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給我買床,就是不孝」65歲老母親的話,讓兒子既心酸又無奈

2020-08-10 小微情感世界

導語

人到晚年,每個老人就都希望自己能夠過上「老有所樂、老有所養、老有所依」等的幸福生活,只是老人想要達到這樣的一種目的,更多的時候就是離不開兒女的孝順,說白了就是兒女的孝順是先決條件,否則一切就都是免談。

但是究竟什麼才是「孝順」?相信我們很多人,都很難說出完整和正確的答案,或許在我們大多數人的思維和認知裡面,什麼是「孝順」還不簡單嗎?那就是老人怎麼說,兒女怎麼做就行了唄!

也許我們很多人,都會完全贊成這句話,並且也都會覺得這句話說得很有道理,只是這樣的說法,就真的是正確的嗎?那麼我們今天就來看看,發生在一位65歲許大娘身上的事情,你心中的疑惑就會完全的解開。

65歲的許大娘和她的兒子

許大娘今年已經65歲了,和她同歲的老人,估計現在大多都是在享受&34;式樣的晚年生活,只是許大娘就沒有這麼好的命了,她的老伴兒早在5年前就因病去世了,好在她還有一對兒女。

後來她也沒有再找老伴兒,她就選擇和自己的兒子在一起生活,雖然說兒子也有自己獨立的家庭,也有一大家子人需要生活,並且兒子的家庭情況也不是很好。

即便如此,兒子在對待老母親的晚年生活方面,也表現的很是孝順,夏天添衣冬天添被這是常態,一年四季的魚肉鮮蛋、瓜果梨食等,也都從來沒有落下過。

許大娘自己很滿意,街坊四鄰也很是羨慕,都說許大娘生了一個孝順的兒子,只是一次突發事件,就讓許大娘對她的兒子頗有微詞,甚至於許大娘揚言:自己的兒子不孝。

兒子不給許大娘買床,就是不孝

原來事情的發展是這樣的,一次許大娘和其他老人在公園遛彎,就碰見了幾個小夥子在發傳單,說只要拿著他們的傳單,到他們店裡免費聽課,就可以領取2斤雞蛋,還美其名曰說是為了關愛老年人。

許大娘和幾個老人,就去到了他們店裡面,還真的免費領取到了2斤雞蛋,在後來一個月的時間裡面,許大娘每天就早早的和其他老人去這個店裡聽課,而且每次回來,手裡面不是牙刷就是筷子等這樣的小禮品。

剛開始許大娘的兒子,也沒有把此事放在心裡去,就由許大娘去了,誰知道兩個月後的一天,許大娘剛從哪個店裡回來,就對兒子說,這個店裡有一種床,是專門為老年人設計的,要多好就有多好。

而且睡這樣的床還能治病等,反正就是說的很「神奇」,還說其他老人都買了,自己也想讓兒子花5000塊錢,給她買張這樣的床,兒子當時一聽就清楚了,這肯定是騙人的,自己經常在電視上面看過。

於是他的兒子就「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給老母親講述了起來,說這是專門騙老年人的,希望老母親不要上當受騙,誰知道許大娘不但一點都聽不進去,反倒還坐在門口的街道上,順勢號啕大哭起來。

一邊哭還一邊說:「你就是捨不得為我花錢,人家兒女都給老人買了,我養你這麼大真是白養了,你不給我買床睡,就是不孝」等一些話語,街坊四鄰聽見了,就都對她兒子指指點點的,她兒子的心裡就別提有多痛苦了,反正就是既心酸又無奈。

那麼許大娘的兒子,就真的就是不孝嗎?相信答案不用我說,大家就都看出來了。

那麼兒女究竟怎麼做,才是真正的對老人「孝順」?

