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中,孤獨的中國女性

2020-09-05 職業規劃師王虹

客戶張瑩(化名)是一所高校的老師,一直教授自己不喜歡的科目,加上對高校的教育多年不變化的失望,對工作漸漸失去了激情,來尋求諮詢。

在諮詢中,當提到支持系統時,我問:

「你想尋找新的轉變,你的老公支持嗎?」

「他並不知道,我沒和他說!」張瑩回答說。

很多女性來做諮詢,都是瞞著家人的。如果告訴家人,幾乎很少有獲得支持的。

「結婚時間比較久,溝通都是日常生活瑣事的溝通,關於我們自己的溝通幾乎沒有了。」她又補充,說到這裡,眉毛上蹙。

我感覺到我的這個問題,觸到了她的一個痛處。

我和張瑩年齡相仿,也很理解她的心情。

從戀愛到結婚,婚後大量的時間花在養育孩子,各自的工作和彼此的大家庭中,留給彼此的時間越來越少。

女性隨著年齡增加,在情感溝通和精神溝通上的需求不斷增高。而男性忙著養家,忙著事業,很少關注到女性的需求。

「雖然住在一起,但感覺是越來越遠了。」張瑩的這句話喊出了自己的孤獨——情感上,精神上的孤獨。

我能感受到她的孤獨,40歲不到,臉上已經缺少了光澤:那是一份被生活的熱情和愛滋養的光澤。

我記得剛畢業那會,遇到一位50多歲在保健品行業講課的老師。她的丈夫去世了,自己獨自撫養兒子。她臉上就是一直很寡淡,沒有生氣的。

從那以後我開始在地鐵裡觀察女性,我發現不少在40歲以上的女性臉上都缺少生氣和光澤。

客戶周豐(化名)是一家大型國企的HR總監,42歲,希望轉型做自由工作者。

她在談到親密關係時,也說到其實和老公之間的共同話題很少。老公又經常出差,在一起的時間很少,反而見面了大家都不知道說什麼。

我忽然感受到這可能是35歲以後的女性普遍遇到的問題:婚姻隨著年齡的增長,來自心與心的溝通越來越少,而這是女性最渴望的。

就像我和我先生Mike,我們是這樣分享最開心的事情:

他說我們可以一起下棋(中國象棋,西洋棋,圍棋)或者一起彈鋼琴;

我說我們坐在一起,聊內心的感受,分享彼此的想法。

對女性來說渴望通過高質量的溝通,交流來增進感情,男性則希望是一同做事。

有的女性,也正是因為婚姻的問題,開始慢慢走向覺醒。

客戶姜慧(化名)是一個二寶媽,全職在家照顧孩子。畢業10年,但在職場上的工作經驗斷斷續續加起來有不到5年的時間。

她來諮詢最主要的原因是希望重返職場,經濟獨立後能夠離婚。

「我老公是一個非常現實的人,對我的想法總不支持。我想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他總是打擊我,讓我現實點,找個能賺錢的就行。「姜慧說。

