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決定命運」是個偽命題

2020-10-16 滄海一隅

「性格決定命運」只是無可奈何的託詞罷了。


所謂個性,就是自我與他人眾多關係中的認知合集。我們自以為十分穩固的性格、情趣、品性等等,可能都是自我陶醉,真正決定我們言行的不是個性,而是各種關係。


比如媽媽在輔導小孩功課的時候,容易陷入暴走狀態:「怎麼這麼笨!」「這道題很簡單呀!」「不寫完作業別想吃飯!」突然接到一個老師的電話,然後變了一個人一樣:「哦,讓老師費心了,以後我們家小明還得多麻煩你!」


這是不是媽媽表裡不一、前倨後恭、極度虛偽呢?當然不是。因為媽媽前後處於兩個不同的關係之中,前者是家庭關係,後者是家長與老師之間的關係。前後態度反差大,不是媽媽人格分裂,只因為處於不同的關係之中。


我們身邊有很多這樣的人:在領導面前點頭哈腰,在下屬面前頤指氣使,同事都很厭惡他,認為他是個趨炎附勢的小人;但他在家裡卻是個好丈夫、好父親,他家人卻認為他是個成熟穩重的人。究竟哪一個才是真的他?每一個都是!


在幾種角色之間來回穿梭,毫無違和感,你根本無法用單純地某個詞兒來給他貼標籤,無法定義他的個性是什麼,因為他就是他在各種關係中呈現出來的總和。


我們每個人都是如此,在每種關係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什麼仗義、耿直、爽快這樣的標籤毫無意義,這只是你和你熟悉的人之間的關係結晶罷了,陌生的關係中,你動不動就一擲千金麼?當然不會!所以別再給自己貼標籤了。用關係視角來看待自己的語言和行為,幫助我們打破個性的牢籠,這樣我們的生命才有無限的可能性。


我們經常會把自己的遭遇歸於自己的性格上,所謂的「性格決定命運」,這話值得商榷。既然命運都被性格決定了,那還努力什麼?活著有什麼意義?性格只是各種關係中抽象出來的自我認知,小孩子一生下來是沒有任何個性的。

自卑是你和別人相處中慢慢產生的一種情緒,在別人的一次次有意無意的打擊下,自己也開始否定自己,日積月累,便成為了自我認知的一部分,也就是所謂的自卑性格。樂觀是你和他人相處中因正反饋而形成的一種情緒、狀態,長年累月下來也成了自我認知的一部分,也就是所謂的樂觀性格。


同理,什麼熱情、低調、睿智、孤僻、高傲、敏感等等個性,全部都能在關係視角中找到根源。哪怕是獨處的時候,也在和他人發生關係。怎麼說?


第一,獨處的時候,你會很放鬆吧?可能光著身子到處跑吧?襪子內褲橫飛吧?你相信這時候不會有人突然破門而入,你相信自己和他人是處在一個「隔絕關係」之中。對,正是基於對這種關係的認識,你才敢如此「放肆」,和你的什麼「孤僻」性格沒有任何關係。


第二,你有沒有發現,自己一個人發呆的時候,想的最多的是什麼?就是和他人的關係!我們會忍不住胡思亂想這些:「領導對我說那句話啥意思啊?」「女朋友又生氣了,咋辦?」「那個路人的行為真搞笑!」「今天出醜了,真不該在同事面前那樣做」等等。


也就說,沒有人是孤島,我們都是處於這樣那樣的關係之中。頑固的個性只能讓我們止步不前,讓我們抱怨,阻止我們去改善各種各樣的關係;而關係視角能讓我們打破自我的禁錮。

用關係視角來審視自己 ,不是讓我們去「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這就完全把責任推到他人身上了,這就是從「自我為中心」這個極端,跑到了「都是別人的問題」這個極端了。


關係視角講的相互的,當下自己的情緒、行為、語言既不是性格在作祟,又不是他人的錯,而是你對這段關係的覺知。為啥我會在朋友面前放縱不羈?這當然不是你的個性,因為我和這個朋友關係好,他都懂我。為啥你在妹子前面戰戰兢兢、恭順有禮?當然不是你的個性,而是你們處於曖昧關係之中。


經常聽到妹子這樣的抱怨:你之前那麼呵護我,什麼都聽我的,為啥得到我後就變了?凶相畢露了吧!你本來就是這種人吧!這就是性格決定論!這種結論對解決雙方問題沒有半點好處。如果就事論事,充分覺知到兩段關係的不同,我們可能會更加合理地改善兩人的關係:之前處於相識的關係之中,現在處於相知的關係之中。


