開誰,這才是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