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黃賭」可怕,大量年輕人「依賴沉迷」,央行做出行動!

2021-01-07 網易

2021-01-05 03:30:17 來源: 炫崢講旅遊

舉報

  根據滙豐銀行的一項調查數據顯示,截止到2019年,90後年輕人的負債總金額高達22億元,人均負債12.79萬元。當然了,這只是一個平均數,很多年紀小一些的90後可能並未負債這麼多錢。一般情況下,都是最早的一批90後負債多一點,因為他們的年紀普遍在25歲以上,大多都已經成家立業。而在當下這個時代,成家立業往往伴隨著買房、買車、養育孩子。

  

  有家庭的人都知道,以上這3樣東西,沒有一樣便宜的。特別是房子和子女的教育,堪稱最「燒錢」的兩件事情。從這個角度來看,90後人均負債超12萬元,其實也不算多,畢竟一個房貸都佔了好幾十萬甚至上百萬。不過,這仍然值得我們注意了。可以發現,相較老一輩的人,現在年輕人的負債率不斷攀升。

  

  不說90後,就拿00後來說,只要滿了18歲,基本上都會有負債,其中最常用的,就是支付寶裡面的花唄、借唄等。或許負債金額不多,但足以說明年輕人的消費觀發生了轉變。以前,大多數國人都講究「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講究「未雨綢繆」。最明顯的一個體現,就是我國的居民儲蓄率一直居高不下,位居全球第一。但是近些年,我國的居民儲蓄率也有了明顯下降,因為這一代的年輕人更傾向於「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為此不惜借錢來滿足自己的消費欲望。

  

  其實,從某種角度來說,居民的消費能力提升了,也不是一件壞事。試想,如果大家都把錢存在銀行裡不拿出來消費,那麼社會經濟的發展勢必會非常緩慢。而這,也是很多國家的央行實行低利率甚至是負利率的原因,目的就是為了讓居民及時消費。而我們國家,長期以來的居民儲蓄率一直很高,這意味著在消費方面,其實是偏低的。

  

  現在,年輕人變得不愛存錢了,開始積極消費甚至是「超前消費」了,這難道不是一件好事嗎?其實,這正應了一句老話,叫做「過猶不及」。任何事情都是這樣,一旦「太過」,反而就不好了。當下,大多數年輕人已經不再是正常合理的消費,而是盲目消費、借貸消費和超前消費。而為了迎合年輕人的消費欲望,各類借貸、信貸產品也是層出不窮。長此以往下去,後果是比較嚴重的。對於年輕人而言,過度「超前消費」甚至比「黃賭」的危害還要大。

  

