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市場風向轉變,炒房客為何不脫手?原因有以下三個

2021-01-17 百家號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問題,今年是我國房地產市場的風向已經有了轉變的趨勢,很多專家也認為,今年下半年開始我國樓市將會由盛轉衰,不再是像之前那樣房價「只漲不跌」,到如今房價甚至已經高的離譜了。從今年開始中國的樓市將會理性健康地走上正軌。然而還是有一些人認為樓市風向轉變是不可能的,畢竟對房地產市場非常了解的炒房客們手裡的房子都還沒有脫手呢。

其實,到目前為止,中國的樓市確實會迎來轉折點,應該開始整頓了。如果房價繼續上漲,超過了大部分剛需的承受能力,房子自然還是賣不出去了。至於炒房客們為什麼還不把手裡的房子脫手,主要有下面三個原因。

一、他們對樓市還存有僥倖。房地產市場對於中國的經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國的經濟中佔了很大的比重,所以有的炒房客們就還在觀望,存在僥倖心理,認為房地產市場不可能一下子就被整頓。而新入行的炒房客們對行情還不太了解,就容易跟風,別的炒房客們手裡的房子沒脫手,他們也不脫手。

二、有價無市。雖然還有些炒房客們沒有急著把房子脫手,但是許多炒房客們已經意識到了樓市風向已經快變了,想要將手裡的房子賣出去,然而如今已經不是「萬人搶房」的時代了,他們手裡的房子有的根本就賣不出去了,有的炒房客為了能早點把房子脫手,甚至選擇降價促銷。

三、他們的房子已經被銀行處置了。許多人看到炒房客們能夠有這麼大的利潤,就也想要去做,那麼他們能夠屯這麼多房子,錢從哪兒來呢?那就是貸款。而如今樓市不景氣,許多炒房客們還不起錢,他們的房子自然就只能被銀行處置了。

所以由於炒房客們還沒有脫手而對樓市還存有希望的人應該現在就明白了,許多人不是不想脫手,而是想脫手都賣不掉,而那部分跟風的炒房客們,等他們跟著大部隊一起脫手的時候,別說房子賣不賣得掉,就是賣掉了都不知道虧成什麼樣子了。不過這對剛需來說是喜聞樂見的,畢竟等樓市迎來轉折點,炒房客們急著將手裡房子脫手的時候,房價自然會有所回落,到時候買房就更好了。

