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圖爾特痛苦的根源來自於哪?

2021-01-09 有聽讀書

人人都有自己的信仰,對人生的認識和了解就屬於信仰的範疇。一個人的信仰與世界觀,只有一小部分屬於意識層面。多數人無法體驗到自己的潛意識內容,以及對世界真正的看法和整體的觀念。他們自認為篤信宗教,其實信仰的卻是另一種東西。

各位書友,今天要共讀的是《少有人走的路》的第176頁——第189頁,在共讀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思考以下問題:

1.斯圖爾特痛苦的根源來自於哪?

2.我們如何建立與現實相適應的信仰與世界觀?

01

斯圖爾特的困惑

斯圖爾特是位出色的企業工程師,他50多歲時,突然極度消沉起來。他的事業一帆風順,又堪稱理想的丈夫和父親,他卻覺得自己毫無價值,甚至是個壞傢伙。他抱怨說:「也許我哪天死掉了,對這個世界更有好處。」

他的話完全是內心感受。他感到自卑,經常失眠,煩躁不安——這是憂鬱症的典型症狀。

他認為自己是無神論者和科學工作者,對於這樣的信仰,他沒有懷疑也沒有抱怨。他對我說:「我只相信看得見、摸的著的東西。據說信奉充滿愛心的上帝,或許對我的成長更有好處,可是我從小就聽夠了這一套謊言,我是不可能再上當的。」

他的童年是在觀念保守、民風淳樸的美國中西部度過的,父親是個牧師,母親也是虔誠的教徒,不過斯圖爾特長大以後,很快與家庭和宗教脫離了關係。

經過幾個月的治療,斯圖爾特在我的鼓勵下,開始對我說起他做過的短暫的夢:「我回到童年時代,回到了在明尼蘇達的家鄉。我好像還是個幼小的孩子,可我分明知道,我仍舊是現在的年齡。有一天晚上,一個男子突然走進房間,想要割斷房間裡每個人的喉嚨。我好像從沒見過這個人,但奇怪的是,我知道他是誰——他是我高中約會過的一個女孩的父親。夢到這裡就結束了,我驚恐地醒過來。」

我讓斯圖爾特儘量回憶過去,把他了解的那個男人的情況都告訴我。斯圖爾特說:「其實很簡單,我根本不認識他。只是有幾次,我把他的女兒送回家,或是去接他的女兒參加派對。我和她很少有過真正的約會。」他拘謹地笑了笑,又說:「我在夢裡覺得,我接觸過他本人,而在現實中,我頂多是從遠處望見過他。他在我當年居住的小鎮火車站當站長。夏天的傍晚,我去看火車進站,偶爾會看見他站在站臺上指揮。」

他的話讓我產生了共鳴。小時候,我也在火車站附近消磨過不少慵懶的夏日。火車站是熱鬧又有趣的地方,而站長是這裡的總導演。他似乎是個無所不能的人,擁有無上的權力。

我對斯圖爾特說:「你認為自己是無神論者,我相信你的話。不過,我想你的潛意識中,可能有一部分是信仰上帝的——你信仰的是個可怕的、想割別人喉嚨的上帝。」

我的懷疑沒有錯。斯圖爾特也意識到,他有一種古怪而可怕的信仰——世界被邪惡的勢力所操控,它想割開他的喉嚨。任何冒犯或者錯誤的行為,都會遭到最嚴厲的懲罰。而他心目中的冒犯或者錯誤,不過是些無傷大雅的行為,例如偷偷親吻站長的女兒。他表現出的症狀,就是頭腦中自我懲罰的潛意識。他希望通過被人割斷喉嚨這樣的意象,來逃避上帝對他的懲罰。

02

明白怎麼回事

「我同意你的說法。」斯圖爾特說,「是的,我相信世界上有一個邪惡的上帝,他會割斷我們的喉嚨,可我不清楚我為什麼有這樣的想法。小時候,父母就說:『上帝是愛芸芸眾生的,我們也要去愛上帝和耶穌,而且愛無所不在。』」

