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活的太久」,93歲長壽老人的話,道出了現實的無奈

2020-12-20 雪影情感

作者:雪影


導語:


每次去吃酒席,年輕人都會祝願老人長命百歲,可見大家對長壽有多麼的嚮往和推崇,隨著現在醫療水平越來越發達,很多老人活到90歲已經不足為奇了,大家都說家有長壽老人,是福氣的開始,因為老年人活得久,懂得道理多,可以教年輕人很多人生哲理,一些年輕人不懂的事情,經過老人的點撥,就能豁然開朗。

隨著長壽老人越來越多,慢慢的大家發現,家有長壽老人也未必是福氣。

換言說,活得久的老人也不一定有個好的晚年,雖然很多子女還是會履行贍養義務,但大家都意識到了贍養長壽老人的困難性,甚至還有一部分子女,實在沒能力承受,選擇了拋棄老人。


我們村就有一位長壽老人,上次我們一起去鄰居家吃酒席,晚輩們舉起酒杯敬她,祝願她長命百歲,爭取做我們村第一個一百歲的老人。大家是發自內心的祝願,而這位長壽老人說出的話,讓大家不解:「長壽啥子喲,活那麼久幹啥!你們這些年輕娃子不懂。」


回到家和爸爸聊家常,說起了這位長壽老奶奶,大家都希望長壽,怎麼就她不同呢?父親說了這位老人的經歷,我也就明白了,雖然很同情,卻也無可奈何。


這位長壽老人我們叫她王奶奶,今年93歲的高齡,能吃能喝,面色紅潤,身體依然很好,只不過年紀大了,總是彎著腰走路,拄的拐棍是從路邊隨便撿來的樹幹,如今也被她磨出了光滑的紋路。

很多鄰居都很尊敬她,因為大家對長壽的嚮往,平時誰家有喜事,都會讓王奶奶去吃飯圖個吉利。這樣一位受人尊重的老人,應該可以得到很好的贍養,可事實並非如此。


王奶奶有六個孩子,可即便如此,王奶奶還是生活在一間漏雨的土房子裡。

這間屋子裡常年不見陽光,加上老人行動不便,沒力氣打掃房屋,路人經過還會聞到餿味兒。

雖然王奶奶多子多孫,可也不是全部關係都好。最大的孩子今年也都75歲了,根本沒體力照顧王奶奶,關係好點的子女又常年在外掙錢,一年回家一次,帶點餅乾牛奶,給兩百塊錢就算了事。


上次經過她家,還看著她坐在門口,看著來往的車輛發呆,就這樣盯著門前,時不時地驅趕一下門前的雞群,不知道在期待什麼。

村裡的人都很樸實,家裡有多的飯菜就順便帶給王奶奶,有時候村裡的好心人會給王奶奶帶點肉,有時候帶點熱乎的飯菜。可如果今天下雨,就意味著沒人給她送飯,那王奶奶就要餓肚子了。我想王奶奶每當夜晚,想起那些不孝順的子女,還會偷偷抹眼淚吧。

王奶奶說:「老人千萬別活太久,不僅自己遭罪,子孫也跟著受牽連,活得太久,對我來說就是累贅。」這句話讓人心酸,卻也是社會的現實問題。


一個長壽老人,會給一個家庭帶來怎樣的影響?


一,需要有人犧牲自己的自由去照顧


有的老人年紀太大,身體機能都出現了狀況,到了後期基本喪失了自理能力,還可能吃喝拉撒都在床上,那麼這個時候,就需要有人犧牲自己的自由,去專門伺候老人的飲食起居,這樣才能及時地知道老人缺什麼,給予最好的幫助。

如果是普通家庭,那這就是一個很大的負擔,因為大部分人都在上班,即使是六十歲的老人,為了家庭努力工作的人也很多。所以要贍養長壽老人,就要失去工作,家裡就少了一份收入來源,如果出去工作,那家裡就沒人照顧老人,要說請保姆更不現實,那都是富裕家庭享受的,普通家庭的的很多壓力,已經承受不起保姆的費用。


二,增加子孫的經濟負擔


一旦步入老年,那麼有個小病是很正常的,八九十歲的長壽老人更不用說了,常年吃藥,還要去醫院檢查,這些都需要金錢的支撐,而且一般長壽老人腿腳都不太方便,走路很艱難,有時候遇到結冰的道路,還容易摔跤,骨質疏鬆的老人更容易出現問題,那又是一筆不菲的花銷。

