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是一種處世哲學,用得好時,又是一種藝術。 —— 朱自清
李宗盛在《沉默的人》中唱到:
「這世界是如此喧譁,讓沉默的人顯得有點傻。這些人是不能小看的啊,如果你給他一把吉他」。
歌詞唱出了沉默人的心聲,詮釋了沉默的力量。
沉默的人大多懂得「言多必失」的道理。與其滔滔不絕、侃侃而談卻詞不達意 ,不如三言兩語,沉默無言。
沉默是處世哲學,為人處世,開口之前,定要先學閉口。
人的認知水平和層次各有不同,所謂的「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並非完全形容見風使舵的圓滑之人,正面理解可以稱為高情商之人。
和一個語無倫次、胡說八道的人談論人生和理想,頗有對牛彈琴之意,與其浪費口舌,不如選擇沉默應對。
《歡樂頌》裡有一集,邱瑩瑩在電梯裡向奇點討教做生意的方法,然而邱瑩瑩是一個思想單純,不通世俗的職場新人,而奇點是一個身經百戰,經驗老道的商人,跟她講解生意場上的事情,邱瑩瑩聽得一頭霧水,索性他便選擇沉默,趁機離開。
奇點的做法雖引起網絡一頓爭議,但現實中,無論是否身居高位,對於和自己認知水平有差的人,明知多說雞同鴨講,何不沉默,尋得志同道合之友。
傾聽是最好的溝通,日常與人交談時,要學會把說話的權力留給對方。善於傾聽是一門學問,而沉默是學會傾聽的必修課程。
身邊是否會有家人、閨蜜、好友向你抱怨生活的瑣碎雜事,社會的人心複雜。你又是如何應對的呢?
可否在聽到閨蜜跟你講述與老公、公婆的家庭矛盾時,引得你義憤填膺,氣急敗壞,恨不能勸她立馬離婚;也可曾聽到同事抱怨工作多年,還是薪酬未漲,惆悵滿懷。
然而對於一個飽經世故的成年人來說,深知「夫妻勸和不勸分」,除了自己,任何人的勸離都會的「挑唆」,抱怨也只是一時鬱郁不得志的發洩。過後仍會繼續過活。
當面對親友的傾訴時,只需默默相伴左右,用心傾聽,一個擁抱,讓她明白你的感同身受,一杯老酒,足以互訴衷腸。
社會不養閒人,人生是要不斷向上攀登的高山,一路前行必有強者。
並非所有人都會與人為善,和平共處,面對他人的挑釁與壓力,不必與之針鋒相對,爭的面紅耳赤,應學會沉默以對,保存實力。
《杜拉拉升職記》裡的杜拉拉,因被同事誣陷,遭遇公司審計時,面對同事、領導的不信任,並未強詞以爭,而是默默搜集證據,尋找證人,待時機成熟時,據理力爭,一洗清白。
沉默之人並非人人者可欺,只做沉默的雄獅,不做沉默的羔羊。在能力不足之時,默默積蓄實力,不逞一時之強。在能與之抗衡之時,不卑不亢,據理力爭。
《鬼谷子》捭闔篇中有言:「欲聞其聲反默」。為人處世,定要學以沉默。決斷貴在於心,而非誇誇其談,口若懸河。
凡事做到心中有數,沉默以對,方能「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裡之外。」
面對強大的對手,切不要雞蛋碰石頭,以硬對硬,有時候無望的抗爭不如默默等待。等待時機,等待機遇,避其銳氣,擊其惰歸。學會心氣沉靜,心平氣和地面對,才能洞明世事,世事透徹。
END
聲明: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感謝您的閱讀,感謝我的粉絲朋友,我的文章,讓我們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