一切都是關係,沒有所謂的命運,沒有多重人格,也沒有人專門針對你。

相關焦點

  • 性格決定命運是個偽命題!!
    性格決定命運是個偽命題!(張玉鵬律師以事實駁斥)有智者說,播下一個行動,你將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你將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你將收穫一種命運。你看,它邏輯性是這樣的:行動行為是最基礎的條件,養成了好行為、好習慣,一一一那麼,就會決定你的性格與命運!它決不是說一個人的行為行動和習慣,就決定一個人的性格是外向內向,是潑辣還是內斂,是善外交還是善科研,是善打鬥還是善伏案讀書……並由此性格而定格一個人的命運!這,沒有邏輯性。
  • 性格決定命運,成也性格,敗也性格
    性格決定命運,成也性格,敗也性格有位美國記者採訪晚年的投資銀行一代宗師J·P摩根,問:「決定你成功的條件是什麼?」老摩根毫不掩飾地說:「性格。」記者又問:「資本和資金何者更為重要?」老摩根一語中的答道:「資本比資金重要,但最重要的還是性格。」
  • 性格決定命運?真正決定你命運的其實是三觀
    最近幾天看了將近五十個文檔,每個文檔少則四千字,多則兩萬字,讀完之後,對於許多問題慢慢有了答案。接著會發現,幾乎最終所有的問題,追根究底可以歸結到三觀或思想,也就是很多人所說的思維方式。人們總說性格決定命運,卻沒有細究過,這個性格又是由什麼決定的,這個性格果真只是內向、外向的區別嗎?如果只是分內向和外向這麼簡單,那究竟是內向好,還是外向好呢?如果再這麼探究下去,會發現問題永遠浮於表面,無法深入本質。讀文科的高中生都學過哲學,哲學裡有句話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
  • 讓性格不再決定命運
    我們通常說一句話「性格決定命運」,如果性格能決定一個人的命運,那麼這個人其實就是自己性格的奴隸,一生永遠逃不出性格給自己設下的圈套人生是因為未來的不可預測和各種的可能才顯得精彩。如果人終其一生都活在自己性格的圈子裡,那麼他的人生也就失去了很多意義。有這樣一個小故事,說一個人在森林裡迷路了,他不停地走走來走去卻發現又回到了原點,雖然走了很長的時間。
  • 心態改變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人是天地之心,是萬物之靈長」—————————————————— 人類自從出生的那一天起,就為「命運」所困擾! 所以人類就會成了與命運進行永不妥協鬥爭的歷史,然而我們面對命運,不同性格的人,有著截然不同的感受和態度,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就是國人智性人生修養的感悟和淡泊柔韌的生命態度。
  • 「性格決定命運」,其實是一句謊言
    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提出過一個觀點:「一個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運。」而在生活中,經常能聽到的一句話是:性格決定了命運。其實,這句話完全是一個悖論,甚至是謬論。性格產生於先天和後天,性格會影響一個人的思想,思想會影響這個人的行為,行為才會影響這個人的命運。
  • 性格決定命運,習慣成就未來
    所以性格也是後天形成的,通過接觸的環境,接觸的人都可以發生改變。性格決定命運,噸位決定地位。是的性格很重要。每個人都願意和性格開朗的人一起說話聊天。而性格內向的人朋友很少。而且性格外向更容易被重用。性格開朗的人口才都好。每一個成功的人都有好口才。性格的好壞也不是完全表現在表面,而是對待事情的態度。做事大大方方,有條有序的都是性格好的表現。性格好比水泥中的鋼筋鐵骨,而所要做的事情則是混凝土。
  • 《性格決定命運》
    當下有一句頗為流行的話,叫做」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基本上是對的,人的工作和生活是否順利,是否如意,與人的性格有很密切的關係。舉目四周看一下,感覺這句話確實有道理,性格好的人往往生活得比較好,混的比較好的人,也基本上都是溫婉如玉,八面玲瓏的人。脾氣古怪,性格孤僻,光會說打鍋話,辦拆臺事兒的人,混的基本上不會太好。
  • 性格決定命運,信仰改變命運
    有人總結了一條規律,就是入一門行業,需要一萬個小時。也就是差不多三年的時間。沒有達到這個時間,一般的行業你是無法入門的。所謂的入門,也就是熟悉並掌握了其行業的規律,進而達到得心應手,遊刃有餘。這些成功與失敗的最大的原因,就是性格特點所決定做事不能用心是一種習慣,習慣造成個性,個性決定命運。好習慣是開啟成功的鑰匙,而壞習慣,則是一扇,向失敗敞開的大門。投入一個行動,你會收穫一個習慣,投入一個習慣,你會收穫一個個性,投入一個個性,你會收穫一個命運。成功之所以難,就是因為改變自己太難。我經歷了人生很多失敗,也自我總結了很多原因。但在改變自己的過程中,卻無法控制自己。
  • 性格決定命運 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裡的