「既然如此,想必你的童年一定很幸福,是嗎?」

他瞪大眼睛說:「你是在開玩笑嗎?我根本不幸福。我的童年太痛苦了。」

「為什麼痛苦呢?」

「我幾乎天天挨打。皮帶、木板、掃把,都是父母教訓我的工具。不管做錯什麼,我都會挨打。他們還說,每天打我一頓,可以讓我的身體更加健康,而且能促進我的道德修養。」

「他們是否威脅過要掐死你,或割斷你的喉嚨?」

「沒有。不過我相信,這是因為我小心謹慎的緣故,不然他們真的可能那樣做。」說到這裡,斯圖爾特突然停住了,他沉默了好久,臉上露出沮喪的神情。他面色凝重地說:「我好像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03

真理水晶石

斯圖爾特的心裡,為什麼隱藏著邪惡的神靈與邪惡的世界?人們怎樣形成各自的信仰?世界觀的形成取決於哪些因素……

我們通常很容易接納周圍人的信仰,並把口耳相傳的東西視為真理。

形成信仰的基本因素來自我們成長的家庭環境,父母是我們信仰的培植者。

如果說世界是大宇宙,那麼家庭就是小宇宙,家庭中的見聞和感受,決定了我們對世界本質的看法。父母的言行舉止,為我們創造了獨有的外在世界,在此基礎上,我們逐漸形成自己的世界觀。

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就像是神和上帝,父母處理事情的方式,就是宇宙間的至高法則。孩子對所謂神性的了解,往往來自父母的人性——

父母充滿愛心,悲天憫人,孩子們就會相信世界充滿愛心。這樣,即便到了成年,在他們心中,世界仍是充滿愛和溫暖。假如父母言而無信,睚眥必報,孩子成年後就會感覺世界充滿邪惡。從小得不到關心的孩子,長大後就會缺乏安全感,對世界充滿戒心和敵意。

我們的信仰和世界觀,常常取決於童年經歷的影響,這就構成信仰與現實的對立,也就是小宇宙和大宇宙的對立。在斯圖爾特心中,世界充斥著邪惡和兇險。童年時代,他必須嚴格地遵循「家庭小宇宙」的法則,不然喉嚨就會被上帝割斷。

斯圖爾特的信仰和世界觀,可能僅僅適用於他成長的家庭,而在更加廣闊的世界裡,他的認知顯然不切實際。儘管事業一帆風順,他卻生活在恐懼中,認為上帝隨時會割斷他的喉嚨,這是典型的移情現象。

我們有自身的局限性,我們無法超越文化、父母和童年經驗的影響,而過去的經驗並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法則。