姜慧是個很有藝術氣質的女性,雖然最大的孩子已經上了小學,她看起來卻像20多歲,隨手搭配的衣服品味超好。

但是父母從小就不讓她學習藝術,覺得那不夠實在。她是乖女兒,壓抑著藝術夢想,過著著父母安排的人生。

丈夫也是父母親給選的。

但是有了孩子後,她內在開始發生變化——想把自己的藝術夢實現,想做獨立女性。

她打算去學習軟裝設計。看到她對自己新家的布置,很多朋友都讓她為自己的新居布置做參謀,這也更讓她有信心。

「他從來都看不到我身上的東西,我們現在關係像室友,在一起主要是為了孩子。」

姜慧想去學習軟裝設計,課程需要幾千元,但是老公不答應。這也讓她明白了經濟獨立的重要性。

「我想對你來說,不僅僅是經濟獨立這麼簡單,還有精神獨立。似乎你的精神也沒獨立過。」我說。

她婚前的生活一直是父母來安排,結婚後則由老公的來安排,自己從來沒有主導過。

「對,這也是我擔心的!我怕自己精神不獨立,離異後又可能迫於情況去找了不合適的伴侶,一遍遍重複。」姜慧說。

很多女性確實走的是這樣重複的路。

「你現在有了這個意識就已經走在改變的路上!別擔心!你先通過工作經濟獨立,而做好工作是又可以幫助精神獨立。」我鼓勵她。

一個職場女性相對全職媽媽在精神上會更獨立。

親密關係是女性最重要的支持系統,好的親密關係會讓女性更有安全感,更幸福,更有創造力。

而糟糕的親密關係最明顯的表現就是不尊重、不相信對方——不相信你能把事情做成,不相信你有才華,不相信你有能力。

一言以蔽之,就是覺得你不行

看不到對方身上的閃光點,不能給予應有的尊重,時間久了,被壓抑的一方就會離開。

客戶孫丹(化名),則是一位非常獨立的職場女性。在技術崗位上勤懇工作20多年,培養了她理性、踏實的做事作風。

她來做諮詢,目標非常明確:今年先轉型,明年再離婚。

乾淨、利落!

「做了這麼多年技術工作,自己興趣也不大,現在孩子也上大學了,我也快50歲了。我不想再委屈自己了,我要去尋找自己喜歡的工作,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孫丹說到這裡,一副釋然的表情。

我內心升起一股敬佩,這個外表非常瘦小、古典的女性,很有主見!

「聽你這麼說,感覺有點中年叛逆啊!」我說。

現在中年叛逆很流行,這是人到中年想活出自己的渴求。

「對,我覺得我需要叛逆一下,不叛逆就晚了,以前一直照顧家人的感受。」孫丹也很喜歡叛逆這個詞。

「你打算和丈夫離婚,對方知道嗎?」我問。

「沒說過,但是他也知道我們感情並不好。他對人很沒有安全感,看人看事總是看到一個人的缺點,這些年對我也沒少打擊。為了家庭我也忍下來了。現在也忍夠了。「孫丹說。

我聽到她的話,忽然就想到一個親戚,也是70後。

我們有次談話,她說自己為了維持家庭,也就忍,不然早就離婚了。

她的丈夫是一個比較喜歡控制別人的人,經常給別人潑冷水。

當一個女性想活出自己,她就不願意呆在一個自己不滿意的關係裡。

通過職業可以活出自己,通過好的關係,可以活得更豐盈。

我記得以前和同事討論過,為什麼很多老公愛打壓妻子,而不是讚美妻子。

我一個男同事說了一段話,讓我們恍然大悟:

「讚美多了就驕傲了,那樣就不聽話了啊!」

原來不斷地打壓你,讓你覺得自己不行,是為了好控制,這樣也維護男性的安全感。

忽然也理解了為什麼很多人男性在妻子面前惡語相向,在外人面前誇自己妻子,也是給別人看的啊!

不過,在這樣被打壓的環境中,女性不開心,孩子也不會開心,丈夫更不會開心到哪裡。

我認識的一位70多歲的美國基督徒,他的口頭語就是「wife Happy,life happy」。

這樣的感悟,也是他經過很多慘痛的經歷總結出來的。

一個願意接受女性影響的丈夫,是一個對妻子充滿愛的丈夫。而一個精神開心的女性,會讓整個家庭都開心快樂起來。

可在重男輕女的文化中,很難發展這樣一份情感。

中國女性已經成長起來,但很多中國男性還沒意識到女性的覺醒,他們的婚姻觀還停留在上個世紀。

現在70%的離異都是女方提出的。

當女性在婚姻中太孤單,就會走向離婚。

到底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去打破這份孤獨,降低離婚的風險呢?