  而對於這種情況,央行也是及時出手了。就在前不久,央行和銀保監會聯合發布了一份《意見稿》,其中明確指出,個人網絡小額貸款金額不得超30萬元,網貸平臺不得誘導借款人過度負債。另外相信不少人也發現,現在國家對於網絡借貸行業的監管越來越嚴格,這也從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年輕人的利益,避免年輕人因為自控力不足,而深陷「債務泥潭」。對此,大家怎麼看呢?歡迎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死刑犯真實案例——極度依賴型人格是什麼樣的,到底有多可怕?
    依賴性其實並不可怕,但是如果依賴性一旦上升到依賴型人格,就很可怕了。那什麼是依賴型人格呢?先來看一個真實的故事:案件還原2003年孫蟲奇跟朋友的一次聚會,讓他第一次接觸了麻將,僅僅一次接觸就讓孫蟲奇深陷其中,孫蟲奇越賭越大,沒費什麼力氣就把家裡的存款都輸光了。
  • 許多年輕人晚婚的原因,被這位央行原行長一語道破
    年輕人儲蓄下降,越來越多的人靠借債過度消費(央行原行長周小川稱),毫無疑問,這造成了很多人在感情和生活上的困境。當然,這也可以解讀為年輕人的「新式任性」。而他們這樣的任性,其實也是許多人晚婚的主要原因。它對感情的影響,主要體現在這兩方面:一、不論是男性還是女性,當他們對物質有強烈的渴望,自己卻沒有足夠的儲蓄去支付時,就他們自身而言,其實是對自己不滿意,對生活缺乏安全感的。
  • 一個復賭的人多可怕
    人生就怕沾上賭,賭會讓你家破人亡,妻離子散,親戚朋友會離你而去!我就是一個復賭著,一味地想把輸的錢贏回來,結果了,大家可以想像的,什麼都沒有,換來的是負債纍纍,老天爺就是要懲罰我們這些賭徒,讓我們長點心吧!讓自己犯的錯誤,來買單!
  • 查理·芒格:你需要的不是大量的行動,而是大量的耐心。
    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大量的行動和忙碌並不意味著能夠增加成功的概率,有時候是恰恰相反,多做多錯,我們經常是做畫蛇添足的蠢事。在創業和工作當中,這是一個很值得注意的地方,比如「勞模」雷軍就曾感嘆自己過去忙的沒有效率,結果也不盡如人意。
  • 沉迷婚外情的男女,這個可怕的結局你有想過嗎?
    對此我只想說,現實永遠超脫我們的想像,比如很多搞婚外情的男女,最後遭遇到的可怕事情是連我們也想像不到的。正好今天看到香港爆出一則婚外情的新聞,就此展開給大家看看沉迷婚外情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雖然我們不斷提醒,但隨著社會的開放,還是越來越多人冒險涉足婚外情,沉迷婚外情的人必須要考慮以下結局,最好不要等到出事了再找我們諮詢怎麼辦
  • 致賭徒:願賭服輸,不賭為贏
    讓你最後下場悲慘,長期養成的賭博習慣並成癮後,三觀發生改變,頑固、偏執、愚蠢,因為相信賭可能失去,也可能翻身。一個賭徒已經造成可悲下場和輸到負債纍纍的時候,不要與參賭前去對比,那你永遠擺脫不了心結,繼續在賭博中苦苦掙扎,行走在籌錢翻身的路上,總之還沒有絕望,但最後都會輸到自己醒悟,悔悟,心服口服。
  • 網賭的可怕
    其實我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成了一名網賭的人 就這樣慢慢的被陷進去了 想自己起來那是起不來的 感覺每天都被掏空一樣 活的好累好累 爸媽的勸說 親戚的勸說 但自己就是不聽 最後導致了家破人亡 想想結束自己的生命 但又沒有勇氣 想想自己的孩子家人 踏出去的腳步又縮了回來 一直想著不能這樣 不能這樣 可還是去賭了 內心一直告訴自己不能賭 家要沒了 可為什麼還是去呢 心裡的不甘心 還有被逼的還錢 不得不使你去賭
  • 如何讓男人不要沉迷遊戲
    如何讓男人不要沉迷遊戲?為什麼一說打遊戲不好,就有那麼多人站出來反對?有人說,不喜歡打遊戲的男人一定是把精力放在吃喝嫖賭上了。拜託,不是所有男人都只追求低級趣味好嗎?有人說,不讓男人打遊戲就像不讓女人看腦殘韓劇一樣殘忍。拜託,不是所有女人都愛看肥皂劇好嗎?遊戲作為業餘愛好,下班消遣,未嘗不可。但是很多人已經到了痴迷的程度。
  • 賭博危害有多大,千萬不要說什麼「小賭怡情、大賭傷身」之類的話
    社會上的大部分人,曾經或多或少都聽到過這樣的一句話,叫做「小賭怡情,大賭傷身。」而正因為有了這樣的一句話,讓社會上很多本來明白賭博壞處的人,開始了第一次去嘗試接觸各類賭具。我相信,在這個社會上,大部分人都或多或少,聽說過身邊的一些本來安寧幸福的家庭,因為另一半沉迷賭而弄的家破人亡各類事情。
  • 為什麼說賭博很可怕?一下午攢了兩年的六萬沒了
    那些沉迷賭博的人,最後大多下場悽慘,家破人亡。人都有佔便宜的心理,賭贏了還想再贏點,賭輸了就想贏回來。都覺得自己不會沉迷賭博,但是一旦開始了,就真的很難回頭了,即使真的悔悟了,也大多欠了一屁股債。賭博最可怕的就是難以克制,不論輸贏,一直繼續,這樣早晚會輸光的。