我們都熟知「盲人摸象」的寓言,其實我們就像寓言裡去摸大象的瞎子,而世界就如同巨大的大象。

要建立與現實相適應的信仰與世界觀,我們必須不斷學習,增進對世界的認識。我們必須突破自我界限,涉足更廣闊的領域,修正我們的地圖。

相關焦點

  • 心胸狹隘,是人痛苦的根源
    心胸狹隘的人,善於糾結,時常很難放下對曾傷害過自己的人的怨恨,時時耿耿於懷地痛恨著那些曾經傷害過自己的人,使得內心的傷口久久無法癒合,痛苦的只能是自己,折磨的也只能是自己,於他人沒有絲毫的影響和作用。倒是讓自己變得天天愁眉苦臉,日日消沉頹廢,生活變得一塌糊塗,哪有什麼快樂可言。
  • 欲望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人之所以痛苦,完全是由於欲望得不到滿足。但欲望終歸是欲望,也許它永遠都無法滿足,欲望是一切痛苦的根源。叔本華說過: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為何得到和得不到都會使人痛苦?因為人們的欲望是無窮無盡的,永遠沒有盡頭。未曾得到有未曾得到的痛苦,得到了有得到的不滿足,又會生出更大的欲望。欲望就如同吹肥皂泡,越吹越大,最終必然爆破。所以凡事總有限度,一旦過度,必將受其所累。
  • 人痛苦的4大根源
    人生本是一場修行,每個人都在痛苦中煉心。作者:洞見·HeiFa曾經在知乎上看到過一個問題:人為什麼會感到痛苦?有個高贊回答是: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仔細一想,確實如此。就像《今日簡史》中所寫:「各種痛苦最深層的來源,都在於自己的心智。」歸根到底,人痛苦的根源,不過是以下4種。
  • 人生不如意、痛苦的根源是什麼?
    很多人認為自己人生不如意,甚至可以說是痛苦,尤其是一些有不好經歷的人更容易陷入痛苦不如意的境地,有的甚至一度陷入崩潰的邊緣,痛苦程度可想而知!說到為什麼自己感覺不如意,痛苦的原因時。大家一定會說出很多很多的原因。
  • 欲望是痛苦的根源
    引發人痛苦的原因很多,諸如疾病、災難、生活打擊等。如果能正確面對,其實這些痛苦隨著時間的流逝自然就會消減,傷口就會自然癒合。但如果欲望沒有得到適度管控,不知道節制,欲望與能力不匹配,那痛苦就會如影隨形地跟著你,而且極易造成「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的悲劇。
  • 以幻為真是痛苦的根源,以幻求真才是幸福的源泉
    經常在悟空問答遇到有關如何解決焦慮、痛苦、抑鬱等不良情緒的問題。產生這些不良情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多來自社會、家庭、婚姻、工作等等層面。但最終歸根結底是自身對於人生認識的迷茫和主觀上的太過於追求所致。以至於事與願違時,表現出懊喪和痛苦。從而不可自拔,一蹶不振。
  • 一切過失根源來自於我們自身丨東師說
    您對自己的父母都很恭敬,那你的妻子、你的孩子哪敢不恭敬啊?同理,女婿為什麼不孝順嶽父嶽母?與女兒也有很大關係。我們一定要明白,一切過失根源來自於我們自身,不要怪其他人。在懷你的時候,她吐得很厲害,都吃不下飯,她怕傷害到你,都不願意去吃飯,寧願自己受這種痛苦。她為你付出的如此之多,你不孝順她怎麼行啊?
  • 期待,是所有痛苦的根源
    她從成長到工作到婚姻,被愛被需要,可謂一路順風順水,偏偏高學歷高素質的她和丈夫所生的孩子,是一名來自星星的寶貝。患自閉症的孩子,讓她無比失望,一度活成行屍走肉,深陷痛苦泥淖。她痛苦的根源,是內心的高期待。實際上,以她的經濟實力,能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專業託養教育機構,甚至能提前做到保障孩子一輩子生活無憂。
  • 愛,是痛苦根源
    愛,是痛苦的根源。世間所說的愛,無非是愛國、愛某團(群)體,愛家人親情,愛某人,愛某物、某嗜好、某事件。而這些,從剖析人性靈魂的角度看,都不是純粹的愛。愛國愛某團(群)體 從小我們受到的教育就是「五講四美三熱愛」,樹立正面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但這個「愛」是泛愛,具有它的社會屬性。我們愛它們,但如何去表達去做去體現?
  • 人生中,痛苦的根源是什麼?