1、 夫妻之間可以多嘗試一起做喜歡的事情。

比如一起去旅行,一起去參加活動,或者一起去培養共同的愛好。

這都會增加了彼此之間的情感。

2、 多創造新的環境去溝通。

我記得以前看過一個婚姻的指導:如果一對夫妻堅持每周或者每個月都在固定時間去吃燭光晚餐,這個婚姻都可以長期進行下去。

經常創造只有2個人的空間,在這樣的環境中,大家更願意真誠溝通,說出心裡的話。

3、 把夫妻的關係放在與孩子的關係之上。

我的很多客戶都是把孩子放在老公之上的,結果老公和孩子爭寵。

其實夫妻關係是家裡最重要的關係,夫妻關係好的家庭,孩子都很不錯。

父母就是榜樣。

4、 儘量不和雙方的父母一起住。

居住在城市本來空間就少,如果和一方的父母住,大家缺少空間,也會經常因為瑣事產生隔閡。

如果想照顧父母,可以在離得近地方買房子或者租房給父母住,這樣父母和自己彼此都有空間,又能互相照顧。

5、 了解男女在溝通上的差異。

尤其對於一些直男來說,根本不了解女性心理,如果這個時候女性還等對方來猜自己的心思,那黃花菜都涼了。

女性在婚姻中主動表達自己需求,主動溝通。

有的男性比較內向,不善於溝通和表達,而女性在溝通上先天上有優勢,這時候都可以發揮出來,做一個智慧溝通的妻子。

6、 學習些領導力,更好地激勵、激發伴侶。

一個人在不斷被鼓勵和包容的環境裡會越來越好。

夫妻雙方都不斷地鼓勵、激勵彼此,這讓夫妻關係更好,也讓彼此都成為最好的自己。

在婚姻中感到越來越孤獨,這也是女性在精神上不斷成長的表現。

一個沒有精神訴求的人只會孤單,而不會孤獨

你想和這份孤獨呆在一起,或者你想打破這份孤獨,開始「心」的連結,這都由你來決定。

當有一天你在這份孤獨中看到了自己,那個最真實的自己,這就是孤獨給你的一份禮物。

活在孤獨中需要勇氣,打破孤獨更需要力量!


本文作者:王虹老師

火把生涯®創始人

中國職業規劃師,資深職業規劃諮詢導師

職業規劃類書籍《覺醒》作者

作為國內職業規劃的先行者,從2010年開始從事職業規劃諮詢,在近10年的職業諮詢中累計諮詢近千個案,具有豐富的職業諮詢實戰經驗。

王虹老師在從事職業規劃諮詢的過程中,不斷勇敢地探索,對心理學,原生家庭以及個人成長、親密關係都有深入研究,諮詢功底深厚,對職業問題的剖析全面而深入。諮詢尤其擅長職場中高端人士、各類女性群體、留學生、海外華人,客戶遍及中國各個省份以及中國香港,英國,美國,紐西蘭。

王虹老師至今已經旅行16國,跨越5大洲,並參加18個月海外志願者項目,在美國工作1年,在非洲馬拉威工作6個月,成為在美參加此項目的第一位中國人。

2017年9月開設職業規劃實戰案例督導班,培養實戰型職業規劃師;

2017年10月建立國內首家女性職業成長平臺,目前在線3000多位女性;

2018年6月建立女性年度職業成長南丁班,兩期累計學員440+位;

2018年8月建立職業規劃諮詢團,有5位諮詢師;

2018年12月推出職業規劃新書《覺醒:把人生設計成你想要的樣子》;

2019年1月創立火把諮詢師俱樂部,旨在為國內職業規劃諮詢師提供溝通平臺;

