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給予什麼,就接納什麼

2020-10-18 張不才讀書

人,有時候心很累。

想起達爾文的一句話:在生物界中,最容易存活下來的,不是最聰明的那一個,甚至也不是最強壯的那一個,而是對環境做出變速反應的那一個。簡單說就是適應性決定了一個人的生活品質。

「順」這個字很有意思,順著別人的意思,叫做順,自己的運氣好、諸事順暢,也叫作「順」,那麼可不可以理解成,但凡對外界的人與物,對環境順應一些,是不是自己的人生也就更順遂了呢?推而廣之,命運給予什麼,就接納什麼,是不是也就感覺「順」了呢?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說過一句話:命運給予我們的是希望之酒,不是失望之杯。很顯然他認為命運之於每個人而言,第一是充滿希望,第二是可以挑戰和超越。中國人看待命運的基本態度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二者的共同之處在於,都強調了在命運面前,不可以低頭,一是接納,二是在接納基礎上更進一步。

可見,接納是基礎,接納的重要一點,就是面對。不要逃避,也不要萎靡不振。不過,話又說回來,在命運面前,我們永遠都是一個探索者,沒有人能夠完全看清它,只能部分地接納和升華它。

看過這麼一句話:命運不是一隻雄鷹,它像耗子那樣爬行。這句話也許是想表達,命運不是高高在上,須仰望才可見的神聖的東西,而是至少你應該平視甚至於俯視的存在,有了這樣的認知,也就沒有什麼懼怕,像看待一件尋常之物那般看它就好。

但若又如有的詞句所言,將命運踩在腳下,這樣似乎也不現實,比較適宜的態度,大約應該是將之看做一個朋友一般,既然是你的朋友,選擇接納它,即便它有辜負你的地方,也不用那麼計較在意,豁達處之為好。

常言說,性格決定命運,那何為好的性格呢?可能也繞不開接納這個詞。在潛意識裡接納你遇見的事與物,即便有些時候不喜歡,也可以採取坦然處之,冷靜對待的態度,而不是完全排斥,拒之千裡。

接納也意味著包容,如果還要更上一層樓,還應該包括熱愛,熱愛他人,熱愛生活,熱愛一切,就是好的性格。熱,代表著一種態度,積極主動,充滿熱情,愛,代表著一種胸懷和心態,與人為善,希望別人好,懂得奉獻。

