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儲蓄下降,越來越多的人靠借債過度消費(央行原行長周小川稱),毫無疑問,這造成了很多人在感情和生活上的困境。
確實,比起攢錢,出於自我意識,許多人現在更願意為了自己的高興而消費。甚至,在自身能力不足以為其「買單」時,他們不惜透支,或者借債。
當然,這也可以解讀為年輕人的「新式任性」。
而他們這樣的任性,其實也是許多人晚婚的主要原因。
它對感情的影響,主要體現在這兩方面:
一、不論是男性還是女性,當他們對物質有強烈的渴望,自己卻沒有足夠的儲蓄去支付時,就他們自身而言,其實是對自己不滿意,對生活缺乏安全感的。
就現實而言,這樣的人往往會有兩種想法,找個能滿足自己的伴侶,或者等自己更有能力,能自我滿足。
前者,造成了很多人眼中「挑剔的大齡剩女」,後者,便慢慢成就了令人豔羨的女強人,或「黃金王老五」的人設。但這兩點相同的是,他們都需要時間,去達到內心的這種滿足。
二、一方為了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自己毫無積蓄,且借有外債時,就算自己有步入婚姻的膽子,伴侶也未必會有。
在這種情況中,更為糟糕的是,許多當事人並不自知。
比如朋友小趙,他和女朋友談戀愛談了四年,雖然他們的感情一直很穩定,但對於婚姻,他其實一直弄不明白,為什麼自己每次一提到結婚的事兒,女友就各種迴避?
小趙畢業出來工作,到現在也有五年多了,沒兩年就奔三的他,卻是一個標標準準的「月光族」。不僅沒有一點積蓄,一個月近一萬的工資,還經常連生活都有些顧不上。
但他生活向來如此,就算與女朋友的感情慢慢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他也並沒有意識到其中的問題。
對生活,他向來追求品質,也因此,他的大部分收入,都在這些方面悄無聲息地劃入了別人的口袋。
他卻沒想過,自己這樣的生活狀況,在兩個人即將面對的婚姻上,是存在很大問題的。後來,還是女朋友的父母說了一句話,將他點醒。
「你今天花著明天的錢,現下的生活倒是過得安逸了,但你的能力足以讓明天繼續透支後天嗎?」
這句話中,他們想告訴他的是,一個人現在有些資本,有些能力,即使能保證自己短時間地透支,以獲取當下的舒適,但世事變遷,又怎能保證這種透支的生活方式,能持續到何時呢?
更何況,這樣的生活方式,往往是伴侶在感情上無法接受的。
年輕人追求自我,願意投資自己,知道並努力滿足自己的所想所求,這本無甚對錯。只是,當一個人為了一時的欲望,而總是透支自己的能力,甚至借債消費時,就顯得有些不分輕重,不自量力了。
這樣的結果,不僅會給自己的經濟狀況,帶來一個「惡性循環」,將自己的「胃口」養大,還會給自己所愛的人,帶來很多擔憂和負擔。
因為,能讓人安心沉溺的感情,不是當下兩個人不計後果地享受,而是至少有一方,能為了彼此的未來,去考慮,去承擔。
對物質更有追求的人,在生活中應該做到的是,不僅要擁有追求高標準生活的膽量和魄力,更要努力讓自己擁有與之匹配的能力。
在自己能力尚未達到時,對自己多一些規劃,多一點嚴格、要求和克制,才是對自己,對生活和感情有所擔負的表現。
要知道,生活中任何超出自身能力的任性,於己,是不自量力,於人,便是不可理喻。
而且,即使是那個很愛很愛你的人,你也別期待著,在你這樣的情況下,她會等你太久。
-END-
喜歡請在下方點讚、分享、收藏和評論。
編輯:有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