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很多人都把老人看做一種寶,所以就引出了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這段話。因為他們在這個世界上存活了幾十年,閱歷也比別人豐富,有什麼不懂得他們幾乎都可以解答。可是現在的社會,人心浮躁,而且都太看重了利益,以前的禮儀基本都已經拋之腦後了。老人變成了一個家庭遺棄的一種人,因為他們已經年老,無法為這個家庭付出,而且年輕人還要為了養活一個老人,而更加的努力奮鬥,並且人老了,很多病也會隨之而來,現在的治療費用有如此的高昂,無法承擔。所以現在的家庭如果條件可以的話,會把老人送去養老院,定期去看望。但是家庭條件一般的,就會留在老家,年輕人全部都去打工,不理會家中的老人,只是時常寄錢回來就可以了。
華為手機拍攝
如今已經年齡高達92歲的李奶奶,身邊的同齡人一個接著一個的走了,所以別人都覺得她是一個福星,也是一個壽星,她簡直就是他們家的一塊寶,全家人都應該很珍惜她。可是雖然說長壽是長壽了但是身體也會慢慢的退化,生病也隨之而來。她有幾個兒子跟女兒,一般人認為,有那麼多的子女孝順,李奶奶肯定能夠安享晚年的,然而世事難料,李奶奶的長子現在都已經七十多歲了,而且有時候生病比李奶奶還頻繁,最小的也六十歲左右了,還要帶自己的孫子,所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基本沒有人有空來照顧李奶奶,並且像李奶奶年齡那麼大的,他的孫子也都老大不小了,而且都是忙自己的事情。
所以一路數下來,就數最後一輩最有時間和精力照顧李奶奶了,因為他們時間充裕,並且很有活力。可是隔閡實在太深,畢竟這中間差了兩代人,所以沒有一個人願意接受李奶奶到家裡來住。所以李奶奶還是一個人居住在老家,有時候半夜起來,心中會感到莫名的悲慘和悽涼,渾濁的雙眼落下來了淚水,自己也渾然不知,常常自嘆:「這就是為什麼老年人不希望自己長壽的原因,真希望自己能夠再去見到老伴,可再見到他也忘記了他的樣子,讓我跟孩子都能夠解脫。」這些話她很少跟外人說,自己在外人面前永遠都是一副喜氣洋洋的表情,不會讓別人覺得自己的兒女不孝順。不過也沒有辦法,生活就是這樣,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家庭,每個人的擔子都是別人無法感受得到的。
①.徒增的負擔,讓家裡人感到嫌棄
每個家庭吃飯,手都指著,那個能工作的人,因為只有工作才有飯吃。可是當人老了上了年紀,無法工作了,只能夠在家裡坐著什麼也做不了,做了也做不好,還被人嫌棄。可是老人吃飯還是小事,畢竟人老了,吃不了太多。可是老人一旦生病,那就是永無止境的黑洞,你要不斷地砸錢填坑,而且治還不一定好的那種。可是面對親人生病,你是治還是不治呢?治只會徒增家裡負擔,不治你就要背負著不孝的罵名。
在西南政法老校區偶遇了一個編筐的90歲老爺子,極少拍人文的我還是還是記錄下了這位孤獨的編筐老人
②.讓兒女們費盡心思
都說老人老人,那肯的是人老了,才叫做老人。身體的各個機能都退化了,人就老了。所以兒女們都是要時時刻刻的關注到自己的老父母的,畢竟他們出了點什麼意外都是無法承擔的後果的。他們就像小時候的我們一樣,需要父母的無時無刻的陪同。如果家裡有小孩的就更難以注意父母了,因為小孩是真的很難打理。
③.老人的一切問題,都可以引發一個家庭的爭吵
在現如今社會,很多家庭都不願意去撫養老人,而老人的事情,即使是一件小事情,也是要整個大家庭一起討論決定的。可是贍養的問題更是牽動著每一位子女,所以如果一位老人有幾個兒子女兒的話,那必定將會是一場永無止境的爭吵,最後受罪的只有老人。
近年來,老人的養老問題一直都是挑動一個家族神經的大事,父母老了,誰去養?一般這時候子女們都會有各種藉口推三阻四,在交涉的過程中難免會發生口角,原本血濃於水的兄弟姐妹,因為養老問題大打出手的也不在少數。
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父母還是年輕有力的時候,他們總是照顧著我們的飲食起居。可是為什麼父母老了,到我們成年了,年輕有力了,卻不願意為父母做曾經他幫助我們的那些事情了呢?我們要學會換位思考,如果當時是你來照顧五六個孩子,在那個吃飯都困難的年代,你可以承受的下去嗎?而且現在都是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為什麼不肯多幫助父母呢?而是把父母當成一個累贅來看待,甚至親手把他推進了養老院。
所以說,不要覺得父母老了就是個累贅,很多事情他們能看到的,都未必是你能看到的,所以我們都要善待父母,畢竟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長壽錦鯉!【敬畏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