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以愛的名義,傷害愛我們的人!

2020-09-17 一抹穿透的光

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在以愛的名義,深深傷害著愛我們的人。我們總是愚蠢地將自己的愛,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卻從來沒有考慮過給對方帶來的到底是什麼?

「我們總是把最好的一面留給陌生人,而把最差的一面留給了最親的人……」這句話耳熟能詳,似乎每個人都知道。

但知道了以後呢?會有什麼實質性的變化發生嗎?還不是繼續在外人面前「裝孫子」,在親人面前「裝霸道」。

在外面,我們卑微到什麼都不是,總是輕聲細語,態度極其謙和,生怕一不小心讓對方不高興,生怕得罪了身邊的人……

而在愛我們的人面前,安全感十足,總是肆無忌憚,嘴裡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好像從來都不會去考慮會不會傷害對方。

越是長大越是麻木,不知道是生活太過浮躁,還是真的自己沒有以前那麼有耐心,還是這才是人的本性,總是有意無意抓住他們的所謂「錯誤」不放。

甚至還會態度惡劣到去吼他們,目的只有一個:吵贏,並且希望能按照我們的想法去改變,可是我們忘了,我們的思想都是時代的產物。

在每個人思想哪裡,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對的,他們只是按照自己經驗去對待每件事而已,誰又有錯呢?

可是我們肆無忌憚的「霸道」,可愛我們的人卻卑微地承受著這一切,他們努力為你找理由,並且毫無條件地去原諒。

而他們的原諒,換來的卻是我們的變本加厲,不知悔改,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我們竟變成了如此嘴臉。

直到看到他們哭了,才肯罷休,那種悔意不止一點兒半點兒,其實我們也是心疼他們的,只是我們的愛表達錯了。

「惡語一句六月寒,暖言一句三冬暖」,確實如此,我們總是接受不了他人的惡語相向,但在某個時間,我們卻變成了我們討厭我樣子。

只是沒有及時回頭,並且放縱讓自己犯錯,那種惡狠狠的樣子真的無比醜陋,之所以會這樣,僅僅是因為我們知道對方不會離開,愛也不會減少。

難道我們就該憑著他們對我們的愛,而肆意揮霍嗎?

其實每個人都會傷心,即使他們為我們的無知找到了千千萬萬個理由去原諒,但不可否認,他們真的傷心過。

就像我們被愛的人傷害時一樣,揪心的疼,但卻還是忍不住付出,我們總是小心翼翼保護自己,卻大大咧咧對待別人,這不是自私又是什麼呢?

還記得在青春裡,我們也曾在心裡暗暗起誓,這輩子負了誰也不會負了他們,他們是我們的全部,甚至他們也曾是我們前行的動力。

可如今我們真的有能力了,我們也真的該到報恩的時候了,可我們自己卻變了,變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

