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能讓你變成熟的,不是經歷,而是...

2020-10-29 栩然說

文 | 李栩然

首發 | 栩先生(公眾號ID:superMr_xu)

01

剛工作沒兩年的時候,下班回去的路上,接到了家裡的電話,姐姐用顫抖的聲音告訴了我父親得了幾年的「怪病」,有了最終的檢查結果——漸凍症。

我在那之前雖然已經自己查資料,想到了這種可能性。

但當真正聽到這個確切消息的時候,仍然難以克制內心的痛苦和恐懼,大腦一片空白,幾乎是毫無意識地走到了路中間——直到被一輛車撞倒在地。

幸運的是,當時撞倒我的只是一輛電瓶車,但以我當時的狀態,就是被汽車撞飛也毫不意外。

那一段日子裡,我經歷了有生以來最大的煎熬,白天疲於奔命,夜裡頭痛失眠,很多時候都吃不下飯,最瘦的時候僅僅只有100斤,一副形銷骨立的樣子,身心都已接近崩潰。

02

兩年多後,也是下班的時間,我接到了母親的電話,非常悲傷地告訴我姐姐查出了絕症(後來發現是誤診)。

我雖然心裡也很慌,但做的第一件事居然是先安慰了母親,然後深呼吸了幾口氣,特意找了家喜歡吃的飯店,好好地吃了頓飯。

因為,那時候的我已經想明白了:沒有吃飽飯,怎麼有力氣去面對這殘酷的人生。

吃飯的過程中,我開始聯繫親戚朋友,了解短時間內我能籌措的資金額,諮詢醫院認識的人,打聽病症,看有什麼合適的醫院可供姐姐後續的治療。

同樣的巨大打擊,同樣的突如其來,同樣的晴天霹靂,但兩年前的我和兩年後的我,幾乎完全是兩種不同的心態來應對。

03

所以,你覺得我會非常俗套地總結一句:人的心智要想成熟,最重要的是經歷?

然而並不是。

你經歷了很多事,可能會讓你心智變得成熟,但心智成熟卻絕不是只有經歷很多事這一條路。

這是一個充分不必要條件。

經歷當然很重要,但你總不能沒事兒找事兒,硬逼著自己去找些悲慘的經歷來體驗吧。

更重要的是,如果你一輩子都過得一帆風順,那豈不是這輩子你都心智不成熟?

04

所謂的心智成熟,其實就是你在被生活蹂躪的過程中,慢慢擁有了幾種能力。

(1)控制情緒的能力。

情緒對人的行為和思考的影響,我在很多文章裡都深談過,一個人慢慢成熟的過程,其實也就是學會了和自己的情緒正確相處的過程:

知道自己會被什麼樣的情緒所困擾,在什麼情境下自己會產生怎樣強烈的情緒,懂得如何一點點地去宣洩情緒。

更重要的是,明白了不要在情緒的影響下去輕易地做出決定。

最簡單的例子,很多人大晚上看了一部感人的電影、聽了一首動人的歌曲、心裡一動突然想起某個人,可能就很衝動地去表白了,然後就悲劇了。

要知道,你被某種情緒所感染的時候,不代表別人也和你一樣。

(2)邏輯思維的能力。

小孩子的心智之所以不成熟,就在於他們還無法用邏輯的方式去解釋自己所看到的世界和遇到的問題。

所以會傾向於跳過中間的論證,而直接把兩件看似相干的事情用自己能理解的方式聯繫起來。

「天下雨了,一定是老天爺哭了。」

「老師剛才批評我上課講話,肯定是旁邊的王胖子告了狀」

……

但長大了你才會發現,萬事萬物之間的因果轉折紛繁複雜,只有從無數表象中找出真正的邏輯關係,才能在真正看透後選擇最合適的應對策略。

可以真刀真槍對著幹,也可以「揣著明白裝糊塗」。

(3)克制欲望的能力。

「我要的,現在就要」這句話作為廣告語很好,但誰要真信了,只能是碰壁到懷疑人生。

畢竟,你的爹不是王健林,你的娘也不是董明珠。

現實的真相就是,你想要的,多數時候不僅不會現在就得到滿足,很可能是永遠也得不到滿足,否則共產社會早就來臨了,何需要我們去繼續奮鬥?