2019年3月開設職業規劃師諮詢實戰班(基礎班),致力於培養新手諮詢師。

相關焦點

  • 中國90%的女性都在婚姻中遭遇過冷暴力
    ,就是孤獨終老,其實不是。最糟糕的是與那些讓你感到孤獨的人一起終老。」在我們的婚姻中,如果說出軌是頭號殺手的話,那麼冷b力絕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它不會讓你大吵大鬧,也不會讓你受拳打腳踢,但它會一點一點地摧殘你的精神世界,讓你崩潰直至瘋掉。
  • 女性,在友誼中的孤獨
    成年後的女性友誼沿用小女孩的友誼模式,會讓友誼壽命直降。當女性進入了婚姻,有了孩子後,更多的精力就放在了家庭上了。而另外一個諮詢師,來找我做教練就是因為和一個女性的友誼:好多年的友誼,因為彼此不同的價值取向,無法繼續。在這點上我有同感,因為做了諮詢,要不斷地成長,這時發現以前的同學和同事很難談到一起,我自己也感到很孤獨。
  • 為什麼在一段婚姻中提出離婚的大多是女性
    關係中,「看見」非常重要,I see you,就是你在我眼裡,才能在我心裡。而當女人的的情緒,渴望,想傾訴的欲望一直被漠視的時候,心就會徹底涼下來。在大量的案例中,女性都表示,自己曾經做了努力,希望能夠啟發丈夫投入家庭中,可大多數的丈夫,都聽而不聞,拒絕溝通。婚姻就這麼死了!
  • 為什么女人在婚姻中越來越孤獨?
    電影《世界上最偉大的父親》有一段臺詞:「曾以為世界上最糟糕的事,就是孤獨終老。其實不是,最糟糕的是與那些讓你感到孤獨的人一起終老。」本以為婚姻是愛情的升華,不料太多婚姻都是令人感到無比孤獨。看過張娜拉曾經拍的一部劇,劇中的妻子在孩子出生後,一個人抱娃、餵奶,一個人烹飪打掃做家務,一個人帶孩子上醫院,一個人夜半醒來,給孩子換尿片......從始至終,都只有媽媽一個人。
  • 中國單身2.4億人:真正孤獨的,是婚姻中的「室友」
    然而,比單身和爭吵更可怕的是,明明生活在婚姻中,卻孤獨得就像一個人。,婚後的4年裡屢屢被傳婚變,然而,爭吵不是婚姻中很正常的一件事嗎?:我曾以為世界上最糟糕的事,就是孤獨終老。」就像一把殺人不見血的鈍刀,一點點屠弒著婚姻中的兩個人,整個房間都響徹著孤獨的噪音。
  • 已婚女性的孤獨,你們感同身受嗎?
    中國女性的孤獨恰好是來源於她們的地位提升。全世界範圍內,有權利選擇孤獨的女人不多,這不是無奈之舉,這是社會的進步,當然進步也有它的代價。 比如說:在我身邊小範圍內的事情吧,我身邊的幾個好友,有一個朋友,家裡兩個孩子,一兒一女,正好湊個好字。按說,應該是家庭合睦其樂融融吧,然後也並不是,每天一大早6點鐘鬧鐘準時想起,我朋友就趕緊起床準備早餐,做好以後喊孩子吃飯,喊孩子父親吃飯。
  • 中國年輕女性為何缺乏安全感?
    我們要的不是一個出於責任的婚姻,我們要的是愛情。——陳愉,美籍華人【31歲時任美國洛杉磯市副市長,後成為全球頂尖的海德思哲人力資源公司負責人】01 中國年輕女性為何缺乏安全感?當今世界的中國女性,受到良好的教育,工作最為努力,也是最有前途的一個群體。
  • 全職太太的焦慮:揭露中國女性婚姻生活現狀,她們到底在迷茫什麼
    寫到這裡,想起曾在網上看到一項《多少職業女性想當「全職太太」》的調查問卷。在調查中,女性為何選擇「全職太太」,有22.09%的女性表示為了更好地照顧家人,有21.32%的人為了生兒育女,15.1%的人出於工作壓力大,從而選擇逃避。
  • 讓你孤獨終老的婚姻,和單身的孤獨哪個更可怕?
    離婚、不婚、光棍,到處充斥著孤獨。一個人孤老終身是不是很可怕?比一個人孤老終身更可怕的,恐怕是跟那個讓自己感到孤獨的人在一起老去吧。喪偶式婚姻,顧名思義,即雖然有婚姻,但在這場婚姻裡,一方對家庭冷漠,無視家庭義務,雖然名義上沒有喪偶,但是婚姻如同喪偶。而承受喪偶式婚姻的,又大多數都是婚姻中的女性。前幾天在網上看到一些內容,都是關於婚姻中,男方賺錢養家,對家庭的其他一切義務無視。女方全職寶媽,承擔著家庭的一切事物,彼此沒有溝通交流,等同於喪偶式婚姻。
  • 李銀河:中國女性的愛情、婚姻與性
    在被訪問的女性中,有一位已婚但並未找到愛情的女性。她的故事雖然平凡,但在我看來卻是我訪問到的人生經歷中最為慘烈的一個。它的慘烈因其平靜的外表而愈顯其烈度。她的基本情節是這樣:一個很優秀的女人和一個很優秀的男人,他們雖然結了婚,而且已經共同生活了大半輩子,卻不能彼此相愛。
