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結
◎ 性格決定命運(包括三歲看大、七歲知老)這一說法,之所以深入人心,確有它的實際與理論基礎,若從人類社會的進程來看,這一定論有其模糊和蒙蔽性。
◎ 人的性格與命運的關係,並非性格>命運,或性格決定命運,而應該是命運>性格,甚至左右性格。
◎ 人的命運,被三大支柱決定著,或說命運背後有三大重心。(1)性格,包括潛意識情結;(2)生存處境,包括自然條件和社會條件;(3)親密關係,或叫情感關係。
◎ 凡二元關係,都構不成立體的生命。
◎ 這三大支柱,在人的命運中,既有相互關聯性也有獨立性、既是相互作用也有主導作用。
◎ 打個比喻,可引人省思與理解:
人這個主體,對命運來說,性格僅僅是人之命運的母親,而生存處境,卻是個體命運的父親,情感關係,則是個體命運的孩子。
◎ 那麼,決定人之命運的,肯定不只是母親,也可以是父親,或是孩子。人作為主體,其自身的母親功能,父親功能,孩子功能,哪一部分殘缺,都會重重影響你的命運。
◎ 人以為,是性格決定命運,可命運卻總在你背後冷笑,冷笑人的自以為,或不以為......
(二)預告
◎ 在我,熊玲帶領的接下來的三次沙龍活動,將對命運背後的三大重心(即:性格-潛意識情結;生存處境-自然條件和社會條件;親密關係-情感關係)分別做一次深入探討,主題為:
(1)圍繞第一重心「性格,包括潛意識情結」分享的主題:如何與潛意識溝通?
幾個小題:性格可改善嗎,如何改善?為什麼我們越怕什麼,越來什麼?潛意識未進入我們意識的部分,會成為我們的命運嗎?
(2)圍繞第二重心「生存處境,包括自然條件和社會條件」分享的主題:當我們遇不佳的處境或心境時,如何找到回家的路?
(3)圍繞第三重心「情感關係,或叫親密關係」分享的主題:依戀模式與戀愛、婚姻心理。
幾個小題:依戀模式有哪些?它對人的性格、情感取向究竟有多大影響?是什麼在左右婚姻的命運?
◎ 每次活動形式:分享觀點;答疑;現場(非正式)個案諮詢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