每個人在生活這本厚厚的書本面前,這堂大課面前,都是一個小學生,不斷地摸索,不斷地求取知識經驗,不斷地尋知生活的真理,這是一個持續的過程。

成為一個性情中人,其實是蠻可愛的,但不應該成為一個憤青式的人,對什麼都不接納,耿耿於懷,怨天尤人,固步自封,那樣顯然就不可愛了,別人也不會願意靠近於你。

命運給予什麼,就接納什麼。接納你的生活,接納你自己,也接納別人,順應著生活的「大勢」,與它同行,如果行有餘力,再加一把勁,問心無愧就好。

相關焦點

  • 什麼是《命運》?
    有位作家說,命運如果不存在,信不信它是宗教問題;命運如果存在,信不信它是人生態度問題。管它存在與不存在,管它是什麼問題,不信總比信更好。那麼,什麼是命運呢?命運:即宿命和運氣。是指事物由定數與變數組合進行的一種模式,命與運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命為定數,指某個特定對象;運為變數,指時空轉化。命與運組合在一起,即是某個特定對象於時空轉化的過程。運氣一到,命運也隨之發生改變。
  • 生活中,有人給予幫助,那是幸運;沒人給予幫助,那是命運
    不管什麼性質的友誼,都是一瓶白酒,封存的時間越長,價值則越高,而一旦啟封,可能就只夠一個酒鬼濫飲一次,得珍惜。生活中,有人給予幫助,那是幸運,沒人給予幫助,那是命運。我們要學會在幸運青睞自己的時候學會感恩,在命運磨練自己的時候學會堅韌。這既是對自己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負責。好笑的是,時間一天天過去了,好像什麼也沒有改變,但當你回頭看,每件事都變了。有時候你以為天要塌下來了,其實是自己站歪了!
  • 什麼是命運
    這是我們經常看到的一句話,可以用來概括什麼事命運。同時你要是能拿捏得住命運,那麼就可把控自己的人生,肆意揮灑。如所有故事小說的主角一樣,立於世界巔峰,獨領風騷。 命運是虛無縹緲的,自古以來就被神話了,由此也產生了一種行業:算命先生。他們持著一更杆子,上面掛著一幅字,上書鐵口直斷,一卦千金,仙人指路諸如此類等等。
  • 今日分享:什麼是接納?什麼是不去關注負面的東西?
    今日分享:什麼是接納?什麼是不去關注負面的東西?問:一方面說當壞情緒來的時候,我們要接納,與情緒相處,一方面又說,我們要關注正面能量,事情的正面作用,不要老關注負面的東西,我有點搞不懂?答:如何去接納自己的壞情緒呢?就是當那個情緒已經來的時候。
  • 命運是什麼?命運就像開車
    ——尼古拉·特斯拉有朋友問:命運是什麼我們生活在宇宙中,萬物能量不同,受宇宙能量磁場的影響產生的頻率與振動也不同,導致的命運軌跡也必然不同。回到開頭的話題,命運到底是什麼?命運是怎樣影響我們每個人的人生的?
  • 什麼決定命運
    而打磨自己的價值觀就是為了讓我們能夠分辨出哪些是真的好,哪些只是看起來好,或者是感覺上好,那需要我們平時多問問自己,什麼才是最重要的,就是在你的生活和生命中。像我們書友會倡導的最核心的價值觀就是自由、家庭、健康、真實、感恩。
  • 什麼決定命運?
    什麼決定命運?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說: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也有人說:我命由我不由天。我鬥膽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選擇決定命運。人生就像一顆分岔的樹,每往上走一步,就要面臨不同的選擇。比如,上學時你選擇如何對待學習,如何和同學相處;以及上大學時你選擇去哪個城市,學什麼專業;畢業後選擇什麼工作,選擇和誰戀愛結婚,選擇在哪個城市定居。
  • 是什麼改變了命運?
    是什麼改變了命運?打開微信,收到一個好友邀請:「我是阿良,缺鈣的阿良,還記得嗎?」「我知道你為何會離開我,就是因為我當時沒有一套房子,如果提前三年有套房子,哪怕是毛坯房,也許我們的命運都將和現在不同……」家境不好的阿良,想起當年房子給他帶來的麻煩,痛楚依然清晰。
  • 認清命運是什麼,從接受命運到改變命運
    命運似乎是從出生就已經設決定好了一生要走的路,受過的苦,挫折都在其中無法避免的。每個人從小就被灌輸在命運面前,每個人都是無能為力的。作為每個人只能接受命運。真的是這樣嗎?那麼是誰決定決定每個人的命運?怎麼會有人分三六九等,為什麼有人生下來就是「富二代」,而有的人就該生長在「貧寒交迫」中,這是誰造成的?
  • 學會接納時,才是幸福的開始
    婚姻的責任就是相互陪伴共同成長,要學會接納對方。男人,為什麼不做家務?妻子的困惑現代家庭中的關係並不是想像中的那麼美好,很多妻子或許都有這樣的困惑:為什麼男人就可以躺在沙發上無所事事?帶孩子的是我,做飯的是我,什麼都是我……憑什麼我要這麼辛苦?
