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張瑩(化名)是一所高校的老師,一直教授自己不喜歡的科目,加上對高校的教育多年不變化的失望,對工作漸漸失去了激情,來尋求諮詢。
在諮詢中,當提到支持系統時,我問:
「你想尋找新的轉變,你的老公支持嗎?」
「他並不知道,我沒和他說!」張瑩回答說。
很多女性來做諮詢,都是瞞著家人的。如果告訴家人,幾乎很少有獲得支持的。
「結婚時間比較久,溝通都是日常生活瑣事的溝通,關於我們自己的溝通幾乎沒有了。」她又補充,說到這裡,眉毛上蹙。
我感覺到我的這個問題,觸到了她的一個痛處。
我和張瑩年齡相仿,也很理解她的心情。
從戀愛到結婚,婚後大量的時間花在養育孩子,各自的工作和彼此的大家庭中,留給彼此的時間越來越少。
女性隨著年齡增加,在情感溝通和精神溝通上的需求不斷增高。而男性忙著養家,忙著事業,很少關注到女性的需求。
「雖然住在一起,但感覺是越來越遠了。」張瑩的這句話喊出了自己的孤獨——情感上,精神上的孤獨。
我能感受到她的孤獨,40歲不到,臉上已經缺少了光澤:那是一份被生活的熱情和愛滋養的光澤。
我記得剛畢業那會,遇到一位50多歲在保健品行業講課的老師。她的丈夫去世了,自己獨自撫養兒子。她臉上就是一直很寡淡,沒有生氣的。
從那以後我開始在地鐵裡觀察女性,我發現不少在40歲以上的女性臉上都缺少生氣和光澤。
客戶周豐(化名)是一家大型國企的HR總監,42歲,希望轉型做自由工作者。
她在談到親密關係時,也說到其實和老公之間的共同話題很少。老公又經常出差,在一起的時間很少,反而見面了大家都不知道說什麼。
我忽然感受到這可能是35歲以後的女性普遍遇到的問題:婚姻隨著年齡的增長,來自心與心的溝通越來越少,而這是女性最渴望的。
就像我和我先生Mike,我們是這樣分享最開心的事情:
他說我們可以一起下棋(中國象棋,西洋棋,圍棋)或者一起彈鋼琴;
我說我們坐在一起,聊內心的感受,分享彼此的想法。
對女性來說渴望通過高質量的溝通,交流來增進感情,男性則希望是一同做事。
有的女性,也正是因為婚姻的問題,開始慢慢走向覺醒。
客戶姜慧(化名)是一個二寶媽,全職在家照顧孩子。畢業10年,但在職場上的工作經驗斷斷續續加起來有不到5年的時間。
她來諮詢最主要的原因是希望重返職場,經濟獨立後能夠離婚。
「我老公是一個非常現實的人,對我的想法總不支持。我想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他總是打擊我,讓我現實點,找個能賺錢的就行。「姜慧說。
姜慧是個很有藝術氣質的女性,雖然最大的孩子已經上了小學,她看起來卻像20多歲,隨手搭配的衣服品味超好。
但是父母從小就不讓她學習藝術,覺得那不夠實在。她是乖女兒,壓抑著藝術夢想,過著著父母安排的人生。
丈夫也是父母親給選的。
但是有了孩子後,她內在開始發生變化——想把自己的藝術夢實現,想做獨立女性。
她打算去學習軟裝設計。看到她對自己新家的布置,很多朋友都讓她為自己的新居布置做參謀,這也更讓她有信心。
「他從來都看不到我身上的東西,我們現在關係像室友,在一起主要是為了孩子。」
姜慧想去學習軟裝設計,課程需要幾千元,但是老公不答應。這也讓她明白了經濟獨立的重要性。
「我想對你來說,不僅僅是經濟獨立這麼簡單,還有精神獨立。似乎你的精神也沒獨立過。」我說。
她婚前的生活一直是父母來安排,結婚後則由老公的來安排,自己從來沒有主導過。
「對,這也是我擔心的!我怕自己精神不獨立,離異後又可能迫於情況去找了不合適的伴侶,一遍遍重複。」姜慧說。
很多女性確實走的是這樣重複的路。
「你現在有了這個意識就已經走在改變的路上!別擔心!你先通過工作經濟獨立,而做好工作是又可以幫助精神獨立。」我鼓勵她。
一個職場女性相對全職媽媽在精神上會更獨立。
親密關係是女性最重要的支持系統,好的親密關係會讓女性更有安全感,更幸福,更有創造力。
而糟糕的親密關係最明顯的表現就是不尊重、不相信對方——不相信你能把事情做成,不相信你有才華,不相信你有能力。
一言以蔽之,就是覺得你不行!
看不到對方身上的閃光點,不能給予應有的尊重,時間久了,被壓抑的一方就會離開。
客戶孫丹(化名),則是一位非常獨立的職場女性。在技術崗位上勤懇工作20多年,培養了她理性、踏實的做事作風。
她來做諮詢,目標非常明確:今年先轉型,明年再離婚。
乾淨、利落!
「做了這麼多年技術工作,自己興趣也不大,現在孩子也上大學了,我也快50歲了。我不想再委屈自己了,我要去尋找自己喜歡的工作,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孫丹說到這裡,一副釋然的表情。
我內心升起一股敬佩,這個外表非常瘦小、古典的女性,很有主見!