一.兒女為老人做事是發自肺腑的,而絕不是為了「裝樣子」

我們有的兒女平時對待老人,那更多的就只是為了「面子工程」,或者是為了裝裝樣子,典型的人前一套背後一套,最後兒女落個「孝順」的好名聲,可是最後受苦的還是老人,說白了就是他們的「孝順」,根本就不是建立在「發自肺腑」的基礎之上的。

而許大娘的兒子,在對待老母親晚年生活的這件事情上面,那真的就是做到了無微不至的關懷,尤其是「夏天添衣冬天添被」這樣的事情,要是他的心裏面,沒有時時刻刻裝著老人的話,他是斷然做不出這樣的事情來的。

二.兒女給老人更多的「自由」和尊嚴,而絕不是限制他的一切

我們都知道,人除了害怕孤獨和寂寞以外,而更多的時候也害怕失去「自由」和尊嚴,這是人一種天性和本能,這從根本上是很難改變和克服的,那麼老年人同樣也害怕失去「自由」,而我們有些兒女很有可能就是為了給自己找清閒,就絕不允許老人離開家,即便是老人出門也要徵得自己的同意,這讓老人就有一種「寄人籬下」的感覺。

可是反觀許大娘的兒子,他從來就沒有限制老母親的自由,就是老母親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也不用給他「請示」什麼的,讓老母親活得很有尊嚴和「自由」,兒女都做到了這種程度的話,那麼老人還有什麼理由說兒女「不孝」?

三.兒女是應該要滿足老人的要求,只是也要分清事情的對錯

老人的要求,兒女是應該要給予滿足,只是我們做兒女的也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也就是說老人的合理訴求,我們可以滿足他們,但是哪些明顯就不合理和不正確的事情,我們就一定要學會拒絕。

那麼許大娘的兒子,在得知老母親明顯受騙的情況下,他並沒有「聽之任之」,反而就是及時的制止和拒絕,即便是外人都不理解的情況下,說白了就是「孝順」,也要看是什麼事情。

小微結語

其實,真正的「孝順」並不是我們外界,所想像和理解的那樣,而更多時候,它也是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科學、倫理、道德和道理等的基礎之上的,不能說兒女不能滿足老人的所有要求,那就是兒女「不孝」,這肯定是不對的。

所以說,作為我們老人來講的話,就一定要正確認識「孝順」二字的真正意思所在,要是老人依然還是按照自己以前的要求和標準的話,那麼老人是永遠都不會得到兒女真正的「孝順」,你們覺得是不是這個道理?