  • 中國「保姆式婚姻」:男人娶妻子,圖什麼?
    點讚最多的一個答案是:當然是嫁錯人最可怕,嫁錯人一輩子生氣,不嫁人頂多孤獨一輩子,寧願孤獨不願受氣。大多數中國女性在婚姻中要經歷四種不幸:當媽式擇偶,保姆式妻子然而在中國,這卻是一個普遍現象,有越來越多的女性在婚姻中活成廉價保姆。她們在婚姻中無條件的付出著,卻被丈夫們一次又一次的忽視著。她們是賢惠的妻子,是善良的母親,是完美的保姆,她們甚至連為自己爭取一下的藉口都沒有,因為她們要保持「完美」。
  • 《中國式離婚》:和諧婚姻中的3大規則,全都在這本書裡了
    婚姻這座圍城裡,誰才是相守一生的選擇?王海鴒,有「中國婚姻第一寫手」的美譽,代表作有小說《牽手》、《中國式離婚》、《成長》、《愛你沒商量》等。她不僅是一位出色的作家,還是單親媽媽,她有過一段短暫的婚姻,卻對婚姻有著敏感和細膩的感悟。
  • 婚姻中孤獨的中年人
    一個人看日出日落是幾級孤獨?他們說孤獨有十個層級:第一級:一個人逛超市;第二級:一個人去餐廳;第三級:一個人喝咖啡;第四級:一個人看電影;第五級:一個人吃火鍋;第六級:一個人去KTV;第七級:一個人去海邊;第八級:一個人去遊樂園玩耍;第九級:一個人搬家;第十級:一個人做手術
  • 壓垮中國女性的不僅僅是家暴
    有人總結中國女性的四大悲劇:當媽式擇偶、保姆式妻子、喪偶式育兒、守寡式婚姻。中國女性在家庭中在中國,女性的青春期似乎特別短暫。25歲不談戀愛,就會被各種催促;28歲還沒找到男朋友,就被認為要嫁不出去了;如果到了30多歲還沒結婚,就會被稱為大齡剩女。這種社會集體潛意識,逼迫著女性不能在最黃金的年齡像男性一樣全身心投入工作,而是隨時準備掛好標籤,沽價待售。
  • 夢蝶情感:中國女性如何經營婚姻?
    做情感諮詢多年,我見證和挽救了數千例婚姻情感。在這裡安安將告訴你一些自己關於年婚姻的看法。我也是女性,我想當你點進這個話題的時候,要麼是婚姻本身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要麼是想要更好的經營婚姻。不論怎樣,都請你看完下面的回答。
  • 600萬女性選擇不婚:比起結婚,她們無懼孤獨終老
    ,經濟獨立的女性不需要仰仗婚姻獲得生活來源,單身也能過得很好,婚姻自然不是必選項了。,是意識到婚姻潛在的性別不平等和對女性的歧視。如果一段婚姻把女性變成免費保姆,那婚姻對女性的意義又是什麼呢?我們需要婚姻,是希望從親密關係中得到安全感和歸屬感,讓我們能感受到愛和被愛。可如果婚姻無法滿足,那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
  • 600萬女性選擇不婚,比起結婚,她們更想孤獨終老
    600萬女性選擇不婚結婚率不斷創歷史新低2020中國生育報告最新數據:不婚女性已經達到600萬。越來越多女性,不想結婚。知乎上有個很火的話題:你為什麼不想結婚?一條高贊回答是這樣的:因為低質量的婚姻不如高質量的單身。
  • 中國女性越來越多選擇離婚?
    中國離婚率連年升高,且提出離婚者多數為女性,為什麼中國女性越多選擇離婚了?婚姻中,女性選擇離開,大多是失望的太多,忍受了太多。女性離婚後生活不一定會差在傳統觀念中,很多人或許認為離婚後,對於女性的不好影響更大。認為離異的女性,她們很難找到更好的伴侶,或許經濟上更加弱勢等。
  • 婚姻究竟是孤獨的終結,還是孤獨的開端?
    從另一個角度理解,就是一個孤獨的人遇上另一個孤獨的人,他們彼此相愛,融化了孤獨。 所以很多人都認為婚姻是孤獨的終結者,因為你不就是因為找到了那個愛你、懂你、照顧你的人才結婚的嗎?接下來應該是和和美美的婚姻生活了吧?
  • 外國人是如何看待中國女性和他們的中國妻子的?
    有些人以深刻的性別歧視來看待中國女性,希望中國女性端莊的東方幻想,或者是一個容易相處的人。另一些人--我敢打賭--把中國女性看作是有個人需求和需要的人,是同事或朋友。外國人是來自許多國家的廣泛群體,甚至在一個國家內,來自許多不同的背景和信仰。在中國,大約有60萬外國人在全國各地的城市生活和工作。而這60萬人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背景、偏見和顧慮。我很難一概而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