努力討上司、同事……開心,卻把最壞的一面留給我們最親的人,可悲的是,當我們看見同樣的事情發生在他人身上時,我們竟會在內心批判,甚至瞧不起。

多麼可笑啊,看不清自己竟能看清別人,多麼可悲啊,明明知道了這種做法不對,可卻還在繼續。

每個人都有適應這個社會的方式,也都有自己處理事情的妙招,我們也不是最正確的,跟沒有資格讓他們按照我們的想法去生活。

不必把我們的思想強加在別人身上,我們是以愛的名義,可這種愛卻讓愛我們的人承受不起,帶給他們的不是幸福,而是無數次的心累。

及時回頭,用心愛愛我們的人,別讓時光在無意間溜走,人生留下最大的遺憾!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不要用愛的名義去傷害
    愛的人,是幸福的,被愛的人,同樣幸福。父母子女之愛,戀人之愛,都是發自內心的,因為愛,所以快樂,這是人追求的,也是情感的必需品。(三)愛情之中,最怕以愛的名義進行傷害,因為我愛你,所以你應該按照我的意願去生活,這是強迫,而不是愛。
  • 不要用愛的名義傷害別人
    我們都很納悶,他脾氣那麼好,之前的模範夫妻怎麼到了這個地步。他訴苦說,之前沒發現,現在感覺老婆跟老媽一樣,我受不了她的嘮叨,她總是要求我:手機不能在枕頭旁邊睡覺、家裡怎麼那麼亂呢、不要整天打遊戲….總之,就是對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指手畫腳,受不了。妻子還對朋友訴苦,為什麼她周邊的人,丈夫、小孩,都不聽她的話,而她是那麼的」關心「他們。
  • 非愛行為:別以「愛」的名義,傷害最親的人
    特別熟悉的對話,我們聽著可能並不會有過多的想法,但是夫妻和戀人間,用這樣的對話,來達到讓其他人服從自己的意志的目的,其實這樣的做法,被叫做非愛行為。以愛名義對自己最親近的人進行一種強制性的控制,讓他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
  • 讓我們互相傷害吧,以愛的名義,人生是一場修行,愛情何嘗不是呢
    我可以放棄一切包括你所以愛一個人到極致是成全而不是偏執的佔有。有愛就有傷害,動心了就會淪陷。只是對的時間錯的人,終是一種遺憾。,真的,以愛的名義。當你們各自豎立盔甲重重的扎傷了對方的時候,你和他又說以後,我們不要這樣互相傷害了好不好?可是,他卻一臉的冰冷,因為你從他的眼中,看到了那一抹漠然。
  • 如何分辨對方以愛的名義,在傷害你,四個方法告訴你
    有一種傷害叫做「我都是為你好」。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話,而往往就是這句話傷害了我們。例如:家長對孩子,家長往往會以愛的名義去綁架著孩子,往往孩子想要陪伴的時候,家長會以為你以後有更好的生活,來作為不陪伴在身邊的理由,而這樣的理由是不允許孩子去質疑。再例如:兩個人在一起談戀愛,對方總以我愛你,我是為你好的方式來束縛對方。
  • 我們都是缺愛的「孤兒」,以「愛」的名義互相取暖
    茫茫世間,每個人都活得像個孤兒,所有的人生體驗,幸福,快樂,憂傷,包括死亡,都要獨自品嘗,獨自承受,所以,我們以「愛」的名義互相取暖。茫茫世間,每個人都活得像個孤兒,所有的人生體驗,幸福,快樂,憂傷,包括死亡,都需要獨自品嘗,獨自承受。因為害怕獨孤,我們學會以「愛」的名義互相取暖。
  • 有多少人,以好朋友的名義愛著一個人?
    明明那個人就在眼前,明明已經認識了很長時間,明明關係已經那麼那麼好了,可就是不能往前再走一步。就是不能。因為「好朋友」這三個字是枷鎖,讓有些話變得不能說,一旦說出口就會失去那個人。對嗎?「以好朋友的名義愛一個人」,退一步做不了普通朋友,進一步可能回到陌生人。就只能小心翼翼守著,愛著,沉默著,獨自一人難過著。
  • 為什麼家人的愛也會給我們帶來傷害,這本書會給你答案
    親子、夫妻以血緣、感情為紐帶組成一個家庭,家庭又因血緣、感情而有了溫暖,家應該是溫馨的、充滿愛的地方,但這種溫馨與愛也有可能成為傷害家人的美麗謊言。我們以家人的名義愛著、給予著、要求著,我們愛的那麼情真意切,給的那麼無可辯駁,求的那麼理直氣壯,於是這個美麗的謊言繼續迷惑著這些滿心滿眼都是愛的人們。託爾斯泰說過:「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
  • 不要讓愛受傷害
    不要讓愛受傷害  也許你還記得,當初喜歡她的時候,那種情感達到了深得不能自拔的程度,你願意為她付出所有的感情,其實那就是你對她的愛你還記得你要把她當成你最重要的人,並希望她也成為你最重要的人的那種急切的欲望嗎?
  • 婚外情——以「愛」的名義去作死
    事情背後的真正原因則是男方出軌,有了婚外情,讓自己的結髮妻子瞬間絕望,也讓一個有著文化教養的人變得撒潑與無賴,更讓幼小的兩個孩子變得可憐與無助。不可否認,在人生旅途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些所愛的人,所喜歡的人。即便結婚以後,也會有人在不經意間走入到你的內心,讓你的內心產生了愛情的悸動,轉而產生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於是不少人以「愛」的名義,走向了婚外情的道路。