相關焦點

  • 房貸縮水66%,重錘「跨境炒房」,囤房客麻煩了
    所謂「上限」,意思就是銀行給房地產的信貸要有「天花板」,不能超過這個標準。儘管很多銀行並沒有超標,但大家還是不由自主地降低了房貸額度,生怕成為央行調控的「出頭鳥」。通俗一點說,把銀行的信貸資源看成一個大蛋糕,央行是做蛋糕的,同時還指揮銀行怎麼來分蛋糕。
  • 廣州房地產行業分析報告 - 2007-2008年中國廣州房地產行業市場...
    ,產品結構失衡,土地供應量未能按承諾增加而有開發商「囤地」、「囤房」,國家沒有再出臺震撼性調控政策,導致樓價急升。廣州市政府加大土地供應量,對未來的房價走勢和整個房地產市場未來發展有何直接影響開發商和消費者能否從中獲得利益,達到雙贏  《2007-2008年中國廣州房地產行業市場分析研究報告》依據國家統計局、廣州市統計局、深圳市統計局、廣州房屋置換中心、全國商業信息中心、中國房地產行業協會、國民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廣州房地產年鑑》、國內外相關報刊雜誌的基礎信息,結合深入的市場調查資料,以獨特精闢的視角
  • 房住不炒等熱點問題再被提及 看住建部如何回答
    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有哪些實招?「新市民」等住房困難群體的住房問題怎樣解決?新華社記者就此採訪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王蒙徽。如何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落實五項「實招」「住房和城鄉建設是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重要載體,又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住房和房地產、城市更新、鄉村建設等工作都作出重要部署,我們深感責任重大。」王蒙徽說。
  • 未來房地產誰接盤?
    而從2014年開始,我國結婚率連續5年下降,2018年結婚率與2006年持平,90後人口數量減少也是結婚率降低主要原因。再來看看離婚率,從2013年開始數值連漲15年,如今離婚率已經高達44%。舉例來說,每年如果有十對新人結婚,同時就有4.4對夫妻離婚,接近半數。根據數據顯示,2019年,離婚人數已攀升至415.4萬對,是1989年的4.5倍。當代人婚姻脆弱,也直接導致生育率下降。
  • 股市消息:兩大「風向」轉變,今天時機已到?
    3600點絕對不是大盤的高點,這是上漲半山坡的行情,大盤1月到3700點還是有存在機會的,今年見到能到4000點也不是空談,基金看好,券商看好,都給出了今年股市是慢牛的一隻預期。2019年股市漲了500點,2020年漲了400點,今年股市漲300點大盤就能漲到3700點了,這是看得比較低的上漲,看更高點上漲,大盤今年漲500點就是4000點了。
  • 風財訊|房地產銀行貸款「紅線」,對市場影響幾何?
    2020年12月31日,央行、銀保監會發布《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通知自2021年1月1日起實施,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為各大銀行發放房地產貸款規模及佔比設置「兩道紅線」,分別設置房地產貸款餘額佔比和個人住房貸款餘額佔比兩個上限,對於不符合要求的銀行,監管機構給設置了過渡期
  • 監管部門劃定房地產貸款「紅線」 嚴控金融「灰犀牛」 | 銀行與信貸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建立了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並於2021年1月1日起實施。
  • 在雪梨房地產市場炙手可熱的首次購房者提示
    伴隨著房地產市場在2020年的高位結束,儘管受到威脅,雪梨的價格在過去三個月中仍上漲了近1.3%。房地產研究人員和一些銀行已經暗示,今年房價至少會上漲5%,包括SQM Research在內的一些預測機構都表示,不能排除兩位數的漲幅。新南威爾斯州房地產協會執行長蒂姆·麥基賓(Tim McKibbin)表示,買家應該做好準備迎接旋風。「拍賣季的重啟仍在數周之內,但預計在1月底和2月初的拍賣量會增加。
  • 未來5年房價會有「大變數」!
    房地產市場的走向一直都是人們比較關注一個話題,因為房子是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因此房地產市場的任何一個小舉動都不會逃過大家的眼睛。對於普通人來說,自己對於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其實還是不太敏感的,往往都是會盲目的去跟風。所以,專家的話大家還是挺相信的,決定著自己買房與否的並不是購房者本人,而是這一些專家的言論。
  • 4個原因很現實,剛需可能要偷著樂了
    春節將至,不少想在年前買房的人,基本都容易在新房和二手房之間產生選擇困難症,我認為,當前環境下,對於剛需來說,買新房可能將迎來降價的好機會,原因有4個: 第一,新房庫存創新高 根據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11月底,全國100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庫存總量達到
  • 李嘉誠「套現」70億,樓市要轉變?國家表明態度,購房者要警惕
    文|校長很多專家認為地產行業才是經濟發展的主導和支柱,房價太低將不利於社會轉型,只有用房地產刺激內需才是有效發展經濟的策略。特別是在今年疫情之下,有很多專家仍在為高房價代言,董潘更是多次表態「只有房產才能快速恢復經濟」。
  • 三盛集團林榮濱:看好國內房地產增量和存量兩個廣闊市場
    12月13日,全聯房地產商會2020年會在北京盛大召開。本屆年會以「聚焦大循環,助力新消費」為主題,圍繞「內循環」和房地產金融調控探尋房地產行業的高質量發展之道。會上,三盛集團董事長兼三盛控股(2183.HK)董事會主席林榮濱就「住房消費,均衡發展」這一議題發表了自己獨到見解。
  • 西峽縣:群眾不脫貧 黨員不脫手
    更多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鄧州全記錄、行走在鄧州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西峽縣:群眾不脫貧 黨員不脫手南陽智慧扶貧「幫錢幫物,不如建個好支部」。全鎮70餘名機關黨員和300餘名普通黨員,積極與貧困戶結對子,攀親戚,群眾不脫貧,黨員不脫手。二郎坪鎮鎮堅持黨建引領脫貧攻堅,把黨支部建在扶貧車間裡,把黨小組建在易地搬遷社區裡,把黨員先鋒崗設在產業基地裡,實現黨建引領全覆蓋。堅持以黨支部做引領,創新運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把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脫貧貫穿於「群眾議」、「群眾定」、「群眾做」、群眾認「的民主決策、民主監督中。
  • 社科院研究員尹中立:推進房地產稅出臺
    對比四個直轄市的房價會發現,重慶市的房價最近幾年一直比較平穩,2010年以來北京、上海和天津平均房價上漲均超過50%,僅今年前8個月上漲的幅度就超過20%,而期間重慶的房價幾乎沒有上漲。其中的原因主要是供給側因素。從供給因素看,北京、上海和天津的土地供給在2009年以後一直處在減少的狀態,致使商品住房的銷售面積也是減少的。
  • 尹中立:徵收房屋空置稅 規範住房租賃市場
    多原因導致租金上漲  根據中國房價行情網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全國主要大中城市住房租金出現快速上漲,其中11個城市租金同比漲幅超20%,租金漲幅最高的成都同比漲幅高達30.98%,深圳漲幅29.68%次之,緊隨其後的分別是重慶(26.44%)、天津(24.39%)、合肥(24.04%)、貴陽(23.10%)、北京(21.89%)、廣州(21.64%)。
  • 人民日報海外版:房子的意義,就是讓人有屬於自己的落腳點
    「促進住房消費健康發展」「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租購併舉、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給,完善土地出讓收入分配機制,探索支持利用集體建設用地按照規劃建設租賃住房,完善長租房政策,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 人民日報海外版:房子的意義 就是讓人有屬於自己的落腳點
    新華社記者 牟 宇攝「促進住房消費健康發展」「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租購併舉、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給,完善土地出讓收入分配機制,探索支持利用集體建設用地按照規劃建設租賃住房,完善長租房政策,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為房地產行業健康發展明確了方向。
  • 內行人:這兩件事說明2021年上車也不晚!
    畢竟今年的疫情對全國的經濟造成了不少的影響,會不會再次把房地產拿出來刺激經濟呢? 其實個人認為,最近發生的兩件事已經說明了明年的樓市走向: 第一件事:12月11日,政治局召開會議,關於房地產的表述講了一句「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
  • 尹中立:"國五條"面臨四個挑戰 20%房地產所得稅引矛盾
    摘要] 隨著「國五條」細則在各大城市的落地,房地產市場也出現了一些微妙的變化。從政策出臺後的市場反應及效果來看,「國五條」面臨四方面挑戰。 隨著「國五條」細則在各大城市的落地,房地產市場也出現了一些微妙的變化。從政策出臺後的市場反應及效果來看,「國五條」面臨四方面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