所以很多家庭,養育一個老人已經很辛苦了,如果家裡還有一位長壽老人,那麼不僅要贍養七十歲的父母,還要贍養九十歲的爺爺奶奶,年輕人的經濟壓力可想而知。

不僅要養老婆孩子,供房子車子,還要贍養兩家的老人,所以有很多時候,不是子孫不孝順,實在是能力有限,作為普通人,實在承受不了這麼大的經濟開支。


三,常年住在一起容易發生爭執


很多人都不願意和老人住一起,特別是家裡有好幾個孩子的老人,只要說去誰家養老,大家都生怕老人去自己家裡。老人就會像皮球一樣,被幾個親生子女踢來踢去,誰也不願意接手,甚至脾氣暴躁點的子女,還會為了自己不吃虧,發生爭吵,這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是很不利於和諧的。

老人的生活習慣不同,晚上要起夜,白天還要人照顧,特別是子女有了孩子後,一大家子住一起本來就擁擠,加上一個老人就更侷促了,這樣吃力不討好,費時費力還費錢的事情,子孫們當然能推則推了。


如何安置我們的長壽老人呢?其實可以做好以下兩點:


一,帶老人定期體檢


我相信大部分人,即使再不願意,可還是很善良,不願意看著自己的父母孤身一人,既然是自己必須承擔的義務,那就努力做好,防止以後出狀況更加雪上加霜。

現在醫學發達,很多疾病都可以打疫苗或者提前預防的,所以子女帶著老人定期做好檢查,打預防針,這樣可以降低重大疾病的來襲,也讓自己的贍養工作減輕不少。


二,在自己能力之內,給老人找個養老院


總體來說,養老院更加適合高齡老人居住,因為養老院的工作人員比子女更加專業,而且定期有醫生做身體檢查,飯菜也是營養均衡,是個養老的好地方。

但去養老院,對於普通家庭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家裡有兄弟姐妹的,商量著共同承擔,大家做到公平公正,讓老人過得舒心,自己也省心,而且兄弟姐妹的感情也不會破壞,可以說是最好的方法。


不管怎麼說,父母是生育我們的人,即使他們現在不再年輕,甚至一些地方讓我們反感,可歸根結底,是他們帶我們來到了這個世上,是他們給了我們生命,即使我們能力有限,也不能拋棄父母,就像他們從未因為窮拋棄我們一樣。

贍養父母是我們的義務,更是一種自覺,不要讓父母對子女寒了心,即使給不了最好的,一日三餐、粗茶淡飯也是可以的,你們說是嗎?