  • 如果不愛,請不要傷害;如果非常愛,請不要傷害
    當你對她沒有愛的時候,甚至連一點點的親情都在一瞬間失去的時候,請一定要放手,這樣不管是對你還是對她來說都是最好的方式。首先女子叫做阿惠,離過婚帶有兩個孩子,經人介紹和男子楊某認識,兩個人在一起幾個月之後,阿惠發現自己和楊某的觀點、認知不同,所以和楊某提出了分手,但是楊某的心中對阿惠非常的喜歡,但是在自己心中已經由愛扭曲成為了一種變相性的控制欲
  • 不想同居,男友罵我太封建說我不愛他,不要以愛的名義道德綁架
    也不要忘記給我點讚哦!城市裡的孤獨,又有多少人會表達出來,每天996的生活,讓自己疲憊不堪,結婚的壓力讓自己喘不過氣來。在這冷漠的社會中,大多數的男女朋友,相愛不久便同居了,因為寂寞,因為相愛,因為欲望。。。。。。,總之在一起同居的生活很快樂,有人陪伴不會孤獨。
  • 帶給我們傷害的不是愛,而是我們拒絕愛!
    她自己不斷的告訴自己,為了孩子她要拒絕愛。她要負擔起她的責任。可是她過的很不幸福,生活的壓力讓她常常失去控制。她很懊惱自己。小芳在生活裡遇到了一個很好的人。他喜歡小芳,對小芳照顧的無微不至。可是小芳卻沒有辦法去接那他。首先我們要明白一個道理,傷害我們的並不是愛,而是不再去愛。一個人想避開傷痛,其實是很自然的。
  • 不愛了,就不要互相傷害
    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難免會有磕磕碰碰,有些人覺得這是正常的,所以分手後,就算再多不甘,再多委屈,也會默默吞下,讓過去成為過去。但也有一些人,在分手後卻把兩個人的秘密當做攻擊對方的利器,讓彼此變得都很難堪。
  • 不愛,就不要互相傷害
    有時候,我們素不相識,也成了良辰美景。有時候,我們長情相愛,卻成了悲歌離夕!這則故事是小A的分享,藉此故事,願所有有情人長情相伴,不愛,就不要互相傷害。小A說,和她相遇,那是很早,但他們除了工作,很少有過多的交際。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發現女孩心很細膩。
  • 不管什麼名義,都要愛自己
    以回憶的名義愛自己冷姑娘曾經是我特別好的朋友,畢業的這些年,我們漸行漸遠,都漂泊在異鄉。她是這個世界上最不會照顧自己的人之一,偶爾的一天晚上,她發朋友圈說不知道為什麼活著,我知道她從來不愛自己。我打電話過去,電話那頭響了半晌,才聽到她弱弱的語氣:說。我問她怎麼了,在聽她抱怨了很多工作不順和身體不舒服之後,忽然問我:為什麼要活著!
  • 書桌丨多少人以友誼的名義,愛著一個人.
    程又青和李大仁的關係,友達以上,戀人未滿,他們太熟悉,熟悉到嘆息:「如果我們從來不認識,又或者我們並沒有從敵人變成朋友,那麼,也許,我們的「不曾」就可以換來「相愛的緣份」了吧?可惜,真的,好可惜。」 他們不想要將就.「我不要那種除了我愛你、請給我一杯水,之外就無話可說的人陪我走一輩子。」
  • 不要讓你的貪婪,傷害了最愛你的人
    愛則親,不愛則疏。一日夫妻百日恩。何謂愛?況且我們大部分都是普通人,需要有情也需要有愛,也並不是每個人都有產業需要繼承和維護,犯個錯很有可能下半輩子都黯淡無光了眼光長遠一點,不要得志的時候得意忘形,放大了自己的貪嗔痴,覺得自己可以為所欲為。其實我們都很弱小。孔子說「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因果循環,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 可以不愛,但是請不要傷害
    我確認我在他的面前已經沒有任何魅力了,我是一個40歲的女人,我也渴望他的愛,想想以前我們之間的親親我我,好像已經是上個世紀的事情了,這一切都是因為他和我的閨蜜在一起了。其實他愛上其她的女人,這我是可以理解的,也許是我的魅力不夠,也許是那個女人太迷人了,愛誰是他的自由,和誰在一起也是他的自由,但是為什麼要傷害我,就因為我是你的老婆嗎?你要是條漢子,可不可以直接告訴我,不要那麼殘忍的傷害我。
  • 以朋友的名義愛你,終究只是大夢一場
    所以,那些害怕表白之後連朋友都沒得做的人,只能把愛藏在心底,以朋友的名義,正大光明地愛著。朋友是什麼?佛經上說,朋友,意為無緣之慈悲。既是無緣,自然也就說明了,以朋友之名的愛,最終都是一場空。可是,害怕再也看不到那個人,害怕與對方再也沒有交集,即便知道這可能是一場空,但也會麻醉之自己,幻想著有一天,對方可能會懂得自己的心意,並回應自己同樣的感情。這,是這一場美麗的夢。有人在這場夢裡美夢成真,而有人,痛徹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