欲望是一種很可怕的東西,擁有直接繞過你的思維中樞對你的身體下命令的「特權」,當你被欲望所控制時,做出的舉動,很可能會讓你事後嚇出一身冷汗。

只有學會了合理控制欲望,才能心態平和,不輕易被外在的東西所誘惑,而做出荒唐之事來。

05

然而,上面雖然說了那麼多能力,但我們都知道,這些能力的獲得與你的年齡增長具有「相關性」,但並不具有「因果性」。

不是你年齡越大就越會控制情緒,越懂得邏輯思維,越能克制自己的欲望。

許多人終其一生從心智上講都還是「小孩子」。

心智的成熟,與經歷有關,與閱讀有關,與和別人的交流有關,但又不僅僅是這些。

說白了,你所遇到的事,看過的書,接觸過的人,聽到的話……

所有這一切所引起你的特定思考,這才是真正決定你心智成熟度的關鍵因素。

在每一段刻骨銘心的經歷過後,在每一本深受啟發的書背後,在遇到的每一個相見恨晚的人之後,你都可以去總結、反思很多的東西出來。

否則遇到的事再多也不過是過眼雲煙,看過的書再多也不過是浮於表面,認識的人再多也不過是匆匆過客。

比如,我從小到大成績都不錯,但每次關鍵性考試必定發揮失常,從小升初、中考到高考,不管我之前成績有多遙遙領先,最後的結果一定是大失所望。

直到我大學裡想了很久,看了很多書,才真正接受了這個設定——我大考就是可能失誤,我再強調自己正常發揮一定會金榜題名也沒用。

什麼事情,遇到了就是遇到了,你不是那唯一的「幸運兒」也不是那唯一的「不幸者」。

當我擁有這樣的心態後,發現很多過去難以接受的問題,也就那麼回事兒。

這樣的結果就是,後來每次考試都正常多了。

這在我看來,其實就是一種心智上的成熟。

接受這個世界的所有真相與現實,這世上就是既有好人,也有壞人,還有好壞難分的人。

人的一生總是會有悲慘的遭遇降臨,不是到你頭上就是在別人的頭上,你再難過再憤怒再痛苦,也不會對你所面臨的困難起到任何作用。

承認問題、接受問題,你才能理性地看待問題、分析問題,提出有效果的解決方案——

而這,才是面對問題時,真正有用的東西。

—— END ——

栩先生說:感謝閱讀,我是栩先生,文章來自我的個人原創微信公眾號「栩先生」(栩念xu)(公眾號ID:superMr_xu)。

關注公眾號,在菜單欄可以直接讀我的更多成長乾貨、深度思考等全網熱文,和關於毛主席的精品文章。

公眾號後臺回復「社群」,加入後即可獲得成長禮包,已有上千人一起抱團成長。

希望你喜歡今天的文章,歡迎轉發評論。

相關焦點

  • 社會的現實,人心的複雜,不是你變了,而是成熟了
    就算真的回去了,你也會發現,一切已經面目全非。唯一能回去的,只是存於心底的記憶。好好珍惜,能在一起不容易,別給人生留下遺憾。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愛,不是恨,而是熟悉的人,漸漸變得陌生。昨天仿佛還在眼前,今天卻悄悄過去。我們的生命總是那麼有限,那些屬於你我的年輕亦是如此縹緲。擁有時並無察覺,待往事已成過眼雲煙,方才了解自己荒廢那大好的時光。
  • 真正讓一個人成熟的,往往不是年齡,而是這三件事
    一個成熟的人,遇事不再責備,有矛盾不再爭辯,被誤解也學會了不解釋。也許曾經的我們,年少輕狂。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也慢慢學會了去做一個平和且安靜的人。真正讓一個人成熟的,往往不是年齡,而是這」三件事「。
  • 人真正的成長不是生理上的年齡,而是心智上的成熟
    小時候問別人問題時,有些時候他們會說等你長大了就知道了,或者是等你到了我這個年齡就明白了。但是有些問題真的不是年齡到了就能迎刃而解的,有人說一個人只要到了25歲就不用再定鬧鈴了,因為他已經是一個成熟的、負有責任感的人了。
  • 真正的成熟,不是世故圓滑,而是有這4種表現