    一般多數人都覺得自己的性格已經定型,其實並沒有,在30-40歲之前性格都沒有定型。不是有句話說性格決定命運麼。事實上確實是這樣,在40歲前大部分人的性格都還沒有定型,沒有成熟。剛畢業時我也是性格很靦腆內向,疏於和人交流,直到35歲以後在人際交往上才有了一些提升。這也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多數生活在農村,年輕的時候幾乎沒見過什麼大的世面。
  • 性格,決定自己的認知,更決定自己的命運。
    一些內在的、看不見的因素,對我們的命運有時會造成致命的影響。是什麼自己看不見的因素,且難以克服?其實,看不見的因素就是我們的性格。性格,很奇怪,因為它不會讓自己覺得它不好,但在自己做決定的時候又會出來幹擾自己,自己以為是自己在做決定,卻不知性格一直在幹擾著自己,而且,性格還決定自己的認知,讓自己對一些事物的認識,意識不到其重要性、緊迫性、嚴重性、危害性。
  • 別再被「性格決定命運」騙了,它才決定你人生
    只是,爺爺這輩子沒有讀過書,很多的決定都是基於自己的經驗,及方圓幾公裡的一些鄉間見識而下定的,有不少的邏輯漏洞,可他偏偏聽不進任何的建議,導致做出不少失策的決定。在奶奶及這些子女的眼中,這時爺爺的性格缺點,而性格影響了人生。如果沒有這樣的性格,或者有更好的性格,可能人生中失策會少出現,人生也會不同。可能,爺爺在離開人間的時候,也認為這輩子就是這樣的,因為性格就是這樣的。
  • 容易離婚女人的三種性格特徵,性格決定命運
    命運有時候有一種奇怪的能量,所以導致很多人的性格,就決定了自己這一生的命運。這就是為什麼算命先生能通過看一個人,就能知道這個人未來的一生會是什麼樣一個情況,不是算命先生會算命,而是算命先生懂心理。俗話說三歲看老,性格影響一輩子的命運,除非有重大事故的發生。
  • 為什麼人們常說「性格決定命運」?
    「一個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運。」這是古希臘哲人赫拉克利特的經典之句,這句話道出的是人格的功能性。人格是一個人生活成敗、喜怒哀樂的根源,決定了一個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會決定一個人的命運。你同意這種說法麼?以下,Enjoy:許燕 | 作者身邊的經濟學| 來源01圍繞這個主題,我們從三個方面來談人格對人生命運的作用:第一是人格對命運具有決定力
  • 新世紀的成功心法,性格影響命運,性格決定財富!
    答案只有六個字:性格決定貧富。性格?不是說性格決定命運嗎?怎麼性格也能決定一個人的財富?其實一個人的性格如何,早已決定了你是貧窮還是富有。著名性格分析師Semmi認為:不同性格的人對財富的認知不同,而一個人對財富的認知就決定了財富給你的回饋。
  • 性格決定命運(深度好文)
    ,性格的形成,源於家庭的教育,成長的經歷,和一些生活習慣。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通常,成形的性格是很難改變的。但也不是絕對改變不了的。一 最好的性格是"水"一樣的性格我認為最好的性格,應該是"水"一樣的性格。雖然這樣性格特點的人,貌似平和柔弱,特別在待人處世上,極賦親和力。
  • 母親的性格決定孩子的命運,丈夫的愛決定妻子的性格!
    他曾經用三個詞語評價母親:善良、堅強和寬容。  因為在一個家庭,母親的角色和作用無可替代,莫言的母親不僅讓莫言成為文學巨星,莫言的大哥、二哥也都頗有建樹,有所作為。  我們知道孩子在幼小時對母親有著本能的依賴,所以,母親的性格、語言和行為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 心態決定人生,性格決定命運。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
    人生一輩子,最好還是有個好心態,心態決定與人生,決定與生活,我們是不可能控制自己的際遇,唯有能控制的就是自己的心態。人生一輩子中,不管遇到什麼困境和挫折,自己有個好的心態,更有利於去面對一切困難和一切挫折,我們是無辦法去改變這世間上的任何事,但我們能改變好的是自己心態。
  • 30歲的年齡焦慮是個偽命題
    人們普遍都認為30歲是個坎,到了30歲不論怎樣都要讓自己成熟起來,獨立面對現實。30歲的年齡焦慮是個偽命題三十而立,說的是要成家立業,所以幾乎人人都有30歲的年齡焦慮。畢業後一直在一家公司打拼的同學,現在也混到了管理層,自己換了幾份工作,難逃螺絲釘的命運。畢業後直接選擇回老家的同學,很快也在省會或家鄉城市紮下跟,反觀自己也如今快30了,結束了北漂回到家鄉省會城市,重新開始了。現在想明白了,我之所以焦慮,就是因為30歲之前想要的太多,而能做到的卻很少。我也在想如果30歲的目標都實現了,就不焦慮了嗎?
  • 熊玲:關於第1期心理沙龍「真的是性格決定命運嗎」的小結、預告
    (一)小結◎ 性格決定命運(包括三歲看大、七歲知老)這一說法◎ 人的性格與命運的關係,並非性格>命運,或性格決定命運,而應該是命運>性格,甚至左右性格。◎ 人的命運,被三大支柱決定著,或說命運背後有三大重心。(1)性格,包括潛意識情結;(2)生存處境,包括自然條件和社會條件;(3)親密關係,或叫情感關係。◎ 凡二元關係,都構不成立體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