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決定命運?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說: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也有人說:我命由我不由天。我鬥膽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選擇決定命運。
人生就像一顆分岔的樹,每往上走一步,就要面臨不同的選擇。比如,上學時你選擇如何對待學習,如何和同學相處;以及上大學時你選擇去哪個城市,學什麼專業;畢業後選擇什麼工作,選擇和誰戀愛結婚,選擇在哪個城市定居。這一個個選擇都會帶來不同的思維認知,不同的人生道路。
我06年參加高考,分數不到河南的二本線,非常氣餒,選擇了復讀。後來07年第二次高考,超過一本線15分,同學建議我報考上海大學或武漢理工大學,這兩個學校都是211重點大學,而且我的分數應該能考上,但是我選擇了報考上海財經大學,最終名落孫山,調劑到杭州的一個普通二本大學,於是就有了我在杭州上學和工作的人生軌跡。如果當年沒有復讀,如果當年選擇了上海大學或武漢理工大學,我一定會有不同的人生,這個人生是好是壞,不得而知,因為人生沒有如果,也沒有平行宇宙。
選擇決定命運,所有人都是如此。著名的房地產企業家潘石屹,當年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國家石油部工作,一個鐵飯碗,有一次他陪同一位女同事去購買辦公桌,那位女同事就左看右摸,看看這個,桌面不平整,不行,看看那個,四條腿不齊,也不行。潘石屹就納悶了,說:「選個辦公桌,有必要這麼認真嗎」,女同事說:「那可得認真,這個辦公桌我要用幾十年呢。」潘石屹瞬間被擊中了,他想到自己要在這個單位工作幾十年,一直到退休,過著一眼望到頭的日子。後來的故事大家也知道,潘石屹選擇下海經商,創辦了房地產公司SOHO中國,成為著名的富豪企業家。如果潘石屹當年選擇一直在石油部工作,現在57歲的他也許是中石油或中石化的一位中高層幹部。但人生沒有如果,人生只有選擇,而不同的選擇會帶來不同的人生道路。
再舉一個通信行業的例子,1998年,國家郵電部一分為二,郵政和電信正式分家,郵電部的人大多選擇留在郵政,因為郵政家大業大,福利又好,而電信剛剛起步,沒前途,誰會去那地方?然而後來的事實大家也知道,通信到現在都還是朝陽產業,而郵政早已落寞。當年選擇去電信的人,至少在職業道路上,大部分都更好,現在可能已經是中國電信、或中國移動、聯通等公司的中高管。歷史在不斷重演,後來電信又分離出移動通信業務,也就是後來的中國移動、中國聯通,而當時有線通信才是老大,誰會想到未來的手機通信會那麼發達,所以大部分人還是選擇留在電信,而選擇去移動業務的人,後來進入了快速增長的行業。
選擇決定命運,誰也逃不過。那又是什麼決定選擇呢?價值觀,價值觀最通俗的解釋是:知道什麼好,什麼不好。當年我選擇復讀,選擇冒險報考上海財經大學,是因為我的價值觀是:嚮往大都市,嚮往財經熱門專業,期望碰運氣考上名校。潘石屹放棄鐵飯碗,選擇下海經商,因為他的價值觀是:不想過一眼望到頭的日子,希望人生多姿多彩,經商致富。郵政和電信分家、電信和移動分家,選擇留在老單位的人,他們的價值觀是:樹大好乘涼,不願意嘗試新事物。
所以,價值觀決定選擇,選擇決定命運。這個觀點不是我的原創,是我在李笑來的《財富自由之路》書上看到的,我特別認同,所以分享給你。光知道這個道理沒有用,要付諸行動才有用。平時我們就要培養自己的價值觀,分辨什麼好,什麼不好,當面臨選擇時,才能做出更優的決定。祝你前程似錦,人生幸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