    醉酒的狀態,只是暫時讓你忘記生活中的痛苦,等你清醒過來,就會倍加痛苦。生而為人,心中難免會有各種不滿或者抱怨,如果不懂及時調整心態,這些負面情緒就會成為痛苦的根源。當你每天陷入痛苦的情緒,就會產生自卑、懊悔、嫉妒、痛恨等情緒。
  • 一切痛苦的根源,源於對自己的認知不夠深刻
    易有陰陽,事有正反,只要我們生存於世,遇到萬事萬物都會有對立統一,陰陽正反兩面;每個人在人生路上都會遇到挫折,面對磨難,有的人會痛苦不堪,難以自拔,有的人激情高昂,很快就戰勝了困難,向另一個巔峰,發起挑戰。
  • 不止損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止損確實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你要主動將本來屬於你的錢拱手讓給別人。 如果不止損,可能一時僥倖逃脫,但最終會將屬於你的所有錢都拱手讓給別人。 交易和人生一樣,都是由一系列的小痛苦與小確幸組成的。
  • 周國平:最強烈的愛都根源於絕望,最深沉的痛苦都根源於愛
    周國平寫道:「最強烈的愛都根源於絕望,最深沉的痛苦都根源於愛。 幸福是難的。也許,潛藏在真正的愛情背後的是深沉的憂傷,潛藏在現代式的尋歡作樂背後的是空虛。」誠然,親愛的,這位先生寫的都是真實的、充滿憂傷的、我和你的愛情。
  • 放不下,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兩年過去了,他始終沒有放下,他依舊沉浸在過去的感情當中,不願意放自己出來,這才是他痛苦至今的原因所在。世間所有的痛苦皆來自於大家的放不下,有時候手握得太緊,反而容易傷著自己。現如今,他比之前更加痛苦了,他一遍又一遍的折磨自己,朋友們看著都特別心疼。其實快樂與痛苦是可以自行選擇的,很多人之所以痛苦,是因為他們選擇了痛苦,最可笑的是他們自始至終都沒有發現這是他們自己的選擇。既然一件事情只能夠給大家帶來痛苦而無半點快樂可言,大家又何必執迷不悟,緊抓在手中不放呢?
  • alonelyfish1981:思考才是痛苦的根源
    打分:8分  直到寫下面這些東西的時候,我還處在一個邏輯混亂的狀態,思考是痛苦的根源,思考本身就是痛苦。  我承認,在開場不久後,我就因為疲勞,昏睡了幾分鐘,直到崔傻子大聲的朗誦社會新聞,才醒過來,說實話看《操場》這部戲,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而看過後思索的過程,更讓人痛苦。
  • 痛苦的根源不在外界,而在於你的內心,做到這3點痛苦會離你遠去
    生命真的是一次非常奇妙的旅程,當你快樂的時候有多快樂,那麼你痛苦的時候就會成倍增長。有時也在思索,為什麼自己的生命當中有那麼多痛苦的事情?其實痛苦的根源非常簡單。 此時此刻愛情讓你感到無能為力,為此你覺得痛苦。當你的親人身患重病,自己卻無力承擔醫藥費,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親人即將離開,此時此刻親情讓你感到無能為力。然而這一切的根源,都是因為我們自己的無能。
  • 生命探索|人生痛苦的根源
    人之所以痛苦,並非由於記憶,痛苦的根源在於把自己看得太重。釋迦佛徹悟後當即便說,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有和我一樣的智慧德相,只是因為對自己太過執著,才不能覺悟。莫要曲解了「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含義,這句話的本意是「如果人不修身,那麼就會為天地所不容」。
  • 宗薩蔣揚欽哲:直探情緒根源,快樂與痛苦來源於何處?
    當然,在這些生命形態之中,痛苦和快樂的定義有極大的區別。即使在範圍相對較小的人道之中,也是如此。對某些人痛苦的定義,是其他人快樂的定義,反之亦然。對某些人而言,只要能夠生存下去便是快樂。即使在個人身上,痛苦和快樂的定義也時有變動。一個輕佻的調情時刻,可能因為其中一人想要更認真的關係而突然變調,期待轉為恐懼。
  • 人痛苦的根源(深度好文)
    《今日簡史》中有段話:各種痛苦最深層的來源,就在於自己的心智。
  • 你的痛苦來自於你的價值觀
    羨慕只是羨慕, 他們依然每天一大早起來奔赴各個工作場所, 為了生活努力拼搏,痛苦的做著各項工作,戴上虛偽的面具應付著各類人。  痛苦嗎?痛苦!  你為什麼要這麼痛苦? 因為要還貸款!買高檔車!泡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