「聽你這麼說,感覺有點中年叛逆啊!」我說。
現在中年叛逆很流行,這是人到中年想活出自己的渴求。
「對,我覺得我需要叛逆一下,不叛逆就晚了,以前一直照顧家人的感受。」孫丹也很喜歡叛逆這個詞。
「你打算和丈夫離婚,對方知道嗎?」我問。
「沒說過,但是他也知道我們感情並不好。他對人很沒有安全感,看人看事總是看到一個人的缺點,這些年對我也沒少打擊。為了家庭我也忍下來了。現在也忍夠了。「孫丹說。
我聽到她的話,忽然就想到一個親戚,也是70後。
我們有次談話,她說自己為了維持家庭,也就忍,不然早就離婚了。
她的丈夫是一個比較喜歡控制別人的人,經常給別人潑冷水。
當一個女性想活出自己,她就不願意呆在一個自己不滿意的關係裡。
通過職業可以活出自己,通過好的關係,可以活得更豐盈。
我記得以前和同事討論過,為什麼很多老公愛打壓妻子,而不是讚美妻子。
我一個男同事說了一段話,讓我們恍然大悟:
「讚美多了就驕傲了,那樣就不聽話了啊!」
原來不斷地打壓你,讓你覺得自己不行,是為了好控制,這樣也維護男性的安全感。
忽然也理解了為什麼很多人男性在妻子面前惡語相向,在外人面前誇自己妻子,也是給別人看的啊!
不過,在這樣被打壓的環境中,女性不開心,孩子也不會開心,丈夫更不會開心到哪裡。
我認識的一位70多歲的美國基督徒,他的口頭語就是「wife Happy,life happy」。
這樣的感悟,也是他經過很多慘痛的經歷總結出來的。
一個願意接受女性影響的丈夫,是一個對妻子充滿愛的丈夫。而一個精神開心的女性,會讓整個家庭都開心快樂起來。
可在重男輕女的文化中,很難發展這樣一份情感。
中國女性已經成長起來,但很多中國男性還沒意識到女性的覺醒,他們的婚姻觀還停留在上個世紀。
現在70%的離異都是女方提出的。
當女性在婚姻中太孤單,就會走向離婚。
到底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去打破這份孤獨,降低離婚的風險呢?
1、 夫妻之間可以多嘗試一起做喜歡的事情。
比如一起去旅行,一起去參加活動,或者一起去培養共同的愛好。
這都會增加了彼此之間的情感。
2、 多創造新的環境去溝通。
我記得以前看過一個婚姻的指導:如果一對夫妻堅持每周或者每個月都在固定時間去吃燭光晚餐,這個婚姻都可以長期進行下去。
經常創造只有2個人的空間,在這樣的環境中,大家更願意真誠溝通,說出心裡的話。
3、 把夫妻的關係放在與孩子的關係之上。
我的很多客戶都是把孩子放在老公之上的,結果老公和孩子爭寵。
其實夫妻關係是家裡最重要的關係,夫妻關係好的家庭,孩子都很不錯。
父母就是榜樣。
4、 儘量不和雙方的父母一起住。
居住在城市本來空間就少,如果和一方的父母住,大家缺少空間,也會經常因為瑣事產生隔閡。
如果想照顧父母,可以在離得近地方買房子或者租房給父母住,這樣父母和自己彼此都有空間,又能互相照顧。
5、 了解男女在溝通上的差異。
尤其對於一些直男來說,根本不了解女性心理,如果這個時候女性還等對方來猜自己的心思,那黃花菜都涼了。
女性在婚姻中主動表達自己需求,主動溝通。
有的男性比較內向,不善於溝通和表達,而女性在溝通上先天上有優勢,這時候都可以發揮出來,做一個智慧溝通的妻子。
6、 學習些領導力,更好地激勵、激發伴侶。
一個人在不斷被鼓勵和包容的環境裡會越來越好。
夫妻雙方都不斷地鼓勵、激勵彼此,這讓夫妻關係更好,也讓彼此都成為最好的自己。
在婚姻中感到越來越孤獨,這也是女性在精神上不斷成長的表現。
一個沒有精神訴求的人只會孤單,而不會孤獨。
你想和這份孤獨呆在一起,或者你想打破這份孤獨,開始「心」的連結,這都由你來決定。
當有一天你在這份孤獨中看到了自己,那個最真實的自己,這就是孤獨給你的一份禮物。
活在孤獨中需要勇氣,打破孤獨更需要力量!
本文作者:王虹老師
火把生涯®創始人
中國職業規劃師,資深職業規劃諮詢導師
職業規劃類書籍《覺醒》作者
作為國內職業規劃的先行者,從2010年開始從事職業規劃諮詢,在近10年的職業諮詢中累計諮詢近千個案,具有豐富的職業諮詢實戰經驗。
王虹老師在從事職業規劃諮詢的過程中,不斷勇敢地探索,對心理學,原生家庭以及個人成長、親密關係都有深入研究,諮詢功底深厚,對職業問題的剖析全面而深入。諮詢尤其擅長職場中高端人士、各類女性群體、留學生、海外華人,客戶遍及中國各個省份以及中國香港,英國,美國,紐西蘭。
王虹老師至今已經旅行16國,跨越5大洲,並參加18個月海外志願者項目,在美國工作1年,在非洲馬拉威工作6個月,成為在美參加此項目的第一位中國人。
2017年9月開設職業規劃實戰案例督導班,培養實戰型職業規劃師;
2017年10月建立國內首家女性職業成長平臺,目前在線3000多位女性;
2018年6月建立女性年度職業成長南丁班,兩期累計學員440+位;
2018年8月建立職業規劃諮詢團,有5位諮詢師;
2018年12月推出職業規劃新書《覺醒:把人生設計成你想要的樣子》;
2019年1月創立火把諮詢師俱樂部,旨在為國內職業規劃諮詢師提供溝通平臺;
2019年3月開設職業規劃師諮詢實戰班(基礎班),致力於培養新手諮詢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