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時候心很累。
想起達爾文的一句話:在生物界中,最容易存活下來的,不是最聰明的那一個,甚至也不是最強壯的那一個,而是對環境做出變速反應的那一個。簡單說就是適應性決定了一個人的生活品質。
「順」這個字很有意思,順著別人的意思,叫做順,自己的運氣好、諸事順暢,也叫作「順」,那麼可不可以理解成,但凡對外界的人與物,對環境順應一些,是不是自己的人生也就更順遂了呢?推而廣之,命運給予什麼,就接納什麼,是不是也就感覺「順」了呢?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說過一句話:命運給予我們的是希望之酒,不是失望之杯。很顯然他認為命運之於每個人而言,第一是充滿希望,第二是可以挑戰和超越。中國人看待命運的基本態度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二者的共同之處在於,都強調了在命運面前,不可以低頭,一是接納,二是在接納基礎上更進一步。
可見,接納是基礎,接納的重要一點,就是面對。不要逃避,也不要萎靡不振。不過,話又說回來,在命運面前,我們永遠都是一個探索者,沒有人能夠完全看清它,只能部分地接納和升華它。
看過這麼一句話:命運不是一隻雄鷹,它像耗子那樣爬行。這句話也許是想表達,命運不是高高在上,須仰望才可見的神聖的東西,而是至少你應該平視甚至於俯視的存在,有了這樣的認知,也就沒有什麼懼怕,像看待一件尋常之物那般看它就好。
但若又如有的詞句所言,將命運踩在腳下,這樣似乎也不現實,比較適宜的態度,大約應該是將之看做一個朋友一般,既然是你的朋友,選擇接納它,即便它有辜負你的地方,也不用那麼計較在意,豁達處之為好。
常言說,性格決定命運,那何為好的性格呢?可能也繞不開接納這個詞。在潛意識裡接納你遇見的事與物,即便有些時候不喜歡,也可以採取坦然處之,冷靜對待的態度,而不是完全排斥,拒之千裡。
接納也意味著包容,如果還要更上一層樓,還應該包括熱愛,熱愛他人,熱愛生活,熱愛一切,就是好的性格。熱,代表著一種態度,積極主動,充滿熱情,愛,代表著一種胸懷和心態,與人為善,希望別人好,懂得奉獻。
每個人在生活這本厚厚的書本面前,這堂大課面前,都是一個小學生,不斷地摸索,不斷地求取知識經驗,不斷地尋知生活的真理,這是一個持續的過程。
成為一個性情中人,其實是蠻可愛的,但不應該成為一個憤青式的人,對什麼都不接納,耿耿於懷,怨天尤人,固步自封,那樣顯然就不可愛了,別人也不會願意靠近於你。
命運給予什麼,就接納什麼。接納你的生活,接納你自己,也接納別人,順應著生活的「大勢」,與它同行,如果行有餘力,再加一把勁,問心無愧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