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過壽宴的人都知道,聽得最多,說的最多的話就是:「祝您老壽比南山」「祝您長命百歲」。
長壽,健康無疑是每個現代老人追求的目標。他們不厭其煩地聽各種健康講座,相信各種道聽途說的偏方。只要是別人說「管用」的保健品都想去嘗試。他們各種折騰,就是為了將生命的長度再延伸一些。有人說,年紀越大的人對於活著執念就會越深。
可與他們熱烈希望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子女的態度。有些子女是不希望老人長壽的,覺得家裡老人長壽對於子女而言並非什麼好事,這還真是讓人難以理解呢!
究竟是為什麼呢?今天這個故事可以告訴你答案。
01.不懂感恩的老人,就算你把心掏給她,她還是覺得你不夠好
李永志今年71歲,家中排行老二,下面還有一個弟弟李永生。老大亡故後他一直擔起贍養母親的義務。
老母親李張氏今年九十整,自從老大走後,她跟著李永志家共同生活了將近三十年。
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李永志卻萬分苦惱。雖說李張氏年輕時脾氣就火爆,性格強勢。可這一點卻沒有因為歲月打磨消退,反而隨著年齡增長變本加厲。
母親上了年紀後脾氣越來越怪,飯菜不合胃口,她能當著所有人的面把碗給摔了,給她準備紙巾在身上,她還是要把鼻涕往凳子或者牆上抹。
不僅如此,她每天拄個拐棍到村裡人家串門,到處講李永志一家的不好,如何虧待、虐待她。
李永志聽到這樣的閒言閒語難免生氣,都說家醜不可外揚,可是母親總是這樣敗壞他,讓他也很是氣憤。因為他自認為,一家人沒有誰對母親不好。
而且李張氏不僅跑到村子裡講,在小兒子偶爾來看她時,她更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淚控訴二兒子一家種種不好。惹得小兒子李永生當著眾人的面大罵二哥不孝,李永志也不認慫,差點和李永生打起來,他直接就說:「你那麼孝順,你接咱媽去伺候幾天試試!」
結果李永生慫了,他藉口說,家裡太小,抹不開身,媽去那裡也不習慣,惹得李永志冷笑著說:「好話都被你說盡了,就是好事一樁也沒做!」
02.老人到底想通過「作」表達些什麼
年初的時候,李永志吃東西吞咽不下,開始他沒當回事,直到有一天喝水都變得困難起來,這可把一家人嚇壞了。送到醫院檢查,食道癌早期。
其實以前就有徵兆,那時兒子勸他去檢查,媽媽李張氏卻不屑一顧地說:「能有啥大不了的,淨花瞎錢(浪費錢)」。李永志也就作罷。
手術後的李永志只能進食流食,一家人衣不解帶地在醫院照顧,李永志心裡還是放不下李張氏,雖然他和弟弟之間有齟齬,但是母親一人在家他也不放心。他想託他照顧一時,應該沒問題。
他讓老婆聯繫弟弟,可電話打爛了李永生就是不接。沒辦法,只好給鄰居打電話拜託他給老人送點飯。
可是鄰居的話卻讓李永志難受,鄰居說送過去的飯不是被老人倒掉,就是放那沒動過。九十歲的人非要自己做飯,結果坐在那睡著了,差點引起火災。還好鄰居發現的及時。
李永志連忙讓兒子回來,讓他先把奶奶帶回去照顧幾天。
李永志的兒子連夜乘車趕回來,一到家就見到奶奶坐在土灶前在劃拉火柴,準備點火做飯。
他連忙上前阻攔,說危險,可是李張氏根本不聽他的,還說了句:你們就巴不得我早死早乾淨!
李永志的兒子很無奈。
03.對比後才知道子女的真心和假意
好不容易李永志熬到出院以後,李張氏又在家鬧起來了。她說全家人都走了,把她一個老人丟在家,沒有一個人管她,她要去小兒子李永生家生活。
李永志勸說她半天,她也不理,李永志終於忍無可忍道:您天天放著好日子不過,到底要作什麼?