  • 如何接納不完美的父母?
    所以,我要指明的是,許多女兒最大的局限,是無論她們看起來多麼叛逆與憤怒,她們仍然認為母親是自己命運的保姆,要對自己不夠如意的生活負責。有時候,女兒和母親的戰爭太頻繁,以至於女兒們忘記了要勇敢去面對真正的問題。
  • 播下什麼種子,收穫什麼命運
    每個人的機遇是不同的,命運更是不同。我們越是比較,就越計較,也越讓自己的命運脫離掌控。不計較,不是放棄計較,而是要把「計較」放在自己身上——去計量一下今天的自己是不是比昨天更進了一步?是不是更努力地把每件事做好,而且做得光明磊落。其實,人生是否順利,不取決於別人是否欣賞你,而是取決於自己能否做到!成功的人生不是知道規律,而是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實踐中持續做到。
  • 你們相信命運嗎?一個人再努力也鬥不過命運,什麼是命運?
    可能有人會告訴你,你要相信命運的安排。我聽見有人這樣反駁,如果一切都是安排好的,是不是就意味著不用努力了?我發現命運好像是一個偽命題,如果你過的很好很好。相信命運的人就會說,你看那個人命多麼的好,擁有我想擁有的一切。沒有人會在意你背後的努力。如果你過得不好,那麼相信命運的人可能就會對自己說,可能就是我的命不好。「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
  • 愛的接納,讓迥然不同的男人與女人完美契合
    帶著接納和信任的欣賞,讓雙方的情感更加緊密。若女人能以更信任、接納和欣賞的姿態來回應伴侶的行為,那麼她也將會收到更多的關心、理解和尊重。愛的接納,是指女人更願意接受男人的不完美。女人感覺自己付出得更多時,其實她們給予的通常都是女人想要和需要的關愛和支持;卻不是能讓男人更有精力和動力去給予更多的個人情感關愛的那種支持。
  • 愛情,請記住接納與包容!
    離婚並不是什麼壞事,兩個沒有感情的人湊合著生活在一起,那不是幸福而是一種煎熬。兩口子吵架,個別的大打出手,影響的不僅僅是兩個人,可能使你的父母也不得安寧。死了的愛情,沒有辦法挽留,還是儘早放飛各自的夢想,讓各自擁有更適合自己的、理想的另一半。人的內心世界少了痛苦,世界上少了一對怨家。
  • 心理學:所謂的命運,其實是潛意識的呈現,相信什麼就會成為什麼
    當潛意識被呈現,命運就被改寫了。也就是說,心理學認為,我們的命運其實是由潛意識決定。先來個小測試,下面這幅圖,你第一眼看到的是什麼?於是,她開始怨天尤人,開始相信命運。03.你相信什麼,命運就會朝著這個方向發展你認為這個女孩,是真的不被命運厚待還是她自身的問題?20世紀6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他和助手在一所小學裡,聲稱評估學生們的未來發展前景。
  • 是什麼決定了自己的命運
    永遠不要相信是你的家庭決定了你的命運,比你家條件差但是混的比你好的人大有人在。永遠不要相信是你的學歷決定了你的命運,比你學歷低但是混的比你好的人大有人在。永遠不要相信是你的長相決定了你的命運,比你長相差但是比你混得好的人大有人在。一切的原因,唯一的原因,只有一個原因,沒有其他原因——混得不好,就是你這個人不行。
  • 看見並接納內心的小孩,開啟一個神奇的旅程
    這一點讓我想到了我自己:在現實生活中,我最大的漠然應該就是對於身邊公婆的漠然,這種漠然已經演化到了一種極致的程度,我甚至都不願意看他們的臉,雖然我知道他們為我們這個家付出了很多,但是感覺一直不願意接納他們,以前以為這種不接納是有原因的。
  • 面對男性,從緊繃沒安全感到接納開放,我經歷了什麼?
    去年12月參加情感營後,我才發現情感營當中80%的姐妹都是已婚的姐妹,所以我作為一位未婚的女子,就像是提前進入已婚者的世界去看看婚姻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不看不知道,一看以後,感覺世界真的好大呀。我吸引來的約會對象都還不錯,但是在約會的時候,我會非常的忙碌和緊張,暗暗觀察這個人可能有什麼問題,他到底有什麼不可言說的秘密,好像找到了我才能有自信坐在他對面。另一方面,我一直焦慮自己的表現,一會兒想我的髮型好看嗎,笑容好看嗎,牙齒上有沒有東西啊,剛才說的話有沒有展現我的深度和智慧呀?都是在想這些,整個人都呈現很緊繃的狀態。
  • 如何接納自己的「不接納」
    周日晚上,跟愛因斯坦學院的同學聊了約十分鐘,她說到,如果她覺得自己沒有做到什麼事情,她就會進行自我攻擊,心想「自己怎麼這麼差勁」這類的話。後面因為各自都要照顧孩子,所以並沒有繼續聊下去,而這次聊天也讓我想起了我過去的一些經歷。曾經,我也是一個「擅長自我攻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