    有人說:「所謂成熟不過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經歷變多,個性被生活磨去了稜角,變得世故而圓滑罷了。」真正的成熟,和年齡無關,也不是圓滑世故的成熟,而是有這4種表現。1懂得適時保持沉默,不急躁,沉得住氣。人,經歷的越多,越成熟,越喜歡保持沉默,享受安靜。《道德經》中說:「靜為躁君,重為輕根。
  • 成熟的男生不是那種毫無原則地把你寵壞,而是明白你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他明白你想要的是安全感,所以不會讓你擔心。他脾氣很好,因為經歷過社會的磨鍊,你的那點小脾氣在他看來就是可愛。他不會隨意地給你承諾,但答應的事一定會做到。和一個成熟的男生談戀愛,最大的好處就是你不用再花心思去教他如何成為一個合格的男友。當然,成熟的男生不是那種毫無原則地把你寵壞,而是明白你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 不是我變了,而是你淡了
    他們都說你變了,變得不愛笑了,有時忽然就沉默了,以前的天真快樂,在你身上都看不到了。可是卻沒有人關心你為什麼變成這個樣子了。也沒有人知道,你到底經歷了什麼。其實,不是我變了,而是你淡了。
  • 最成熟的表情,不是撕裂的哭聲,而是淡定的笑容
    朋友,淡淡交,慢慢處,才能長久……真正的成熟不是故作深沉,而是經歷了各種挫折後的內心淡然;真正的成熟不是忍受痛苦,而是知道了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真正的成熟不是會說大道理,而是開始去理解身邊的小事情;真正的成熟不是去做大事情,而是能夠重新找回小時候玩遊戲的那種認真。
  • 一個人真正的成熟,是放下過往
    01在這個世間上,有很多事的發生是我們無能為力的,當我們無法改變環境對我們的影響時,你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態。心態變了,事情的結果也會發生改變。心態不變,放不下過往,往往是大多數人痛苦的根源。小的時候,總以為一個人真正的成熟,是年齡的增加,長成大人的模樣。長大後,在自己經歷的這些事中,漸漸明白了,一個人真正的成熟,並不單單是年齡數字的增加,而是看你的內心。
  • 深度好文,成熟,不是心變老,而是繁華過後的淡定!
    希望你可以在不久後的未來可以回過頭來對自己說一句:感謝那時的自己沒有選擇放棄。 2.我不可能眼睜睜看著你們幸福的,我會閉上眼。3.有時候,以為別人懂你,其實只不過是一直在誤解你。當你覺得自己擁有了一個人的心,而事實上,它隨時隨地都會改變。大概沒有什麼可以阻止一顆心的變化。天容易黑,心容易變,這就是道理。4.成熟,不是心變老,而是繁華過後的淡定。
  • 人的成熟不是年齡,而是心態
    人的成熟不是年齡,  而是心態;  心的成熟不是遇到的事情多,  而是對待事情的態度。  能干擾你的,往往是自己的太在意;  能傷害你的,往往是自己的想不開。  你若平和,無人可恨;  你若不究,無人能擾。
  • 真正成熟的人,不是不要面子,而是懂得什麼時候把面子放下
    小時候我們追求成熟的個性和品質,是因為仰慕和崇拜。成年後,則是受到人際交往需要的驅使。 那些成熟的人,似乎總是能夠給別人留下好的印象,從而建立起並維護好自己的人際關係。同時,他們還能及時有效地調整自己的心態,使自己的情緒保持穩定,並且照顧到他人的情緒。
  • 不是愛變了模樣,而是我們都越來越成熟,知道自己需要什麼
    它應該是純潔的,沒有任何功利目的的,是那種: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我們之間就心領神會,然後發展出一段盪氣迴腸的愛情故事。但是我依舊認為愛就是愛,帶了某些私利目的的感情始終不美好。我看了身邊的很多人一個個貌似陷入在愛河裡,你儂我儂,卿卿我我,花前月下,情比金堅的樣子。只是遇到了點事,即使不是多麼重要的事,就足夠兩個人翻臉分開。
