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2020南國美文大賽總決賽落下帷幕,來自東區遠洋學校的初三學生徐樂瑤以一篇散文《烏斯懷亞有點冷》勇奪桂冠。一位中學女生,在一群作家、教師、公務員等成人參賽者中突出重圍奪得冠軍,一時引起熱議,也激勵了更多懷揣作家夢的青少年。人們從徐樂瑤身上欣喜地看到,新生代的文學創作水平不可低估,國家未來的文學事業發展充滿希望。
有文學作伴,讓人終身受益。面對電子產品盛行、碎片化信息充斥的網絡時代,如何抓住青少年這一興趣形成的關鍵時期,讓文學滋養年輕的心靈,激發創作興趣,讓青少年離「文學夢」再近一點?記者對此進行了專題採訪。
學校:為青少年文學創作提供土壤
還是那個瘦瘦的身影,戴著眼鏡,說話聲音很輕。12月21日在東區遠洋學校見到徐樂瑤,她還沉浸在頭一天意外獲獎的驚喜裡。徐樂瑤獲獎的事在學校老師和同學間迅速傳開,周一升旗儀式上,學校對她專門進行了表彰,這既是對她的肯定,也是對她的期許。學校希望藉助榜樣的力量,鼓勵更多的學生喜愛閱讀和寫作,創作出更多好作品。
東區遠洋學校校長許嵐對學生能奪冠非常開心。她說,學校一直以來十分重視青少年的文學創作,通過多種形式營造氛圍,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學校早就成立了「紫風文學社」,為學生發表作品提供平臺。且定期開展閱讀課、徵文比賽、朗誦比賽等,此外,學校還常年開展「讀書漂流」活動,鼓勵學生們從自己家裡帶來書籍,互相交換,「學生之間的推薦往往會更有成效。」許嵐說。不僅學生熱愛閱讀,老師也成立了書友會,通過開展「共讀一本書」活動,各學科教師自定書目,閱讀交流,討論心得。
「文學夢其實並不遙遠。」許嵐說,徐樂瑤的奪冠也給學校帶來了啟發,學校還有許多像她一樣優秀的學生,只是缺少舞臺,今後會多留意校外徵文比賽,讓更多學生得到展示的機會。
老師:引導學生在寫作中釋放本心
對於學生一舉奪得冠軍,指導老師陳木英也倍感驚喜。陳木英是徐樂瑤初二時的語文老師,同時也是一名文學愛好者,平時喜歡看書,自己也喜歡寫作。今年是她入職的第三年。她認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讓學生從考試中釋放出來,要引導他們在寫作中釋放本心。」
陳老師給記者遞過來一本班刊,名為《最初的夢想》,是2020年8月總第三期,打開藍色的封面,在目錄裡,記者看到了很多學生的習作,其中徐樂瑤有四篇入選,獲獎作品《烏斯懷亞有點冷》在「遊記」專題。陳木英說,徐樂瑤是班上一批作文寫得比較好的學生之一。班刊裡都是學生平時的習作,她有一個習慣,每學期都會收集孩子在每次習作中寫得比較好的文章,到寒暑假的時候編排好,作為下一學期開學時送給孩子們的「見面禮」。「當學生看到自己的文章變成鉛字的時候,這種感覺是不一樣的。」課堂上,她常常會抽出五到十分鐘讓學生們做美文美句競賽,也會將自己讀到的好書與學生分享。
此外,陳木英非常關注各類徵文比賽信息,時常把學生作品投稿到各大平臺,讓學生的「作文」真正變成「作品」。徐樂瑤此次參加南國美文大賽,也正是因為陳木英向中山日報APP文棚欄目投稿。「寫作是枯燥的,學生們在看到自己的作品發表後,往往會獲得更大的動力寫作。」
陳木英坦言,徐樂瑤的文章相比成熟的作家還有很大的差距,但是無論是評委還是現場觀眾,願意給她機會,這是一種莫大的鼓勵。這個獎項對她也是莫大的激勵,堅定了繼續重視培養青少年文學素養的信心。
「我們抱著重在參與的心情去的,結果真的很意外很意外。」徐樂瑤的爸爸徐瑞恩會想起頭一天的現場情景,還是很激動。他說,孩子小時候就特別喜歡純文學,特別愛看書,說長大了想當作家。10歲以前,媽媽每晚陪伴孩子讀書,每逢節假日,樂瑤會做精緻的卡片,配上文字和圖片,有時候還用書信方式給父母留言,很花心思,「她有一陣子跟我說要開帳號,說自己要寫小說。不論他做什麼,只要她喜歡,我們都會支持的。」
專家:引導學生寫出個性化文章
為了讓文學走進更多人視野,中山日報APP在2017年8月改版中,按照網際網路思維打造「文棚」欄目,後來又專門在教育欄目開闢「作文」子欄目,為青少年寫作搭建學習、交流、展示的平臺。中山市作協副主席、中山日報APP文棚頻道主編徐向東說,搭建這一平臺,讓好的文章被更多人看見,起到了示範引領作用,激發了青少年投稿的熱情,為學生的寫作水平提升起到了助推作用。
徐向東說,在長期挑選、編輯投稿作品的過程中發現,中山的老師注重培養孩子的閱讀和寫作興趣,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創作,加上如今的青少年閱讀量之大,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個時代,且思維活躍、見識開闊,寫出的文章充滿了時代的氣息。但是,他認為學生作文也有值得注意的現象,即寫作中模式化、平面化、千人一面、四平八穩,抹殺了寫作者的個性。他說,每個人的人生經歷、生活感受、情感體驗都不一樣,在寫作中會呈現出差異,這就是個人的獨特氣質。這需要多閱讀多思考多寫作,創新思維,在吸收前人營養的基礎上,表現出自己的獨特性。「教育者和成人要激發學生創作潛質,引導學生個性化寫作和創作,才能真正寫出讓人眼前一亮、屬於自己『獨一份』的作品。」
大賽總策劃、中山日報總編輯助理、中山日報新媒體中心主任魏禮軍表示,通過文棚欄目和美文大賽,聚合與放大新媒體力量,也為青少年提供了才華展示的平臺。他說,青少年處於技能培養與興趣形成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把握好了,未來就有無限可能,只要對寫作心懷熱愛,未來就有可能成為大作家。魏禮軍建議,青少年寫作,首先要打開思維,豐富的想像總是和美妙的意境相伴相生;其次要多閱讀,學習與借鑑是一輩子的事,小孩子的閱讀選擇往往決定他的寫作風格;同時,要多鼓勵,這點更重要,恰當的鼓勵就是給孩子「畫像」,也是為他提前定位,心中有憧憬必然會做出更多的努力,釋放更多的潛能。
◆中山日報報業集團新媒體中心
◆文+/記者 黃啟豔 見習生 陸倩柔
◆圖/資料圖片
◆編輯: 周振捷
◆二審: 張鵬
◆三審: 嶽才瑛
◆素材來源:中山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