相關焦點

  • 「家有長壽老人,我苦熬也心甘情願」70歲老阿姨的來信,太淚目
    可能在我們常人看來,這人到了60歲以後應該是過得蠻輕鬆的,但現實並不是如此,大部分老人會幫年輕人帶孩子,有的還得照看長壽的父母,他們的生活也是忙忙碌碌的。譬如曾有一位奔七的老人跟我訴苦:別人只看到我們四世同堂,然我們卻是苦不堪言。
  • 3位65歲老人哭訴:家有長壽老人,我快堅持不下去了,心酸又無奈
    有些事情沒攤自己身上,是無法感同身受的,特別當這些老人的兒女自己也步入了老年行列,那麼這個時候照顧年邁的雙親,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下面,一起來聽聽3位老人的故事,或許從他們身上,我們能看到已是老人的子女,在面對更長壽的父母時,有多少的心酸和無奈。
  • 60歲大爺的哭訴:家有長壽老人是我退休噩夢的開始,我太累了
    每個老人都希望自己身體健健康康,最好長命百歲,這是每個人都期望的。畢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大家都希望能活得久一些,看遍這個世界的美好,每個人都不想離開這個美麗的世界,這是人的天性和求生本能。正是大家對長壽有很高的憧憬,所以家裡如果有長壽老人,就會被外人所羨慕,大家都覺得有長壽老人的家庭,多少會有點長壽基因,這個家族會很壯大,而且還會給子孫帶來福氣。
  • 2位68歲老人哭訴:家裡有長壽老人,我快熬不下去了
    爸爸68歲了,平常都是他一個人照顧奶奶,以前爸爸從來不和她說照顧老人有多辛苦,她也就從沒放在心上,這次爸爸住院她才知道自己為爸爸分擔得太少。可現實中,又有多少人體驗過每天照顧長壽老人的生活呢?朋友的無奈我特別能理解,對於她父親來說,邁入到60歲精力有限,照顧起長壽老人,也會力不從心。這也是不少老人的難處,我們一起傾聽這兩位68歲老人的心聲。汪阿姨我今年68歲,母親93歲。老伴和唯一的哥哥幾年前相繼去世,女兒遠嫁,家裡就剩我照顧母親。
  • 老年人活太久,對子孫後代是好事嗎?過來人袒露心聲,現實殘酷
    文|文兒「我家老太都活九十多歲了,身體倍兒棒,我們一家子都驕傲特別驕傲!」「哼,那是你老太沒生病,不然子孫後代都有得受了。」「此話怎講?」「那你得聽我慢慢講了。」說話的這人是我一個遠方親戚,姓吳,因為中青一代能力不行,導致上下老老小小都過得不太好,算是家族裡比較有名的「苦菜花」了。
  • 一個人活到70歲就可以了,不必活太久?心理學家這樣說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俗話說;「人逢七十古來稀」,所以七十歲的人往往會隨著年歲的增長,而感慨自己「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現代社會的我們,擁有發達的醫學技術與適當的社會環境,七十歲的老人早已是見怪不怪了。
  • 老人的長壽是福氣,還是給兒女添麻煩?50後老人的想法令人淚目
    作為兒女,自然想希望自己的父母可以活到長命百歲。因為只有父母在的地方,才會有家的感覺,自己在外辛苦奔波勞累,也只是為了更好的回報父母。可是如今50,60後的老人,如今卻還在面臨著兩難抉擇。因為這個年紀的老人自己也有七八十歲的父母要照顧,可是自己的兒女也會請求讓他們幫忙帶帶孩子。一方是自己的父母,一方是自己的孫子,無論是選擇哪邊都會愧對其中一邊。
  • 家有長壽老人,對兒女到底是福是禍?3位65歲老人含淚說出心聲
    北望導語:長壽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嚮往的,而且自古以來長壽的老者一直都是家庭的主事人,現實中人們也常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但是真正在照顧長壽老人的時候才發現其中有那麼多的無奈和心酸。下面一起來看看下面3位老人的經歷,他們家裡都有長壽老人,對於照顧長壽老人,他們也都有自己的看法。1、65歲的張大爺我如今64了,也已到了晚年,但是我的父親還健在,年輕的時候為了家庭付出了很多,現在理應照顧他,但是現在我也是有苦難言。
  • 被吉尼斯認證,世界最長壽的日本老人,活了117歲,4年前去世
    隨著大環境的安穩,太平盛世的到來,人們的普遍壽命也增長了許多,以前七十歲的老人十分少見,但是現在七十歲身體卻十分硬朗的老人則會有很多,隨著物質條件的增長,人們所追求的長壽也特別容易實現,當然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希望長壽,所以如今健康長壽話題十分熱門,雖然人類現在還沒有實現永生,但是很多長壽老人的存在也給了年輕人更多的動力
