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不懂感情時長在想爸爸媽媽的愛情太傳統單調,都是通過媒婆介紹父母安排的,沒自主權,也沒有自由戀愛經歷。長大後才明白父輩們也是有愛情的,他們那輩人的感情恰恰是我現在所嚮往的感情,他們那輩人的感情含蓄、內斂,也單純、真摯和深刻。
時代變了,在以前的一個村一臺電視機,那時候人們最享受的就是看露天電影,在一個村子裡一塊大空地上豎著兩根大木桿子掛起一塊白布就是電影院了,到現在家家戶戶小轎車,生活物質條件也越來越好,所追求的東西越來越多,幸福指數越來越高。現在人的感情大多數難在是選擇麵包還是愛情。
感情中經濟獨立是愛情的基礎嗎?如果還是學生時代,很大概率還是經濟不獨立,學生時代就不能擁有愛情了麼,答案是否定的,純潔的愛情是有的,但是這時代的愛情是要量經濟實力而行的,拿著父母的錢,肆無忌憚的為你的愛情花銷,那不是正真的愛情,步入社會愛情中經濟基礎佔有很重要的地位,成熟的愛情是有需求的,錢能使兩人的感情從愛情走向婚姻。人人都嚮往純粹的愛情,有人說實際上不存在純粹的愛情,因為任何愛情都要建立在物質的基礎上,最終都要落實柴米油鹽上很難純粹,純粹的愛情,是年少的懵懂與年輕的萌動,而非成人的情愛,愛情是以平等人格為基礎,而婚姻是以經濟平衡為羈絆
先謀生,在談愛,自先沉穩,而後愛人先把自己的生活過好了,在去照顧別人,當你有了豐富的物質條件做後盾,你才有底氣尋覓你想擁有的愛情,雙方經濟獨立才沒有負面情緒影響,。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設,唯有經濟獨立,方有人格獨立。沉下心來去學習豐富自己,想要愛人,必先自愛沉穩而後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