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後,很多兒媳婦是不願意和公婆同住的。因為和公婆同住,意味著婆媳矛盾和問題。明智的兒媳婦,只會對婆媳矛盾避而遠之,而不是主動靠近。
可是羅阿姨的兒媳婦,卻和別人走不尋常的路。兒子結婚時,羅阿姨和老伴花了五十萬首付給兒子買了一套房子,在市中心,地理位置很好,周圍都是重點學校,以後孩子讀書都不成問題。
當時兒媳婦也很滿意房子,只是等他們結婚後,兒媳婦卻不願意自己過,而是要求跟公婆同住。當時羅阿姨心裡是不願意的,他們給兒子買房,就是想讓他們自己過,她和老伴享受下老年生活,不想再伺候兒子兒媳。
可兒媳偏不肯,見羅阿姨不鬆口,還直接讓她父母來找羅阿姨。羅阿姨和老伴,一聽兒子兒媳要跟自己住,也算是一家人其樂融融,就沒有堅決反對了。
只是兒子兒媳住進來後,羅阿姨才後悔莫及。兒媳為人很懶,不會整理家務,也不會洗衣做飯。每天就躺在沙發上看電視玩手機,等著羅阿姨好飯好菜伺候。
看在兒子的面子上,羅阿姨也就沒說什麼,畢竟兒媳上班也辛苦,羅阿姨可以理解。只是羅阿姨越是理解,兒媳就越是變本加厲。
就連孫女都出生了,兒媳婦還是好吃懶做,從來不會主動幫忙打掃衛生做家務,更別提買房做飯帶孩子。
孫女都五歲了,兒媳婦還不肯搬出去,從來也沒給孩子洗過一件衣服。每每羅阿姨一說,兒媳婦就理直氣壯地說在娘家都是她爸媽伺候她,她從不用幹活。
羅阿姨被氣得沒辦法,只好接受了兒媳婦的懶。只是兒媳婦要和他們住也就算了,還白吃白喝白住,一分錢生活費都不出,還對他們指手畫腳。羅阿姨和老伴,雖然有養老金,可也禁不住養兒子兒媳和孫子這麼一家子人。
更何況,兒媳婦為人和嘴巴都很挑剔。什麼都要好的,貴的,稍有不如她意,她還當場摔筷子發脾氣。羅阿姨看到這,心裡總是特別難受。兒子不是給她娶回了一個兒媳婦,而是給她娶回了一個祖宗。
因為兒媳婦的要求高,羅阿姨和老伴的退休金也花得快。羅阿姨壓力也很大,無奈之下只好跟兒子開口要兩千生活費。在她看來,兩千生活費,並不高,更何況這些錢也基本是花在孫女身上。
可兒媳得知兒子給錢之後,卻開始了鬧騰。先是指責兒子鼻子罵,說你爸媽有退休金,你沒必要給錢。然後再說羅阿姨藏私,就一個兒子,自己又不是沒退休金,怎麼還能開口跟兒子要錢?
兒媳的話,說得很大聲,絲毫不掩飾對兒子給錢的不滿。兒子也不願意忍受,就大聲跟兒媳吵了幾句。結果兒媳就委屈地哭了起來,還打電話讓她父母過來撐腰。
在等待她父母過來的期間,兒媳還一直口口聲聲嚷著給錢就離婚。聽到兒媳婦的話,羅阿姨心裡更難受了。她不知道兒媳婦,究竟把自己和老伴當成了什麼,自動取款機還是任勞任怨的免費保姆?
親家過來後,沒還問清楚緣由,就開始興師問罪,說婆家欺負他們的女兒。再加上兒媳婦在旁邊哭哭啼啼,親家就更是火上加油,甚至提出要離婚,帶自己的女兒回娘家。
聽到親家不問青紅皂白的話,老伴再也忍不住了。他氣得直接把兒媳以及兒媳的父母,掃地出門,並對兒子說,馬上離婚,娶這樣的女人回家,真是家門不幸。
兒子也被氣得不行,也開口提出離婚。兒媳婦看到老公和公公都動了真格,這才開始老實下來,求著原諒,說她並不想離婚,只是無法接受老公補貼父母兩千生活費。
羅阿姨被兒媳婦的話,氣笑了。她就不明白,怎麼會有如此不知足的兒媳婦呢?
結婚時,他們什麼都按照兒媳婦的要求來做,買房給彩禮辦婚禮,一樣沒虧待她。可結婚後呢,兒媳婦死賴著他們,蹭吃蹭喝臉皮厚,卻從沒給過一分錢。
就連兩口子吵架,動不動就搬來娘家父母來撐腰,家裡被她鬧得雞飛狗跳。放著好好的日子不過,卻要折騰得大家不得安寧。
羅阿姨勸兒子謹慎,不要輕易妥協。畢竟這樣的兒媳婦,你太慣著她寵著她,她就越是上天,以為婆家人非得把她當祖宗供著。
只是兒子也心腸軟,而羅阿姨也做不出拆散兒子婚姻的事情來。可讓她再看著兒媳婦這樣鬧騰,她心裡確實很憋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