  • 「為什麼現在老人都拒絕長壽」?9旬老人說出了既心酸又無奈的話
    前言以前很多人都把老人看做一種寶,所以就引出了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這段話。因為他們在這個世界上存活了幾十年,閱歷也比別人豐富,有什麼不懂得他們幾乎都可以解答。可是現在的社會,人心浮躁,而且都太看重了利益,以前的禮儀基本都已經拋之腦後了。
  • 她曾是復旦校花,活了112歲,晚年道出長壽秘訣,每人都能做到
    積極的心態不僅能讓我們每天看待事物的角度發生變化,也能夠讓我們長壽。長壽是很多人都追求的一個事情,但是卻不是所有人都能夠長壽。但如果我們每天都保持一個積極的心態,樂觀的看待事物,那麼我們就很可能像嚴幼韻一樣長壽。
  • 俗語:「六十不借債,七十不過夜,八十不出門」,道出了現實無奈
    農村有句老話說:「六十不借債,七十不過夜,八十不出門」,道出了人到老年的現實與無奈。,人到了這個年紀身體狀況也是每況愈下了,沒有太多精力去勞動去掙錢了,所以說到了六十歲之後就不要輕易借外債了,因為這個時候自己身體的原因並不能保證一定還得上,說不定還要連累自己的子孫後人。
  • 「老人,活得太久,不是福氣是遭罪」:80歲伯伯的心聲,值得深思
    每天都可以為自己所想要的生活而努力,但對於老人來說,活得太久,不是福氣,反而是遭罪。 自述人:陳伯伯 我今年已經80歲了,有兩個兒子和三個女兒。本來我是跟小兒子一起生活的,當時他還沒有結婚,小兒子也算是比較聽話懂事的,願意和我一塊吃飯,我身體不舒服的時候,也會帶著我去醫院檢查。
  • 老了被兒媳勸退獨居,活得久竟成了累贅?三位老人道出人性悲涼
    自古以來,婆媳關係就是很難說清楚道明白的事情,說不清楚誰絕對的對和錯,在家庭關係中,各有各的考量,各有各的目的和所站的角度,但聽聞老人一席話,道出了多少道出了她們的無奈和委屈。自古百善孝為先,這是我們中華傳統美德。
  • 《老人言》:「久住令人賤,頻來親也疏」!很現實,道出人情冷暖
    因此我們的祖輩們就總結兩句俗語來告誡後人,我最近在讀《老人言》,裡面正巧有一句俗語說到這個問題:「久住令人賤,頻來親也疏」!一下子讓我醍醐灌頂!可是你住的時間太長的話,就算表面上不表現出來,心裡還是會不高興的。雖說中國人的性格就是好客,對待客人的到來那是非常歡迎的,而且還會款待你,這個時候你享受他們的款待,其實享受的就是人情,不過要說到家庭當中,你不管是親戚的關係如何,始終是外人。
  • 122歲長壽老人去世23後,我想和爸爸媽媽說說心裡話
    長命百歲是我們對父母最虔誠地祝福和期望,如果天下父母真的能健康快樂地活到百歲,才是兒女最大的人生幸事。珍惜父母有生之年的每一寸光陰,珍惜和父母相處時的每一個片段……,這些,都將是來日裡最值珍藏、最想重放的珍貴影像。世界上最長壽的一位老人,她活了122歲,如果我們的父母,也能活到122歲,甚至更久,真的是最美好的人生收穫。
  • 老人長壽,對子女究竟是福還是禍?網友的回答很真實
    網友一:竭盡所能照顧你的老人,因為他們也曾那樣照顧你,而且是照顧了你十八年,誰又能照顧老人十八年,我們總有一天也會老去,照顧好生我養我的父母是我們不能推卸的責任,也是我們最大的幸福網友二:我奶奶12年時77歲肺氣腫,肺大泡在醫院76天,出院七天去世
  • 60歲老人:家有兩位長壽老人,雖然幾經崩潰,但我依然感覺幸福
    但所有的人和事都有兩面性,年歲已高的老人,身體機能下降,生活和處事方式也變得截然不同。 有的子女實在無法忍受,經常破口大罵,為什麼要活這麼久?有的子女,卻能在無理或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身上找到幸福感。劉叔叔今年60歲,妻子58歲,夫妻倆要照顧兩位長壽老人
  • 中年喪偶的女性為什麼大多比較長壽?3個90歲老人說出實情
    導語現實生活中,有些老人會活到80、90歲,甚至會活到百歲。可是為什麼這些女人會那麼長壽呢?下面我們去聽聽3個老人的心裡話。比起去世的丈夫,我已經活得更久了。也許丈夫早年去世,才顯得我長壽吧。也許有個好心態,好心情這就是我長壽的原因吧。
  • 3位71歲老人的哭訴:家有長壽老人,我被折磨得快堅持不下去了
    以下,一起來聽聽3位71歲老人的故事,或許從他們身上,我們能看到已是老人的子女,在面對更長壽的父母時,有多少的心酸和無奈。我今年71歲,先生73歲,先生有好幾個兄弟,但個個在老人的養老問題上推三阻四,而我婆婆早些年一直幫我們帶孩子,沒辦法,只能由我們來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