  • 網賭,你經歷了多少痛苦?
    網賭的人,相信你會經歷過無數次的快樂和痛苦轉換,贏錢的時候如何如何做出自己發財的計劃,把網賭當成自己一輩子大富大貴的平臺,這個時候內心是快樂的,充滿希望的,當輸到身無分文的時候,開始懷疑人生,首先覺得不應該輸這麼多,很無奈,然後呢,就是開始恐懼,因為網賭到一定的階段,負債是必不可少的,對債務恐懼,對未來看不到希望,當然這樣的輪迴是不計其數的,因為沒錢的時候就戒賭,有錢了,還是按耐不住自己的欲望
  • 思維進階:大多數人無法改變一生,是因為習慣了「路徑依賴」
    他說:我總是因為昨天制定的目標而今天沒有行動,或者是「拖延」而後悔。時常在深夜產生焦慮,有的時候非常生氣又非常無奈,明明昨天說好要做的事情,今天怎麼就行動不下去,執行不了呢?我告訴他,不是行動的原因,是因為你陷入了「場景性路徑依賴中了」。
  • DC/EP央行數字貨幣是什麼意思?會完全代替現金嗎?
    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將帶來哪些影響······  一問:什麼是央行數字貨幣?與虛擬幣的區別在哪?  央行數字貨幣就是人民幣電子版,英文名字:digital currency/electronic payment(數字貨幣/電子支付),簡稱DC/EP。
  • 為什麼依賴比深愛更可怕 女人們應該清醒了
    對愛人或者是男朋友的依賴是一種愛與信賴的體現,這是被對方需要的一種體現,也彼此之間相濡以沫的一種驗證。但是過度的依賴使對方沒有了自由的空間,不是不可以依賴,而是不可以過度的依賴。深愛一個人,是兩個人彼此獨立,深愛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為了深愛而失去了自我。
  • 央行這一抉擇,或給用戶更多選擇!
    但實話講,花唄、借唄在很多時候確實解了一些人的燃眉之急,尤其是對於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兜裡沒錢,花唄、借唄確實好使,但每個月拆東牆補西牆也讓很多人反感起來,而近期有媒體爆料央行的一個決定,如果實行改革的話,或許對用戶來說也是一個選擇。
  • 央行:沒這個政策
    來源:中新經緯近日,針對網友關於「單身創業者銀行不給批貸款」的留言,央行在中國政府網答覆稱,央行沒有禁止向單身人士貸款的政策,且高度重視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要求金融機構依法合規經營,不得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
  • 依賴型人格的愛人有多可怕
    的愛人在剛開始也會和普通人一樣,讓對方感覺到被依賴被需要的價值感。>,不願意做出任何決定,拒絕承擔責任,聽憑他人安排自己的生活;非常容易輕信他人,當他人給予一種比較強大的暗示時,她會很容易相信並服從。她的依賴對象,成為他心理需求的「供應源頭」。
  • 「依賴」是一種可怕的力量,一旦產生依賴心理以後,就很難再改變
    在社會交往中,一個人對他人的依賴是精神上的依賴。主觀依賴表現在精神上不夠自信,對自己的定位和認知不清晰,需要主動尋求對他人的依賴來印證自己的價值所在。而且,習慣依賴他人的人甚至還會認為,這是自己對被依賴者懷有真摯感情的佐證,這種人就是"情感型"依賴者。"情感型"依賴者大都是與你關係很密切的人,你不可能用"冷酷"的應對手段來直接拒絕他。
  • 最大的悲哀是不知賭而賭
    比如,我每天坐在電腦前用程序做著統計分析的工作的時候,身邊的兩個工作夥伴,一個呢,壓根不願意參與到研究分析的工作中來,因為,面對大量的枯燥的數字,是一件極度痛苦的事情。稀裡糊塗的,就拿自己的未來,拿自己的家庭去賭。這樣的人不該輸死去?這樣的人值得同情?這樣的人,你能勸得醒? 對待博弈,我心裡的那份敬畏,是無比鄭重其事的。澳門,是無數賭徒的地獄,卻是我心中的聖地。因為這份敬畏,我遲遲不敢過去,害怕自己的冒失闖入,如同一個登徒子。或許,我這輩子也沒機會去澳門一次。連我這個傾盡所有精力研究了這麼久的人,都尚且惶恐,真不知道那些膚淺的賭徒,從哪裡來的勇氣。
  • 思想的折騰比行動的折騰更可怕
    這種狀態,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十分可怕的事。原因如下:一是會讓人很疲憊、劇烈的思想活動,能量消耗是很大的。二是會讓人很猶豫,想得越多,決策越難。萬事萬物,很多都是利弊都同時存在的。看你重視什麼。三是失出最寶貴的時間。時間一去不復返。任何時間段都是唯一的。失去了,就永遠的失出了。時間的無價,很多人都沒有體會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