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前一天,村裡一對五十多歲的老夫妻離婚了,離婚的原因,是夫妻之間的感情破裂。
感情破裂的原因,是由婆媳關係矛盾所導致。男方還有一位八十多歲的老母,並且老人家身體健朗,耳不聾眼不花,行走輕健如燕。
這老奶奶平時看不慣媳婦的行為,從媳婦生下孩子後,就結下了梁子,三十多年了,越積越深,終於在一個月前爆發。
有趣的是婆婆叫張大妮,媳婦叫李二妮,李二妮三十年前生下孩子後,由於在孩子的哺養問題,和婆婆發生了糾紛。
張二妮是個潑辣的女人,孩子沒過百天,就抱著孩子到處亂轉,觸動了婆婆的神經。
婆婆認為孩子小弱不禁風,不能出窩,按照傳統的方式,孩子要在被窩裡睡到三四歲,才能出窩,這種理念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已經陳舊老套不可取,但老人思想陳舊頑固,看不慣年輕人的理念,和媳婦之間產生了隔閡。
再後來兒子去外打工,李二妮留守照顧家庭,閒暇時和街坊男女一起打牌玩耍,難免會說些風趣逗笑的酸話,這樣的酸話,掃到婆婆張大妮的耳中,像潑了一盆醋一樣發酵了,婆婆認為媳婦李二妮不守婦道,趁兒子不在家,找野男人給兒子戴綠帽子。
兒子回來了,張大妮自然把這些話傳給兒子,兒子是孝子自然聽從媽媽的話,就這樣漸漸的疏遠媳婦。
李二妮感覺到丈夫疏遠了自己,肯定是婆婆從中作梗,背地使壞,挑撥離間自己和丈夫之間的關係,導致丈夫疏遠自己,就和婆婆的矛盾越來越深,以至於水火不容。
這樣日積月累,即使李二妮也娶回了媳婦,並且孫子孫女都已經上學,這種矛盾仍然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終於有一天李二妮爆發了,她受夠了婆婆和丈夫白眼,選擇了和丈夫離婚,從婆媳關係中解脫出來,成為了一個自由人。
他們不管是婆媳之間,還是夫妻之間,就是缺乏溝通,缺乏交流,以至於最終破碎。
倘若,當初婆媳之間產生糾紛,婆婆和媳婦坐下來,好好溝通,做好交流,消除婆婆心中陳舊的老觀念,以科學觀點和現代的思想,對婆婆進行說服教育,讓婆婆從傳統的習慣中走出來,獲得新生。
婆婆就不會對媳婦有那麼多的偏見,不至於看到什麼,就對媳婦疑神疑鬼,以至於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倘若,丈夫在聽取老人家話後,和媳婦靜下心來,好好溝通,充分交流,不是一味聽取單方面匯報,不至於有今天的下場;或者媳婦發現貓膩,好好和丈夫進行溝通交流,說明真實情況原委,證明自己的清白,讓丈夫消除誤會,不至於發展到今天。
所以,溝通是消除誤會的橋梁;溝通是拉近距離的動力;溝通是婆媳關係融洽粘合劑;溝通是增進夫妻感情的良方妙藥。不管什麼時候,什麼工作,都要做好溝通,致力於交流。
謝謝瀏覽!歡迎留言交流學習!歡迎關注