相關焦點

  • 3位65歲老人說了實話,既無奈又心酸
    下面3位65歲的老人說出了實話,既無奈又心酸。我今年65歲了,是個地道的農民,老伴前些年過世了,跟著兒女來城裡幫忙給他們帶孩子。歲的安阿姨我今年65歲了,兒子早已成家有孩子了,老伴去世了8年,當時就有人願意跟我領證再婚,我只是放不下已逝的老伴,所以沒有同意。
  • 3位65歲老人哭訴:家有長壽老人,我快堅持不下去了,心酸又無奈
    下面,一起來聽聽3位老人的故事,或許從他們身上,我們能看到已是老人的子女,在面對更長壽的父母時,有多少的心酸和無奈。歲的我來說,真是痛苦又無奈。」65歲的汪先生,父親90歲,年紀大了總愛嘮嘮叨叨,母親88歲,特愛無理取鬧。汪先生說:「母親現在把以前折騰父親的那股勁,全用在了我身上,我每天都累得精疲力盡。」平日裡稍有什麼不順心的,母親就容易發無名火,我盡心盡力地伺候,卻經常被她罵,不是說我做的飯菜不合胃口,就是說我對她不好,白養我這麼大之類的。
  • 65歲老人哭訴:兒女「假孝順」,讓我在人前顯貴,背後受罪。
    導語:65歲的陳阿姨原本住在農村,兒子大學畢業之後到外地打拼,在城市裡定居之後,就把陳阿姨給接過去了,大家都誇陳阿姨好福氣, 有一個特別孝順的兒子。但陳阿姨只是在人前顯貴,其實背後她很受罪。陳阿姨:65歲。人人都誇我有一個孝順的兒子,說兒子沒有忘本,事業打拼成功之後,還記得老母親。還把老母親接回城裡去住。
  • 「兒子,別再帶孫子來看我了」65歲老人的懇求,太讓人心酸
    老人懇求兒子,別再帶孫子來探望,讓人心酸我們小區劉大爺,今年65歲了,跟老伴同住,兒子住在附近的小區。我每次下班,都能碰見劉大爺的兒子帶著老婆孩子回家探望父母,吃完飯散步的時候,又看到他們一家三口高高興興地從劉大爺家走。
  • 3位65歲老人的回答既現實又無奈
    我覺得不管是女人還是男人,在年老的時候會更在意自己的老伴,都需要有個伴陪在自己的身邊,說說話,聊聊天,一起抵禦生活的疾苦和寂寞孤獨。那麼,生活裡的女人是如何來看待這個問題的呢?下面我們來聽聽這3位65歲老人是怎麼說的,既現實又無奈。
  • 65歲母親的悲哀:兒子35歲不工作不結婚,養兒啃老太心酸
    導語:有些母親養大了兒子,希望兒子能夠頂天立地,能闖出一番作為,能夠成為一個有擔當有責任心,能扛起一家之主責任的男人,可她們這些想法往往只能變成永遠都無法實現的夢想,因為她們並沒有養出成氣候的兒子,反而養出了不工作不結婚的啃老兒子。許女士就有一個這樣令人心酸的兒子。許女士:65歲。
  • 65歲老漢找老伴遭到兒子反對,痛訴:不同意我再婚是最大的不孝
    曹大爺65歲,是個退休教師,他的老伴五六年前去世了,他一個人住在空蕩蕩的大房子裡,孤獨得不得了。別人家晚上總是熱熱鬧鬧,曹大爺卻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他通常晚上八點多上床睡覺,然而他經常睜著眼睡不著。樓上樓下時不時傳來歡笑聲,即使別人吵架他也覺得非常羨慕。
  • 3個女人的心裡話,既無奈又心酸
    這三位大姐說出了難言之隱,看完之後真是讓人心酸又無奈。劉姐說,退休後上有老人需要伺候,下有孫子需要照顧,三明治的生活,讓我苦不堪言。退休後的生活讓我過的比上班更辛苦。劉姐今年剛好五十歲,退休了,退休前她就有這種不安和焦慮。別人覺得退休後無事可做,覺得無聊。而劉姐知道自己退休後將要面臨的是什麼生活狀態。劉姐的母親幾年前癱瘓在床,劉姐幾個兄弟姐妹輪流著照顧母親,給她的感覺還算可以承受。
  • 老人抗拒保姆和護工,60歲女兒無奈陪母親一起住養老院,太心酸
    是我,做夢都會笑醒。」但,這種「幸福」真正降臨到自己身上,估計你就笑不出來了。鄰居陳阿姨,今年60歲了,已經退休。前段時間,陳阿姨原先一向身體硬朗的90歲老母親不小心摔倒住院了。因為陳阿姨的哥哥已經去世,嫂子身體不好,照顧老母親的重擔自然落在她身上。但是,她每天要到兒子家帶孫子,就想著乾脆給母親請個保姆或護工,她抽空多去看看。可是老人抗拒保姆和護工,非讓女兒管。
  • 65歲的阿姨哭訴:都說養兒防老,我為了兒子花光了養老金
    但是現在這個說法,讓人非常的心酸。現在的社會老年人遠遠超過年輕人,生活的壓力也越來越大,養老的形勢也是越來越嚴峻,現在這句「老了,誰來養活你」一直在提醒著我們。陳阿姨今年65歲,老伴在很多年前因病去世,陳阿姨向我們分享了她的故事。我姓陳今年65歲,我生了兩個孩子,一男一女,可惜的是我女兒在10那年出了車禍離開了人世,於是我和老伴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兒子身上。命運就是這樣捉弄人啊,我老伴在50歲那年得了癌症,沒能救過來,也走了,經歷了這麼多事情,我就剩下這個兒子了。