  • 真正成熟的人,不是不要面子,而是懂得什麼時候把面子放下
    小時候我們追求成熟的個性和品質,是因為仰慕和崇拜。成年後,則是受到人際交往需要的驅使。那些成熟的人,似乎總是能夠給別人留下好的印象,從而建立起並維護好自己的人際關係。同時,他們還能及時有效地調整自己的心態,使自己的情緒保持穩定,並且照顧到他人的情緒。對於成熟的定義,不同的人似乎有著不同的見解。
  • 什麼樣的女人才算是真正的成熟?這兩位女星的經歷說明了一切
    有時候我會想,一個女人到底要怎樣才算是真正的成熟?是學會為一個男人洗手作羹湯的時候,還是不管生活多苦多痛都咬著牙硬撐的時候?其實都不是,我始終覺得,一個女人成熟的標誌就是不再勉強自己。做家務、帶娃,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其實都跟成熟無關,當你清晰的感覺到自己長大了的時候,就是你真正成熟的時候。
  • 真正的強大,不是忘記而是接納
    很多人總是以為,一定要歇斯底裡、痛不欲生、老死不相往來才是真正的放下。但其實,已經發生的便是你生命的一部分,不管是辛酸還是快樂,與其努力忘記,不如讓它活在心底。恨,並不是放下。相反,平靜接納才是放下的開始。
  • 真正的成熟,是天真
    周國平曾說:「許多人的所謂成熟,不過是被習俗磨去了稜角,變得世故而實際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夭折。真正的成熟,應當是獨特個性的形成,真實自我的發現,精神上的結果和豐收。」真正成熟的人,他們懂得為自己保留這世間最美好的那一份天真,以勇敢無畏的姿態,守護靈魂裡的溫柔與單純。
  • 成熟並不是世人眼中的圓滑世故,而是內心始終如一的純潔天真
    於是,就沒有什麼能讓人不開心的了。」是的,倘若能如此尋樂,那還有什麼不開心,不滿足的?這樣,當我們看到身邊的人,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做著同樣的一件事情時,就不會感覺奇怪和驚訝了。我們會生出敬畏和仰慕之心。因為,那種持之以恆讓心靈震撼。我想這就是態度,這就是認知,這就是成熟,這就是選擇。
  • 【薦讀】真正的強大,不是忘記而是接納
    很多人總是以為,一定要歇斯底裡、痛不欲生、老死不相往來才是真正的放下。但其實,已經發生的便是你生命的一部分,不管是辛酸還是快樂,與其努力忘記,不如讓它活在心底。恨,並不是放下。相反,平靜接納才是放下的開始。2你知道為什麼很多人,越成熟越沉默嗎?
  • 變老並不等於成熟,真正的成熟在於看透
    這個世界沒有絕對公正之處,你也永遠得不到兩全之計。成長的經歷,大概能讓人變得越來越安靜。智商決定你的下限,情商決定你的上限。你說話讓人舒服的程度,能決定你所能抵達的高度。什麼叫多餘,就是心冷之後,你的殷勤。別有事沒事就去抱怨別人,其實都是你的懶惰讓你變得無能,一個最失敗的人,就是成天只會抱怨的人。如果你不努力,一年後的你還是原來的你,只是老了一歲。
  • 張愛玲:真正能治癒你的從來不是時間,而是明白
    時間或許能淡化,但是卻不是治癒的良藥。可是,在那以後,我變得特別怕狗,走在路上迎面碰到狗,我會馬上掉頭走開;別人牽著繩子的狗,我也要躲得遠遠的;家裡有狗的朋友,我很少去做客;一隻小小的寵物狗也能把我嚇哭。你看,都說時間可以治癒一切,如今二十年過去了,看到狗就想起被咬的經歷,依然無法讓我克服它,甚至潛意識裡還深化了我的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