這句話無疑像炮仗一樣點燃了李張氏本就不滿的情緒,她三步作兩步回到自己屋裡,捧出一摞碗往地下一摔,然後呼天哭地躺床上不吃不喝了。
李永志讓老婆送了晚飯去,老婆說老太太一口沒動。連著兩天,李張氏的精神明顯萎靡下去,李永志萬般無奈,只能通過堂妹來找李永生。李永生接了電話後,先是在電話裡把李永志一家大罵一頓以後,然後稱沒空掛斷了電話。
李張氏苦等小兒子不來,誰勸都沒用,她就是油鹽不進。李永志老婆實在憋不住說了實情,並非是沒打電話,而是李永生根本不來。李張氏掙扎著從床上坐起來道,肯定你們合夥騙我,打電話他怎會不來呢?他是最孝順的,我從小一把屎一把尿把他拉扯大……他就是比你孝順!
李永志給她一句話噎得半天沒上來氣,他想著這些日子母親的種種作為,忍不住潸然淚下。
他此時才發現,母親的自私冷漠是骨子深處的,在她心裡,他做得再好也不如弟弟的一句話管用。他做的再多,她也不會感恩。幾十年來他從來沒有在李張氏身上感受到母愛,無論他怎樣卑躬屈膝,低聲下氣討好她,原來都是枉然。他感慨自己的一生,渴望的親情從來就沒有過。
當天夜裡,李永志就把李張氏送到了自己弟弟家,他也不管弟弟怎麼處理,反正他完成了任務。
04.終於想起二兒子的好
過了大約有一個月左右的樣子,李永生就動了將她送敬老院的念頭。李張氏到了李永生家新鮮感一過,她覺得李永生家的規矩太多,她又萬般渴望起自由來。李永生家剛搬的大房子,李張氏的那一套做派遭到全家的鄙棄。讓她吐痰吐到垃圾簍裡,讓她經常換衣服,幾天一過她就嚷嚷著要走。
小兒媳懟她:走哪去?沒有地方給你去,不願待,你就打電話給二哥,要不然,就去養老院。
李張氏這時才捶胸頓足追悔莫及,善待她的兒子她不珍惜,看重的兒子一家卻無人管她死活。
她氣的胃病又犯了,躺在床上直哼哼,她以為會有人像老二一樣鞍前馬後地伺候她,可是她想多了,各人忙各人的,仿佛她從來不存在一樣。
她分外想自己的二兒子了……
05.梅娘說
都說世間最悲傷的事莫過於子欲養而親不待,家中有長壽老人本是件好事,子女能夠及時盡孝道,是應該的美德。
可是很多時候往往事與願違,有的老人不但不理解兒女,反而成了家庭幸福路上最大的絆腳石。
他們各種作,變著花樣作,有的老人頑固不化,血糖明明很高,不顧家人反對狂吃糖,吃進了醫院。
有的從家裡「作」到大街上,在路上碰瓷碰得得心應手,連交警有時也拿他們沒辦法。
所以很多網友戲稱「不是老人變壞,而是壞人變老了。」
他們年輕時糟踐伴侶,老來作踐兒女。不思悔改,不懂得感恩。拿客氣當福氣。
每當這個時候,梅娘也覺得這些難做的子女真的很不容易。
然而,我們說,就像我們無法選擇出身一樣,也無法選擇父母,我們多麼渴望那些特別有智慧的父母,他們聰明、睿智、明事理、從容淡定、波瀾不驚。他們懂得兒女的不容易,能夠將心比心,設身處地,從不道德綁架和批評謾罵。
他們懂得,這一世能有緣成為一家人,是修了幾輩子的善緣積德而來的,可是這是可望不可求的啊。
這世間沒有完美的父母,他們都多多少少有某些性格問題,這些在我們年紀漸長了以後,就會更加明顯地感覺到。
那麼怎麼辦?我們可以捫心自問一下,我們是完美的孩子嗎?可是他們也沒有嫌棄過我們啊!
縱然他們有千般不好,萬般惹人厭,我們終歸是他們最親的人,血濃於水,他們的種種行為,也許礙於性格缺陷,在晚年時候,越發過度,可是我們只能包容,有時候教訓也只能適可而止,誰叫他們是我們的父母,且又是老了的父母呢?
圖片來自網絡,如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