  • 65歲老人哭訴:別人都羨慕我家四世同堂,卻不知道我背後的心酸
    網友私信:我今年65歲了,上有高齡公婆,下有兒孫。像我這個年紀,應該安享晚年的,卻每天忙得焦頭爛額。公婆不理解,兒子兒媳不體諒。只有老伴幫我搭把手,又沒有話語權。現在我整宿整宿睡不好覺,不知道這樣的日子什麼時候才是個頭。
  • 70歲兒子對92歲老母親說:「娘啊,你還在我哪敢走!」
    92歲的老母親,老父親在10年前去世,之後吳大爺夫婦便和老母親住在一起。5年前,吳大爺小兒子生了孩子,需要老伴過去幫忙照顧孫兒,於是大娘搬去城裡的小兒子家,老家只剩吳大爺和自己的老母親。吳大爺還有兩個女兒,大女兒今年也將近50歲,目前也在外地城裡幫助自己的兒子帶孫子。
  • 為啥越來越多的人不想要女兒,只想要兒子?既現實又心酸
    導讀:為啥越來越多的人不想要女兒,只想要兒子?既現實又心酸文|老喬講情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情感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啥越來越多的人不想要女兒,只想要兒子?既現實又心酸!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老母親的話
    剛剛老母親打電話過來,她去年已經滿80了,因為我欠了別人的錢,所以沒有給她風風光光的做壽。她在電話裡問我的債還得怎麼樣了,還數落我小時候不好好讀書,弄得幾天這樣子,絮絮叨叨的說了很多,她一個人在那裡念,不管我聽沒有。因為欠了別人的債,一時沒有辦法還清,讓老人家記掛,感覺很不孝,總想早點把債還了,好讓她放心。
  • 65歲阿姨的懺悔:用女兒的50萬彩禮給兒子買房,現遭到了報應
    「你養我小,我養你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順父母本就是子女應該做的,不過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總有一些兒女會背負不孝的罵名,被眾人所不齒。但這個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兒女之所以不孝順,父母也應該負有一定的責任。
  • 60歲兒子還啃老,82歲老母親把房子給了孫子,自己住進養老院
    家裡條件好,母親又寵,王大哥沒有別的毛病,就是有些懶。而且也不愛學習,20歲參加工作,可在工廠幹了幾年後,就嫌工廠上班累,就經常休病假,工資不能全發,但因為父母工資高,王大哥的生活一點沒受影響,比起很多的同齡人,王大哥吃穿都是好的。
  •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孟子2000年這句話,不生孩子就是不孝?
    每當看到不孝順父母的新聞出現,我們總會義憤填膺。就比如最近把老母親活埋的人,按理說當代只要勤快就餓不死,家裡餘糧養活一個老人也不是什麼難事。光天化日,朗朗乾坤,在現代社會還能發生這樣違背人倫的事情,真是讓我們汗顏。不過,說到不孝,按照印象中儒家思想的看法,最大的不孝還不是拒絕贍養老人,而是「無後」,也就是說沒有後代。
  • 65歲大媽哭訴:兒子不給我養老卻給嶽母養,我決定把財產給女兒
    執筆:檸兒前兩天,碰到搬家前的一個老鄰居吳大媽,她今年65歲了,之前一直身體健健康康,現在卻拄著拐杖。原來,她半年前小中風了,留下來腿腳不便的後遺症。說起自己現在的狀況,吳大媽哭訴道:「兒子不給我養老卻給嶽母養,我決定把財產都給女兒。」
  • 「兒子,我真的沒錢了」母親被逼無奈,結束了痛苦的一生
    張浩今年28歲,初中畢業之後就沒再讀書,在剛出去的那段時間,他整天不務正業,每天都想著怎麼用爸媽的錢混吃混喝,為了能夠從父母那騙到更多的錢,他不惜撒謊,家裡就這個一個兒子,父母雖然很無奈,但很多時候也只能夠任由他。
  • 65歲老母親哭訴:兒女「假孝順」,讓我在人前顯貴,人後受罪
    我今年65歲了,老伴兒前年的時候去世了,所以家裡就剩下我一個孤苦老太太了,我有一兒一女,他們也都有了自己的家庭,他們都在城裡買了房很少回家。畢竟我和老伴兒當時身體都非常硬朗,用不著他們操心,可是沒想到老伴兒心肌梗死突然去世了,老伴走後我就感覺心裡空落落的,那個時候也一直吃不下飯魂不守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